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關於學會傾聽的作文(3篇)

作文 閱讀(1.51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學會傾聽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學會傾聽的作文(3篇)

關於學會傾聽的作文1

自從上了國中以後,我就酷愛數學,特別是遇上了數學老師:馮老師。我覺得數學老師的教學方法很特殊,他的宗旨可能是:既然花了時間去做,為什麼不做到最好?得確,他教過的學生有的還是獲得“全國數學競賽一等獎”呢!我也想成為其中之一。

就因為這樣,我很喜歡做數學,無論有什麼關於數學的。我都喜歡,不,是酷愛才對。記得有一天,我遇到一條數學題不會做,那條題我想了大概有一個月吧,但還想不通,問同學也不會做,於是我就去問馮老師。當我問了老師時,他與指點了我,我立刻想通了,他叫我以後這樣簡單的問題不要問他。隨著就跟我說;“你現在剛剛踏入這個大門,看見了裡面的路怎樣走,但還需要加深,自已課外要做習題,將你買的兩本練習書做完,要全面地去想,數學靠的理解……”說著說著,就問我哪裡的,記得這個問題馮老師已經問過我n次了,但我還是回答了:“古勞新星。”馮老師又接著說:“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吧!首先要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要有鑽研精神,不要浪費每一分鐘,每一秒。比如說,當你在校道上走,或者躺在床上未能入睡時,你就想:今天老師講了什麼?腦海裡就像放電影一樣將今天的內容再想一次,那你就比同齡人先走一步。

當然,課後要多做課外書,自己加深、鞏固。那時,我班的兩位男生走過。老師說:“像他們那樣,不知道怎樣分配,利用時間,那他們就去玩,以為玩才是快樂。我說過,你學習雖然用功,但未做到最好,你要知道一個善於思考的人,不是為了別人的讚賞;一個‘我要學’的人,不是為了考試而讀書。好像浩峰那樣,在走廊走了兩圈,目的不就是想我找他談話嗎?!一個還未能懂得利用時間的人,就是這樣浪費。記住:時間是不等人的,時間是擠出來的……”數學老師那意味深長的話讓我明白了很多,很多,我要更加地努力,成為馮老師一手調教出來的“全國一等獎”的學生!……我最喜歡的就是傾聽別人講話了,我覺得懂得傾聽才是幸福。

關於學會傾聽的作文2

有一種極易被人們忽略的聲音,叫做關心的聲音。

——題記

步入八年級,生活被無聊充斥著,現在的我,再也不會像曾經那樣為了一場大雪而大聲歡叫;再也不會像曾經那樣為了第二天的出遊而興奮得一夜未眠;再也不會像曾經那樣因為某些事而感動;直到……

那一天,進房間是隨意一拉門竟碰出了如此巨大的響聲。忽然想起母親每晚出房間時若不細聽竟聽不到聲音,這……

繁重的學業使我每天晚上都要學習到11點以後才可睡覺,而母親總是坐在電腦旁陪我。說是在看小說,其實是把我不會的題在網上查出做法,然後再教給我……

每次等我上床,母親才緩緩起身,輕輕關掉燈,慢慢走向門邊,悄悄拉開門,再小心翼翼地關上……

“喀嚓”!這是鎖洞咬住鎖舌的清脆一響,卻讓躺在床上的我淚流滿面……自此以後,不論多少個夜晚,細心傾聽時的我都可以聽到那清脆的一響。

正是這充滿關心的一響,讓我遇到了久違的感動,讓我有了奮鬥的目標,讓我有了奮鬥下去的勇氣!一個個深夜,讓魚尾紋過早地爬上了您的臉,讓您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可是我還是任性地惹您生氣,在你我之間挖下了一條淺淺的溝……縱然如此,您還是每天不到六點就起床給我做飯,從沒有一句怨言。

也許有人會說,那是作為一個母親應做的,不應當有抱怨,畢竟母愛是無私的。但我要說,這是作為一個母親想做的,從不會有怨言,因為母愛是偉大的……

正因如此,我便又重拾感動;我便學會了在細小的聲音中品味絲絲關愛;我便學會了在世俗的洪流中找尋我生命中的一抹春綠……

他人對我們的關懷,總是在不經意間從指間溜走。但如果我們抓緊它,它便化為了最絢麗的色彩,恣情地渲染我們灰濛濛的天空……

關於學會傾聽的作文3

這裡有一個聽來的故事――講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很小的國家,對大唐的這種高高在上很不服氣,就想壓一壓大唐的傲氣。其實大唐也沒有什麼傲氣,只是這小國的.國王自己認為的。這樣這小國國王就派了一個使節到大唐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金人一在大唐的宮殿上展示,頓時金壁輝煌,把大唐皇帝可高興壞了。可是這個貢也不是隨便就能要的,這不,小國的使節說話了:“請問尊敬的國王陛下,您能猜一猜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嗎?如說不出,我們大王說還讓帶回去呢!”這可不是一道容易的題目,因為三個金人實在是沒有什麼區別。大唐皇帝想了很多的辦法,又請來珠寶匠來鑑賞,一會兒稱重量,一會兒看做工,仍然沒有頭緒。怎麼辦?難道泱泱大唐帝國連這樣一件小事也解決不掉嗎?

這時,有一位已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好辦法。皇帝高興極了,趕快讓人把他請來。老大臣來到大殿,手裡拿著三根稻草。只見他拿一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裡,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拿第二根稻草從第二個金人的耳朵插進去,卻從嘴巴了出來了;拿第三根稻草從耳朵裡插進去,卻掉進了金人的肚子裡,什麼響聲也沒有。老大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再看來的使節一句話也不說了,說明答案正確。

大唐皇帝就問老大臣:“你為什麼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呢?”

老大臣意味深長地說:“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話的人,上天給了我們兩隻耳朵一隻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這個祕密就在這裡。”

這個啟示我們,善於傾聽,是我們每一個走向成熟的標誌;同樣,學會傾聽,也是我們人生必修的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