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技能>演講>

關於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稿

演講 閱讀(1.33W)

新聞工作是活潑的人從事的嚴謹事業 ,熾熱的人肩負的冷靜使命,浪漫的人從事的艱辛勞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稿,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關於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稿

  【1】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稿

我叫張XX,是一個患有血管畸形引起的左側腦半球瀰漫性血栓的殘疾女孩。

2013年11月,在參加《XX新聞網》《志願服務》頻道舉辦的《我支援人體器官捐獻千人隨手拍》的活動時結認了楊XX叔叔,並在同年12月份,在他的大力推薦下,我非常有幸的成為素有“XX三大主流媒體”之一的《XX新聞網》的一員。

而“志願服務”則是我上班以來接觸過的第一個名詞,也是作為殘疾人的我獨立走向社會後幹得第一份工作內容。

半年工作時間白駒過隙,讓我對“志願服務”從無知走向了略知(略知一二)。但由於接觸時間短,所以腦中認知度實在很貧瘠。

半年工作時間裡,共隨同楊師傅出去採訪志願活動7次,印象比較深刻的有兩次(第一次是XX省紅十字會與XXXX道義店聯合舉辦的義賣暖童心活動;第二次是隨同新聞部去採訪“身邊好人”吳XX的事蹟)。2013年12月24日,XX省紅十字會與XX店共同舉辦的“萬家平安夜義賣暖童心”活動,來自XX師範大學的七位90後志願者們在4個多小時的時間裡,用他(她)們的熱情、耐心的服務;禮貌、周到的用語;不厭其煩的講解贏得了眾家的認可,這些平素都是家中的“掌中寶”的孩子們,在這次活動中卻都變成了活動的主角,他(她)們都說:“參加這樣的活動既可鍛鍊自己綜合方面的能力又可以用義賣賺來的錢,來幫助那些患有先心病卻無錢醫治的小弟弟小妹妹們,我們感到很幸福。”第二次是2014年4月27日隨同新聞部去XX中醫藥大學採訪“身邊好人”吳XX的事蹟。吳XX--這個名字我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但當我走進病房第一次去認識他、接觸他、走近他時,一種莫明且巨大的感染力撲向了我。四年如一日義務照顧養老院老人→48歲罹患癌症晚期→生前填寫《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自願書》和《眼組織自願捐獻書》→故去後完成了生前遺願,捐獻了眼角膜。48年人生之路---他用行動踐行了普通人心中的博愛,傳遞著人與人之間的溫暖,用平凡填寫著人生的意義。他的善舉很讓我感動,他不愧“身邊好人”的稱號!亦足夠讓認識他的人感到驕傲與自豪!

通過幾次參與報道活動後,作為志願者頻道編輯的我一直在想,中國現有志願者六七千萬,這麼龐大的隊伍,可報道、可挖掘的故事那麼廣,我們如何才能運用我們記者、編輯們強烈的職業感、細膩的觀察力、獨特的視角、熾熱的情感、雋永的筆墨、優美的文字、客觀的'態度把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正能量、可歌可頌的故事一一展示出來,讓更多不瞭解他們的人,通過我們的報道去認識他們。此外,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樣幾個問題:1、如何提升志願者頻道的內容?2、如何提升志願者頻道的質量?3、如何把志願者頻道辦出自己獨特的特色?

經過幾次三番找工作的經歷,我深有感觸的體會到殘疾人在社會上找份工作做有多麼的難!實話實說,我連做夢都不會想到我會來到《東北新聞網》這個充滿智慧、思想、才華與情感的集體裡!真的,我非常地感謝付海鷹臺長能給予我這樣的機會!

招收殘疾人來工作,我《XX新聞網》在遼寧省可以說都是首開先河,前無古人,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作為殘疾人,我無疑是省內224.2萬殘疾人中最幸運的一個!

從3歲患病至今,我一直都是在父母、朋友千般萬般的疼愛與關注下長大的。雖然解放軍總醫院的專家判斷我的病情時稱:“一個人在左腦半球完全壞死的狀態下,能像健康人一樣生活,實屬奇蹟,而至於這樣的生命還能存活多久,仍舊是醫學界未解之謎。”但我想說,我仍然會全力以赴的在人生的履歷表上去完美地書寫一個漂漂亮亮的“人”字!用短暫的一生、殘缺的肢體去兌現自己的人生承諾,優秀做人、踏實做實,再利用點滴的機會把自己從小至大得到的小愛轉化成大愛回饋出去,從而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有意義、有價值、有味道、有感情。當有一天,自己將化為泥土回首往事時,希望自己可以負責地對自己說:我沒有辜負所有的深情厚愛、沒有讓父母及所有愛我的人失望,我兌現了自己對自己許下的人生承諾。最後,我更希望我在單位的每一天,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為人來取得領導的滿意、同事的認可!

  【2】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稿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根本指標。對於如何踐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我們這些常年奮鬥在基層一線的記者也許說得不太準確全面,但是我們卻一直滿懷激情,擔當使命,用行動在努力回答這個問題。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靈魂,也是新聞工作者必須堅持的工作作風。對電視新聞而言,畫面是證明新聞真實性的主要方式,這就要求我們電視新聞記者要做到實事求是,就必須在每一個新聞報道中扛著沉重的攝像機親臨現場,用鏡頭記錄新聞過程。無論雨雪風霜,不怕艱難凶險,只要有新聞需求的地方,就有電視記者忙碌的身影。電視新聞播出時只有短短的一兩分鐘,可是在這一兩分鐘的背後,往往是電視記者付出的數十倍的時間和努力。2007年正月十五,XX遭遇五十年不遇的大暴雪,我拍攝了市交通部門及時清理公路幹線積雪的情況,通過畫面向群眾傳遞了出行資訊。在採製這條新聞時,我所乘坐的採訪車被一輛廂貨嚴重追尾,坐在後排的我,腦袋撞在車窗上,磕得又青又腫,頭昏眼花了好一陣子,可是為了心中那一份責任,我強忍著痛苦,做到了及時發稿。2009年我的電視新聞短訊息《鑽井平臺升起五星紅旗》獲得XX好新聞一等獎,在這條僅一分鐘的新聞裡,莊嚴卻又激情澎湃的升國旗畫面表達了鑽井平臺上石油工人對祖國的熱愛。但是它的背後是我和一名同事接到採訪任務後,頂著七級的海上大風,乘坐顛簸不已的快艇來回行駛3個小時,站在只有幾根繩子牽引的吊臺上,帶著幾十斤重的攝像機和三腳架,在風浪中飄搖著登上亞洲最大的深海鑽井平臺的過程;是強烈的暈船反應讓我暈頭轉向,嘔吐不止,回到陸地上走路腿腳發軟的感覺。2010年8月,盤錦防汛進入關鍵期,我和同事採製了機關幹部在大堤上抗洪的新聞,畫面展現了一幕幕抗洪防汛的真實場景。為了採製這條新聞,我和兩名男同事們在風雨交加,泥濘不已的防洪大堤上跋涉兩個多小時,全身溼透,滿身泥漿的走進各個單位的防汛帳篷,進行採訪和拍攝。當時雷電轟鳴,身上的手機響了多次,都不敢接,回來時實在走不動了,幾乎癱坐在泥水中,幸好遇到了來給抗洪人員送東西的一臺越野吉普車,我們才得以搭車返回。當時在很多艱難環境中採訪時,不覺得有什麼痛苦,因為有一種工作的信念在支撐著;而現在想來雖然多少有些後怕,卻依然感謝那些難忘的經歷豐富了我的人生。

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核心;為了人民、服務人民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基石;把這兩點結合好的就是關鍵要把人民作為新聞報道的主體。多年來,我始終堅持新聞三貼近的原則,不怕辛苦勞累,深入到最基層,最艱苦的地方採訪拍攝基層群眾。田間地頭、廠礦工地、郊區野外是我經常出入的新聞現場。每天早出晚歸,節假日加班自然平常,有時大年三十也在工作中度過。過年當天我在寒風刺骨的濱海大道寫過稿子;在年三十晚上的路燈下采訪過守護綠地的園林工人;在春節晚會直播出時,在市民家裡拍攝過人家四世同堂、歡度春節的畫面。工作中,我在以群眾為主體的同時,也始終把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放在首位,把做好主題宣傳當成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有效方式。因為我知道,作為電視臺這個主流媒體的記者,傳播正能量,推出有利於團結穩定,加油鼓勁,正面宣傳又深受群眾歡迎的作品,這是我的責任也是義務。2013年初,我開始創辦電視新聞專題欄目《在基層》,在主導思想上開創了省內以電視媒體引導領導幹部到基層去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的新聞報道形式。伴隨著《在基層》欄目走過的路程,上百個涉及百姓民生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解決和關注。通過我們節目的拍攝,藍色康橋小區H區兩棟廉租樓被砸的對講門得到了修復;XX縣XX鎮XX村的歪腳丫女孩馬XX得到了政府送來了的電腦,為自己與外界溝通架起了一道嶄新的橋樑;XX鎮居民於XX一家五口終於申請到了夢寐以求的廉租房;告別了以往住大棚的日子;大夥房水庫飲水工程異地交稅,非常麻煩的問題得到了解決;盤錦港裝置檢測進展順利,保證了港口的順利執行;身有殘疾的外來務工人員“趙虎姐”姐妹倆在盤錦落了戶口,辦理了低保邊緣戶救助證,解決了一連串的煩惱,對生活也充滿了希望。

在工作中,作為電視新聞記者,我們每天都要面臨“如履薄冰、如坐鍼氈、如釋重負”三種狀態。在採製新聞時,身上擔負著沉甸甸的責任,要考慮新聞的客觀性、時效性,權威性等因素,所以如履薄冰;在新聞播出時,生怕有遺漏和差錯,有對不住觀眾的地方,所以如坐鍼氈;在新聞播出後,如果沒有什麼負面聲音,也沒有什麼批評指責,效果不錯,才能如釋重負。我們每天都要在這種壓力和煎熬中度過,雖然也有過抱怨,有過委屈,但是卻從未有過甩手不幹的想法。這樣的堅持不是為了那微薄的薪水,而是心中永遠存在一份對於新聞事業的熱愛,敬畏和執著。

作為一名電視新聞女記者,對於工作,我總是滿懷激情和責任,不辱使命。但是對於家庭我卻虧欠很多,因為工作關係,每當年邁的父母或公婆因病住院時,我是那個只有晚上才能到醫院照顧他們的孩子,白天病床前的悉心照顧和噓寒問暖全部落到了丈夫和弟弟等其他家人的身上。因為工作關係,我沒參加過一次兒子幼兒園的親子活動;他每天上學放學的接送基本上由丈夫全權負責;他去上輔導班,大部分都是爸爸或爺爺奶奶陪同;我許諾過節或者假日帶他去玩兒的諾言往往都成了空話。我從小由奶奶帶大,和奶奶感情無比深厚。在奶奶去世一週前,我回老家伺候她,她拉著我的手對我說的:“我好些了,你工作忙,快回去吧!”我當時以為奶奶會真的會好起來,就趕回了單位。可是2013年7月6日,當我在參加宣傳部組織的去遼東灣新區集體採訪時,奶奶與世長辭了。她對我說的那句“我好些了,你工作忙,快回去吧!”成了她留給我的最後一遺言!!

多年來,在長期忙碌的工作中,採訪物件那一張張真誠的笑臉讓我感受到了被人信任的溫暖;一個個獲得省市大獎和觀眾認可的新聞作品讓我享受到了敬業的成果;“遼寧省十佳新聞工作者”等榮譽讓我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回顧往事,酸甜苦辣品嚐過,悲歡離合經歷過,但是對於新聞事業,我也從來不曾後悔過,更不曾放棄過。因為我最引以為自豪的事情就是“我是一名電視新聞記者”!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