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核心競爭力>

企業核心競爭力之思考

核心競爭力 閱讀(1.97W)

引導語: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迅速的時代,一個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保持持續的優勢,就要不斷審視自己和競爭對手,不斷學習和創新,不斷培育、維護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核心競爭力之思考

  1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含義和內容

  1.1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概念

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起源於20世紀90年代初,1990年美國學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的經典論文《公司的核心能力》中首次提出來。他們認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指能夠在一批產品或服務上取得領先地位所必須依賴的能力。蒂斯、皮薩諾和舒恩則將核心競爭力定義為 “ 提供企業在特定經營中的競爭能力和支柱優勢基礎的一組相異的技能、互補性資產和規則 ” 。而巴頓則認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識別和提供優勢的知識體系。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一個企業能夠長期獲得競爭優勢的能力或說是企業競爭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個企業保持長期穩定的競爭優勢、獲得穩定超額利潤的競爭力,是企業所特有的、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具有延展性,並且是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技術或能力。可以說,核心競爭力是特定企業個性化發展過程中的產物,它並不位於公司的某一個地方,而是充斥於公司不同的研究、開發、生產、採購、倉儲以及市場營銷等部門,往往體現了隱性知識的積累[2],它是根植於企業中的無形資源,不像實物資源會隨使用而折損。相反,它是組織中集體學習的結晶,將在不斷的應用和分享過程中得到改進和精煉。

概括而言,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和理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是“企業開發獨特產品、發展獨特技術和發明獨特營銷手段的能力”。[3][1]核心競爭力是各種技術、技能和知識的有機綜合體;核心競爭力的最終目的在於實現顧客所看重的價值;核心競爭力是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並具有永續性和可延展性。

  1.2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容

(1)掌握核心技術的能力。即企業不斷使其內部資源(包括知識、技術、管理等)的積累、整合和完善過程,並體現出該企業的獨特性、個性、小可仿造性(異質性)的特點。

(2)創新能力。主要包括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等。

(3)獨特的戰略管理能力。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序,在管理好自己的企業並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時,又能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進而做出更具前瞻性的決策管理。

(4)具有良好的市場營銷網路。企業是依靠市場而得到生存與發展壯大,具有可靠的市場營銷網路體系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具體表現之一。

(5)具備獨特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中最具有個性和深層次的一個重要因素。良好的企業文化不僅可以影響和改善員工的思維與行為方式,還可以凝聚企業領導與員工之間團結奮進的鬥志,有利於培育一支高素質的管理階層和員工隊伍,使企業處於不敗之地。

  2 企業核心競爭力培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今世界,開放、競爭成為經濟發展的主流,經濟的發展、競爭的加劇使人們逐漸意識到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作用,但是由於我們的企業過去長期在計劃經濟的模式下執行,許多企業至今仍舊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多數企業沒有系統的戰略管理,缺乏核心競爭力的經營理念,這已成為我國發展大公司和企業集團所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有資料表明 :國內有代表性的五萬家大中型企業中,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有自主品牌的不到10%,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則更少。企業的經營過程缺乏系統性、整體性、全面性,過於主觀化、隨意化,這就造成企業的競爭力很低。以銷售額看:我國520戶國家重點企業的銷售收入僅相當於世界500強前兩名銷售收入之和的98%。核心競爭力的缺乏不僅體現在具體技術層面,更體現在管理模式和理念方面,具體存在以下問題:

  (1)現代企業制度不夠完善

核心競爭力是成長在公司良好的土壤之中的,它包括企業生存的外部條件和內部條件。目前制約我國企業培育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是沒有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雖然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企業改革的方向,是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原則把國有企業改造成“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法人實體,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傳統意義上政企不分的局面仍然存在。企業制度不夠完善也嚴重影響了企業管理的創新,打消了構建核心競爭力的積極性。由政府強制企業推行某種管理經驗,企業被迫進行制度改進的問題仍然存在,國有企業搞不活和競爭力不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不完善的企業制度的束縛和制約,特別是產權不明晰、出資人不到位、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組織和管理不對稱等,使得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原動力不足或無暇顧及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國有企業必須切實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改造和改革現有企業制度,使之更科學、更合理、更規範。

  (2)知識儲備及企業研發能力缺乏

從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本質特徵來看,知識是企業獨具特色的技能。建立在此基礎上的核心競爭力必然表現為對知識擁有的廣度和深度,在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將會更顯出企業競爭中人才的重要性。不少企業對知識資源的投入作用認識不夠深刻,操作也很不到位,目前我國主要處於高技術發展的引進時期,企業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高技術產業的產品還比較少,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著不小的差

距,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有政策層面的原因,也有企業自身的原因,這就造成我們在很多方面特別是在一些資訊產業方面還不能與國外大企業抗衡。

  (3)沒有發揮企業的戰略規劃作用

戰略管理在企業管理當中的地位是最高層面的管理,但是,對管理者的要求也最高。筆者通過長期的觀察發現:由於長時期在計劃經濟的模式下執行,我國眾多企業決策者至今仍習慣於聽命於上級的安排和政府的指令,普遍缺乏對企業發展的戰略思考, 沒有意識到戰略在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缺乏戰略管理的理念和功力,在戰略規劃和管理中顯得力不從心,常常做出錯誤的判斷與決策,比如很多企業盲目進入與原產業關聯不大或跨度過大的領域,結果是難以發揮企業的資金、技術、人力、品牌等方面的優勢,甚至造成巨大的浪費。

  3 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3.1建設企業文化

  (1)企業文化促進企業構建團隊合作,獲得人力資源競爭力

企業文化由以企業精神文化為核心的企業的物質文化層、制度文化層和精神文化層三個層次構成,其核心是價值觀,體現在企業的規章制度、經營管理活動和員工的具體行為中。傑出的企業文化能依託其價值觀吸引到企業所需的優秀員工,構建團隊合作精神,形成人才聚合效應。而員工的不同個性、觀念、態度與企業核心價值觀的良性互動,又能不斷錘鍊和提升企業核心價值觀,並最終形成企業人力資源能力相對於競爭對手的差異和優勢。

  (2)企業文化促進企業品牌和形象的塑造

企業品牌和形象既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來源,又是企業核心競爭優勢的體現。企業和企業產品在目標消費者中形成的良好品牌口碑和形象不僅能幫助企業保留老顧客、增加顧客讓渡價值、獲得持續購買忠誠,而且能幫助企業形成競爭壁壘,提高競爭對手獲取企業顧客的成本。能獲得顧客認同的企業品牌和形象,必定是吻合顧客價值認知和態度的。而企業文化就通過其物質層、制度層和精神文化層三個不同層次明確了其顧客的特徵、價值構成,以及如何滿足其價值,亦即企業文化決定了企業服務於其顧客的思維、理念和態度,也決定了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表現。上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的消費者開始注重企業對環境的影響,強調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可持續發展。應對這種消費心理和態度的變化,許多企業開始在其企業價值觀和企業使命中增加了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並在其產品設計、製造和營銷中加以貫徹,以一種對消費者和社會負責的態度進行市場的競爭,也相應地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和競爭優勢。

  (3)企業文化促進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

熊彼特認為,先有發明,後有創新;發明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發現,而創新

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應用。“只要發明還沒有得到實際上的應用,那麼在經濟上就是不起作用的。”因為新工具或新方法的使用在經濟發展中起到作用,最重要的含義就是能夠創造出新的價值。把發明與創新割裂開來,有其理論自身的缺陷;但強調創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應用,必須產生出新的經濟價值,即創新必須能夠創造出新的價值[4]。可見,創新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企業只有不斷創新,不斷吸收新知識,改進生產理念、生產裝置,才能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健康成長。

  3.2團隊之間的有效溝通

在團隊裡,要進行有效溝通,必須明確目標。對於團隊領導來說,目標管理是進行有效溝通的一種解決辦法。在目標管理中,團隊領導和團隊成員討論目標、計劃、物件、問題和解決方案。由於整個團隊都著眼於完成目標,這就使溝通有了一個共同的基礎,彼此能夠更好地瞭解對方。即便團隊領導不能接受下屬成員的建議,他也能理解其觀點,下屬對上司的要求也會有進一步的瞭解,溝通的結果自然得以改善。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麼?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張維迎教授認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五大特徵: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帶不走和流不掉。優秀的團隊精神才是企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團隊精神,將成為一團散沙;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團隊精神,也將無所作為。在打造團隊精神時,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有效溝通。在良好的溝通環境中有助於激勵員工的工作激情,增強上級與下級的工作效率,更能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

  4 結語

未來市場的競爭將會更加殘酷和激烈,企業核心競爭力是目前我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已經成功或者即將成功的企業在全球化激烈的競爭中都必須思考如何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取得自己的競爭優勢,重視企業自身競爭能力的培養與創造,是企業得以在激烈的經濟全球化競爭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