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文藝>服裝>

我國漢服的發展過程

服裝 閱讀(1.89W)

導語:漢服是我國服裝文明的代表,展現了我國千年文化,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漢服的發展歷程,歡迎參考!

我國漢服的發展過程

  歷代漢服

漢服史並不等同於服飾史,因為並不是所有服飾都能稱之漢服。華夏服飾雖然每朝每代都會受“改正朔、易服色”的衣冠服制影響,對民間流行款式產生一定作用,甚至每個朝代前、中、後期服飾特色也各有不同;但總體而言,華夏服飾由《周禮》而定的衣冠文明,一直是以慎終追遠為禮儀準則的,華夏禮儀服飾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保持了驚人的傳承性。即便在漢服中斷的時代,也有華夏赤子在頑強地進行興滅繼絕的文獻典籍整理工作,期待漢服能夠永繼永續。以下關於漢服的發展採用《漢服》一書的闡述。

  周代定製

夏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範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禮記·春官》中有:“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辨其名物,與其用事”,記載了不同儀式應穿不同服飾,並根據儀典的性質、季節等決定紋飾、色彩、質料的選用。深衣和上衣下裳是這個時期主要的服飾形制,它們對後世的服飾產生了極大影響,雖然歷代裁製方式有別,但其形制延續了數千年,可謂意義深遠。

  秦漢因襲

這個時期,衣冠服飾經歷了秦代不守舊制,不守周禮,到東漢重新定服制,尊重禮教的很重要的轉變過程。“六王畢,四海一”,始皇嬴政把戰國時期的各種制度加以統一,“兼收六國車旗服御”,創立了大一統的秦朝衣冠制度。陝西出土的兵馬俑充分展示了秦時氣勢恢巨集的袍服與戎裝。

經濟繁榮,政權穩固的大漢王朝,其華麗的衣飾充分顯示了儒家思想及冠服制度在政治上的統治作用。而漢承秦制,把袍服亦作為國家禮服,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諸多實物為此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證;衣襟纏繞的深衣,飛騰婉轉的如意雲紋,織造精美的絲綢面料……展示了輝煌的大漢服飾文化風采。

  魏晉融合

魏晉時期是南北民族大融合時期,使胡漢服飾交匯融合。與此同時,來自西域佛教及本土玄學的產生,亦啟發著人的覺醒,人們開始拋卻對外在浮華的追逐,轉向追求內在的才情、性貌、品格、風神,生活方式不拘禮教。體現在服飾上,文人儒士追求“精神、格調、風貌”,有意仿古,寬衣博帶成為這個時期的主要風格。在竹林七賢的畫像中,我們能看到當時著名的七君子——山濤、阮籍、嵇康、向秀、劉伶、阮咸、王戎——梳著隨意的角髻,坦胸露懷,一副蔑視立法、豪放不羈、玄遠高逸的形象。

  大唐發展

唐代是中國封建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發達的時期,同時也把傳統服飾推向了鼎盛階段。唐初的服裝主要繼承隋代風格,瘦衣窄袖、色彩沉穩。到了中唐以後,色彩開始趨向鮮豔大膽,一些飽和度很高的顏色,如翠綠、玫瑰紅、寶藍、石榴紅等開始運用於衣飾中,與此同時,外來紋飾盛行,如忍冬紋、串花紋、寶相紋等。唐朝對待異族文化,採用兼收幷蓄的策略,大唐文化與外來文化的交融,造就了雍容大度,百美競呈的大唐服飾,從無數出土的唐俑、壁畫中,我們看到了性感的唐代女子衣衫,看到了變化甚多的髮式、妝容、難怪是人白居易寫道:“時世妝,時世妝,出自京城傳四方。時世流行無遠近,腮不施朱面無粉。烏膏注脣脣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

  宋明傳承

與唐太宗“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的觀念不同,宋代開國即輕視北方的契丹,女真,党項等少數民族,在服飾制度上,也恢復了漢族舊有傳統,三令五申禁止百姓穿胡人服飾。受當時程朱理學的影響,服裝一反唐朝濃豔鮮麗之色,追求質樸,淡雅的風格,服飾樣式也趨於拘謹,保守,形成了獨特的宋代“理性之美”。從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中,我們能看到宋時市鎮的繁榮。畫中五百多人,衣著不同,充分展示了北宋時期市井百姓的服飾:有梳髻的,戴襆頭的,裹巾子的,頂席帽的,穿襴袍的,披褙子的,著短衫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明代廢棄了元代的服飾制度,上採周漢,下取唐宋,恢復了漢族禮儀,並對服飾進行了一系列調整,確立了明代服飾基本風貌。“先王衣冠禮義之教混為夷狄,上下之間,波頹風靡”,對官員百姓服飾的態度從“士庶成辮髮椎髻,深簷胡帽,衣服則為褲褶、窄袖及辮線腰褶;婦女衣窄袖短衣,下服裙裳,無復中國衣冠之舊。甚者易其姓氏為胡名,習胡語。俗化既久,恬不知怪”,到“不得服兩截胡衣,其辮髮椎髻、胡服、胡語、胡姓,一切禁止”,這種服式的制定,用朱元璋自己的`話來說,可謂“斟酌損益,皆斷自聖心”。洪武二十六年,服飾制度作了一次較大規模的調整,以後數百年內冠服制未曾有變,並且明代服裝形制在此後的戲曲劇裝、民間婚俗中得以繼承。

  漢服的斷代

在漢服的辨析中,我們提到日本的和服以及韓國的韓服,都是受漢服影響的結果,亞洲各國的一些民族如越南、蒙古、不丹等服飾也借鑑了漢服特徵。然而時至今日,在韓風與和風的薰吹下,不少漢人竟連自己的民族服飾都不認識,反將自家服飾誤認為是和服、韓服。

漢服今天的尷尬地位,不明真相的群眾或許會用漢服寬袍大袖、不適合近現代社會來解釋。然而事實上漢服不是自然消失的,一段更重要的歷史是其消失在現代人視野的根本原因。1644年明朝滅亡後,清在與南明的戰爭中,清朝統治者為了達到削弱漢人的民族認同感,以達到統一中國的目的,而大力推行滿族髮型和滿族服裝,禁止人們穿戴漢族服飾,史稱“剃髮易服”。當時孔子的後裔衍聖公孔聞,上書多爾袞,請求儲存孔府家服飾,說:“先聖為典禮之宗……定禮之大莫過於冠服……惟臣家衣冠,三千年來未曾變易……”遭到多爾袞拒絕。滿清統治者下令的全國剃髮易服,引起漢人的憤怒、不滿及武裝抵抗,隨後滿清王朝進行武力血腥鎮壓與屠殺,漢服逐漸消亡。

……1683年,清軍入臺灣,滅鄭成功餘部,從此漢服從華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徹底消亡。時間轉到近代,辛亥革命推翻滿清貴族的統治之後,人們的思想趨於西化,在五四運動和文化運動中,一切傳統的事物都遭到盲目打壓,那時就連漢字都曾飽受抨擊,大家紛紛改穿西裝,漢服仍然沒有得到恢復。漢服制度的大廈土崩瓦解,今天易於被大家接受的旗袍、長衫、馬褂都是有滿族服飾發展改良而來。

我們在這裡提漢服消亡的那段歷史是為了糾正一個比較普遍的誤解,即認為漢服是自然消失的,甚至認為漢民族從來就沒有自己的民族服飾。出現這種認識偏差並不奇怪,因為很多人並不瞭解漢服消亡的那段歷史。歷史已成為過去,但重提1645年的那段歷史,以客觀理性的態度加以瞭解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