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精品】滿分作文彙編三篇

作文 閱讀(1.04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滿分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滿分作文彙編三篇

滿分作文 篇1

這也是一種問題

有瑕疵的才是真實的。———題記

曾幾何時,我們見過這樣一則廣告:畫上有綠油油的草地,草地上一頭奶牛正悠閒地吃著草,旁白說著“提取優質原乳……”畫面轉到厚重的灰白世界,在運作中的流水生產線上,一罐罐鐵盒生產了出來,旁白說著“無菌生產車間,全自動化管理,上千道檢測程式……”畫面轉向一個個似乎很先進的裝置,最後畫面轉為一個個母親倖福的笑臉,旁白說“XX牌嬰幼兒奶粉,國家免檢產品,媽媽們最好的選擇!”廣告到此為止。

所有的節目都會把最重要的東西放到最後,因此“國家免檢”就被放在廣告的最後。

誠然,要獲得這一稱號實屬不易,只有十分優秀的產品才能獲得國家信任,允以免檢。所以免檢產品都是沒有問題的。

然而,沒有問題,這也是一種問題。

有人說過一句話:幹一行,毀一行。當獲得了國家的信任後,為了利益,他們拋棄了良知。

好一個“國家免檢”!好一個媽媽們最好的選擇!當數以百萬計的媽媽們興高采烈地買下這些奶粉時,陰霾便籠罩在她們的頭頂,若干年後,越來越多幼兒腎結石的病例發生,心力交瘁的母親們終於發現頭頂上的陰霾了,上面駭然寫著兩個字:“三鹿。”

當專業人士指出三聚氰氨絕不可能通過檢驗的時候,母親們憤怒了:“什麼1000道檢驗程式?什麼國家免檢?”她們的怒吼也無法使他們的子女恢復健康。名叫三鹿的奶白色的陰霾連成一片,籠罩著整個中國。

“我們究竟該吃什麼?國家免檢產品?名牌?哼……”一個母親冷笑著說道,一滴眼淚滑落。

沒有問題也是一種問題,在這場奶粉風波中,小品牌和國外品牌基本沒有被波及,正是因為他們不“免檢”。

在獲得了免檢稱號後,得到的是無上的榮譽和群眾的信任,同時也得到了犯罪的便利和事成後更為豐富的利潤。我們已經無力質問“這些老總們難道沒有自己的孩子嗎?”但在這場風波過後,我們實在應該思考一下。

所謂樂極生悲,爬得越高摔得越慘,沒有問題所造成的問題,比曾經存在過的任何一個問題都來得嚴重。我們希望聽到的'是“我們還存在不足,我們會改進”,而不是“我們沒有問題,請放心”。俗語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這個道理我們寧願不懂。虛偽的完美令我們膽寒,有瑕疵的東西我們反而能接受。

近日,國家取消了食品類免檢制度。我彷彿聽見一聲嘆息,哀怨而悠長,令人動容……

滿分作文 篇2

生活中,人們關注自身的需要,無可厚非;人們時常渴望被別人需要,也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一個人活在世上,畢竟要體現個體的價值,而個體的價值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為別人做出了奉獻。巴金說:“我的幸福就是為別人多做奉獻。”問題是凡事都有個度,超出這個限度,可能就會走向事物的反面。“被需要”是一種普遍的心態,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網路資訊的發達,尤其是我們今天這個時代進入了微信時代,“被需要”的心態無限制擴張,那就是要分清楚是利他還是利己,如果“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那就是完人,如果借“利人”而利己,刷存在感,廣告自己,以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要對你“被需要”的動機大打問號。或許是客觀上是利人了,但主觀動機還是為己,從這裡,我們可深入探查人性的複雜性。

被需要是幸福的,是自我價值的體現。如果一個人不被社會需要了,像一塊髒抹布被社會拋棄,被遺棄,那可能失去了價值,或者可利用的價值很低很低。一位長者說過:“子女的孝應該是讓老人做事情,如果一個老人無事可做,那可能就一點價值也沒有了,覺得自己是個沒用的人,就有被拋棄的感覺。”這是肺腑之言,一些老者年過百歲,他覺得自己還能為社會做些事情,就是最大的幸福感;否則的話,植物人一樣常臥病榻,成為社會的嚴重拖累,雖形體存在,但精神的生命已經死亡,那便是人生的最大不幸。

人是群居動物。馬克思說:“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人和人構成社會,彼此之間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魯濱孫漂流荒島,但和星期五就構成了相互“被需要”的關係。人不可能離開他人而獨立存在。我們過去常說“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強調的就是這種關係。巴金在《朋友》一文中歷數了朋友給他的種種幫助,如果不是這些朋友,他不知道如何活下去,恰恰是這些朋友,讓他明白生命中還有光。我們從別人身上都獲過溫暖,如果我們不能給人一份光,如果不“被需要”,那個體便一無是處了。

然而對這“需要”也要認真辨析,你所認為的“需要”是不是別人的真正需要呢?究竟是別人需要還是你自己需要呢?比如說全民都關注的大學聯考,有些“需要”確實是過剩的,我們的考生沒有一些人想象的那麼脆弱,大學聯考前吃什麼喝什麼都要關心,如何睡覺才能避免失眠也要關心,社會上出現這麼多“預測”神師,還有媒體的圍追堵截、窮追不捨,這是對考生的真正關心,還是自有其企圖呢?

孟子說:“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得,通假“德”,感激、感恩的意思。施惠於窮乏者,是利他主義,如果是為了讓窮乏者感恩,落個善人的名聲,那就是為己了。利他與為己是一條分明的分界線,是劃分“被需要”動機與效果的標準。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麼己所欲呢,就一定施於人嗎?還是要三思而後行

滿分作文 篇3

隨其心而助其欲謂之“縱”,隨其意而默其行謂之“容”。一味地“縱容”,一味地“愛與關心”,一味地“拔苗助長”,對成長中的孩子而言,是“利”,抑或是弊?面對朋友圈中越來越多的拉票語段與連結,面對著家長們不惜動用金錢與人脈,只為孩子贏得冠軍之名的亂象,我不禁陷入深深思考——這種大張旗鼓地拉票鬧劇是否是對孩子的另類傷害?

當手機螢幕被那抑或真情抑或煽情的字眼霸屏時,我會選擇漠視,我會毫不猶豫地指尖一滑逃離那片是非難辯的區域。依我之見,微信拉票,拉的是人脈,拉的是金錢,這種風習,於孩子而言,其弊遠大於利。是的,多數家長讓孩子參加比賽的初衷,是為了讓孩子多參與、長見識,比賽的規則設計和靠微信投票的評選方式卻扭轉了他們的初衷,比賽變成了家長人脈以及“朋友圈”人數規模的較量。孩子的實力、參賽表現、作品質量等本該成為決定勝敗關鍵的因素,卻變得不重要了。

況且,用微信拉票行為,作為評價父母對孩子關注的程度與其說是“愛”,倒不如說是天下父母對孩子畸形要求所體現出的盲目無知。評比活動,拼的是水平,是孩子個人能力的體現,如果本是孩子的比賽卻成了家長間人脈的比拼,那麼孩子辛辛苦苦的作品不就成了一紙空談嗎?

看看中國的足球吧,憑關係上場、經賄賂進隊、假球、黑哨、裙帶幫,把轟轟烈烈、人聲鼎沸的中超摧殘得門可羅雀,將曾經的亞洲強隊折磨成人見人欺的魚腩之旅——多少才華橫溢的足球俊傑因無錢上貢連出場的機會都沒有。於是,泱泱十四億人口的大國,排不出能踢好球的11人隊形,成為國人的心病和隱痛。由此可見,公平正義與國計民生、各行各業息息相關。如果長期助長拉票之風,使關係學、人脈論、後門風充斥於各種評選平臺,優秀的平民子弟如何得以脫穎而出,他們如何能夠獲得公正的評判與認可?這豈不成為民之不幸、國之災難嗎?

再說,我們培養孩子,其出發點和最終目的是什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在他的文章中反覆強調一個觀點,那就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不看學生的實際表現如何,但靠親友團拉票,這樣的假成功對於孩子而言有百害而無一利。

所以,我想,當一切競爭能回到公平正當的軌道,當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拼博與真實的才能,能夠挺直腰板站在領獎臺上接受通過自身優秀而獲取的勝利果實時,這才是家長們真正值得歡欣、值得欣慰、值得慶祝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