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必備】生活作文四篇

作文 閱讀(2.06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活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必備】生活作文四篇

生活作文 篇1

生活是我們最偉大的土壤,而我們就是這片土壤上的作物,加和減,什麼時候是好的,什麼時候是壞的,這都得看這片土壤的時機。

在這片土壤收穫的時候,我們不能再使用加法。通常,我們都喜歡給自己的生活做加法,在這片土壤稀稀拉拉的時候,做做加法是沒有問題,甚至是非常好的。我們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充實而快樂,也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富有而美好,我們可以看見我們自己一磚一瓦將我們的生活建設起來,也可以看見我們自己為生活這片土壤種上豐富的作物。然而當這片土壤收穫的時候,我們則不能再使用加法,加了之後,我們的生活必將變得臃腫,我們的作物也必然會變得過剩,以致於造成浪費。

在這片土壤播種的時候,我們不能再使用減法。給自己的生活做過減法的人,都知道做減法的必要,減法可以讓我們的生活重新恢復到輕盈,減法也可以讓我們的生活重新變得充滿活力。這是做減法的意義,卻改變不了減法不適合我們在土壤播種的時候使用的事實。在我們這片生活的土壤剛開始播種時,我們一定不要做減法,這時候的減法只會讓我們變得消極,這時候的減法只會讓我們變得自我懷疑,而這時候的減法,我們該安放在何處呢?可以記錄下來,在下一個收穫的季節,讓我們變得簡單而富有。

而在這片偉大的土壤上,什麼時候使用加法,什麼時候使用減法,我們得看準時機。有時候這時機不是我們可以算得準的,但無論如何,我們的生活需要加和減,需要為這片土壤加上點什麼,或者減去點什麼。生活是我們最偉大的土壤,我們是這片土壤上最強大的土壤。

生活作文 篇2

朋友,請等一等!

你曾感覺累嗎?在忙碌的世界裡,車輪飛轉,你是否曾感覺到累。如果,你要回答:是。那麼請慢慢地走。在你精疲力竭的時候,請回到家。在你溫暖的小床上甜甜的睡上一覺。夢醒後,伸個懶腰,一個充滿活力的你再次出發!

你曾感覺失落嗎?當你滿腔熱血地付出得到冰冷的回報時,你是否曾感覺失落?如果你要回答:是。那麼,請停下來,閉上眼,讓午後的陽光斜射在你的身上,溫暖你受傷的心。靜靜的,聞著陽光的味道,讓自己忘記。睜開眼時,依舊明媚!

你曾感覺孤獨嗎?當你發現車水馬龍的世界洗淨一切喧囂,靜下來後,你仍是形單影孤時,你是否曾感覺孤獨。如是你要回答:是。那麼,請靜下來,開啟音樂,細細品味,讓音樂的旋律撫平你的孤獨。隨著律動,輕輕哼唱,你會發現有它陪伴,你不再孤單。

你曾感覺恐懼嗎?當你獨自在黑夜中穿行時,是否曾感覺恐懼?如果你要回答:是。那麼,請停下腳步,抬走頭。夜空中,群星璀璨,那輪明月依舊皎潔,那麼,催人安詳。記住:頭上有光明,無論明暗前行的路都不會再那麼黑暗!

你曾感覺浮躁嗎?當你被勝利的喜悅衝昏了頭腦時,是否感覺到浮躁?如果你要回答:是。那麼,先別急著快馬加鞭。請慢下來,沉澱一下。抑住自己躁動的脈搏,看餘暉從遠處房屋的空隙中悠然隱去,染紅一片雲天,引燃萬家燈火。夜幕中,點點星燈迷醉人,在無限遐思中,你的心早已歸於平靜。

生活的快車總是太匆忙,機械一樣學習、工作,一樣的腳步匆匆,使我們忘記了生活的本味。我們來去匆忙,忘了留意路邊的風景,忘了安撫一下自己。那麼,朋友,請等一等。停下腳步來享受一下暖冬的陽光,拾取一片落葉夾在自己心愛的日記本中,在庭院裡感受一下微寒的冬風。

靜靜坐下,沏上一杯茶握在手中,其實生活本恬適、清香。

生活作文 篇3

國慶節的第二天,我到外婆家去玩。外婆住在鄉下,要坐兩個小時的汽車才能到。我和媽媽走在開滿野花的小路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心情好極了。

到了外婆家,我和鄰居家的小妹妹來到屋後的大園子裡,看到外婆家的石榴樹上掛滿了一個個紅燈籠似的'石榴,饞得直流口水。徵得外婆的同意後,我們就摘起了石榴,不一會兒,就摘了滿滿一果盤。可是,我們看見樹枝的上方有兩個又紅又圓的大石榴,踮起腳尖兒試了好幾次都摘不著,它們實在是太高了!鄰居小妹妹用力一跳,摔了一跤,差點哭了。我哄著她說:“算了,留幾個給大人摘吧!我們去玩別的。”鄰居小妹妹破涕為笑,拉著我的手出了園子。

我們蹦蹦跳跳來到村子後面的小山坡上,準備去栽芝麻花。我們先用尖尖的樹枝挖了一個小小的坑,再把芝麻花放了進去,然後把邊上的土蓋在芝麻花的周圍,再壓壓平,最後從家裡拿來了小水桶,往泥土裡澆水……看到我們栽下去的芝麻花在陽光下那麼鮮豔,那麼漂亮,真是開心極了!我默默地祝願等到明年我再來的時候小山坡上開滿了美麗的鮮花……

鄉下的生活真是太快樂了!我愛鄉村生活!

生活作文 篇4

在樹木蔥蘢,藤蘿搖曳的惠山腳下有一泓清泉,人稱“天下第二泉”,就在這裡阿炳創作出了一首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它深受我國人民熱愛,在樂壇上也享有盛譽!這首著名的二胡曲是最能打動我的一首曲子,表達了作者阿炳把積澱已久的情懷傾吐給那茫茫月夜,也表達了他對生命的不平和抗爭。曲子是暢快的,漸漸地,聽著,聽著,慢慢融入其中後,便真的感知了它的愈久彌珍,回味悠長。在這憂傷而又意境深邃的樂曲中,不僅流露出傷感愴然的情緒和昂揚憤慨之情,而且寄託了阿炳對生活的熱愛和憧憬。全曲將主題進行時而沉靜,時而躁動的變奏,使得整首曲子時而深沉,時而激揚,同時隨著音樂本身娓娓道來的陳述、引申和展開,使阿炳所要表達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發,深刻地展開了阿炳一生的辛酸苦痛,不平與怨憤,同時也表達了他內心的一種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嚮往以及對生命的深刻體驗。隨著樂曲的升騰跌宕,樂曲進入了高潮表達了他對命運的抗爭,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嚮往。也許是:蘇無錫惠山泉,世稱“天下第二泉”。

以“二泉映月”為樂曲命名,使得人們感受到哪二泉優美景色而陶醉的樂曲。阿炳,原名華彥鈞,民間音樂家。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他刻苦鑽研,精益求精,並廣泛吸取民間音樂的曲調,一生共創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間樂曲。華彥鈞3歲時喪母,由同族嬸母撫養。8歲隨父在雷尊殿當小道士。開始在私塾讀了3年書,後從父學習鼓、笛、二胡、琵琶等樂器。12歲已能演奏多種樂器,並經常參加拜懺、誦經、奏樂等活動。18歲時被無錫道教音樂界譽為演奏能手。22歲時父親去世,他繼為雷尊殿的當家道士。後因交友不慎,沾染上惡習,34歲時雙目先後失明。為謀生計,他身背二胡,走上街頭,自編自唱,說唱新聞,淪為街頭藝人。40歲時,與寡婦董彩娣同居。

每天下午在崇安寺三萬昌茶館門前圍場演唱。他敢於切中時弊,抨擊社會、黑暗,用人們喜聞樂見的說唱形式吸引聽眾。但但他忍辱負重並創作出了二胡曲《二泉映月》、《聽鬆》、《寒春風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等。《二泉映月》是一首舉世無雙、絕無僅有的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