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文藝>聲樂>

關於琵琶的歷史故事

聲樂 閱讀(8.66K)

自古以來,文藝作品中的王昭君,總是和琵琶形影相隨。然而在近代戲劇、繪畫、塑刻等藝術形象中常見的昭君,卻與晚於她四百年多年才有的半梨形琵琶相伴,這與史實不符。

關於琵琶的歷史故事

在中國古代文獻詩詞中,可以找到大量和琵琶有關的故事,千古傳誦的便有白居易的《琵琶行》,還有“昭君出塞和番”的故事,而更多的是秦樓楚館的歌伎傳說。不過,在《古今注》、《舊唐書》、《北史》等歷史典籍中,則多有描寫在位帝王、公主對琵琶的鐘愛,發生在宮廷中的琵琶故事也就不少,且列其中兩則於下。

話說大詩人王維仍未應舉前獲岐王賞識,特意帶他入宮出席唐皇公主奏樂之宴,並教王維在公主面前以琵琶演奏預先寫好的新曲,果然讓舉座賓客動容。公主雖喜愛琵琶與音律,卻不知所奏何曲,王維隨口稟告為《鬱輪袍》,岐王在旁亦加美言,並表示王維將要應舉。公主應向主考官張九皋推薦,多少都應該給個解元,公主笑而頷首。其後王維應舉,果然中了個解元。

另一故事發生在唐文宗時。小官樑厚本,於宮外護城河垂釣擱下飄來一個大箱子,赫然發現箱內有位氣息奄奄的豔裝女娘,動了憐憫之心,抱回家中將女娘救活過來。原來女娘是宮中奏琵琶的女樂師,不知何事觸怒龍顏被賜絞死,宮中侍女憐之將其“屍”置於箱子中,隨護城河飄出宮外,終命不該絕被救“重生”。樑厚本未有家室,琵琶樂女感恩圖報下嫁,並告知樑厚本她於宮中彈奏的正是兩個琵琶名器大忽雷和小忽雷,她奉命將大忽雷送到南市趙樂匠家修理,仍未送回宮中,便逢宮中亂事。琵琶樂女“死”後便無人得知此事,樑厚本也就拿了些錢財給趙樂匠將大忽雷贖回,兩口子便不時於更深人靜時把玩。及後梁厚本生辰,兩人半醉興起,女樂師拿出大忽雷錚錚綜綜奏了幾首曲子來助慶。大忽雷果是名器,聲音傳得又高又遠,路過一位宦官聞聲而至,目睹被賜死之女樂師與樑官兒親親熱熱,手中所奏豈非正是名器大忽雷?也就急急回宮稟告皇帝文宗。其時文宗對賜死女樂師已感悔意,即宣召兩人入官,問明始末,驚為天意,赦去兩人罪過,並加賞賜,好好生活下去。

兩個琵琶故事,有名有姓,反之王昭君何以提著“胡樂”去“和番”?“和番”所奏是何琵琶曲?則鮮有人深究了。

漢武帝時(公元前14O年-公元前87年)就有類似現代“阮”的.圓音箱、直頸形狀的樂器問世,東漢(公元25年-220年)至西晉(公元265年- 317年)的文獻中皆稱之為琵琶。約在公元350年,由印度傳入中國的半梨形曲頸的樂器也稱之為琵琶。為了區別,人們將前者稱為漢琵琶,後者稱為曲頸琵琶。這兩種琵琶的來源、形狀、特點是截然不同的。

漢琵琶:圓形音箱、直柄,成器時代為公元前15年,此論有西晉人博玄《琵琶賦·序》為證。《琵琶賦·序》曰:“聞之故老雲:漢遣烏孫公主嫁昆彌,念其行道思慕,使工人知音者,裁琴、箏、築、箜篌之屬,作馬上之樂。觀其器:中虛外實,天地像也;盤圓柄直,陰陽敘也;柱十有二,配津呂也;四弦,法四時也;以方語目之,日琵琶,取易傳乎外國主。”這種圓形音箱、直柄、四弦、十二品位的琵琶,後來稱為“漢琵琶”,唐代名“阮咸”,現通稱“阮”。

曲頸琵琶:半梨形音箱、曲頸,頸上有四個柱,張四條弦。因其頭部向後彎曲,故名曲頸琵琶。又因其途經龜茲傳來,又稱龜茲琵琶。這種琵琶約在公元35O年前後由印度傳入中國北方,公元551年前後又傳到南方。

可見,漢琵琶先於曲頸琵琶約四百多年。昭君所處年代是西漢元帝時期(公元前48年一公元前33年),不可能懷抱比她晚四百多年才有的曲頸琵琶出塞,因此當時的琵琶應是傅玄所描述的圓形直柄的漢琵琶,即如現在的“阮”類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