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時間管理>

大學生最常見的三個時間管理問題介紹

時間管理 閱讀(5.18K)

1.“我想學習但是死活學不進去怎麼辦?”

大學生最常見的三個時間管理問題介紹

典型的表現是在圖書館泡了一整天,下午出來感覺頭昏腦脹,仔細想想,好像什麼都沒學進去,還白白浪費了一整天的時間,讓我們看看這裡面發生了什麼事,回想一下,“去圖書館看書”前面是“我不得不去”,還是“我選擇去”?很多同學都還在高中和國中時代的慣性裡,“學習是為老師,是為父母,是為所謂的未來,和我扯不上一點關係。”這是“被學習”,所以“不得不去圖書館看書學習”,進而“死活學不進去”,建議:

平衡“被學習”與“要學習”:如果我去圖書館,至少會帶兩種書,我會先用半小時的時間看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熱熱身,然後再去看枯燥的專業課,這樣會引導我進入高效時段,學的累了,站起來走走,然後再看看有趣的東西,再切換到專業課,這樣的節奏和方法也同樣適用於工作。“死活學不進去”往往是因為“我要學到死”,“看不進去專業課我就不休息”這樣的“賭徒”心態。

“被學習”中尋找動力:“如果有一天你愛上一個你討厭的人,這才是最要命的~”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枯燥的課本也不例外,比如說微積分,其實它可以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問題,我們知道,大多數可樂罐是鋁製的,市面上標準可樂罐的容積是355ml,但在保證容量的前提下,現有的可樂罐有沒有做到最省料呢?通過學習微積分,計算極值不是我們最常做的內容嗎?如果學習是枯燥的,那麼就從解決有趣的問題開始。

進行自我分析:喜歡觀察自己的同學可以通過自我分析的方式覺察一下牴觸學習的原因,是因為缺少目標感?還是因為討厭這門課的老師?還是認為自己對數字不敏感?找到問題的根源後通過自己的調整或者心理輔導員的幫助去解決它。

2.“我不知道將來做什麼,也不知道現在學什麼才是今後能用上的,糾結啊!”

請問有誰知道自己將來做什麼??哪怕是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沒有人,所以作選擇和作計劃必須站在自己看得見方向的高度,同樣是1.2米的距離,在地上,你可以輕鬆跨越,但如果讓你站在30米的高空,同樣是1.2米,你還能輕鬆跨越嗎?恐怕很難,你可以從低到高慢慢試驗,總有一個高度你會突然變得很害怕和猶豫,這個高度就是你可以掌控的範圍,當高度再升高時,你就無法掌控了,所以會糾結!

那麼怎麼解決呢?建議:

只計劃看的見的未來:看的見的未來,比如說大學四年如何渡過,這是可以去計劃的,而看不見的未來,比如說“未來我的老婆是誰?”只要知道一個大方向即可,比如“孝敬老人,溫柔賢惠”,不同的.人,看到未來的遠近不一樣,因為他們所站的高度不同,這個高度是什麼?就是“經驗”,失敗的經驗,成功的經驗,累積下來就會墊在你的腳下讓你看到更遠的地方,所以,我建議:計劃看的見的未來,創造看不見的未來。

最浪費時間的就是糾結:有時候做出選擇比選擇什麼更重要,GTD裡面的一個核心觀點就是“找出你的下一步行動”,放在這裡同樣適用,如果你糾結於某個問題,不要只用腦袋想,付諸行動,拿一張紙,把兩件事情寫在最上面,然後分別列出兩件事情的好處和壞處,然後去思考這個問題“哪一個我可以放棄?”這個方法經常幫助我做出選擇。

3.“我經常被突發事件干擾,所以總是沒法按計劃完成任務。怎麼解決?”

突發事件是調皮的孩子,總是出其不意的在你面前哭鬧,讓你不得不去關注他,多陪陪他。大學時候的臨時突發事件和工作之後略有不同,大學往往是“誘惑”,工作往往是“打斷”,所以,在大學時代要想不被突發事件干擾,就要經得起誘惑,比如說你準備看書的時候有人找你踢球,你準備寫論文的時候有人約你吃飯,這時候你需要有自制力,和目標感,其實也就是信守對自己的承諾,計劃下午看書,實際上就是一個承諾,一個對自己的承諾,不要輕易的去改變他。

學會管理你的學習時間

回想高中時期的學習,我們每天有固定的上課時間、有早晚自習課、有隔天要交的作業,我們的學習已經由老師給安排好了,我們找不到太多可以自由安排的時間。這樣的好處是我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遠遠高於大學時候的狀態,可其中弊端也不容忽略:我們一直都不知道怎麼去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

到了大學以後,所有的事情都變了。同樣是上課,做作業,忙課題,每天也是在繁忙中度過,可是我們卻往往發現自己並不知道這一天做了些什麼。

我曾經和同學說:如果我們能保持高中時候一半的狀態來學習,我們遠不是今天這個樣子。可我們已不再是一個高中生了,學習也並不是我們的全部,我們需要參加課外活動、打工兼職等等。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才開始試著去有意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我們有著大把的時間,但是我們卻不能隨意亂花了。不能再想學習就學習,想學什麼就學什麼了。雖然我們在學習時是自願的,可事實證明上了大學之後,這樣的方式已經不再適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