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設計>環境設計>

園林景觀設計的方法

環境設計 閱讀(1.56W)

導語:景觀設計是多項工程相互協調的綜合設計,就其複雜性來講,需要考慮交通、水電、園林、市政、建築等各個技術領域。各種法則法規都要了解掌握,才能在具體的設計中,運用好各種景觀設計元素,安排好專案中每一地塊的用途,設計出符合土地使用性質、滿足客戶需要、比較適用的方案。從設計方法或設計階段上講,可簡單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園林景觀設計的方法

構思

構思是景觀設計最重要的部分,也可以說是景觀設計的最初階段。從學科發展和國內外的實踐來看,景觀設計的含義相差甚大。我們這裡認為,景觀設計是關於如何合理安排和使用土地,解決土地、人類、城市和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與健康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它涉及區域、新城鎮、鄰里和社群規劃設計,公園和遊憩規劃,交通規劃,校園規劃設計,景觀改造和修復,遺產保護,花園設計,療養及其他特殊用途等很多領域。同時,從目前國內很多的實踐活動來看,景觀設計著重於具體專案本身的環境設計,即狹義的景觀設計。兩種觀點並不相互衝突。

基於以上的觀點,我們認為無論是關於土地的合理使用,還是一個區域性的景觀設計方案,構思都是十分重要的。

構思首先考慮的是滿足其使用功能,充分為地塊的使用者創造、規劃出滿意的空間場所,同時不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儘量減少專案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干擾。然後,採用構圖以及下面將要提及的各種手法進行具體的方案設計。

構圖

構思是構圖的基礎,構圖始終要圍繞著滿足構思的所有功能。景觀設計構圖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平面構圖組合和立體造型組合。

平面構圖:主要是將交通道路、綠化面積、小品位置,用平面圖示的形式,按比例準確地表現出來。

立體造型:整體來講,是地塊上所有實體內容的某個角度的正立面投影;從細部來講,主要通過景物主體與背景的關係來反映,從以下的設計手法中可以體現出這層意思。

對景與借景

景觀設計的平面佈置中,往往有一定的建築軸線和道路軸線,在盡端安排的景物稱為對景。對景往往是平面構圖和立體造型的視覺中心,對整個景觀設計起著主導作用。對景可以分為直接對景和間接對景。直接對景是視覺最容易發現的'景,如道路盡端的亭臺、花架等,一目瞭然;間接對景不一定在道路的軸線或行走的路線上,其佈局的位置往往有所隱蔽或偏移,給人以驚異或若隱若現之感。

借景也是景觀設計常用的手法。通過建築的空間組合,或建築本身的設計手法,借用遠處的景緻。如蘇州拙政園,可以從多個角度看到幾百米以外的北寺塔。這種借景的手法可以豐富景觀的空間層次,給人極目遠眺、身心放鬆的感覺。隔景與障景

“佳則收之,俗則屏之”是我國古代造園的手法之一,在現代景觀設計中,也常常採用這樣的思路和手法。隔景是將好的景緻收入到景觀中,將亂差的地方用樹木、牆體遮擋起來。障景是直接採取截斷行進路線或逼迫其改變方向的辦法用實體來完成。

引導與示意

引導的手法是多種多樣的,採用的材質有水體、鋪地等。如公園的水體,水流時大時小,時寬時窄。

示意的手法包括明示和暗示。明示是指採用文字說明的形式,如路標、指示牌等小品。暗示可以通過地面鋪裝、樹木的有規律佈置指引方向和去處,給人以身隨景移“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滲透與延伸

在景觀設計中,景區之間並沒有十分明顯的界限,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漸而變之。滲透和延伸經常採用草坪、鋪地等,起到連線空間的作用,給人在不知不覺中景物已發生變化的感覺,在心理感受上不會“戛然而止”,給人以良好的空間體驗尺度與比例。

景觀設計主要的尺度依據在於人們在建築外部空間的行為,人們的空間行為是確定空間尺度的主要依據。如學校教學樓前的廣場或開闊空地,尺度不宜太大,也不宜過於侷促。太大了,學生或教師使用、停留會感覺過於空曠,沒有氛圍;過於侷促會失去一定的私密性。因此,無論是廣場、花園或借都綠地都應該依據其功能和使用物件確定其尺度和比例。關於具體的尺度、比例,許多書籍資料都有描述,但最好的是在實踐中把握感受。

質感與肌理

景觀設計的質感與肌理主要體現在植被和鋪地方面。不同的材質通過不同的手法可以表現出不同的質感與肌理效果。如花崗石的堅硬和粗糙,大理石的紋理和細膩,草坪的柔軟,樹木的挺拔,水體的輕盈。不同的材料結合運用,有條理地加以變化,將使景觀更有內涵和趣味。

節奏與韻律

節奏與韻律是景觀設計中常用的手法,包括:鋪地中材料有規律的變化,燈具、樹木以相同的見個排列,花壇座椅的均勻分佈等。

以上是景觀設計中常採用的一些手法,但它們是相互聯絡綜合運用的,並不能截然分開。我們只有掌握這些方法,結合大量的設計實踐,才能將這些設計手法熟記於胸,靈活運用於方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