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技能>手繪>

如何理解素描表現手法的多樣性

手繪 閱讀(1.3W)

各國家各民族有著不同的民情、民俗、性格,有著不同的文化源流和文化傳統,從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繪畫風格。而素描往往又是形成這些風格的基礎。什麼樣式的素描語言,產生什麼樣的雕塑與繪畫。

如何理解素描表現手法的多樣性

各國的美術院校都有自己的素描訓練體系。在訓練要求、藝術觀點、審美趣味、理解深度等方面自然各有差異。研究這些形成和發展的由來,有助於尋找適合自己藝術發展的有益因素。

就未來的一個美術家而言,要求要有相容幷蓄,興趣廣泛,能排除門戶之見的職業品德,要有能嘗百草的好胃口。青年人正值學習吸收營養之年,如果開始即步入狹徑窄途,那是很有害的,如果排斥一切,更是無益於開拓眼界,博採眾長的。

藝術世界總是在不斷地發展著和創新著。在素描發展的不同階段上,產生著不同時期的不同流派。就一位大師而言,他的早期、中期、晚期的作品,在形式與風格上也是在不斷地改變著。從十五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到二十世紀在素描上的發展變化是巨大的。這些變化是各國畫家們的不朽功績。

一幅好的素描,除了良好的基本功素養外,還要融進他的主觀感受,並以精湛的筆藝、完美的構圖和恰如其分的藝術技巧,才能給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素描作業本身也應成為一件完美的藝術品,它不應單單是描繪物件時一絲不苟的再現過程。廣義地講,它的形式是極為豐富多變的。在工具材料的使用方面,除了鉛筆、炭筆、炭棒、木炭條之外,還可使用各種顏色粉筆、鋼筆、鵝毛管筆、水彩、墨水、油畫棒、頁岩墨等。使用的紙張更不是單一的。利用不同質地、不同紋理的紙基,可以畫出不同樣式的素描;也有把素描畫在畫布上的。工具和材料的合理使用,可使畫風和個人獨特風格得到完美的統一。這是不容忽視的因素。在提倡表現形式和手法多樣性的同時,必然伴隨工具和材料的進一步革新,為走向成熟的畫家的創新,提供了更加廣闊的道路。

不同的美術專業對素描有著不同的要求和側重。學中國畫側重白描,學雕塑側重體積的表現,學連環畫側重慢寫、速寫和默寫,學壁畫側重平面感和線描,學油畫側重多因素的基本功等。就各專業本身來說,又有不同流派。就每個人來說,由於經歷、愛好、性格、民族、觀念、素養等多方面的差別,並隨著多能化的必然發展趨勢,在素描表現形式上的追求也一定會多樣化起來。

在素描的高階訓練階段,對錶現手法上的強求一律,採取一刀切的要求既不符合現實,又對學生的藝術才能的發揮有害。不過有三點應該是共同的:一是不能放鬆對結構的嚴謹要求。這是求學問之所在;二是要深入刻畫物件。深入不等於“像”,不等於細。不深入就經不起推敲,就會空洞無物;三是要不斷在提高藝術修養、提高藝術鑑賞能力方面下功夫。這是走向主動和成熟的根本。

多樣性的追求是培養美術家之必須。在古典畫派大師們的作品中,研究物件是主要出發點。他們不追求畫面表面的完整,也不追求明暗色調的複雜轉換關係和光的美。他們以深入研究和理解物件為唯一目的並努力於準確和簡練的表達;強調和誇張那些易被忽視的關鍵部位,給素描的非自然化作了良好的開端。他們的素描和他們創作的壁畫、繪畫中的那些充分而細緻的描寫,對色彩的豐富的過渡以及在雕塑作品中所表現出的完美無缺,形成了鮮明對照。素描在他們看來只是創作的準備和創作素材的'收集,總是一絲不苟地嚴肅對待,創作才是他們全部才華的發揮,全部學識和修養的傾注。鞠躬盡瘁不遺餘力的地方。

從十八世紀開始,畫家們除了繼承了文藝復興時期以來諸前輩之優秀傳統外,同時把深入而又全面地表達物件這一要求提上日程,使素描這一形式更加作品化,更具觀賞性,表現形式開始多樣化了。如才華橫溢的謝洛夫,他的每一筆觸都那麼精微、生動、隨意而又能感

染人。柯勒惠支的素描是那麼理性、淳厚、概括、洗練而有力度。菲遜的素描則以造型生動傳神,流暢中帶有藝術匠心,結構誇張而且嚴謹並把線條完美地揉合了進去而產生一種特有的活力。薩金特則素以華貴、熟練立於畫壇……如此等等不勝列舉,皆各放異彩

到了二十世紀,畫家們在素描的形式上和工具的運用上就更趨於多變了,他們皆致力於個人風格的獨創和自我意識的開放。馬蒂斯、畢加索、席勒、巴巴等真是多而精,廣而高,是素描作品百花爭豔的世紀。

在素描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既可看到各時期的特徵,又可看到各畫家的獨特個性。他們畢生尋求自己應走的路,雖各具千秋,但卻是在尊重歷史和前輩,繼承和發展著那些藝術上所遵循的帶普遍性的原則。他們清楚地知道“新”不是胡鬧,“新”是對所學到的眾多繪畫基本原則、基本規律、基本觀念、基本技法的一種個人的特殊運用。因此,凡大師皆主張素描要有嚴格訓練,並認為這些基本原則,也是成家、成派、立新意、闢新徑的絕不可少的基礎,而基礎的深厚程度又將決定一個人成就的高低和水準之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