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計算機>office辦公>

PPT教學[經典]

office辦公 閱讀(1.19W)

PPT教學1

地表變化帶給我們的資訊

PPT教學[經典]

(鄂教版科學六上第三單元地面形態的變化第7課)

教學目標

1、運用例項說明海陸的變遷,樹立海陸不斷運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科學觀點。

2、通過對地表變化的現象分析,認識地球地表運動變化的事實。並瞭解“大陸漂移假說”和“板塊構造學說”提出的事實依據。

3、引領學生體驗科學家探索對地球地表變化的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和分析假設的科學素養。

4、通過大陸漂移—板塊構造學說的發展過程,對學生進行科學史教育及科學興趣、科學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養。

教學準備

有非洲大陸和南美洲大陸地圖輪廓的紙片;收集有關地表變化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歸納小結

師:在前幾次課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了地表運動所產生的一些自然現象。你能列舉自然界中的哪些現象與地表的運動有關嗎?

學生列舉現象:地震、火山噴發、高山盆地的出現等。

師:這些現象都是地表運動引起的。那麼它們能夠告訴我們一些什麼資訊呢?請大家閱讀54頁的一段材料。並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1)這些地方以前是什麼樣的地貌?

(2)這些地貌的變化說明了什麼?

(3)你認為我們的地表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發生著什麼樣的變化?

學生閱讀並討論,針對第三個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假設,並闡述自己的理由。

二、通過資料的提供,說明科學家是怎樣通過地表變化的一些現象,分析得出“大陸漂移假說”的。

師:通過剛才的`討論,有很多同學都提出了他們的不同的觀點,並且闡述了自己精彩的理由。其實有一位著名的科學家也象大家剛才一樣,通過認真地思考,收集證據後,提出了他自己的觀點。請大家閱讀55頁的材料。並討論以下問題:

(1)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假說”的依據是什麼?

(2)你剛才的觀點和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假說”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認為誰的觀點更有說服力?

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比較認識到科學家提出假說的思維過程。

三、提出課外研究任務。

師:通過我們今天的討論,我們瞭解了的科學家們是通過怎樣的研究提出了這些有趣而大膽的想法。其實,地表運動帶給我們的思考的地方還有很多。同學們可以在課外收集了解“板塊構造學說”的相關資料。同時大家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自己選擇相關的內容開展研究,還可以互相交流你的發現。

PPT教學2

教學目標:

1、會做地球自轉形成晝夜現象的模擬實驗;

2、能收集資料,瞭解人類對晝夜現象認識的歷程。

科學知識:

1、知道晝夜的成因。

2、知道哥白尼和托勒密的主要觀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科學是在不斷髮展的,人類對自然的認識是在不斷進步的。

教學重點:

認識晝夜交替形成的原因及其規律。

教學難點:

通過模擬實驗,認識晝夜交替的成因。

教學方法:

目標教學法

教學準備:

教師——有關光的教學碟片,多媒體課件,投影儀(或者手電筒),地球儀

分組——手電筒,小地球儀。

教學時間: 二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匯入新課:

1 、多媒體演示晝夜交替情景。

師: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現象,大家知道是什麼現象嗎?

2 、晝夜變化有什麼規律呢?對此,你有哪些感興趣的問題?

3 、學生討論交流。

二、學習新課:

[ 活動一:通過模擬實驗,認識晝夜交替的成因 ]

1、你認為晝夜現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太陽的東昇西落,太陽不斷的`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

2、遊戲:一人從你左邊出現,又在你右邊消失,又在你左邊出現,猜想一下你和這個人是怎樣運動才會產生這樣的現象的?可能有幾種情況?(自轉、圍著你轉)

3、學生討論並交流。

4、那你認為晝夜現象到底是什麼原因形成的呢?

(以上兩種情況,會是哪一種?) (教師記錄下學生髮表的各種可能性)

5、你能設計一個模擬實驗來解釋你們的假設嗎?

(出示地球儀和手電筒)

6、學生討論彙報並上臺演示過程。

教師提醒學生幾個注意點:

( 1 ) 根據太陽的東昇西落現象,你認為地球儀應朝哪個方向轉動?

( 2 ) 把投影儀(手電筒)的光射向地球儀;

( 3 ) 投影儀(手電筒)不能靠地球儀太近,要讓射出的光“包圍”地球儀。

7、學生分組模擬實驗,討論晝夜的成因。

8、分組彙報。

PPT教學3

一、教材分析 本課在已經學習了預設動畫和自定義動畫設定的基礎上,學習動作按鈕和動作設定,ppt進行動作設定教案。動作大都設定在動作按鈕上,也可以設定在其它任何物件上,包括文字、文字框、圖片、自選圖形、藝術字等等,要讓學生清楚從不同角度和方式編輯幻燈片時要選擇相應的檢視,以方便編輯。本課建議在上節課的基礎上進行,教材上的內容可以作為學生鞏固練習用。

重點是通過動作按鈕設定動作

難點是通過任意物件設定動作

二、學生分析 對如何讓幻燈片動起來,學生接受得很快,因此這部分的內容,以動作按鈕的設定為重點,在任意物件上動作設定略講。因此教學中,注重給予學生創造性發展的天地,用研究、探索的自學方式學習,通過交流獲得結論,讓每位學生都有個性化的體驗的空間。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在按鈕上的設定動作和在任意物件上設定動作、學會在幻燈片瀏覽檢視下編輯幻燈片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內容,自由選擇合作伙伴,在合作交流中學習知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發展學生自主學習和交流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表現能力。

四、教學準備硬體資源的:可以上網的多媒體網路教室,投影機

軟體資源:Powerpoint ,Word

素材資源:教師準備創設學習情境用的作品,多媒體課件、圖片)自制的以“卡通世界”為主題幻燈片。學生前幾節課的作品。

五、教學過程教學模式:複習匯入、情境創設,任務驅動,自學探究、評價交流,反饋小結。

(一)情境創設,提出問題:

教師展示上節課其中一組學生的作品,對操作進行鼓勵性評價,儘量由學生提出,能否不用依次開啟一組每個同學的檔案,在一張幻燈片裡就可以進入相應的同學的幻燈片呢,如何解決這問題,以小組為單位分頭進行嘗試,教案《ppt進行動作設定教案》。由此引導學生進行動作設定的探索和學習。在引領階段,為使學生儘快入境並激發其強烈的求知慾望,利用學生感興趣的題材製作比如“我的班級”、“我們的校園”、“我的'家鄉”、“北京20xx”等,學生可以通過作品進行分析,初步瞭解利用按鈕進行連結設定的方法,由此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觀察欣賞,作簡單評價並提出任務:

師:這個作品是如何讓欄目和內容連結起來的?你們小組試一試。本作品中使用了你以前沒有學過的設定方法,請你用探索和研究的學習方法來自學完成任務。採用任務驅動法,讓學生利用前面所學過的知識,自已對作品進行剖析,試著探索利用按鈕進行連結設定的方法是今後學習動畫製作的技巧。

(二)自學探究、協作學習

學生自由選擇採用多種學習方法自學,邊學邊做。 學習方式有自己摸索、討論、與同學合作學習、與教師探討、查詢資料、通過課件等。通過網路演示作品或製作以及修改過程,交流學習體會。教師要抓住時機,針對學生情況反饋,簡單任務直接演示;複雜問題分步解決,逐步揭示新授部分內容。比如:你覺得這件作品完成得怎樣?哪個地方設計得還不夠?你能幫他修改修改嗎?

在學生間圍繞這幾個問題開展討論,學生可以隨意選擇問題來回答,還可以邊演示邊回答。① 你使用了哪種設定方法?②你知道怎樣進入按鈕設定嗎?有幾種方法?能演示嗎?③ 你能演示你的作品的製作過程嗎?

操作實踐,反覆領會,個性創造。根據剛才探索學習和交流學習的結果,再次上機,設定“我愛看的卡通片……”中的幾個欄目與內容的按鈕連結,通過實踐反覆領會,突破重難點。

(三)彙報成果,評價交流:

學生邊演示邊講解自己的作品。1.先把你們小組作品在“幻燈片瀏覽檢視”下,展示作品中的幻燈片順序,數量。2、說說為什麼要設計這樣一個欄目,你是通過什麼方法在每個同學的幻燈片中連結到其它幾個同學的作品?3、說說你為什麼把欄目內容設計成這樣的動畫效果?(創意)

教師可以簡單介紹對動作按鈕可以進行美化、在動作按鈕上編輯文字,為動作按鈕設定填充效果等,以使學生作品為漂亮。這個環節可以充分發揮學生想像和資訊科技的動手能力,儘量做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六、評價建議 1.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使用量規表進行多元化評價。量規表評價有多種要求與原則,例如從簡到繁從部分到全部,從成果到過程等。在評價中,可以促使學生能夠相對比較公正地分析自己。

2. 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收集的資訊與完成工作進行儲存。所以利用檔案袋評價來進行自我評價或協作組評價,這樣可以使學生養成良好收集資訊科技及處理資訊的能力。

PPT教學4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練習課

教學目標:

1.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演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

50×2=100 50×20=1000

25×4=10025×8=200 25×12=300 25×40=1000

125×8=1000 125×16=200

125×24=3000125×80=10000

通過剛才的口算,你們很快就算出結果,你們知道在乘法運算中有三對好朋友,它們分別是誰?

板書:5×225×4125×8

(2)在□裡填上合適的數。

30×6×7=30×(□×□)

125×8×40=(□×□)×□

(3)計算:

43×25×4 25×43×4

比較兩道題,在運用乘法運算定律時有什麼不同?

在討論的基礎上,啟發學生總結出:第1題只應用乘法結合律把後兩個數相乘,就可以使計算簡便;第2題要先用乘法交換律把4放在前面,使25與4相乘,或把25放在43的後面,使25與4相乘,然後再用乘法結合律,使計算簡便。

小結:用乘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單獨運用乘法結合律使計算簡便,一種是兩個運算定律結合使用,使計算簡便。關鍵要掌握運算定律的內容,根據題目的特點,靈活運用運算定律。

引導學生在對比中加以區分。

(4)師生比賽,看誰直接說出結果速度快。

25×42×4 68×125×8

4×39×25

(5)對比練習:

4×25+16×25

4×25×16×25

(25+15) ×4

(25×15)×4

46×25

(40+6)×25

49×49+49×51

49×99+49

(68+32)×5

68+32×5

學生小組分工後獨立完成,再進行小組內交流。

彙報。

二、小結

學生談收穫。

PPT教學5

教學目標:

1、學會b、p、m、f 4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3、bpmf。

2、學會聲母b和韻母ɑ拼成音節的方法。

3、學會帶調拼讀音節及b、p、m、f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

4、認識3個生字,正確讀詞。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教學重難點:

重點:

b、p、m、f的發音方法及音節的拼讀發那個法,認識漢字。

難點:

韻母帶調拼音

課前準備:

每位學生準備一張薄紙

教學媒體:

拼音卡片,生字卡片,教學掛圖,錄音機,錄音帶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複習匯入

遊戲:同學們,老師帶你們去河邊釣魚好嗎?釣著魚的同學要當小老師,將魚背後的聲母和帶調的單韻母帶著大家讀一讀。(複習聲母y、w和帶調單韻母ā、á、ǎ、à)

二、學習新課

(一)學習聲母b的讀音

1、(出示掛圖)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

2、指導學生用“聽廣播”練習說話,初步感知b的發音。

3、教師範讀。(出示字母)

4、學生用各種形式讀。(指名讀,開“火車”讀,男女生讀,齊讀)

(二)學習聲母p的讀音

1、(出示掛圖)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

2、指導學生用“潑水”練習說話,初步感知p的發音。

3、教師範讀。(出示字母)

4、學生用各種形式讀。(指名讀,開“火車”讀,男女生讀,齊讀)

(三)體會b、p發音的不同

1、師將紙放在口前發音,生仔細觀察紙張抖動的情況,國小一年級語文教案《3、bpmf》。

2、生將紙放在自己的嘴前試著發音,感覺手上的氣流。

3、小結:b不送氣,p送氣。

(四)識記聲母b、p的字形,指導書寫

1、觀察插圖,四人小組討論:①如何記住b、p的字形。②b、p的字形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③編順口溜幫助同學記住字形。

2、觀察交流b、p在拼音格的位置。

3、教學新筆畫:右半圓“)”,學生書空新筆畫。

4、按筆順指導書寫。

三、學習b、p與ɑ拼讀的方法

1、看圖小姑娘在幹什麼?(將b推向ɑ成為bɑ)

教學拼音方法:前音輕短後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老師帶學生讀

b-ɑ=bɑ

2、觀察書上的四幅圖,分別畫著什麼?四人小組討論,再將聲母和韻母拼成音節b-ā=bā,b-á=bá,b-ǎ=bǎ,b-à=bà。學生會讀的`站起來讀,讀對的當小老師,上臺指著黑板的掛圖和拼音教大家拼讀。拼讀一個音節組一個詞。

3、練習拼讀音節:p-ā=pā,p-á=pá,p-ǎ=pǎ,p-à=pà,先以小組為單位練習拼讀、組詞,再進行大組交流。

四、鞏固練習

組織學生做聲母和帶調韻母找朋友的拼讀遊戲。

五、作業

1、抄寫b和p兩個聲母並家聽。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1、複習

1、開火車讀ɑ的四個聲調。

2、聽音拿卡片,分辨b、p的讀音。

2、學習新知

1、學習聲母m的讀音

(1)(出示插圖)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

(2)指導用“摸”練習說話,並初步感知m的發音。

(3)教師範讀。(出示字母)

(4)學生用各種形式讀。(指名讀,開“火車”讀,男女生讀,齊讀)

2、學習聲母f的讀音。

(1)(出示插圖)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

(2)指導用“摸”練習說話,並初步感知m的發音。

(3)教師範讀。(出示字母)

(4)學生用各種形式讀。(指名讀,開“火車”讀,男女生讀,齊讀)

3、識記聲母m、f的字形,指導書寫。

(1)怎麼記住m和f的字形?細心的小朋友從圖中發現了什麼?四人小組互相討論討論。

(2)動動腦筋,想想辦法,編順口溜記住這兩個聲母的形。

(3)教學新筆畫左彎豎、右彎豎。學生跟老師書空這兩個筆畫。

(4)觀察m、f在拼音格中的位置。

(5)老師範寫,學生唱筆順書空,練習書寫。

4、聲母m、f和韻母ɑ的拼讀的練習。

(1)聲母m和f也想跟單韻母ɑ交個朋友,你們想不想幫幫它們?自己讀一讀m-ɑ=mɑ,f-ɑ=fɑ這兩個音節,會讀的同學當小老師教教大家。

(2)遊戲:請幾個同學分別讀m或f以及帶調ɑ的卡片,一個讀聲母,一個讀帶調韻母ɑ,全班同學讀音節。

3、鞏固練習

做“摘果子”遊戲,摘一個果子讀一個音節,用這個音組一個詞或說一句話。

4、作業

1、抄寫m和f兩個聲母,並家聽。

2、讀課文。

PPT教學6

教學目標:

做一個用太陽的影子表示時間的鐘表。

科學知識:

1、瞭解太陽鐘的計時原理。

2、認識古代計時工具——日晷及其他計時工具。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可以利用自然規律為人類和社會的發展服務。

2、體會到科學技術是不斷髮展進步的。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太陽鐘的計時原理

教學方法

目標教學法

教學準備:

1、日晷資料及碟片。

2、製作日晷材料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彙報課後研究太陽與影子的變化規律研究成果:

1 、每個小組彙報測量資料及研究成果;

2 、小結;

二、自主學習:

1、瞭解有關日晷的知識:

( 1 )談話:現在幾點?你是怎麼知道的?古代有時鐘嗎?他們怎麼知道時間?

( 2 )學生談談自己瞭解的'知識;

( 3 )講述:同學們的課外知識真豐富呀。確實,在很久以前,人們就注意到太陽的運動和投影的變化是有規律的,人們就根據這個規律推算時間,並製作了計時工具——日晷。

( 4 )看書,認識各種日晷;

( 5 )討論:日晷為什麼能反映時間?(教師適當講解)

( 6 )介紹:日晷;

2 、製作簡易太陽鍾:

( 1 )談話:古代的勞動人民,通過自己的長期觀察製作了各種形狀的日晷,你們想做一個屬於自己的日晷嗎?

( 2 )看書、討論本小組的製作方案。

( 3 )動手製作;

( 4 )展示、評比。

3 、玩手掌日晷:

( 1 )講述:在古代除了藉助物品製作日晷外,埃及人還發現可以藉助手掌做日晷。

( 2 )看書,瞭解具體情況;

( 3 )教師講解、演示;

( 4 )室外活動:玩手掌日晷;

三、總結本課教學內容。

PPT教學7

一、PPT不能取代因人施教的理念

人的認知能力是同其受教育背景和文化背景密切相關的。相同的事物,農村人或許和城市人會有不同看法。對一個社會整體來說,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對一些問題的理解也會有差異。一個具有家庭醫學背景的學生肯定會對醫學類外語文章比較敏感,而對經商的家庭孩子來說,他會對商業類文章更有興趣。在語言課堂上,有些人對所學句法知識的理解要快些,有些人理解則要慢些。在教師主導的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中心的理念就確立起來了。雖然新的教學思想不斷強調課堂要以學生為中心,但在實踐中很多教師又都自覺或不自覺地把自己置於了課堂中心,學習公共外語的大學生一般也認可了他們的從屬狀況。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教師在課堂上擁有獨一無二的權威是正確的,而是要以學生為本體,在教師積極的教學活動引導下,和教師形成一個雙方平等的互動局面。因此,要掌握好課堂教學進度,順利完成教學計劃,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對各類學生學習過程不斷進行觀察,結合他們的知識背景,耐心進行分類指導,以期做到教學效果最大化,同時還要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發掘他們的潛力,培養和提升他們的語言認知能力。PPT雖然改變了傳統教學方法的單一,增加新的教學手段,豐富學生的視角,但是其五彩繽紛的畫面並不能代替教和學的課堂互動過程。教師在課堂上的生動演示和言傳身教往往是啟發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的重要步驟,特別是針對特定人群使用的特殊教法,常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這種現身說法的效果是PPT的單一畫面所無法企及的。特別是很多教師採用PPT教學後,基本上取消了板書,讓學生直接同PPT畫面互動,這就造成了學生一方是主動的,但卻缺少互動的物件,PPT一方是被動的卻掌控著課堂的局面。在這種狀況下,學生往往是看著畫面說話和理解,有疑問的地方很難張口詢問,學習上出現霧裡看花的效應。同時,有些誇張的畫面還會造成“學生精力分散,降低教學實效。”傳統的授課方法是以教師講解為主,PPT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介入到授課過程中,起的作用是媒介,是服務於授課這一教學根本目的的。它們之間的關係不能本末倒置,以形式取代過程,以畫面取代內容。外語教學最根本的宗旨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全面發展的綜合能力,基礎課程中編有大量的情景會話和閱讀文章,教師的授課此時在於“授”的技巧,即怎樣通過會話過程將知識融會貫通地傳授給學生。如果只講究教學手段的前沿性,而忽視教學中最基本的點對點中感情,語言和思想的交流與碰撞,PPT課程將會顯得畫面蒼白無物,內容空泛,知識點不紮實等語言教學所極力要避免的現象。

二、PPT在外語教學中的一些技術問題

PPT輔助授課屬於外語教育技術學範疇,目的是將資訊科技和課堂教學結合起來,是“為了促進外語的學習”。依據何高大在湖南幾所高校外語教學中使用技術手段教學的調查,使用各種方法教學的教師的比例分別為:黑板66.2%,幻燈機46.5%,光學投影儀31.6%。但是這項調查並未涉及教學的應用效果等方面。從這些資料來看,傳統的黑板仍是教學主要手段。雖然多媒體提供了更多教學上的便利,但它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對教學互動有不利的影響外,還有著諸多的技術問題需要解決,這主要有

(1)PPT畫面標點符號的不規範。正確地使用標點符號是學習語言的學生需要知道的`基本素養,但在一個僅三至四平方米畫面上,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是常被忽略的,有時需用句號的,卻使用了逗號。應該使用逗號的,卻使用了句號,有的甚至根本不用標點符號。英語縮寫詞後需要加圓點,但大部分卻被省略了,等等。加之使用PPT的教師各自習慣不同,很難做到形式上的規範和統一,最終反映在學生大腦中是一個比較凌亂和模糊的使用規則。

(2)文字格式表述的不同。在一段文字表述中,有的教師會將其認為重要的內容下劃線進行標示;有的教師會用文字下面加圓點標示;有的則喜歡用斜體字標註;還有的可能會使用粗體字;更有甚者會在標示相同內容時使用功能相同但標示不同的符號;這都會給學生在認識上造成一定的認知盲區,即到底哪一種方法是正確的表述方法。

(3)文字條目列舉的混亂。眾所周知,中西方對文字的條目列舉是不一致的。西方文字使用阿拉伯數字或羅馬數字,但兩種表述混用的情況較少。中文文字使用阿拉伯數字或漢語數字,搭配使用情況並不罕見。但在外語教學的PPT課堂上,中文數字和羅馬數字的混用卻常出現。雖然這些細節對課堂整體教學影響不大,但條目的混亂使用卻無助於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文字能力。

(4)由於PPT製作方法相對簡單,省去了教師大量的文字備課時間,就容易造成教師思想麻痺,製做一次PPT課件,長久使用,內容更新很少,使自身學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研究需要。

三、結論

當前,多媒體技術已經廣泛地運用到社會很多領域。恰當地運用PPT輔助教學是外語課堂教學改革的目標之一。如何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證教學質量和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又能培養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反思質疑能力和創新能力是新舊外語教學模式都在探討的課題,PPT的應用無疑開拓了一個全新的思路。然而,雖然一些專家認為:“PPT在優化教師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其主動性、創造性等方面正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如果使用不當或過度地依賴PPT,不但取得不了應有的課堂教學效果,也會抹煞不同教師的教學特色和學生個性,對學生語言認知能力的培養很難達到課程設計的目標。

PPT教學8

第七課 植物的共同特點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植物按生存的環境不同,可以分為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陽光、空氣和營養。

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週期的,每種植物都有一定的壽命。

植物的共同特徵是:生長在一定的環境裡,都需要水分、陽光、空氣和營養,都會生長髮育,都會繁殖後代,都有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

過程與方法:

運用比較的方法獲得有關共同特徵的認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對植物壽命的認識,懂得生命的可貴,也體會生死的自然規律。

【教學重點】瞭解植物的一些共同特點。

【教學難點】通過閱讀資料來總結植物的一些特徵。

【教學準備】

教師: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的圖片,植物一生的圖片;

學生: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的比較記錄紙。

【教學過程】

一、比較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回憶:我們的周圍生長著許多植物,我們已經認識了大樹、狗尾草、水葫蘆和金魚藻。我們還知道哪些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記錄在下面的.記錄單裡。

陸生植物 水生植物

2、思考:植物需要什麼才能正常生長?請交流。請補充閱讀P21的“植物需要陽光”。

陸生植物的生長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生植物的生長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用唯恩圖記錄下它們生存需要的共同點嗎?

二、瞭解植物的一生

思考:植物的一生經歷了哪些變化?

請看圖:向日葵的一生,我們能找出向日葵一生的幾個典型生長階段嗎?

種子、發芽、幼苗、開花、結果,這是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長階段。

看圖:一棵大樹的一生,你們能找出與向日葵一生的相同和不同嗎?對了,主要不同是壽命的長短不同。請看資料庫:“植物的壽命有長有短”,你們有什麼體會?是呀,無論是百年老樹,還是一年草本植物,它們都會死亡,這是自然規律,也是生命的特徵。

交流:從這些植物的一生中,我們明白了什麼?

三、植物有哪些共同特點

思考:在我們對植物進行了這些觀察和研究之後,我們能夠說出植物的哪些共同特點?我們是怎麼知道的?

整理:翻看前幾課的唯恩圖記錄,比較各共同點,然後整理記錄於紙上。

植物的共同特點

交流:我們認為,植物都生長在一定的環境中,都需要水分、陽光、空氣等;都會生長髮育、都會繁殖後代,都有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都有相同的基本結構特徵: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總結:植物作為生命體有許多重要特徵,有共同的生長需要量,有生長髮育、繁殖、衰老死亡等特徵,還有適應環境(水葫蘆)的結構特徵等。(這樣的歸納總結一定要基於學生的發展基礎上,學生能總結幾條算幾條,不要強求,也不能死記硬背!)

PPT教學9

十二 新年快到了

教學目標:

1、知道公曆的新年是元旦,農曆的新年是春節。

2、知道冬天的氣候特徵,學會觀察瞭解周圍的環境變化。

3、瞭解冬季簡單的衛生保健方法,培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4、知道冬天的快樂和煩惱是密切相關的,培養學生初步的多角度看問題的意識,幫助學生創造性地豐富自己的生活,增添冬天裡的快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創設,引入學習

1、學生仔細觀察課文中的插圖,說說,圖上畫的是什麼時候的情景?說說在過年時遇到的最開心的事。

2、老師帶領學生朗讀“詩園”中的童謠。

3、看圖講故事。

4、學習“智慧泉”:公曆的新年是元旦;農曆的新年是春節。

二、感受交流,記錄冬天

1、課前讓學生開展“尋找新年,尋找冬爺爺”的活動,讓學生通過看天氣預報,觀察人們的衣著、植物的變化等方式感受新年快到的'時候的氣候。

2、課堂中彙報課前蒐集的各種資料,然後以畫畫、塗色或貼上的方式將“我的發現”填到相應的各自中。

3、鼓勵學生將更多的發現填在空白的橫線上。

三、總結

新年是喜氣洋洋的,我們每個人都盼望著過年。可是,新年又在寒冷的冬天,我們怎樣才能快樂、安全地過新年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討論交流,明理導行

1、教師引言匯入:上節課我們瞭解了冬天的氣候特徵,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健康、快樂地度過冬天,過一個快樂的新年呢?下面我們請班級的保健小醫生來開開藥方,把冬天的不愉快都從我們身邊趕走。

2、學生仔細觀察課文插圖,學習一些冬天的衛生保健知識。

3、學生彙報交流課前蒐集的其他冬季衛生保健知識。

4、學習“迴音壁”中的內容:要想新年過得好,身體健康第一條。

5、討論交流一些有趣的冬季健身遊戲。

二、評判小結,強化感悟

1、學生在以往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先獨立完成對“快樂的冬天 煩惱的冬天”的思考,然後將自己的理由在全班進行交流。

2、教師分別列出喜歡與不喜歡的理由。

PPT教學10

教學目標

1、認識冬季常見的大棚蔬菜名稱,知道這些蔬菜在自然狀態下正常生長的季節。

2、能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猜測大棚能生長反季節蔬菜的原因。

3、能制定考察計劃,按照計劃考察大棚,對考察結果進行記錄。

4、能根據對大棚的考察記錄進行分析,認識到溫度和溼度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

5、意識到大棚蔬菜能方便和改善我們的生活,但是大棚蔬菜也有不足之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準備一些反季節蔬菜,提前建造一個模擬塑料大棚,溫度計、溼度計等。

學生準備:溫度計、溼度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的主要內容是:認識冬季常見的大棚蔬菜名稱,瞭解這些蔬菜在自然狀態下正常生長的季節。猜測大棚能生長反季節蔬菜的原因,制定考察大棚的計劃。

一、認識幾種反季節蔬菜

出示幾種課前收集到的幾種反季節蔬菜,組織學生觀察。可設計以下問題。

1、認識這些蔬菜嗎?

2、知道這些蔬菜正常狀態下是什麼時間上市的嗎?

農村的孩子知道各種蔬菜的生長季節,但可能很少見到這些反季節蔬菜;城裡的孩子經常見到反季節蔬菜,但對這些蔬菜的正常生長季節很陌生。所以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提前蒐集一些學生熟悉的反季節蔬菜,比如西紅柿、豇豆、辣椒等;提前讓學生訪問家長,瞭解西紅柿、豇豆、辣椒等常見的蔬菜的生長季節,這樣才會在本節課中進一步對比這些蔬菜的生長環境。

二、交流關於反季節蔬菜的知識

引導學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反季節蔬菜,並做記錄。

1、你還知道哪些蔬菜是大棚種植的?

2、這些蔬菜正常生長時是什麼時間上市?

3、把你認識的反季節蔬菜的名稱,以及它正常生長的季節寫下來。

學生可以就自己知道的反季節蔬菜寫出3-5種,這個環節也可以在課前提前安排學生收集。

三、猜測為什麼大棚裡能生長反季節蔬菜

1、交流:你知道哪些反季節蔬菜?

在學生書寫的基礎上交流,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反季節蔬菜。

2、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大棚裡能生長反季節蔬菜?這可能與大棚裡的什麼條件有關?

學生可能會猜測:與氣溫有關,與溼度有關,與太陽有關,還可能猜想與大棚裡的生物有關等等。這些猜測與學生在此之前進行的農作物與土壤的研究、農作物與化肥的對比實驗的研究有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同樣是在一塊土壤上,在上面建造大棚後,農作物的哪些生長條件發生了改變?

3、在交流的基礎上,把自己的猜測寫下來。

讓學生寫出自己的猜測,其目的在於,收集事實後能和自己以前的猜測做比較。

四、制定考察計劃

在考察真正的大棚之前,應該制定一個簡單的考察計劃。比如要考察哪些內容?考察時要帶什麼儀器?記錄表如何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問題來指導學生制定考察計劃。

1、要到大棚裡去考察,我們做哪些準備?帶什麼工具或儀器?

2、大棚裡面和外面會有哪些不同?我們要考察哪些內容?

3、怎樣設計記錄表?

4、我們如果要考察大棚,還要注意哪些問題?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然後向全班彙報、交流他們的看法。學生可能會圍繞溫度和溼度等來制定考察計劃。教師應注意提醒學生除了要考察大棚內的環境外別忘考察大棚外的環境,這樣才能把大棚內外的環境進行對比。大棚內外的事實應該包括氣溫、溼度等內容,還可以鼓勵學生記錄更多關於大棚裡的資訊。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強調紀律和安全注意事項。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的主要內容是:考察真正的大棚,分析大棚的環境為什麼能種植反季節蔬菜,辨析大棚蔬菜的好處與不足。

一、提出考察時應注意的事項

教師帶學生考察時應該再次強調注意安全等事項。教師要考慮細緻,要具體到坐什麼車,怎樣走,怎麼分組,帶哪些工具和儀器,提醒學生注意安全,注意記錄等。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上節課的考察計劃,再提出出去考察需要注意的`事項。

二、實地考察

教師帶學生一起到大棚實地考察,並做好記錄。

三、整理分析收集到的事實

考察大棚裡的生長環境後,引導學生根據植物生長所必須的條件,分析大棚裡為什麼能生長反季節蔬菜。

1、考察大棚後你們有什麼發現?

學生可能知道,大棚裡的溫度比外界高,溼度比外界大。還有推測,比如大棚裡二氧化碳濃度高等。當學生說出自己的推測後,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理由,對學生能積極動腦進行推測的行為加以鼓勵,但對推測的結論則不予肯定,因為推測還需要科學的驗證。

2、植物生長需要哪些條件?植物生長需要合適的溫度、陽光、空氣和土壤。

3、大棚裡哪些條件適宜植物生長?大棚裡的溫度較高,溼度較大,適宜喜高溫的農作物的生長。

4、大棚裡為什麼能生長反季節蔬菜?教師引導學生就大棚裡為什麼能生長反季節蔬菜分組展開研討,把學生研討的結果在全班交流。

四、思考與拓展

1、大棚蔬菜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吃過大棚蔬菜嗎?它的味道和自然生長的蔬菜有什麼不同?

2、大棚蔬菜還有哪些不足之處?

3、通過研究大棚蔬菜,你有哪些收穫?有什麼感受?

大棚蔬菜雖然四季都有,特別是在冬季,能豐富我們的餐桌,但是由於大棚裡的農作物受陽光照射不夠,導致口味較淡,維生素含量偏低。大棚蔬菜由於這些不足,還是沒有正常生長的農作物好吃,營養也不如自然狀態下生長的農作物。由此,希望學生能意識到,大棚能改變我們的生活,但是大棚也有其不足。

PPT教學11

教學目標:

1、協助學生認識社群環境、社群設施。

2、讓學生在社群生活交流中,發現、體味社群人員提供的服務,從而激發其熱愛社群、尊敬社群工作人員的情感。

3、願意參加社群組織的為人們提供方便的服務活動。

教材分析:

本課呈現的是典型的社群娼妓擬稿,旨在協助學生指認社群警務室、超市、老年活動中心、社群醫務室、社群服務中心和早教中心等設施,並引導其尋找、發現社群其他的設施。

通過對設施的尋找,加之自己的社群生活體驗,學生能較容易地發現社群為人們提供的服務。讓學生觀察課文畫面戰士的社群生活細節,觀察反思自己的雙休日生活,讓其體悟社群工作人員的辛勞,進而激發其對社群的熱愛與對社群工作人員的尊敬。“童心島”就是讓學生以自由詩的形式抒發這樣的情感。

學情分析:

學生對於自己所住的社群只有初步瞭解,大致能夠說出社群的名稱等,對於超市等經常用到的生活設施較為熟悉,對警務室、醫務室等較少用到的設施不熟悉。

教學設計:

一、 認識社群。

1、 課件出示學生在社群活動的照片,看圖說話。

2、 說說你居住的社群的名稱,找找班裡哪些小朋友互相之間是鄰居。

3、 觀察課本上各種社群設施的圖片,並說說這些設施的作用是什麼。

4、 除了這些設施以外,你居住的社群還有哪些設施。

5、 用數碼相機拍下學校附近的社群設施圖片,請小朋友噹噹工作人員給其他學生做介紹。

我們的社群(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態度和情感:培養願意參加社群活動的情感,熱愛社群、尊敬社群工作人員。

2、行為和習慣:能愛護社群的設施,激發學生對社群的熱愛。

3、過程和方法:通過社群生活交流,發現,體味社群人員提供的服務。

4、知識和技能:認識社群環境、社群設施。

活動準備:1、發調查表

2、在大人的帶領下參觀社群,認識社群的一些設施。

教學過程:

一、 認識自己的社群。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群中,社群是我們共同的家。你知道你居住的社群叫什麼名字嗎?(學生雖然生活在社群中,但有些可能不知道社群名稱,教師可事先通過學生的家庭住址進行了解。根據我們班學生的住址,我知道他們的社群有柳營社群,長慶社群、黃馬社群、青春坊社群、吳牙社群等。)

1、 我們居住的社群有很多公共設施,他們的作用可大啦。誰能來介紹一下?(請學生來展示課前的調查,可以是自己畫的,也可以是拍的照片。)

調查表:

這是社群的'----------------,我知道它的作用是------------------------------。

通過學生的展示,大家認識了社群的設施,瞭解了他們的作用,教師也可通過課件適當補充學生說得不全的地方。如社群的居委會辦公室、社群黨建活動室、社群多功能文化活動室、社群勞動保障服務室、社群警務室,計生服務站,衛生服務站、宣傳欄等等。

2、請社群阿姨來講解他們的作用。特別講解社群的多功能文化活動室,這應該是離學生生活最近的地方。什麼時候可以進去,有哪些適合學生的活動等等。(這時也可以建議老師帶著學生跟著社群的阿姨到社群文化活動室參觀。)

二、體驗社群的服務

社群完善的設施,讓我們的生活感到非常方便和舒適,那你知道社群裡有哪些人在為我們服務嗎?引導學生去發現社群的保安、車棚的管理人員、社群的清潔工、為民服務點的阿姨,商店的大媽、修車的叔叔,正是因為他們的服務,使我們的生活更方便。

1、 向社群的服務員表達謝意:方式自選(小詩、說一句感謝的話、送一張感謝卡等)

2、學生準備,交流。

三、課後實踐:在家長的陪同下或以小隊活動的方式,參與社群的一項活動並記錄在“社群服務卡上”。

( )社群體驗卡

日期 姓名

所體驗的角色

自己的表現

社群人員的評價

自己的感受

社群是學生生活的地方。對學生來說既熟悉,又不熟悉。教學中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教學源泉,引導學生觀察、關注自己的社群,激發學生對社群的熱愛。通過討論交流提升學生的認識,自己在社群的生活離不開社群工作人員的勞動。並引導學生課後(或雙休日)去參與社群的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社群的熱愛。

PPT教學12

教學目標

1、認識並識別蛙和蟾蜍。

2、通過觀察、實驗,記錄並歸納兩棲動物在外形、生活方式和個體發育過程方面的共同特點。

3、能將兩棲動物特點與它們生活的環境相聯絡,知道兩棲動物的外形、生活方式與它生活的環境是相適應的。

4、能利用各種感官感知事物,並能用語言、文字準確描述兩棲動物的外形特點、生活方式和個體發育過程。

5、知道科學探究涉及提出問題、解答問題,能將自己研究的結果與已有的科學結論作比較。

6、樂於與他人合作與交流,尊重事實,珍愛生命。

7、實際生活中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對兩棲動物類別及行為作出判斷和解釋。

教學準備

1、兩棲動物在種類、外形特點、生活方式、個體發育等方面的掛圖或課件。

2、水槽(或塑料缸)、塑料袋、毛巾或衛生紙。

3、青蛙和蟾蜍活體。

4、各種其它動物(不一定是兩棲動物)的圖片或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蒐集關於蛙的事實材料,提出研究問題。

1、出示蛙的圖片或播放關於蛙的課件,讓學生仔細觀看後回答:你從中知道了一些什麼?關於蛙你還知道一些什麼?(此處可以將青蛙的種類、青蛙的外形特點、行為方式、個體發育的相關圖片或課件一次性展示(播放)完,展示(或播放)過程中,除了背景音樂外,教師可以不對學生作任何講解)。

2、學生獨立回答問題,教師將重要資訊或學生有爭議的問題,用片語或短句板書在黑板上。(此處不要求學生能正確表述關於蛙的知識結論)。

3、提出研究問題:蛙類具有什麼共同特點,我們應該怎樣認識和了解它們呢?

二、制訂觀察研究方案。

1、分小組制訂活動方案。

2、小組彙報活動方案。教師小結:為了瞭解蛙類共同特點,我們選擇青蛙作為研究物件,觀察它的外形特點,研究它的捕食、游泳方式,瞭解它的生長髮育過程。(研究方法按課堂上學生的表述靈活處理)。

三、開展科學研究。

1、各小組在講臺前方自主選擇觀察研究的青蛙活體及相關實驗材料,按照活動方案有組織地觀察青蛙的外形特點、如何游泳,做蹼足作用的.實驗,比較蝌蚪與幼蛙的不同。

2、各小組彙報觀察研究結果,集體交流訂正。

3、填寫“我們的發現”表格。

4、教師對本節課的學習進行簡要講評。

第二課時

一、指導認識瞭解蟾蜍。

1、教師出示圖片指導看書或播放課件。

2、學生觀看後討論回答“蟾蜍的身體有什麼特點,它的生長髮育過程是怎樣的,蛙和蟾蜍有哪些共同之處?”

3、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將要點作為主機板書板書在黑板中央。

二、總結與交流。

1、蛙和蟾蜍具有如此多的共同之處,因此生物家將它們歸為了同一類動物。那麼它們與鳥類、魚類等其它動物相比較,有哪些是它們獨有而其它動物不具有的特點呢?

2、分小組交流討論,總結其主要特徵。總結出一條就在課本上規定地方畫一面小紅旗。

3、小組彙報,集體交流訂正。教師對學習內容進行小結,講評本課學習情況。

4、學生將其共同特點填寫在31頁課文中間的空框中。

三、應用與實踐。

1、看書31頁下圖或由教師出示圖片,播放課件,讓學生辨別其中的兩棲動物。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增加一些相關內容供學生辨別。

2、課外在家長陪同下考察家鄉農田、草地、森林、池塘、小溪中的兩棲動物,研究其外形特點、生活方式、生長髮育過程等並作好考察記錄。

PPT教學13

〖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

知道食物含有的六種主要營養成分。

知道人需要的營養成分主要來自食物。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增強不偏食、不挑食和注意食物多樣性的意識。

培養關注自己飲食健康的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食物的主要營養成分及其作用。

2、難點:運用所學知識按指定標準給食物分類。

〖教學準備〗

食物卡片分組——食物卡片,統計表,食品包裝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提問:你平時都吃些什麼食物啊?(適當板書)

2、討論:人為什麼要吃這些食物?(給足時間讓學生充分發表觀點,以小組為單位)

二、自主學習

1、給食物分類

(1)講述:我們每天吃食物有很多很多,老師這有些食物卡片,你能把它們分分類嗎?你想按照什麼方法來給這些食物分類?

(2)在P77上寫下你的分類方式

(3)統計全班每一個人最愛吃的食物

提問:這麼多食物中有沒有你喜歡吃的食物?可以放到哪類食物中呢?

把你愛吃的三種食物名稱填入表格一(見附錄)

小組長把組員的資訊收集起來,看看組員最愛吃的三種食物是哪些

小組長彙報“組員最愛吃的三種食物”名稱,添入全班每一個人最愛的三種食物“表格

2、瞭解各類食物的`主要營養成分

(1)一看這個統計圖表我就知道◎◎是大家最喜歡吃的食物了,有多少人喜歡的?

(2)談話:我也喜歡吃,那我們回家後天天讓媽媽燒這個給我們吃,喜歡吃嘛,每天只吃這個,好不好?為什麼不好?我喜歡吃啊,天天就吃這個不行嗎?會有什麼問題?

(3)講述:中午我在學校值班,就發現有些同學不吃肉、只吃蔬菜,有的是隻吃肉、不吃蔬菜,長時間這樣有什麼結果呢?缺少維生素,為什麼會營養不良?

(4)人體到底需要什麼營養呢?一起來看書上P43,看看書上告訴我們什麼。

(5)提問:人的生長髮育需要哪些營養成分?這些營養對身體有什麼好處?(老師出示對應填空,幫助學生記憶)

(6)學會看食物營養標籤

談話:你們吃食物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包裝袋上有食物的營養標籤,有什麼作用?你們會看嗎?

(集體看餅乾、燕麥片的標籤)

分組看自己帶來的包裝袋,並全班彙報

3、按營養成分給食物分類

(1)談話:這次你們能按食物所含營養成分給食物分類嗎?(很多食物含多種營養,告訴學生分類時按主要成分)

(2)說一說大家分類的結果

(3)討論:剛才統計了大家愛吃的食物,分析一下營養成分,有什麼想法?

(4)強調挑食的害處

(5)小結:沒有一種食物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為了健康成長,食物要多樣化,不偏食很重要。

三、課外拓展

1、提要求:努力做一個不挑食、偏食的孩子

2、製作宣傳標語,號召全校學生不挑食、不偏食,不浪費午餐糧食

〖板書設計〗

1、我們吃什麼

食物 營養成分

糧食類 碳水化合物

魚、肉、蛋、奶、豆類 蛋白質

油脂類 脂肪蔬菜

水果 維生素、礦物質不偏食,不挑食

PPT教學14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髮現漢字的構字特點。

2、通過看圖,引導學生髮現圖中的事物可以構成許多反義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朗讀詞語、通過讀記積累詞語。把詞語填在適當的句子中。

4、引導學生產生寫話的慾望,鼓勵學生寫真心話。

5、學習觀察的方法,提高朗讀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培養觀察、調查或查閱資料的能力。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我的發現〗

1、放手讓學生觀察發現,交流討論。

2、先讓學生反覆讀生字,在讀中發現字的特點。

3、讀小泡中的話,小組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4、交流發現:許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這一漢字特點。

5、讓學生展開想象認記這些字。如:第一組的四個字可以這樣記,“呀!”烏鴉說“小芽上長蚜蟲呢!”

一、看看說說

學生自己觀察,指名說反義詞。如:黑──白、大──小、長──短、高──矮、多──少、前──後、左──右、單──雙。

〖日積月累〗

一、讀讀記記

1、自己讀詞語,開火車讀詞語(讀準字音)

2、各自選擇詞語造句,全班交流。

二、我會選

1、引導學生自讀詞語和兩個句子。

2、自己選詞填空,全班交流並說說自己的理由。

3、交流檢查

三、我會寫

1、激趣談話:

⑴ 你有什麼高興的事,想告訴大家嗎?

⑵ 你能告訴大家你最喜歡吃的食物嗎?

⑶ 你能告訴大家你最喜歡的.遊戲嗎?這個遊戲是怎樣玩的?

⑷ 你最喜歡去的是什麼地方,你看見了什麼?

⑸ 你最喜歡的小動物是什麼?長得什麼樣?……

2、指名說話,老師相機指導。

3、同座同學互相說自己想說的話。

4、把自己所說的話寫下來。

5、學生寫話,教師巡視,幫助寫話有困難的同學完成寫話。

四、我會讀

1、學生小聲讀故事。

2、同座互讀,看誰讀得準、讀得流利。

3、全班交流。

4、你認為韓愈聰明在什麼地方。

PPT教學15

【教材分析

《伯牙絕弦》是人教版(實驗版)國小語文第十一冊第八組中的一篇課文。本組教材是以感受是以感受“藝術的魅力”為題來組合課文的。選編的四篇課文情真意切,文質兼美,從不同角度折射出藝術的魅力。本課文是一篇文言文,講述了千古流傳的餓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正是這個故事,確立了中華民族高尚人際關係與友情的標準,是東方文化的瑰寶。古人云:“士為知己這死。”伯牙絕弦所預示的正是一種真知己的境界,這也正是它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魅力所在。

學習文言文《伯牙絕弦》,已有了《楊氏之子》作為基礎。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藉助註解、工具書瞭解文言文大意;還可以指導學生積累中華優秀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再此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體會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學生特點】

本課的學習主體是六年級上學期的學生。這個學段的學生個性較強,看待事物的主觀性也很強,面對學習內容時會因個人的喜好決定學習興趣度。在口語表達和寫作方面已有了較強的能力。因此,在教學時,要注重學生興趣的激發,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入課堂,給學生充分表達觀點的機會。還要利用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運用多媒體課件更為直觀的展示學習內容。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根據註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積累中華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設計理念】

如何優化國小文言文傳統教學方法是國小文言文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國小生的學習興趣是決定學習成果的一大因素。面對艱澀難懂的文言文,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在《伯牙絕弦》的教學中,我採用情感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時入情入境,理解文意和體會感情雙線並行,一改以往文言文串講的方式,讓學生在情感引導中完成學習內容。

【重難點】

能憑藉註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容;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劃分好節奏的課文、《警世通言》中伯牙寫給子期的`輓歌、音樂《高山流水》。

2、學生準備:

蒐集瞭解伯牙的相關資料。

【教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揭題匯入

1、談話: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做一個遊戲,老師說一個詞,你們也說幾個類似的詞(出示:楊柳依依)引導學生說詞。

2、老師這裡也收集了一些這樣的詞。

課件出示:

清風徐徐、明月皎皎、炊煙裊裊、芳草萋萋、……

3、仔細看看,這些詞語都是描寫什麼的呢?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描寫的都是美麗的自然景物。

4、過渡:

平時如果有意識的積累這些詞語,對提高寫作一定有幫助。美麗的景色不但能用語言表現出來,而且古人還能用音樂表現。有一個故事千古流傳,令人吟詠至今,它記載了兩個朋友間深厚的情誼,它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絕弦》。

板書課題:

伯牙絕弦

二、整體讀文

1、師:同學們把課文自由、大聲讀幾遍,注意文言文的節奏,別讀破句子。

教師評價。

2、指名學生讀,教師評價、指導、範讀。

3、學生齊讀。要求:

聲音是否響亮、節奏是否抑揚頓挫。

4、師:你們覺得文言文難讀嗎?

(學生回答。)

師:是啊,文言文之所以難度是因為我們平常接觸文言文太少,並且對文意不理解。老師這有劃好節奏的課文,你們再來讀讀看。

(幻燈出示。)

5、指名讀,齊讀。

三、初解絕弦

1、師:標題往往是文章內容的集中體現,學習課文前,我們先來看看標題吧!“伯牙絕弦”是什麼意思?

(學生回答。)

2、引導學生體會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結合註釋、結合上下文、學會變通。)

3、師:除了標題提到了伯牙不再彈琴,還在哪裡也提到了?

(生答。)

這裡的“絕弦“意味著什麼,向世人宣告了什麼?

(生答。)

四、再解絕弦

過渡:為什麼子期死了伯牙就再也不彈琴呢?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來學習文章。

1、何為知音:

師:將文章再讀一遍,看看哪些地方讀懂了,哪謝地方沒讀懂?分別標註出來,我們一起來交流。

(全班交流。)

⑴四個“善”字的不同用法:

“善鼓”、“善聽”中的“善”解釋為“擅長、善於”。

兩個“善哉”中的“善”解釋為“太好、太妙”。

⑵師:從何處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子期善聽?

(生答。)

⑶反覆朗讀“善哉,……若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