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升學>大學聯考>

2017大學聯考語文散文閱讀訓練題及答案

大學聯考 閱讀(2.53W)

散文是指以文字為創作、審美物件的文學藝術體裁,是文學中的一種體裁形式。為幫助考生們複習這部分內容,以下是本站小編搜尋整理的關於2017大學聯考語文散文閱讀訓練題及答案,供參考練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2017大學聯考語文散文閱讀訓練題及答案

  一、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4~7題。(20分)

  辰州途中

沈從文

小船去辰州還約三十里,兩岸山頭已較小,不再壁立拔峰,漸漸成為一堆堆黛色與淺綠相間的丘阜,山勢既較平和,河水也溫和多了。兩岸人家越來越多,隨處可以見到毛竹林。山頭已無雪,雖尚不出太陽,氣候乾冷,天空倒明明朗朗。小船順風張帆向上流走去時,似乎異常穩定。

但小船今天至少還得上三個灘與一個長長的急流。

大約九點鐘時,小船到了第一個長灘腳下了,白浪從船旁跑過快如奔馬,在驚心眩目的情形中小船居然上了灘。小船上灘照例並不如何困難,大船可不同一點。灘頭上就有四隻大船斜臥在白浪中大石上,毫無出灘的可能。其中一隻貨船,大致還是昨天才壞事的,只見許多水手在石灘上搭了棚子住下,且攤晒了許多被水浸溼的貨物。正當我那隻小船上完第一灘時,卻見一隻大船,正擱淺在灘頭激流裡。只見一個水手赤裸著全身向水中跳去,想在水中用肩背之力使船隻活動,可是人一下水後,就即刻為激流帶走了。在浪聲哮吼裡尚聽到岸上人沿岸追喊著,水中那一個大約也回答著一些遺囑之類,過一會兒,人便不見了。這個灘共有九段。這件事從船上人看來,可太平常了。

小船上第二段時,河流已隨山勢曲折,再不能張帆取風,我擔心到這小小船隻的安全問題,就向掌舵水手提議,增加一個臨時纖手,錢由我出。得到了他的同意,一個老頭子,牙齒已脫,白鬚滿腮,卻如古羅馬戰士那麼健壯,光著手腳蹲在河邊那個大青石上講生意來了。兩方面都大聲嚷著而且辱罵著,一個要一千,一個卻只出九百,相差那一百錢摺合銀洋約一分一釐。那方面既堅持非一千文不出賣這點氣力,這一方面卻以為小船根本不必多出這筆錢給一個老頭子。我雖立即答應了不拘多少錢統由我出,船上三個水手,還是一面與那老頭子對罵,一面把船開到急流裡去了。見小船已開出後,老頭子方不再堅持那一分錢,卻趕忙從大石上一躍而下,自動把背後纖板上的短繩,縛定了小船的竹纜,躬著腰向前走去了。

待到小船業已完全上灘後,那老頭就趕到船邊來取錢,互相又是一陣辱罵。得了錢,坐在水邊大石上一五一十數著。我問他有多少年紀,他說七十七。那樣子,簡直是一個托爾斯泰!眉毛那麼長,鼻子那麼大,鬍子那麼多,一切都同畫相上的托爾斯泰相去不遠。看他那數錢神氣,人快到八十了,對於生存還那麼努力執著,這人給我的印象真太深了。但這個人在他們弄船人看來,一個又老又狡猾的東西罷了。

小船上盡長灘後,到了一個小小水村邊,有母雞生蛋的聲音,有人隔河喊人的聲音,兩山不高而翠色迷人。許多等待修理的小船,一字排開斜臥在岸上,有人在一隻船邊敲敲打打,我知道他們正用麻頭與桐油石灰嵌進船縫裡去。一個木筏上面還擱了一隻小船,在平潭中溜著。忽然村中有炮仗聲音,有嗩吶聲音,且有鑼聲;原來村中人正接媳婦。鑼聲一起,修船的,放木筏的,划船的,無不停止了工作,向鑼聲起處望去。——多美麗的一幅畫圖,一首詩!但除了一個從城市中因事擠出的人覺得驚訝,難道還有誰看到這些光景矍然神往?

(原出自沈從文《湘行散記》,轉引自葉聖陶

《文章例話》,標題為葉聖陶所加。略有刪改。)

4.在作者看來,在第二個長灘上碰到的老纖手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選文作具體闡述。(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畫線部分在語言風格上有什麼特色?請簡要說明。(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結合全文,怎樣理解文中第五段“但這個人在他們弄船人看來,一個又老又狡猾的東西罷了”這句話?(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是一篇旅行記,在文章結尾,作者描寫了一幅小小水村如詩如畫的生活景象。從全文看,這樣安排有何好處?作者的描寫有何特色?(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1)體格健壯,生命力旺盛。他年近八十“卻如古羅馬戰士那麼健壯”;在乾冷的天氣裡光著腳談生意;“見小船已開出後”,“趕忙從大石上一躍而下”。(三個例子任意舉出兩個即可)

(2)對於生存努力而執著。他冒著寒冷同掌舵水手討價還價,希望多掙錢;在討價還價無望的情況下,放棄自己的要求,自動拉縴;數錢時神氣活現。(三個例子任意答對兩個即可)

5.畫線部分記敘的是一個水手的意外死亡,這本是一件非常悲慘的事情、一個驚心動魄的場面,但作者的敘述語言卻冷靜客觀,不渲染,不誇飾,與所敘內容的悲劇色彩和帶給讀者的心理震撼形成強烈的反差。這一方面與下文“這件事從船上人看來,可太平常了”相呼應,另一方面,將水手的生活狀態更如實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給讀者留下了體悟和思索的空間。

6.這句話既寫出了弄船人因生活境遇之悲慘,已經對生活的苦難習以為常,並不覺得年近八十的老人這樣賣命地拉活有什麼不合常理,甚至連自身的意外死亡也被視作平常之事。也寫出了作者對他們的悲苦生活狀態的深切同情和對他們漠視生命意義的委婉批判。

7.(1)作者在文中主要記敘了一位水手意外身亡和一位老纖手執著於生存的故事,重點表現了他們生活的苦難、沉重,結尾轉而對一個典型的水村風物進行描繪,重點寫出水村生活美麗的一面,這樣寫不僅使文章點面結合,搖曳多姿(或:顯得手法靈活),也更全面地反映了辰州途中的生活面貌。

(2)作者的描寫主要從聲音這一角度切入,著重寫了自己所聽到的各種聲音,並結合眼前所見,虛實相生,生動地寫出了水村生活的恬靜的一面。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後1~3題。(20分)

  大美之美

阿 敏

西藏的山水只宜遠望,不可近瞧。那裡的山,多是褐中泛黑的顏色,不長一棵樹。那是一種怎樣的山呀,離天那麼近,它們的骨和肉,都被太陽烤乾了,已沒有一絲一毫陰柔的女兒氣,惟存陽剛與雄渾。它們與藍天、白雲、湖泊構成了大跨度、大視角的不加絲毫修飾的原始之美、巨集闊之美。可你近賞它時——就連海拔5 000米、巍峨的崗巴拉山,呈現給你的也沒什麼慣常的意趣可言,絕對找不到水落珠濺、苔綠花紅、芳草萋萋的景緻,有的只是乾燥異常的土壤與碎石。

在我目力所及的地方,大自然的存在都顯得非常簡潔,好像盤古剛完成開天闢地。在內地的時候,每當我看到禿禿的山岡,就惋惜為何不多植一些樹,讓它變得蒼翠一些;就在我飛抵拉薩的當天,看見這座陽光之城周圍山上的荒蕪,也延續著這樣的想法。可是,從我一腳踏上崗巴拉的時候起,我就發現我錯了。天下其他所有的山的確都該蔥蘢蓊鬱,而唯獨這裡的山就應該是裸露的,骨感的,剛健的,因為只有這樣,它才讓人放心——在世界屋脊上撐起我們頭頂這片藍天的大山,難道不應該是一身雄風、力挺萬鈞的樣子嗎?我甚至想,這裡的山上即使能種活樹,也應不為,讓青青翠翠的山為我們擎天,太秀氣了,會讓人擔憂它的柔弱,難以承受天的重荷。僅僅看了一眼,我幾乎就被這雄奇之美擊倒,一時之間竟無法釋懷,喉嚨有一種噎堵的感覺。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品嚐到,美到了極致讓人產生的窒息感。

真的,即使你的想象力再豐富,也難相信造物主能把那片土地打造得如此神奇。站在崗巴拉山頂,就能領略到這精彩的一幕。藏語裡意為“珊瑚湖”的羊卓雍錯,在崗巴拉的腳下,彎彎曲曲,綠寶石般熠熠生輝。湖的兩側皆為濯濯童山,罡風扯著白雲從它們的頂上飛掠而過。碧水的映襯,使這些貌不驚人的山,頓顯神采,成了巨集大畫卷中不可替代、不能拆分的部分。湖的那一端,是連綿的皚皚雪峰,在高原的陽光下,發出耀眼的光澤,把遠方藍得能掉下汁液的天幕切成鋸齒形。美,被一層層的大山擴充套件到天的盡頭,無疆無界,用一雙眼睛來丈量這裡的美,顯然已遠遠不夠用了。

水因山而生,山為水而存。羊卓雍錯是西藏的三大聖湖之一,教科書上說,它由冰川堰塞和包括崗巴拉在內的山上的雪水匯聚而成。這種解釋是科學的,也是冰冷的。來到它的跟前,我發現綠寶石般的顏色變成了湛藍,露出了海的韻味。它要容納那麼多的膜拜、那麼多的禮讚,同時又要在膜拜、禮讚中滿足人們心願上的索取,自然有海一樣的情懷。

有別於過去見過的所有的湖光山色,這裡的山,岑寂、肅穆;這裡的水,端莊、聖潔,有一種凜然不可侵犯的美,使人絕然不敢生出絲毫的狎玩之意,惟恐崇敬不足。在它們面前,你的軀體雖是直立的,但魂魄實際早已匍匐在地。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藏族人為何會把自己的信仰與神山聖水組合在一起,在它們面前,堆放瑪尼堆,扯掛經幡,旋起轉經筒,一遍遍地把自己的五體投向大地。是的,這樣的地方若非神靈棲居之處哪裡還是呢?

雪山的影子映在水中,湖水猶如一張專門讓它們安睡的藍色大床。水質潔淨無比,讓人不忍濯手足。佇立聖湖之畔,我只好來個“意”浴,默默地洗滌著自己的靈魂。古人說的“澡雪精神”就是這樣的意思吧。

(選自《人民`報》 2010年11月版,編者有改動)

1.請以山峰為例,說說你是如何理解文章說“西藏的山水只宜遠望,不可近瞧”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結尾畫橫線的`句子在文中主要有什麼作用,請簡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審美的角度看,文章為什麼說西藏的山水是“大美之美”的?請分點說說你的理解和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文,完成8~11題。(20分)

  悲憫的月光

張佐香

①有人問托爾斯泰,如果你看見一個壞人,正舉起一個小孩,要往地上摔,唯有對那個傢伙射擊才能挽救小孩的無辜生命。這時,你射擊還是不射擊?這個命題集中體現了人類在倫理和精神上的矛盾。俄羅斯女青年薇拉·查蘇利奇以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並且慷慨陳述選擇的理由。

②1877年7月31日,被囚禁的進步大學生波古柳波夫因在彼得堡市市長特列波夫面前沒有行脫帽禮,遭到毒刑拷打。薇拉憤慨至極,她朝那個滅絕人性的暴徒射出了一顆子彈,並當場被捕。審判席上,薇拉再次指控特列波夫慘無人道的暴行:“迫使一個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人再次接受鞭笞和酷刑,這是多麼殘忍……我覺得絕不能也不應該讓這件事無聲無息地過去。如果保持緘默,特列波夫依舊會有恃無恐地一次又一次濫施淫威。我寧可犧牲自己,也要向世人證明:絕不能讓這個殘酷凌`人類個性的人逍遙法外……舉起手來,向一個人開槍——這是可怕的,但我意識到必須這樣做。”薇拉射擊並非出於私心和復仇,而是為了另一個人的思想和名譽。她的動機中有一種正直而崇高的熱忱。這個少女勇敢地舉起了自己的右手,毅然決然地彎下食指,制止踐踏凌`人類尊嚴的行動。她的食指,擔負起了整個時代的職責。在辯護律師據理力爭下,薇拉幸運地得以釋放。

③薇拉的行為蘊藏著驚人的力量和決絕的信念。她是真理和道義的承載者。她對犯罪個體的射擊表達了她對人類苦難最大的悲憫和承擔。我的目光撫摸著“悲憫”一詞,品味著它的硬度和光亮。

④德國的舒和兄妹——漢斯和索菲,為了阻止希特勒的暴行,散發反納粹傳單,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妹妹索菲在笑赴刑場時說:“如果我們的行動能喚醒千百萬人民,那麼我們雖死何憾?”哥哥漢斯在臨死的一剎那,高呼“自由萬歲!”青春而高貴的頭顱隨著黑亮的鍘刀落下,定格成為一種永恆的背景。他們熾熱殷紅的鮮血在陽光中灑向歷史深處。

⑤人類之所以浸泡在連綿不絕的戰爭、迫害、屠殺、腐`的血海與黑暗中,還能煥發出如此迷人的光彩,就是因為我們有薇拉和舒和兄妹,還有那個“流血請自嗣同始”的人等,天下興亡,幹我甚事?!大多數人是這麼做的。但是鐵肩擔道義的他們卻永遠也不會這麼去想,明知以卵擊石,卻依然奮勇出擊替天行道。他們甘願為世界上每一個熱愛自由和平幸福的人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不分膚色不分種族。

⑥月光靜靜地悄悄地走來,洗禮著不潔的凡塵慰藉著苦澀的心靈。薇拉們奔湧的血性和不屈的靈魂就像這灑滿人間的月光;他們吞嚥著人間的苦難和罪孽,讓生命灑下無邊無際亙古如斯的悲憫之光。上帝把月光交給少數平凡而又真正偉大的人,像那個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望著滴落的鮮血,仍用悲憫的目光眷顧塵世。有了悲憫之光的照耀,這個世界就少了一份黑暗和淒涼,多了一份慰藉和希望。

(選自《散文》2010.11)

8.文章第①段,作者說:“俄羅斯女青年薇拉·查蘇利奇以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並且慷慨陳述選擇的理由。”請根據文章內容,說說薇拉給出的“答案”是什麼?從哪些角度陳述了“選擇的理由”?(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第③段,“我的目光撫摸著‘悲憫’一詞,品味著它的硬度和光亮”一句,在修辭上有何特點?結合上文來看,“硬度”和“光亮”分別指什麼?(5分)

(1)修辭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硬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亮”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試分析文章第⑥段畫線句子的含意。(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除了描寫薇拉的行為外,還列舉了德國的舒和兄妹以及中國的譚嗣同的事蹟,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麼?請簡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1)射擊。向那個滅絕人性的暴徒射出了一顆子彈。

(2)對受難者同情——迫使一個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人再次接受鞭笞和酷刑,非常殘忍;對事件的態度——不能對濫施淫威者保持緘默,寧可犧牲自己,也絕不能讓殘酷凌`人類個性的人逍遙法外。

9.(1)運用了通感(移覺)的修辭。

(2)硬度:薇拉的行為蘊藏著驚人的力量和決絕的信念。光亮:薇拉的行為表達了她對人類苦難最大的悲憫和承擔。(意思對即可)

10.全句含意是薇拉們奔湧的血性和不屈的靈魂就像這灑滿人間的月光吞嚥著人間的苦難和罪孽。有了悲憫之光的照耀,世界就少了一份黑暗和淒涼,多了一份慰藉和希望。

11.①擴充套件文章內容,說明薇拉並不孤獨,古今中外都有“鐵肩擔道義”的同道者。②深化文章中心,證明人類之所以在連綿不絕的戰爭、迫害、屠殺、腐`與黑暗中,還能煥發出迷人的光彩,就是因為薇拉們奮勇出擊替天行道,願為世界上每一個熱愛自由和平幸福的人獻出寶貴的生命。③為下文揭示文章的主旨張本。正因為有了薇拉們悲憫之光的照耀,這個世界才少了一份黑暗和淒涼,多了一份慰藉和希望。(答出兩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