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培訓>公務員>

2016國考申論關注社會保障四大問題範文

公務員 閱讀(4.91K)

2016國家公務員考試就快到了,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複習申論,小編想跟大家分享一份關於關注社會保障四大問題的申論範文,給大家提供參考。

2016國考申論關注社會保障四大問題範文

近年來,為了切實解決經濟轉軌過程中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我國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2800多萬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800多萬失業人員得到了失業救濟。確保了3600多萬企業離退休人員按時足額領到基本養老金,2200多萬城市貧閒人口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與此同時,遼寧省、古林省和黑龍江省還進行了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為社會保障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探索積累經驗。

所謂東北試點有兩方面內容:一是逐步完成社會保障體制的並軌,即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轉為失業保險制度;二是做實個人賬戶資金。

我國政府自1993年就提出要建立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但由於以前沒有資金積累,大量已退休或將要退休的職工,實際其賬戶上是空賬。從2001年開始,遼寧省首先進行了做實養老賬戶的試點,截至目前,遼寧省已積累個人賬戶資金110多億元。從遼寧省的實踐來看.這筆資金得到各方面的支援,去年不僅用於銀行儲蓄,而且還購買了一部分國債,其中還有部分資金與銀行達成協議存款。通過各種方式.去年下半年的運營收益接近3%,高於銀行同期存款利率.由於試點初見成效.2004年試點範圍擴大到吉林、黑龍江兩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胡曉義介紹說,選擇東北進行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是我們國家的老工業基地,長期實行汁劃經濟體制,遺留的問題很複雜、也很多。所以,東北的問題對全國來講帶有典型性。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研究所所長何平認為,東北三省的社保試點是一個突破口,試驗總體上是成功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王東進透露,我國將在總結東北三省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向全國推廣東北三省經驗。

農民的社會保障要循序漸進

統計資料顯示,到2003年底,全國有l870個縣(市、區)不同程度地開展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5428萬人參保,積累基金259億元,l98萬農民領取養老金。到2004年底,農村只有一個子女或兩個女孩的夫婦,每人將從年滿60週歲起享受年均不低於600元的獎勵扶助金,直到亡故為止。王東進介紹說,農村的社會保障問題,現在有兩種做法,一種是已經來到城鎮居住或者打工的,可以參加城鎮的各項保險;留在農村的,其養老保險主要是以個人繳費、集體資助、政府引導為主體,另外還可以參加新型合作醫療。

對農村社會保障頗有研究的.何平認為,農村的社會保障體系現在最缺少制度上的設計。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低,國家一下子把農村的社會保障問題解決不大可能。目前,政府的資金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裡佔大頭。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還需要有一個設計和藍圖。他指出,農民的社會保障,特別是養老,不能完全依賴土地,“我的看法是對農村的最低生活救濟應有一個整體考慮。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差距比較大.可以先從珠三角、長三角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進行試點。”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主任孟昭喜認為,為了把農民的社會保障做實做好,我國應制定相應政策,使靈活從業人員的社會保險關係可以在不同地區之間轉移。目前一些農民進城務工之後隨著單位職工一起參加了社會保險,以後當他不再在這個城市工作,要流動到其他地區工作或者返回農村生活的時候,出現了社會保險關係的轉移和接續問題。孟昭喜表示,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日前正在著手研究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制定相應的政策,_讓資會能夠流動起來,使靈活從業人員無論是在哪裡參保,流動之後社會保險關係都可以隨之轉移。

私企不能簡單套用國企保險模式

從全社會的角度看,農民工或者私企的僱員現在都有社會保障的意識,政府決策層對此也非常重視,但我們在制度沒計上,不能把對國有企業的保險簡單地套用到以農民工為主的私企身上。何平認為,國企職工的保險交費相對較高,放到私企和個人身上,他們就難以承受,這就可能會影響農民工的就業。對農民工來說,就業是最重要的。在此前提下,要加強僱主和企業的法律意識。各級勞動部門也要加強對企業的監察力度,以保證農民工和私企僱員的基本勞動權益。

何平說,表現在私企身上,社會保險的接續問題也比較突出。以廣東為例.參加保險的企業和個人都交費了,但職工幹了兩年,就想把錢拿走,他們不想在外地養老,但企業為他交的社會統籌那一塊不能拿走。因此在保險關係的接續問題上,國得有一些硬性的規定。

據瞭解.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正在就此問題做調查研究,將在適當的時機推出配套措施。

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

目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佔總人口的近11%,標誌著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

我國各級政府為應對老齡化社會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全國範圍內增加了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補助。2003年,中央財政撥出474億元補助中西部25個地區養老金的發放,各級財政補助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544億元。但是,在人口老齡化加速、退休人員不斷增多的背景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壓力也越來越大。在一些閒難地區,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當期徵收的養老保險費和所需支付的養老金存在一定缺口。

胡曉義介紹,從城鎮的養老保險計劃來看,現在已經達到了3個在職人養1個退休人的比例。這個老齡化的過程還在持續,預計到本世紀二十年代末,我國老齡化將進入高峰。如果現行政策不調整的話,那時候將出現10個在職人養活4個或者更多的退休人的情況。

那麼,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銀色浪潮呢?王東進披露,1997年,我國政府統一了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在實現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同時,政府還進一步擴大了基本養老保險的覆蓋範圍。今後,我國社會保障的覆蓋面將把非公有制經濟、個體經濟、外商投資經濟的從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列為重點。在保持相關政策穩定的條件下,國家將不斷完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基金籌集模式:推動基本養老金的社會化發放;倡導有條件的企業在按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為職工建立企業年金,年金基金實行市場化管理和運營;推進在各地開展的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推廣“東北三省的經驗,鼓勵沿海發達地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各種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