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國學智慧>

孔子的童年:不幸清苦的生活讓孔子更加堅強

國學智慧 閱讀(1.51W)

智慧啟引:『孔子,三歲失去父親,在一個貧困的單親家庭長大,又在17歲時失去母親,獨自尋找生存發展的道路。日後成年的孔子一直提倡“克己復禮”,無疑與他早年的生活經歷是有著密切關係的。年幼的孔子,可不只是光知道玩耍,孔子的母親,也不只是為了她自己的孩子天天在玩耍中得到一些有意義的啟示。讓自己的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才是孔子的母親顏徵在把家從鄉下遷到了魯國都城的最為重要的目的。生活的清苦、地位的低下不但沒有消磨掉孔子的意志,反而是讓孔子更加堅強。正如孔子所說的那樣,“吾十五而志於學”。因為,此時的孔子知道,只有知識,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也正是因為如此,此時的孔子才如此的愛好學習並善於學習。』

孔子的童年:不幸清苦的生活讓孔子更加堅強

弗洛伊德認為兒童期經驗是人格形成的重要來源。“由觀察的結果,可以深信幼時的經驗有其特殊的重要性,這在兒童期中已很明顯……一切倒錯的傾向都起源於兒童期。”實際上,兒童成長經驗中的眾多變數都會對其人格的發展產生綜合影響。

本為貴族之後的孔子,三歲失去父親,在一個貧困的單親家庭長大,又在17歲時失去母親,獨自尋找生存發展的道路。所以“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子罕》)。

那麼,困苦的家境、艱辛的生活是如何鑄就出這樣一位偉大的思想家的呢?

母親的堅強和遠見

孔子的童年是異常艱辛的。

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和母親顏徵在的結合是不符合當時的禮制的,以致他們雙雙衝破禮法的種種制約勇敢地結合在一起後,仍不為世俗所容。

不僅他們的相愛、結合被冠以“野合”一詞載入史冊,顏徵在甚至一生都沒有將埋葬丈夫的地方告訴孔子。

叔梁紇在孔子3歲時去世,顏徵在不到20歲便成了寡婦。叔梁紇原有一妻一妾及9個女兒、1個兒子,他在世的時候,顏徵在母子還能夠受到保護和照顧。叔梁紇去世後,大老婆大權在握,小妾施氏被虐待至死,其子孟皮因患小兒麻痺症而殘疾,備受歧視。

這時候,顏徵在站了出來,她毅然帶著孔子和孟皮離開了孔家,她明白她必須離開這個複雜的大家庭,才能讓自己的孩子有尊嚴地活著。孤兒寡母從陬邑來到了魯國國都曲阜,從此開始獨立謀生,過著貧賤而清苦的生活。

在歧視、貧窮和苦難中長大的孔子,並沒有因此而流入孤僻和冷酷,並且小小年紀就確立了志向。這一切,正是因為這位堅強而富有遠見的母親。

從鄉下搬到魯國的都城,這顯然是孔子的母親顏徵在最偉大的功績——因為,正是這裡,奠定了孔子日後走向成功的堅實基礎;也正是從這裡,孔子邁出了他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這時的魯國國都曲阜,不僅是魯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還是整個東周除了京師洛邑之外另一個文化重鎮,儲存有大量的典籍資料,素有禮儀之邦之稱。

據《左傳》記載,孔子七歲那年,吳國人季札遍遊魯、齊、鄭、衛、晉幾個諸侯國之後,在魯國觀賞到了當時唯一儲存比較完備的周代樂曲,當他依次觀賞了二十幾種樂舞后,大聲驚歎:“這是我看過的最棒的樂舞!就算還有其他樂舞,我也不敢再看了!受不了了啊!”

孔子11歲那年,晉國大夫韓宣子來到魯國,在考察了魯國的典章文物方面的情況後讚歎:周禮盡在魯矣!不僅如此,魯國人還普遍好學,學禮學樂,蔚然成風。在魯國人看來,學習如同種植草木,不學,才智日退,就像草木枯萎落葉一樣。

顯然,這樣一種發達的禮儀文化環境和濃郁的好學氛圍,對孔子的成長要遠遠好過那個複雜、落後、冷漠的大家族。

歷經苦難的顏徵在,看著聰穎可愛的兒子,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兒子培養成一個受人尊敬的有學識、有教養的人。

孔子小時候常玩的遊戲

聖人孔子小時候不是聖人,他和別的普通的小孩子一樣,也是要遊戲要玩耍的。

孔子小時候經常玩什麼呢?

《論語·衛靈公》裡有這樣一段話:“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對於這段話,司馬遷在他的《史記·孔子世家》的理解為:“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

先來說“俎”。在過去,“俎”有兩種意思:其一是我們知道的“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裡面的“俎”,指的是切肉或切菜時墊在下面的砧板。而用在這裡,則指的是另外一種意思:本意是供祭祀或宴會時用的四腳方形青銅盤或木漆盤,常陳設牛羊肉——後來就成為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方形器物的專屬稱謂。

再來說“豆”。在過去,“豆”的本意指的是一種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形狀像帶高座的盤子。商周時期,多為禮器,經常與“俎”和“鼎”合用。

現在,我們根據上面的這兩句話再來設想一下孔子幼年時候的玩耍生活。

由於此時的孔家離魯國的宗廟很近,每當宗廟舉行祭祀的時候,顏徵在都要帶上年幼的孔子前去觀看。此時的孔子,肯定是要睜大眼睛來觀看這神聖的祭祀儀式了。此時的他,肯定會想到下面的問題:這些個成年人幹什麼呢?他們為什麼要幹這些事啊?為什麼神情都如此的莊重呢?

天長日久之後,很自然的,年幼的孔子就把這些神聖的祭祀儀式的程式和祭祀儀式所用的禮器都爛熟於心了。

當然,看只是第一步。學還是要學的——模仿,是孩子們的另外一個天性。於是,年幼的孔子便常常邀來鄰家的孩子們演練他在宗廟裡看到的全套祭祀禮儀,就像有的孩子在一起玩“過家家”。

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在通常情況下,兒童對於成年人的行為很難形成習慣性的模仿,而孔子相反,他玩遊戲時常常模仿大人們的祭祀禮儀,這正是因為母親的鼓勵。

鄭環《孔子世家考》說:“顏徵在豫市禮器,以供嬉戲。”這就是說,母親顏徵在買禮器給兒子當玩具。給孩子買的玩具是禮器,足見顏徵在不僅意志堅強,而且聰慧有眼光,實在是一位見識不凡的母親!

話說到這兒的時候,我們就要再說上一句俗語——“三歲看小,七歲看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