當前位置:才華齋>醫學>護士資格>

中醫護理:小兒推拿常用穴位及手法

護士資格 閱讀(8.38K)

導語:小兒推拿主要是通過推拿手法作用於小兒體表特定的`穴位,從而調節機體的功能,達到治療和保健的目的。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在中醫護理中小兒推拿常用穴位及手法的內容吧。

中醫護理:小兒推拿常用穴位及手法

  1、脾徑:

位置:(1)拇指螺紋面;(2)拇指橈側緣。

主治:消化不良、腹瀉、嘔吐、疳積。

操作:旋推拇指螺面或屈其拇指,沿拇指橈側緣直推約300次,或直推拇指螺面約300次。

  2、胃徑:

位置:拇指掌面第二節或大魚肌外側緣。

主治:腹瀉、嘔吐。

操作:直推300次。

  3、肺徑:

位置:無名指螺紋面。

主治:胸悶、咳喘。

操作:旋推或向指尖方向直推約200次,或由指尖向上直推100次。

  4、小腸:

位置:小指尺側緣。

主治:遺尿、尿赤。

操作:從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反之,推50次。

  5、內八卦:

位置:掌心勞宮穴四周。

主治:咳喘、嘔吐、腹瀉。

操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用運法50次,掐3~5次。

  6、三關:

位置:前臂橈側緣(太淵穴到曲池穴)。

主治:發熱、惡寒、無汗。

操作:直推300次。

  7、六府:

位置:前臂尺側緣(神門到少海)。

主治:發熱、汗多、便祕。

操作:直推300次。

  8、二人上馬:

位置:手背側小指與無名指指關節後陷中。

主治:牙痛、驚、腹痛、脫肛。

操作:掐3~5次,揉30次。

  9、虎口:

位置:手背側第一、二掌骨之中,稍偏食指(即合谷穴)。

主治:感冒、牙痛。

操作:拿3~5次。

  10、腹:

位置:腹部。

主治:腹脹、食積、嘔吐、腹瀉、疳積。

操作:指摩、掌摩約5~10分鐘;沿季肋向外分推。

  11、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

主治:發熱、咳喘。

操作:按、揉50次,或沿肩胛骨內緣自上而下分推30次。

  12、龜尾:

位置:尾骨端到肛門之間(即長強穴)。

主治:腹瀉、脫肛、便祕。

操作:揉、旋推300次,掐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