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計算機>計算機三級>

2015年全國計算機三級考試《網路技術》知識點:路由選擇

計算機三級 閱讀(3.01W)

  1.表驅動IP進行路由選擇

2015年全國計算機三級考試《網路技術》知識點:路由選擇

路由選擇裝置一般採用表驅動的路由選擇演算法。每臺需要路由選擇的裝置儲存一張IP路由表 (也稱為IP選路表),該表儲存著相關的網路資訊(如目的地址以及到達目的地址的路徑等資訊)。在需要傳送IP資料報時,它就查詢該IP路由表,決定把資料報發往何處。所謂表驅動,其實就相當於將傳輸的目的地址和路徑存在表中,需要時查詢表,根據表中的提示來選擇傳輸路徑。

IP路由表中的目的地址如何表示?前面我們提到過IP地址的編址方法,IP地址分為主機號和網路號,而連線到同一網路的所有主機,其網路號是一樣的。因此,我們將IP路由表儲存相關的網路資訊,使遠端傳輸在不考慮細節的情況下先傳輸到同一網路,再傳送到具體主機上去。

(1)標準路由選擇演算法

一個標準的IP路由表通常包含許多(N,R)對序偶,其中N指的是目的地網路的IP地址,R是到網路N路徑上的“下一個”路由器的IP地址。如果說N就是火車的目的地,則R就相當於下一站。

注意:為了減小路由裝置中路由表的長度,提高路由演算法的效率,路由表中的N使用目的網路的網路地址,而不是目的主機地址。下圖就是一個簡單的網路互連圖,下表為路由器R的IP路由表。

①直接投遞:關注圖中的路由器R,所連線的是兩個網路:和網路。路由器R收到IP資料報,其目的IP地址的網路號為,則R的下一站就是終點站,即。同理,如果目的IP地址為,R的下一站也是終點站,即。我們可以直接向終點站或投遞資料報,直接達到目的地。

②向下一站投遞:如果該IP資料報的目的IP地址是,那麼路由器就不能直接投遞,而是投遞資料報給下一站——路由器Q(地址為),由路由器Q繼續向下一站投遞。我們再看看0連線了兩個網路和網路,其中一個正好是終點站,所以資料報到了路由器0後就可以直接投遞了。

(2)子網選擇路由——標準路由選擇演算法的擴充

很多網路並沒有採用標準的IP編址,而是採用了對標準IP地址做進一步層次劃分的子網掩碼。顯然,引入子網編址後,必須對標準路由演算法進行修改和擴充。

首先要修改和擴充的就是路由表表目。標準的路由表包括很多(N,R)對序偶,由於不攜帶子網資訊,因此不可能用於子網選擇路由。

標準路由演算法從IP地址前幾位就可以判斷出地址型別,從而獲得哪一部分對應於網路號、主機號。而在子網編址方式下,無法僅憑地址類別來判斷網路號和主機號。因此必須在IP路由表中加入子網掩碼,以判斷IP地址中哪些位表示網路號、主機號。擴充子網掩碼後的IP路由表表示為(M,N,R)三元組。其中M表示子網掩碼,N表示目的網路地址,R表示到網路N路徑上的“下一個”路由器的IP地址。

當進行路由選擇時,將IP資料報中的目的IP地址取出,與路由表表目中的“子網掩碼”進行逐位“與”運算,運算的結果再與表目中的“目的網路地址”比較,如果相同,說明路由選擇成功,IP資料報沿“下一站地址”傳送出去。

上圖顯示了通過3臺路由器連線4個子網的情況。如果路由器R收到一個目的地址為的IP資料報,以下是路由器R進行路由選擇的過程:

①在進行路由選擇前應將該IP地址()與路由表對應的子網掩碼進行逐位“與”操作,得到的結果是l 。

②與本表專案中的網路地址不相同,說明路由選擇不成功。需要對路由表的下一個表項進行相同的操作。

③繼續將資料報的IP地址與路由表的第二項對應的子網掩碼進行“與”操作,得到的結果也是,這與第二項中的網路地址也不相同。需要對路由表第三個表項進行相同的操作。

④(第三項也不符合要求)以此類推,當對路由表的最後一個表項(第4項)操作時,IP地址與子網掩碼“與”操作的結果是,同目的網路地址一致,說明選擇路由是正確的。

⑤路由器R將資料報轉發給該表項指定的下一個路由器(即路由器S)。

路由器S接收到該IP資料報後,也需要按照自己的路由表,決定資料報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