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建築工程>一級建造師>

一級建造師掛靠注意事項與風險

一級建造師 閱讀(1.24W)

中小企業在資質申請時,多采用不聘用執業資格人員而只使用其註冊證書,給予一定費用的方式,於是衍生了建造師掛靠行業。

一級建造師掛靠注意事項與風險

建設專案實行工程招投標制度,企業如果沒有相應資質,就意味著不能參加招投標。為此,企業尋找持證人來掛靠,提高自身資質,“考證族”去考證書,給自己掙到不菲的收入。雙方處於各自利益,於是這樣的掛靠“潛規則”應運而生,催生了不少考試族,今年南京參加一級建築師考試的人數達到兩萬五千人左右。

  證書掛靠利潤豐厚

建築行業為了滿足建築企業施工資質中對於建造師數量的要求,一些建築企業尋找一些建造師註冊到該公司,而不用直接到該公司上班的行為,這就叫建造師掛靠。市民戴小姐一直在備考一級建造師證,她學的就是土木工程專業,現在在一家建築公司工作。她告訴記者,“等我考到證了,就把證書掛在現在的單位,單位每年會多支付3萬元錢,作為掛靠的費用。”

“一級註冊建築師(20萬-22萬)/兩年”、“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18萬-20萬)/三年”、“一級建造師(建築工程、機電工程)(2.5萬-4.5萬)/年”……只要在網上搜索,證書掛靠的價格一下子就出來了。在建築行業,有些證書掛靠費用高得驚人,例如電氣工程師,發輸變電專業,三年掛靠費用可以達到80萬元,公用裝置師暖通空調專業的,三年的掛靠費用為六七十萬元。

王先生就是一家裝飾公司的老闆,他說“有的時候為了承接一個大活,企業裡必須具備一定數量的一級或是二級建造師人數,那就要找有證的人來掛靠了,價格一般在一兩萬元一年吧。這個很好找,有專門的中介公司,不管是需要一級建造師還是二級建造師,一般要求都能滿足。”

按原建設部2007年下發的《工程設計資質標準》,建築等多個行業按照不同資質,規定了其需要配備的註冊人員數量。企業專業資質認證體系和個人職業資格“捆綁”。不少企業為了保級升級,“借用”各種個人職業資格證。

在網頁中搜索“建造師”、“掛靠”等字眼,就會出來很多相關搜尋結果,還有專門網站公佈掛靠證書目前行情。網站上對於每種證書在今年的行情,熱度,以及往年的掛靠行情都有詳細分析。

  能掛靠的證書都難考

記者瞭解到,今年南京共有兩萬五千多人報考了一級建造師資格考試,報考人數比去年多了兩成,而一級建造師通過率一般在15%左右。有的培訓機構甚至打出,在華東地區一級建造師證的通過率只有8%。

值錢的證書很難考,例如註冊公用裝置師考試,還要分專業方向,掛靠費用較高的暖通空調裝置專業,僅僅是公共基礎課程就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電工電子技術、訊號與資訊科技、計算機技術、工程經濟、法律法規。而專業基礎課程還有工程熱力學、傳熱學、工程流體力學及泵與風機、自動控制、熱工測試技術、機械基礎、職業法規。專業課程還包括供暖、通風、空氣調節、製冷與熱泵技術、綠色建築、民用建築房屋衛生裝置和燃氣供應。不少專業課老師,考很多年也未必能通過。

  異地掛靠鑽空子違法

證書掛靠是違法行為,在《註冊建造師執業管理辦法》(試行)其中《第二十二條》所列“註冊建造師不得有下列行為”中包含的.“(七)以他人名義或允許他人以自己的名義從事執業活動”、“(十二)偽造、塗改、倒賣、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資格證書、註冊證書和執業印章”兩條款,明確定義建造師掛靠行為屬於法規禁止行為。

根據住建部相關檔案規定:證件掛靠在房產開發或建築企業,本人卻不在企業從事相應的工作,屬違規行為,情節嚴重的,將嚴懲企業、暫扣或吊銷掛靠證書。但建造師掛靠現象確實存在,比較普遍,並不合規。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建造師掛靠是要求在註冊單位交社保的,有的單位如果與掛靠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再幫對方繳納社保,依然可以繼續掛靠,而且查處起來也會有很大難度。畢竟人家不去上班,單位願意給發工資,還繳納社保,這是單位的自由。一旦查處起來,難度很大。”

不過這對於不少已經有了正式工作的人員來說,麻煩了不少。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記者瞭解到,二級建造師只能掛在本省的單位,那麼有的人就把證書掛在這個省的其他地方。

而一級建造師證,可以掛靠到其他省份,比如在南京考了一級建造師證,在南京有社保,那麼則不掛靠南京的單位,而掛靠到上海或者浙江省地區的單位。這樣相關部門通過查社保的方式來查違法掛靠,就查不到了。

此外,掛靠者的風險也很大。一旦掛靠的企業出事了,那麼掛靠的從業者也是要負上法律責任。在2009年6月的上海“樓倒倒”事件,專案的監理工程師將個人資質掛靠在施工企業,其本人從未去過施工現場。事發後,他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

持證人實際上不參與專案管理,僅掛名專案經理。由於嚴重危害工程建設質量與安全。一些沒有資質的小公司通過掛靠租來各種工程師資格,而實際操作的並不是那些持證人,建出來的工程如何能夠保證質量。因此如何能從根源上解決這個問題,不僅僅應該加大監管力度,更應該從制度設定上,減少尋租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