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升學>會考>

2017會考語文說明文閱讀常見題型與答題技巧

會考 閱讀(1.07W)

語文是其他學科的學習基礎,語文知識點對同學們的語文學習非常重要,它是一個潛移默化、厚積薄發的過程。以下是本站小編搜尋整理的關於會考語文說明文閱讀常見題型與答題技巧,供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2017會考語文說明文閱讀常見題型與答題技巧

  一、說明文的語言特點。

說明文語言特點是準確、簡明、淺顯、易懂,其中準確是前提。在這個前提下,語言風格可以是平實的,也可以是生動活潑的。

  二、賞析說明語言的準確性。(此類題目是常考必考的)

  (一)第一種題型:句子中加點詞有何作用?

1、答題模式講解:1先配合實際語境說說加點詞意思和所要表達的內容;2這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

2、例題解析。(試說說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1)自從鷺鳥在這片林子棲息後,林子裡的毒蛇、飛蟲幾近絕跡,村裡六畜興旺。

答:“幾近”是幾乎接近的意思,說明毒蛇、飛蟲差不多被吃光,但沒有絕跡,這體現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2)村幹部還告訴記者,可能是現在環境的惡化以及一些人為的捕殺,這兩年來鷺鳥越來越少了。

答:“可能”表示估計、推測,說明了鷺鳥數量減少的原因,但不是絕對肯定,這體現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3、牛刀小試。

試說說“(趙州橋的的橋拱)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中的加點詞有何作用?

【答案】“在當時”在時間上進行了限定,只說明瞭趙州橋的的橋拱在當時是最長的,但現在不是,這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

  (二)第二種題型:句中的加點詞能否刪去?為什麼?

1、答題模式講解:1不能。2因為……(先配合實際語境說說加點詞意思和所要表達的內容),若刪去,就變成……的意思,不符合實際,“xx”(加點詞)體現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2、例題展示。(下面句子中的加點詞能否刪去?為什麼?)

(1)旅人橋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

答:1不能;2因為“可能”是估計、推測的意思,“最早”在時間上加以限制,它們是對旅人橋的最早出現的情況進行推測,但並不是絕對的,若刪去,就肯定旅人橋是第一個出現的,不符合實際,“可能”和“最早”,體現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2)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

答:1不能;2因為“獨立”說明了不依靠其他拱圈也能自立,表明就算其中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響,若刪去,就表明如果一道壞了,必然會影響其他各道,不符合實際,“獨立”體現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3、牛刀小試。

征服沙漠的最主要武器是水。——《向沙漠進軍》

答:

【答案】(1)不能;(2)因為“最主要”是關係最大,起決定作用的意思,它表明水是征服沙漠的根本武器,但還有其他方面的手段或方法,若刪去,就變成水是征服沙漠唯一的方法,不符合實際,“最主要” 體現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三)第三種題型:從文章中找出一個能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的詞句,並說說其表達效果

1、答題方法講解。

1先找出體現說明語言準確性的詞句,然後說明其作用。

2可從幾個方面入手找句子:找有確數或概數的句子;找有限制性詞語的句子。

2、答題模式講解。

(1)舉例句;(2)分析。(方法和上面的第一種相同。)

3、例題講解。(請在《複習指導》P.41《中國石拱橋》<片段>中找出兩個體現說明語言準

確性的語句,並分別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

  (四)第四種題型:能否將句中加點詞替換為另外一個詞語?請說明理由。

  1、答題模式講解:

(1)不可以;(2)因為原詞表達……意思,換了就變成……意思,與不符合實際,“××”(加點詞)體現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2、例題展示。

“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中的加點詞能否換成“很”,為什麼?

答:(1)不能;(2)因為“略”是稍微的意思,表明中部只不過是比兩端狹窄些,換成“很”,就表明這兩者在寬度上相差很大,與實際不符合,“略”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

  3、牛刀小試。

“天上的薄雲,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徵”這句話中的加點詞語“往往”能否替換成“總是”,試說明理由。

答:

【答案】(1)不能。(2)因為“往往”是大多數的意思,說明了天上的薄雲大多預示著天氣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況。換成“總是”表明天上出現薄雲一定表示天氣晴朗,與客觀事實不符合,“往往”一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補充介紹限制性的詞語。

1、表限定時間:已經、一直、早已、一向、漸漸等。

2、表限定程度;最、比較、幾乎、相當、很、尤其、稍微、更加等。

3、表估計或推測:大約、可能、左右等。

4、表限定數量:多、有餘、很少等

5、表限定範圍;全、都、大部分、總共、少數等。

6、表頻率的詞語:屢次、往往、常常、經常、通常、總是、有時”等。

7、表質地的詞語:軟、硬、

  三、賞析平實和生動的說明語言。

(一)兩者的概念。

1、所謂“平實”,就是抓住事物的特點,用準確、簡明、平實的語言,對事物的形狀、構造、效能等加以解說,不必加修飾或描寫,只需明白如話地寫出來即可。(採用此類語言來寫的說明文,叫“平實說明文”其語言特點是:準確、簡明、平實。)

2、所謂“生動”,就是藉助描寫、記敘等表達方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對事物進行具體形象的描寫。(採用此類語言來寫的說明文,叫“科學小品文”或“文學性的說明文”,其語言特點是:準確、形象、生動。)

(二)兩者在考試中的題型。

1、試舉例比較分析第×段和第×段(或某一段中哪幾句話)的語言特點。(區分平實語言和生動語言的特點。)

2、從修辭、表達方式、表現手法、句式等角度中任選一個角度,以全文(第×段)為例,分析該段的語言特點。(此類題目是賞析說明語言的形象生動性,富有感染力。)

(1)修辭: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引用等修辭手法,使說明語言的形象生動性,有氣勢,富有感染力。

(2)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準確、形象生動的動詞、形容詞)使說明更具體形象生動;議論抒情則可以準確地概括說明物件的特點,突出全文(某段)的中心,加深讀者對內容的理解,加強文章的感染力。(描寫、議論、敘述經常配合使用。)

●●答題模式:這篇文章(某段)綜合運用 (從“記敘、描寫、抒情、議論”選擇)的表達方式,如……(具體的例子),使說明更準確、形象生動,突出全文(某段)的中心,加深讀者對內容的理解,加強文章的感染力。

(3)表現(寫作)手法:動靜結合法、虛實結合法、襯托法、多覺感受法(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形色結合法等,既使說明語言形象生動,又可引發讀者的豐富聯想,充滿了情趣和詩情畫意。

(4)句式:長短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口語句式和書面語句式。

  3、試題演示(A)

塵埃就是漂浮在大氣中的塵粒。這小小的幽靈是棲身在空氣中,藉著大氣的浮力,悄然而來,又無聲地離去。它來去匆匆,無孔不入。(《複習指導》P.42)

(1)文章把塵埃說是“小小的幽靈”,反映了塵埃的什麼特點?換成平實語言,怎麼說?

答:【答案】特點:細微而難以看見、捉摸;平實說明:塵埃非常細小,小得讓人難以捉摸。

(2)以上文段有三句話,第一句和第二、三句分別反映了說明語言的什麼特點?

答:【答案】第一句:準確簡明(簡潔),第二、三句:形象生動。(運用比喻、擬人)

  4、試題演示(B)

“海之戀”入口廣場後面是題為“漁港船歌”的休閒景區,景區設計成一個半月形的小港灣,簡直是一個天然的漁船文化實物展覽館。展品之豐富,設計之巧妙,令人稱絕。景區裡面停泊著從湛江各處漁港蒐集來的各式各樣的漁船,小的是僅能容兩人的舢板,大的有幾百噸的遠洋拉網漁船。有的橫在寬闊的草坪上,猶如在海中飄蕩;有的`依靠在觀光碼頭,正歸航休憩;有的擱散在沙灘中,似等待漲潮時再度起航……明月當空的夜晚遊園,坐在船上,無論是小憩還是暢飲,都自然的會生髮出“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讚歎。

▲▲請結合具體語句,從表達方式、表現手法或修辭手法運用的角度簡要分析文段語言的特色及其表達效果。——《複習指導》中的《美麗港城的標誌性公園——漁港公園》(P.43-44)

【答案】(1)從表達方式看:第③段運用了描寫、議論和抒情的表達方式,既使說明顯得形象鮮明,又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前者如“有的橫在寬闊的草坪上,猶如在海中飄蕩”,後者如“簡直是一個天然的漁船文化實物展覽館。展品之豐富,設計之巧妙,令人稱絕”。(2)從表現手法或修辭手法運用的角度分析:文章第③段運用了寫實和想象結合、動靜結合、比喻和擬人化的寫法,修辭上還運用了排比、引用的手法,既使說明顯得形象鮮明,又引發讀者的豐富聯想,充滿了情趣和詩情畫意。如“有的橫在寬闊的草坪上,猶如在海中飄蕩;有的停靠在觀光碼頭,正歸航休憩;有的擱散在沙灘中,似等待漲潮時再度起航……”

  5、試題演示(C)

近海吃海,蟹是少不了的海鮮。湛江是美食天堂,更是吃蟹的天堂,每年九月十月,都是嗜蟹者最快樂的日子。而這時的賓館飯店,酒樓食肆,蟹是餐桌上最受歡迎的主菜,蟹的種類,菜式也非常的多。除名貴的膏蟹外,也有較便宜清甜的肉蟹、花蟹。清蒸油焗,生炒酥炸;醬醋油鹽,甜酸香辣,蒜茸姜蔥,椒鹽藥膳,烹飪方法多種多樣,任君選擇。外地客人到湛江,總希望品嚐湛江蟹的滋味,也以此為一樂。他們學著湛江人.持鰲舉酒,邊剝邊吃,淘醉之時,舔指回味,其樂無窮,真是做神仙也不過如此了。到湛江吃海鮮,品嚐螃蟹,大飽口福,如今已成了到湛江旅遊的一大樂趣。《複習指導》P.40《湛江的美食——螃蟹》

▲▲請從句式運用的角度簡要分析文章末段的語言特色和表達效果。

答:【答案】文章末段多用整齊的短句,如“持鰲舉酒,邊剝邊吃,淘醉之時,舔指回味,其樂無窮”,還運用了口語,如“真是做神仙也不過如此了”,使語言形象生動,幽默風趣,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