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有關童年作文錦集六篇

作文 閱讀(6.7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童年作文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童年作文錦集六篇

童年作文 篇1

童年的我,大多數時間是在城鎮裡生活的,沒有那些田野間的樂趣,但也並不是無趣的。

小時候,家裡根本就沒有什麼電腦、手機的,我就每天和一群小夥伴出去玩。我們跑到廣場上玩“買房子”,所謂的買房子就是拿粉筆在地上畫幾個格子,然後拿一顆石子扔在格子裡,單腳跳到那個格子裡,誰先跳到頭誰就是贏家。我玩這遊戲基本上都是輸,因為我常常把石子扔在格子的外面。到了傍晚,我們仍然在外面“瘋”,直到各自的家長來找我們。我們家的晚飯大多數都是吃麵條或者喝稀飯,我以前不喜歡吃麵條,連一碗麵條都吃不完。我吃飯慢,而且吃的還少,所以那個時候,我走到哪人都會說我長得跟猴一樣——瘦。

我五、六歲時身體不太好,所以我媽就沒讓我去上學,說等我再大一點再去上學。有一年,我跟我媽還有舅舅去蘭州玩。那時我舅在蘭州工作,我媽去幫他的忙所以就把我也帶去了。我在那除了有時在幼兒園和一些小朋友們玩,就是和我舅的一個同事叔叔玩。

有一次,我跟他鬧著玩,我就拿著雞毛撣去追著他打,他為了配合我,就一直跑。結果悲劇發生了……隨著一聲巨響,玻璃碎了。原來他以為那門是開著的,所以他就用力跑了出去。我當時在想:玻璃擦得真乾淨。後來我們陪他去醫院包紮了。他也沒怪我。說他是自己不小心,他雖然這麼說但我心裡還是有點愧疚。

我在蘭州上的幼兒園每天早晨需要跳舞,但我剛去還沒學會,所以我有時單獨在學校學。一天晚上放學,別人都被家長接走了,就我的媽媽沒有等到我,以為我和哪個小朋友出去玩了,也就沒太在意。但兩三個小時過後,她開始著急了,到外面找了一圈都沒找到我。最後去了學校找我,那天放學我沒回家,我自己在學校裡練習那個舞蹈。她找到我時,正準備叫我,被老師攔住了,老師說:“不要打擾他,讓他慢慢練,他跳得很好!”

有時過年,我們一家就會回老家。我挺喜歡在鄉下過年的,因為有很多小朋友,也有很多有趣的東西玩。一到過年,最開心的還是我們小朋友啦,吃完飯我們就會去放爆竹、煙花。等大人們放完爆竹時,我們小孩子就開始行動了。我們會去放爆竹的地方,把沒炸的爆竹撿回來玩。由於那種爆竹的引線已經很短了,炸得太快了,所以我們在點燃它的時候都很害怕,有時還沒點著就扔出去了。雖然很害怕,但很刺激很有趣。

有一次,我奶奶要去田地裡面種豆子,我很興奮,因為我根本就沒下過田地。剛開始去的時候還興致勃勃的,但是開始幹活的時候,我就後悔了。又要割草、又要刨地,最後還要撒豆,我割了一片草地,我爸說我割的草地一片狼藉。我想:對於沒幹過農活的我,能堅持到最後已經很不錯了。

我的童年還算有趣吧,我的童年就是這樣在一件一件的趣事中度過的。儘管我現在已經不會像小時候那樣,但童年趣事永遠是我最深刻、最快樂、最珍貴的回憶。

童年作文 篇2

童年,是一本五彩繽紛的畫冊,也是一本有滋有味的故事書。在記憶的心扉中,童年的生活是永不能忘懷的。雖然童年的時光過得很快,但在我們心裡,它就是一塊永遠都吃不完的糖,在心裡可以慢慢品味……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翻起了自己小時候的相片和爸爸小時候的相片,我看了看發現照片上我們父女倆真是天差地別。於是我把爸爸找來同我比童年,專案有:比樂趣、比生活、比學習;規則是:三局中連兩局勝為贏。

比樂趣

爸爸說:“我們童年時,沒有電視機、手機、網路等等,所有我們就到海邊捉小魚兒、捉螃蟹;到田裡捉蟋蟀、網蝴蝶……可有趣啦!

我說:“我小時候是玩芭比娃娃、遙控機器人、廚房套裝玩具、衣櫥公主……”

這一局我贏了。

比生活

爸爸說:“我童年的生活很貧窮,吃得是地瓜、窩窩頭,還吃不飽;穿的是打了很多補丁的衣服,腳上是人字拖,一到冬天就冷得直哆嗦。”

我說:“我小時候吃的是牛奶、各種各樣的新鮮水果既營養又美味可口;冬天穿的是溫暖的羽絨服,腳上穿的是小皮鞋。”

這一局我又贏了。

比學習

爸爸說:“我童年時,因為家裡窮沒有錢讀書,讀書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我對爸爸說:“這局根本不用比我就已經贏了。來回我有校車接送,校園美的像花園,教室明亮又寬敞,黑板是86寸的觸控式螢幕一體機……”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確實是這樣啊!隨著我們偉大祖國的日益強大,我們的生活水平一天更比一天好。

童年作文 篇3

我總是不滿足於現在的生活。抱怨作業太多;抱怨有活動不能參加;抱怨爸媽嘮叨不停;抱怨得吃早飯;抱怨不能去某個地方玩等。總之,抱怨成了我童年生活中很大的一部分,我經常對一些瑣碎的小事有怨言。可是,我認識凡卡之後,我改變了想法。

凡卡是一個可憐的孤兒,父母早逝,跟著爺爺過日子。可爺爺也沒有能力撫養漸漸長大的孩子了,只好送凡卡到鞋店去做學徒,那時凡卡才九歲。他遭受老闆的種種虐待,吃不飽睡不好;無緣無故就遭老闆一頓毒打;成天干活而卻連鞋也沒得穿。他慘不忍睹的童年生活讓人潸然淚下。

我是一隻雙翼天使,一邊是爸爸,一邊是媽媽。衣食無憂的我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皇帝式生活。吃飯,是爸媽苦口婆心求我吃的;衣服,是奶奶擔心我感冒求我穿的。而我卻十分傲慢,想脫離翅膀獨立飛翔,追求的是無拘無束的生活。樹上明明掛著幸福的果子,我就坐在樹上,可仍對它視而不見;水中明明撒著幸福的溫泉粉,我就沐浴其中,可仍渾然不覺。

生在福中不知福的我偏偏說果子太苦,偏偏說溫泉太燙。“哪壺不開提哪壺”,這就是在形容我。我總把事情壞的那一面看得太透,卻忽略了讓人羨慕都來不及的美好。我的抱怨,可憐的凡卡做夢都莫所能及。與其徘徊在自己的小情緒中,不如樂觀地面對現實。

其實,“不滿足於現實”是中性的。聰明的人,不滿足於現實追求完美;愚蠢的人,不知足卻僅僅抱怨而已,是得不到真正的快樂的。我就是個傻子,總覺得自己的童年不夠完美,帶著悲觀的心態去抱怨,去羨慕別人,卻忽略了世界上還有羨慕我的童年的人——凡卡。

童年作文 篇4

童心會被泯滅,那是源自親情的傷害,也是以愛為名義的摧殘,公司處長的女兒今年只有七歲,見到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姐姐,我爸爸和媽媽經常吵架,他們說要離婚。

對一個陌生人來說,是一件很難接受的事情,碰上我這樣一個情感敏感的人,更是一種觸動,看她的眼神,是那麼幹淨,很難想象,在陰霾家庭裡的孩子,他們的童心是否會留下怎樣的回憶,一整天都在想這個孩子的事情,他對我說的所有,她的.爸爸媽媽,她的同學,也包括他的學習。

我第一眼看到她的時候,她坐在肯德基滑梯的最高處,無奈的張望著店裡的人群,其他的小朋友都有家長作陪,唯獨她,自己在哪裡尋找夥伴玩耍,在玻璃外的我就這樣鬼使神差的被蔡姐帶進去,和她聊天,和一個七歲的孩子聊天,你不得不全力以赴,絞盡腦汁的應付,聊了三個小時,她的話時刻都在向你發出挑戰,以好證明她比你強。

她還是一個孩子,在聊到她的家庭時,她總在避諱,她說不喜歡爸爸,所有人中最喜歡媽媽,她會在每天睜眼的時候對媽媽說我愛你,會在媽媽不開心的時候對媽媽說,我最乖了,我只聽媽媽的話,媽媽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媽媽不讓的我就不做。

孩子究竟是什麼,很多人都在為事業盡心盡責,拼命地要得到上司的認可,得到同事的好評,可孩子怎麼辦,婚姻怎麼辦,家庭怎麼辦,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人們越活躍糊塗,破碎家庭的孩子,心至少會缺一半的溫暖,這樣的孩子,誰的責任,父母直接告訴她,婚姻並不可信。

我不知道這個孩子的心裡究竟是怎樣的,當同學欺負她的時候,她說我很堅強,我才不怕他們,那股韌勁是我缺少的精神,旁邊的小男孩說,小姐姐,我在學校也是好學生,我不打架,也不欺負同學,我說所以你是好孩子啊。

二十一歲的我混在六七歲的孩子中,我竟成了他們的小姐姐,同齡的兩個孩子,不一樣的家庭氣氛,在孩子身上體現出完全不同的氣質,和他們在一起的三個小時,獲得了好多東西,小雨的童心,那幾個小男孩的童心,還有我的童心,願他們的童年會快樂的度過

童年作文 篇5

童年像一個調味盤,酸甜苦辣鹹,樣樣俱全。在我的印象裡,甜的滋味最為深刻。

那是上一次回老家,我們一家人晚上在空曠的院子裡做燒烤。我們把烤架搬了出來,又準備了調料。媽媽把木炭放入烤架中,淋上燃料,點燃,火頓時跳起舞來,大人們開始忙活起來,看著他們熟練的樣子,我心裡癢癢的,便央求媽媽讓我試試。

我準備好了一個牛肉串,油都沒刷,就迫不及待地放在烤架上,火舌舔著肉串,嗞嗞地響,肉串好像在說:媽呀!好燙啊!我想給它翻一個身,可它像用膠粘在烤架上一樣,不動了。我心一急,使勁一扯,木籤是扯下來了,可肉卻飛了,我看著只剩下一點肉的串兒,頓時哭笑不得。

唉,只好再來一次。這一次,我把油刷得又厚又濃,再次放在烤架上。剛放上去,肉叫得更歡了。我給它翻了一個身,你猜怎麼了?只烤了一會兒功夫,那一面就變黑了!唉,真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第三次,我把油刷得薄薄的,剛烤了一會兒,該翻身了,哇,濃郁的香味兒直往我鼻子裡鑽,我又刷了點辣椒醬,烤熟以後,忍不住咬了一口。好燙!我只好不情願地放在旁邊的盤子裡。

再做個烤饅頭吧!我刷了一點油,放在上面,不一會兒,就烤得金黃金黃的,我又放了些芝麻和鹽,再烤一會兒,哇!都像金塊了。我趕緊舔了一口,好吃!

終於烤完了,把烤好的美食擺了滿滿一桌,大家紛紛誇獎我烤得真不錯,我的心裡美滋滋的。

看來,只要吸取經驗,就能成功。這就是我的童年滋味。

童年作文 篇6

童年對於我來說是美且充滿無限樂趣的。每當記憶的閘門開啟,一個又一個場景跳躍著顯現出來,我總是會忍不住笑出聲來。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個完美的童年,但是每個人的童年都是難忘的。

高爾基的童年是悲慘的、痛苦。正是這些艱難的經歷磨練了他超與常人的毅力,最終成為偉大的文學家,成為一個讓人尊重的人。他的自傳體小說《童年》以高超的技藝,反映了當時俄國小市民階層的庸俗、自私,同時揭露了沙皇專制的黑暗與罪惡。

小說主人公阿廖沙,是一個心地善良,刻苦耐勞的孩子。他三歲時喪父,無奈母親帶著他住到了外祖父家,外祖父開了一家染坊。他脾氣暴躁,貪婪,自私。他經常凶狠地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有次竟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覺,生了一場大病。他愛財如命,祕密理解典當,甚至慫恿工人們到市場上偷竊。

阿廖沙的兩個舅舅自私,陰險,總會因為爭奪家產而爭吵不休,以至於毒打,折磨死了舅媽。

阿廖沙在一個令人窒息的,痛苦的環境裡艱難地生活著。母親的再婚,讓他孤單又孤僻,對生活失去信心。

生活總會有光明的,而給與阿廖沙陽光的人是外祖母。外祖母是一位善良,樂觀,心裡充滿了愛的慈祥老人,她無私的愛豐富了阿廖沙的心靈。阿廖沙在外祖母愛的哺育下,變的愛憎分明,敢愛敢恨。生活的苦難並沒有讓阿廖沙退縮,他相信所有苦難終將過去,迎來的將會是一片光明。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豐富的時代,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享受著祖輩和父輩綿綿不斷的愛,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愜意生活。我們終將長大,這種溺愛會讓我們像溫室的花兒,無法經歷暴風雨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