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文藝>聲樂>

男高音唱好高聲部的訓練技巧

聲樂 閱讀(1.53W)

男高音該如何唱好高聲部,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關於男高音唱好高聲部的訓練技巧,歡迎大家閱讀!

男高音唱好高聲部的訓練技巧

  男高音唱好高聲部的訓練技巧

  一、歌唱中的正確的呼吸訓練

首先在訓練中,要學會科學的呼吸方法——橫膈膜呼吸法。這種呼吸方法的要求是極其自然的,是模仿平躺睡覺時呼吸狀態。具體訓練方法如下:在吸氣的時候要使腹部形成一個放鬆狀態,將橫膈膜放下,胸廓挺拔,把腰和肋骨向周圍擴張。

在呼吸歌唱時,把小腹微微收起,使氣息在橫膈膜作用下向上行。在歌唱時應該把呼吸作為歌唱中的主導動力,使吸入的氣息與撥出去的氣息這兩股氣流通過橫膈膜的作用進行對抗,並且最終平衡,因此,支援歌唱的是橫膈膜與氣息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力。美聲唱法中的吸氣狀態與日常生活中的吸氣狀態不同,而男中音這個特殊聲部呼吸狀態在氣息的量和氣息壓力等方面需要有與其它聲部不同的要求。

在演唱高聲區時(主要是指高潮部分),男中音聲部為了正確合理地運用氣息,要用一種向上吸氣的感覺去演唱,用氣把聲音向上推,聲音和氣息要結合在一起,這樣在唱高音時才有飽滿的氣息正確、合理的支援,從而控制氣息使其具有流動性去演唱高聲區。所以,在練習或者演唱過程中有的導師會要求學生緊緊地把腰帶系在橫膈膜位置以幫助歌唱者運用氣息。其次,要儘量把氣吸得深,但是不能吸得太滿。目前,在西洋美聲唱法中對呼吸的運用有兩種不同的方法:第一種方法,主張唱歌時腰腹部肌肉是向周圍擴張的;另一種方法,主張在歌唱時腰腹部肌肉是向中間收縮的。

通過實踐證明,第一種方法更適合於歌唱,這種腰腹部肌肉向周圍擴張的運動使得腹部肌肉緊張,有一種膨脹感覺,同時能使小腹底部肌肉收緊。通過橫膈膜肌肉的運動與歌唱時的氣息相互作用產生相互對抗或者相互壓迫的力量,使氣息更方便支援演唱者能輕鬆地演唱較長的樂句,並且對高音的演唱形成強有力支援。要想在演唱高音時把聲音唱得高亢漂亮、揮灑自如,永遠也離不開氣息對歌唱的支援。

在運用腰腹部肌肉擴張的演唱狀態時我們應注意:1.肌肉要略微緊張,要注重肌肉是否有彈性。在運用腰腹部肌肉時,肌肉的彈性主要是靠腰和背部肌肉不斷地收縮運動來對歌唱者的氣息進行支援。通過這些客觀因素的支援,喉嚨部分的肌肉壓力得到了轉移,緩解了緊張狀態。2.得到良好的共鳴,需要有良好的喉頭位置,良好的`喉頭位置需要有良好的氣息支援。因此,在西洋美聲演唱中橫膈膜是向下沉的感覺、向周圍擴充套件的狀態,同時下顎鬆掉,喉嚨應該感覺是開啟的、空的狀態,而且是非常鬆弛的狀態,同時保持喉頭穩定,這樣氣息就開始對聲音形成了支援,聲音才開始向前真正地出來。但是,在支援的過程中要對氣息進行控制,要控制氣息均勻的流動,防止氣息跑得太快。

  二、演唱時要正確的開啟喉嚨

男中音在高聲區的演唱時,喉頭的擺放位置和如何開啟喉嚨尤為重要,是必須加以解決的問題。一般情況下,男中音聲部在演唱前應該尋找一種深呼吸的狀態,在演唱時喉頭位置調整到深呼吸狀態往下一點點的位置。藝術醫學大師馮葆富曾用x射線測得男中音聲部在歌唱時的喉頭位置在第五至第六頸椎水平之間。其理論資料,可以借鑑到實際演唱中去。

歌唱時喉嚨開啟狀態接近於倒吸一口涼氣的狀態,要把口腔開啟,上顎向上拱起,小舌上抬形成一個空曠的腔體,這個腔體和氣管連線又形成一個通暢的管道使氣息暢通執行。男中音聲部在演唱高聲區時,要保持這種開啟狀態,口咽腔裡面應該是一種向外有彈性的擴張的感覺。(想要獲取更多聲樂資訊,請搜尋並關注微信公眾號:聲樂家APP)聲樂演唱需要各個器官是相互協調統一的,互相之間需要一個整體的配合過程,要掌握開啟喉嚨把喉位放低的歌唱狀態,正確運用橫膈膜使其具有足夠的彈性幫助歌唱形成正確的呼吸方法,同時,這也有益於把喉嚨開啟放低。

  三、聲音要有共鳴

開啟喉嚨,能夠正確運用呼吸後,下一步需要建立一個正確的共鳴位置來支援演唱。聲音的共鳴位置會隨著演唱的音區不斷髮生變化,音區劃分的主要手段是通過尋找換聲點來進行劃分,當我們以自然嗓音歌唱時,在演唱到一定高度時聲音會出現斷裂點,這個斷裂點就是需要換聲的點。換聲點上面的音被劃為偏高音區,換聲點下面附近的幾個半音常被劃分為過渡音區,過渡音區以下的音被劃分為自然音區和偏低音區。

高音區訓練時音色和自然音域基本相同,都是飽滿、明亮、渾厚的狀態。隨後,進入換聲點時將聲音上下拉開,最後靠前進入面罩,感覺是一種折射的路線,即把聲音反作用力通過向後的力量折射到額頭上。在小舌(軟顎)和後咽壁中間形成折射點,有一種輕的反彈的感覺。把聲音射向頭上方的腔體裡面,到一種抽象的更高、更向上的位置,將上顎位置的震動的感覺向後移到小舌和後咽壁中間的空間。演唱時主觀上要有種聲音好像被吸進頭腔的感覺,形成一種以退為進的反作用力,是能夠避免在演唱高音時出現“破”的一種自我保護方式,使得高聲區與中音區狀態一致,使高音更容易獲得。從自然音域進入到高音區的這個過程,是肌肉機能轉換的過程。在演唱自然音域時聲帶運用的是肌肉重機能,而演唱高音區時聲帶運用的是肌肉輕機能,通過轉換使音域變得更加寬廣。

演唱高音時,隨著音高的上升假聲成分也在逐漸增加,形成的結果就是:聲帶機能在不斷地轉換。演唱自然音區時聲帶是重機能是整體的、大部分進行振動;在演唱高音區時隨著音高上升聲帶是輕機能逐漸轉變為區域性的、小部分的振動。音高上升振動頻率也在變快,聲帶肌肉也在不斷增強,肌肉在變長變薄。這時,聲音的感覺發生了變化,在腔體方面從胸腔震動逐漸轉變為頭腔的震動,進入頭腔的聲音的位置變得更高。(想要獲取更多聲樂資訊,請搜尋並關注微信公眾號:聲樂家APP)同時隨著頭腔共鳴比例不斷增加並且逐漸代替胸腔共鳴,高音就會變得更加容易,效果也會變得更好。

當男中音聲部能夠熟練演唱高音後,就會抹去高音的神祕感,對高音的恐懼感也會消除,使歌唱更有信心。男中音聲部只有經過上述的訓練方法才能把中聲區、過渡聲區以及高聲區更好地結合起來,解決高音難的問題,從而拓寬了自身的音域。但是,所有的結果最終都要為了表現音樂、表達作曲家的思想、感染觀眾。演唱者應該用心去演唱,注重作品的情感表現、藝術渲染力,合理地把技巧應用到演唱的作品中,以至於更好地進行二度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