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建築工程>一級建造師>

面對建築企業資金之困該如何解決

一級建造師 閱讀(1.14W)

由於業主拖欠工程款,企業墊資較多,造成施工企業資金緊張,這是建築業內普遍的現象。以下是本站小編搜尋整理的關於面對建築企業資金之困該如何解決,供參考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面對建築企業資金之困該如何解決

不同型別的建築企業,在面對資金問題時,有的是資金削尖了腦袋找他們,有的是他們找資金四處碰壁,企業對資金的主動權簡直不可同日而語,總結起來就是:不同的企業、用不同的資金、花不同的成本、幹同樣的事。

  1、央企、地方國企、省級建工集團

大型建築央企由於體量大、現金流大、與銀行關係融洽,獲得的授信額度動輒幾百億,多則幾千億,在銀行貸款方面具備很便利的條件,他們主要的資金來源是銀行貸款,這也是資金成本最低的渠道。通過上市公司年報,我們看到2015年,中國建築、中國交建、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國電建這些大型建築央企的銀行授信額度都是千億級別,中國建築和中國鐵建的銀行授信額度超過8500億元,而中國交建與中國鐵建當年未使用的銀行信貸額度也超過5000億元!可見,銀行授信額度完全能滿足央企的資金需求,央企也不大會考慮銀行貸款之外的渠道,而且,央企即使在使用銀行貸款上,也要跟銀行談條件,貸款利息需有一定空間的下浮(20-30%)才行,其他的資金渠道則很難入央企的'法眼,據說平安信託曾想提供7-8%利息成本的資金貸款給中建某局,結果是……被秒拒!

地方國有建築企業、省級建工集團所獲得的銀行授信額度一般也在百億、一千億級別。小編找到上海建工集團和隧道股份的銀行授信額度資料:上海建工集團(2013年末)合併口徑已獲得商業銀行授信總額1385億元,其中尚未使用的授信餘額為1111億元;隧道股份(2015年末)共獲得29家金融機構483億元銀行綜合授信,已經使用授信210億元,尚未使用的授信273億元。地方國企和省級建工集團的資金需求主要通過銀行貸款來解決,銀行授信額度之外的資金需求,一般通過發行企業債來解決,企業債的資金使用成本大致在6-8%,比銀行貸款成本稍高。綜合下來,地方國企、省級建工集團總體的外部資金成本大致在5-6%。

  2、民營企業

我們將民營企業分三類:好的民營企業、中等民營企業、第三類民營企業(分類的標準是按照企業資質、規模大小)。好的民營企業一般指特級資質、年營收規模在50億元以上的企業;中等民營企業一般指一級資質、年營收規模在20億元以上的企業;我們將二級、三級資質企業,營收規模較小的企業統歸入第三類民營企業,當然,這個型別的民營企業內部差異也非常大,但是在本文中無需再進行細分。

好的民營企業,一般也能獲得百億級別、十億級別的銀行授信額度,例如:中南建設與各大商業銀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等銀行(截至2015年9月末)給予中南建設的授信額度為321億元,尚未使用的授信額度159億元;金螳螂(截至2015年9月末)共有68億元的銀行機構授信額度,未使用授信40億元;中天建設(截至2013年3月末)共獲得銀行授信總額72億元,未使用授信額度26億元。好的民營企業在銀行授信額度之外,解決資金需求的渠道有企業內部貸、信託等,只有當企業內部貸和信託都無法滿足資金需求時,才會考慮超過15%利息成本的資金渠道(這種情況極少)。

中等民營企業,好一點的可以獲得10多億規模的銀行授信額度,但總的來說,還是資金找企業,企業會較多地用到網際網路金融、P2P平臺的資金,資金使用成本大致在12-16%,當然,這並不是說第三類民營企業不需要更低成本的資金,而是更低成本的資金渠道在為建築企業提供貸款的時候,要考慮各類風險,一般來說,較為成熟的、實力較強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在貸款給中等民營建築企業時,一般考慮一級資質、營收規模在20-30億元以上、納稅額在1500億元以上的企業,因為這類企業實力較強,有較多的應收賬款可以作為抵押。通過相關的調研,中等民營企業一般都能夠接受15%左右成本的資金,他們主要分佈在江浙一帶、珠三角地區。

第三類民營企業,一般就是企業找資金了。這類企業很難獲得銀行授信額度,信託也不鍾情於他們,就連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也不看好他們,所以他們在有資金需求的時候,很多都會找民間借貸,也就是俗稱的借貸,資金使用成本大致在18-36%,這樣高成本的資金對於建築企業來說風險極高,雖然資金不難獲得,但最致命的就是企業資金鍊斷裂,這時候企業離破產倒閉就只有一步之遙了。

  3、央企、國企的下屬子公司

央企、國企的下屬子公司或參股、控股公司,一般也能夠有一定的銀行授信額度,但有限的銀行授信額度一般很難滿足其資金的需求,銀行授信額度之外的資金需求一般是通過企業內部解決,或用信託,兩種方式的資金使用成本大致差不多,都在10-14%,這樣的資金成本已經比銀行貸款要高不少了。

實際上,很多央企、國企的下屬子公司在資金上還是比較充裕的,用到的外部資金總量不多。攀成德聚焦行業超過15年,確實碰到過不少本文開篇提到“我們從來不借錢”的土豪企業,他們從不借錢、全靠自有資本維持經營,這些企業絕大多數是大型建築央企的局級單位、號碼公司、專業公司。

不同型別的建築企業使用外部資金的成本差異之大,雖在意料之中,卻也讓我們忍不住驚歎!

土豪國企根本無需借錢,日子也可以過得相對滋潤;大型央企在使用5%的銀行貸款時還牛逼哄哄地要求利息下浮30%;而眾多的民營建築企業在市場上削減了腦袋找資金,很多企業只能訴諸於30%以上的民間借貸。5%和30%的利息差,能蠶食掉多少的企業利潤?民營建築企業生存不易,卻在這個艱難的年代努力前行,因為我們堅信,目前也許民企最艱難的時世,只有頑強的活下去才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