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設計>室內外設計>

室內設計的理論發展和空間要素

室內外設計 閱讀(2.68W)

根據室內設計裝修風格的差異,可以給人帶來身處其中的各種感覺,下面YJBYS小編為大家搜尋整理了關於室內設計的理論發展和空間要素,歡迎參考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室內設計的理論發展和空間要素

  一、室內設計理論的發展

設計專業,原先就屬於實務術科、應用科學,作為實務術科,除了理解理論是怎麼一回事之外,很重要的就是對專業的物件(設計作品)要能有感覺與知覺。除了理解理論是怎麼一回事以外,還要能理解理論的淵源。在傳統工匠的養成裡,原先是沒有“設計方法”這樣的科目,設計方法就是一些規範、口訣,然後透過不斷的練習而熟能生巧,而養成設計能力。

1960年以後,基於以下歷史背景:1.設計學科講究科學性、學術性;2.二十世紀以來心理學及生理學對“心靈”的探究;3.在行政學科方面發展出程式性規劃理論。

所以在英國以工業設計為首的一些設計教師,努力的推動符合現代設計教育情境的“設計方法”研討會,進而各種“設計方法”的課程,書籍的開設與出版就蔚為風潮。

其議題、內容包括:思維的方法、思維的模式與意像(image)、經驗式的歸納創造力、依心理學新發現解說創造力、創造力在設計上的角色、各種設計的設計程式與步驟、分析各種好的設計產生的方法、各種設計的程式舉例推演、設計方法與方法論的關係..等等。

1980年以後,基於以下歷史背景:1.後現代設計興起;2.電腦硬體的突飛猛進與價格普及化;3.規劃與設計逐漸融合,帶來設計方法議題的調整。

其議題、內容包括:案例式推理設計方法、規範式設計方法、敘事體設計、語言類比的設計方法、形狀文法在電腦輔助設計上的應用、遊戲式設計方法、參與式設計方法、認知心理學在設計行為探討上的應用、後設設計方法(所謂設計的設計)等等。

室內設計進行方式的解釋裡,我們可以發現:不論是在業界或是在學校裡,進行設計時,構想力、想像力、創造力非常重要,同樣的對既有室內設計作品的模仿學習能力也是非常重要。

  二、室內設計專業的分層架構

國內室內設計產學界如今雖然已初步見到一些成果,但距離步上正軌與坦途仍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從室內設計專業知能的分層入手卻是最根本的基礎與關鍵;因為當專業知能有了清楚的分層,各層級有了清楚的定位,則各層級所擔任的工作內容、所需具備之專業能力、所需修習之專業課程及其深入之程度等,自然就更為明確,業界可據之設定不同的工作職務及其職責範圍,學界可據之設計能密切銜接與符合各層級專業執業所需之專業課程,官方也能據之制訂各級專業認證(甲、乙、丙級技術士,甚至未來爭取舉辦之“室內裝修技師”國家考試)的考試內容。這也就是說:藉由專業知能的清楚分層,來緊密結合專業教育、專業認證以及專業執業“教、考、用”三者,應是室內設計領域邁向卓越發展的關鍵良方之一。

  三、室內設計空間構成

簡單的說,空間的感覺是尺寸、光線、功能的連結反應。要享受室內空間要同時瞭解三個要件的連動關係,做適當的配合。

我們一生的大半時間都在室內度過,但是很少人覺悟到室內空間對我們的重要性。這是因為我們對空間不夠敏感之故。 “空間”不是實在的東西,不像一件器物或�俱那麼具體的呈現在我們眼前,使我們感受到它的存在,而且為它的美感所吸引。然而空間是確實存在的,它對我們的影響也是實在的。如果我們敏感到它的存在,而且體驗它的美感,對於生活品質是大有幫助的。

室內空間是由牆壁、門窗、天花板、地板所圍成的,空間是否等於這些因素呢?不是。這些因素是實體的東西,我們可用看一般器物的眼光去看它們,如果這些因素都合乎美觀的原則,可以加強空間的美感,但卻不是空間的全部,其實不只是圍封的因素很重要,在室內空間中,不免有些活動的擺設或用具,諸如傢俱、燈具、器物,都是不可少的。這些生活用具之是否合乎美觀原則,對於空間都有很大的影響,甚至牆上�的畫,地上鋪的毯,都能左右我們的感覺,但它們都不是空間的基本要素。那麼,什麼是空間感呢?

我們先假設一個純粹無色、無質、無物的房間,要怎麼覺察到它的存在呢?首先是幾何學上的要素,長、寬與高。我們人在其中,這三個要素的相對關係就構成空間感覺,因為它會對我們的心理形成影響。事實上,我們的心理對空間的反應是很敏感的,建築藝術的根基正落實在這種空間感覺上,圍封的因素與生活用具指示強化或轉移的作用而已。

一個不寬不高卻特別長的空間,就是長廊,給我們很大的心理壓力,長期停留在裡面會容易產生精神疾病。一個不長不寬卻特別高的空間,就是深井,使我們心生恐懼,久留之會精神錯亂。所以我們的心理需要的是長、寬、高,非常合宜的比例。而心理需要與空間功能是互為因果的。比如睡覺的`房間不宜太高,會客的房間不宜太低,公共空間需要高大,私密空間需要親切等。

但是隻有幾何學上的尺寸抽象關係是不夠的,另一個重要條件是光線。在同樣的幾何空間中,如果有不同的光線,就會有不同的心理效果。沒有光線,不論怎樣的空間也是黑暗一片,空間就算不存在了。

光線是複雜的問題。在空間呈現的課題上,有幾種性質是相關的。

  四、莊嚴的空間構成

在室內空間中,有一類並不令人有享受之感,但卻時有必要者,即肅然、莊重之空間,也稱為正式的空間(formalspace)。

在政府機關如總統府中的各種接待與集會空間,飯店、商務旅館接待資訊功能空間,都屬於此類。正式的空間除了必須高大、寬闊之處,還有幾個必要的空間要件,雖無法享受,卻可欣賞,供儀典式樣活動之用。

此類空間第一個要件是對稱。有中軸線的空間是顯示主人地位的手法之一,也是人類天生喜愛的特質。最嚴格的對稱常常引申為傢俱的安排,與牆面懸�的藝術品等。由於中軸線的存在,所以空間的進深要大過於寬度,以西式教堂的空間為原型,也就是進口要在短邊設定。第二個要件是正面性。由於中軸線的存在,最後必然以底端的牆壁為中心,所以正面的神聖感是必要的。這也可以與廟宇和教堂的正面相比擬,東方的廟宇正面以神像為標的,西方教堂則為神龕,為十字架懸�之處。第三個要件是典雅的裝飾。寬大的空間中沒有一點裝飾會顯得蒼白,所以正式的空間大多�用一些古典的線角、飾板之類,以增加其高貴感。最高階的感覺,是壁面的浮雕,地板的拼花與天花板的吊燈。設計可以千變萬化,但其目的無非是烘托空間的高貴主人地位。在這類空間中,使用復古的樣式,是成套呈現的,可以有統一的風格。

  五、燈具與光源

人類為了控制時間,抗拒定律的晝夜分劃,可以在夜晚工作,必須以人造光來改造自然,所以燈光的發明是文明的開端,與“火”同時來到世界。

燈具的產生與光有關,光是萬物存在的起源,沒有光,一切都消失了,即使我們知道它們的存在,也沒有任何意義。為此,我們發明了燈光,以補天然光線之不足。在原始的世界,人類為了安全必須住在洞穴之中,不得不與黑暗為伍。

最早的燈是用油與芯子做成的,那就是早期一般民居家裡用的油燈。蠟燭是自古以來就發明的照明方法,是用凝固的油與芯子做成的。一直到戰國時期,油燈與燭都有了。自是而後,歷代都有不同的照明方式,燈具造形的產生,以補天然光線之不足,直到西方的電力傳至中國,家庭普及電氣化,照明改用由供電系統供給的照明燈具,燈具才成為生活器物中普通的用具,並漸進成為室內空間美感的一部份。

綜上所述,時代和科技的進步會怎加空間設計使用的手段與物質,空間要素的不同程度構成,給人營造出的空間氛圍感覺也是不盡相同的。從業者應該從實際需要出發規劃調整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