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如何找到走丟的時間

時間管理 閱讀(2.06W)

在這個繁忙的時代,每個人都好像有無窮無盡的事情要做。時間不再像海綿裡的水,反而像指縫裡的沙,不經意間就漏光了。大家都問:時間都去哪兒了?不過別擔心,這篇重推精選告訴你,在管理時間之前,如何找到“走丟”的時間。

時間管理-如何找到走丟的時間

我曾休過一年的gapyear(間隔年),從剛閒下來時的無所事事到制訂每天的寫作計劃和待辦事項,並嚴格執行,當時我覺得自己已經勝任了時間管理

直到後來恢復了工作又有了孩子,還要為原創公眾號供稿,我才意識到:原來“會計劃”只是最初級的時間管理,只能叫作“不浪費時間”而已。

其實當我們需要“時間管理”的時候,面臨的第一大問題往往是“沒有時間”。因此,首要問題其實並不是如何管理時間,而是如何找到時間。

1.摳出被忽略的零散時間,有必要時,可以靠犧牲一定的金錢或舒適度來找到時間。

沒有孩子的時候,我習慣利用整塊時間寫作,寫作進入狀態也非常緩慢——必須要在陽光充足的某個角落坐下,泡杯咖啡,看看新聞,再慢慢進入狀態。

現在可用的業餘時間往往是零散的,如果不能抓住零散時間進行思考和打草稿,那就更沒有時間了。

為了能更好地抓住這些碎片時間,我添置了更多的電子裝置,例如靜音且便攜的平板,更大螢幕的手機,都能讓我更好地利用碎片時間。

再比如我打破了從前不下載App的習慣,安裝了多個閱讀、記錄、拍照筆記類的App,方便自己在零碎時間裡能隨時把讀到的、想到的、看到的、誘發靈感的材料都儘快地收納進來。

我另一個朋友則放棄了開車,改乘計程車或地鐵出行,然後把每天的社交聯絡任務,比如打電話、微信交流等放在這一時間段完成,既節省了回家後的時間,也保證了通勤的安全。

2.給零散時間匹配零散的任務

這個是很多戰拖類達人都提到過的好方法,比如秋葉提過、戰隼提過、把“時間當朋友”的李笑來也提過,可見是普遍很有用的方法。

有次,我看了一本書,叫做《奇特的一生》,發現早在蘇聯時期,科學家柳比歇夫就已經提到過這種方法了。

這種方法就是用空閒的`時間,提前設定好每個時間碎片可以完成的任務。這樣一旦面對碎片時間,就可以立刻做對應的事情。

比如:

5分鐘=玩一個小遊戲

10分鐘=Kindle看幾頁書

30分鐘=編輯微信公眾號後臺的格式

50分鐘=在手機上為某個選題,寫草稿

有了這樣的提前規劃,就不會陷入“刷刷朋友圈,時間就不知不覺過去了”的後悔中。

當然,即便給零散時間安插了任務,其實也並不能保證所有零散時間都嚴格地用來完成任務。畢竟我們是活生生的人,也要休息,也要娛樂。但是設定了這些任務後,總能有些零散時間段是知道該做些什麼的,比不設定的時候強。

3.如果你希望完成真正重要的事情,必須學會說“不”。

說“不”其實是個非常艱難的事情,可是如果不說no,那麼就很難專心地應對真正重要的任務。

因為有太多看起來不錯的機會、看上去不能拒絕的要求、事成後有利的圖景,以及無法拒絕的人情世故,誘惑著你答應下來。

前兩天和朋友聊天,她作為一個自由職業者,剛剛拒絕了三份很有誘惑力的合作邀請。換成是我,大概會全部應承下來。可她認為,自己當前最重要的目標,是創作出強而有力的影視IP,而那些合作邀請則是要花費大量時間的廣告類合作,雖然能帶來經濟效益,卻和她最主要的目標大相徑庭。因此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她選擇了放棄。

其實工作越久,你就越會發現,真正的牛人,往往就牛在敢於放棄上。所謂的戰略化決策,不僅僅是指戰略高度的選擇,也指戰略高度的放棄。剛開始放棄的時候會很難受,這是多年形成的習慣和求全責備的心態發出的尖叫和抗議。可是時間久了才發現:不重要的事情真做不完也不會死,倒是重要的事情老拖著不做往往會後果比較嚴重。

4.必須學會說yes。

對我而言,如果想完成真正重要的事情,那麼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先一口答應下來,再商量個相對寬裕的時間。將這些定下來之後,我總能想出方法,排除萬難去實踐。

無論是寫小說、開公眾號、參加考試,都可以遵循這個套路。犧牲掉部分娛樂、睡眠、社交,甚至是和家人團聚的時間,會非常適合短期內的明確目標,並督促你用衝刺的方式完成。

如果一件事情並不重要,那麼就明確地拒絕;如果很重要,那麼就大膽地接受。我們不會因為說“不”損失多少,也不會因為應承去做卻沒有做好而損失很多。

真正的損失往往是在我們說“這事兒很好,我再想想”中發生的。

5.適合自己的方法,一種就已經足夠了。

開始時間管理的時候,我們都會熱衷於蒐羅和學習各種方法。

比如有一種著名的戰拖策略叫作“吃掉那隻青蛙”,鼓勵大家先做最重要、最困難的任務。但我在實踐之後,卻發現這個方法極其不適合我。如果一上來就強迫自己完成最艱鉅的任務,反而會知難而退,造成各種拖延。

而真正適合我自己的方法,其實是先去完成最簡單、自己最有興趣的工作,通過這些初級工作漸入佳境,培養感覺,等工作效率上來了,再去啃“堅硬的骨頭”。

6.沒有體現結果的時間管理,就不能稱之為時間管理;時間管理必須張弛有度

橋本和彥曾經說過,“沒有體現結果的時間管理就不能稱之為時間管理”,因此定期對時間管理的成就和不足之處進行反思,就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我看來,堅持時間管理最大的挑戰就在於:時間管理其實是反人性的。即便用最高科技的工具,按最合理的科學方法、符合生物鐘的方法規劃好了時間,嚴格恪守得到了很大的收穫,你的內心也會不斷呼喚你歪倒在沙發上刷手機、追美劇、和朋友瞎聊。

為了戰勝無時不在的誘惑,就需要時不時地重溫一下目標,配合著各種短期、中期、長期的目標,時間管理上也應相應配合著進行鬆弛有度的分佈。

我覺得,儘管任何時間管理和戰拖祕訣都離不開恆心,但是生活必須要張弛有度。

如果是學生為了考GRE,那麼兩個月的短期突擊式的衝刺,要比斷斷續續地複習一年有效;而大考完畢,可以有一小段時間讓大腦放鬆下,以便進入下一階段的目標。

一個人如果長期無目標地疲勞戰鬥,那麼時間管理便會淪為空談,你依舊會身心俱疲且內心無比迷茫,那樣的話還不如好好歇著。

7.按自己的節奏進行,讓牛人們安利別人去吧!

如果把時間管理放到整個人生來看,有人喜歡有計劃、高產高效的生活,也有人就是喜歡隨性自由的生活節奏。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態度和生活方式,沒有必要非強迫自己,壓縮排一樣正方形的盒子裡。

每種選擇都意味著相應的放棄,也都有相應的收穫,自己想好了,只要回過頭時不會患得患失就好,不必攀比和自慚形穢。

對很多人而言,時間管理是一種成就。他們對時間管理的追求,就是對成就感的追求,這也是他們進行時間管理的最大動力。

可是對我個人而言,時間管理的最大成功,不是達成了什麼了不起的大成就,而是讓自己能更清楚時間的去向、對事物的價值度有所衡量,並通過“管理時間”這一具體行動,讓自己不再盲目焦慮。

在前進的路上,放棄那些次要的、可有可無的東西,獲取真正重要、有意義的價值,讓自己更加認同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方向,這才是時間管理的本質和最大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