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實用】中學作文集錦10篇

作文 閱讀(1.83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學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中學作文集錦10篇

中學作文 篇1

有時候長大是一件很苦很無奈的事情,可是你沒有選擇的權利,就這樣,任九年級這塊堅硬的石頭助我們退去稚嫩的外殼。

——題記

想當初叫囂著進入九年級,頗有些“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回”的悲壯。彷彿要打一場惡戰,一場非打不可,同時非贏不可的惡戰。

走過來,再回首,看著灑滿淚,灑滿汗的九年級生活,反而覺得釋然。回憶當時的苦,當時的累,覺得記憶竟是如此美好。無論是恨之入骨的辛勞,還是難得一見的微笑,都被他照上美麗的光環,使你不得不寶貝似的珍藏。

剛進入九年級,發覺自己是學校最高年級的人了,有一種一夜間長大的感覺。想到自己的花樣年華將要在這無聊的“ABC……”慘淡的度過,實在心有不甘。於是,抓緊時間體驗上課睡覺的感覺,下課往同學凳上灑水的刺激。在課上,抓緊把當天的作業寫完,回去在睡個昏天黑地。看到同學們無精打采的樣子,發覺自己過得如此瀟灑,覺得人生也不過白駒過隙,彈指一瞬,如此逍遙也不枉活了10多年,當初的豪情壯志早拋到了九霄雲外。直到第一次考試成績公佈,我才發覺其實我沒有資格這麼做。

上課,練習,考試,排名。翻開記錄了那些日子的日記,只是些殘缺不全的隻言片語。一頁頁日記被水浸的看不出當初寫的.字了,當手指輕輕劃過,還能讀出那分耕耘很多卻收穫很少的無奈,讀出那似夢裡追趕卻怎麼也追不上的辛酸。

到了九年級下學期,大家都習慣了九年級生活,不再嚷著上美術音樂課,不再為晚上回家時高掛的月亮抱怨,生活的枯燥也不吭聲。漸漸地,懂得理解老師,家長,為老師的一個眼神,家長的一句話而深深地自責,然後發奮圖強,期待名次上的進步,為的是取得關心你的人的一個微笑。

九年級就這樣過去了,短短的不到一年時間,卻經歷了比七年級,八年級更多的東西,放棄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再看看鏡中的自己,你會隔世般的發現,其實你已經長大了。

中學作文 篇2

創新意識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獨到的看法、新穎的見解及標新立異的願望。然而多年的應試教育導致了教師對學生認識發展要求的整齊劃一,使學生的思維拘泥於同一方向,習慣於在教師圈定的思路模式和規定範圍內進行思維。這讓本該豐富多彩充滿靈性的作文變成了僵硬、呆板的應試之作。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我們必須打破墨守成規的做法,放下包袱,解放思想,改變觀念,在作文教學上大膽創新。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

一、作文認知的創新

作文就是寫文章。寫作的目的無非就是生活、工作、休閒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是隨意、隨機的,工作的需要要求精準、規範,而休閒的需要則要求精巧、優雅。這是一個由易到難的過程。著名的語文教育家葉聖陶說過:“寫作就是寫話。”當前中學作文教學中就是用最高的標準來要求學生寫作,即是用休閒的標準來衡量學生作文質量的好壞。我們應當認識到,作者寫作文的過程就是要藉助文章這一交際媒介,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傳遞給讀者,即:作者→思想感情(文章交際媒介)→讀者。當前作文教學中存在著只見文章而不見讀者的現象。在生活中我們寫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影響讀者而寫作的,沒有讀者,我們就沒有了寫作的動機。學生的寫作是出自生活的需要,也就是說是隨意的、隨機的。因此,作為教師在教學中就應該認識到:學生的文章只要“通”即生活的,不要“好”即休閒的。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認識到“好文章,是思想觀點好,並非形式上的矯揉造作”,“文章不是工藝品”。

二、作文教學操作的創新

1.增加命題的透明度

“命題必如學生所自發,彼本無所為,示之以題,彼而覺有所為,欲罷不能,非傾吐不可。如是可使練習與作文一致,見題作文與自發作文無殊。”(葉聖陶) 我們過去的作文訓練是一種為了作文而作文,學生處在一種被動的心態,因此學生寫出來的作文普遍存在著失真狀態。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轉變這種狀態,要把學生那種“要我寫”變成“我要寫”,從而變學生的那種被動心態為主動心態,讓學生自由表達、自發寫作,這樣一來,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就成了自己內心情感的真實表達了。教師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把學生的寫作活動變成一種現實的交際行為,從而還原生活的本來面目。那具體的做法就要求教師在命題的時候要善於創設情境,讓學生有一種置身其中的感覺,讓他們有話可說,有話可寫。教師的文題最忌陳腐老舊和假、大、空,而應具有啟發性、發散性、新穎性、趣味性。只有這樣的文題,才能激起學生強烈的創作願望,寫他們心中所想,做他們心中所願,才能使之投入到忘我的創作之中,而絲毫不感到作文的枯燥與乏味。

2.加大批改的參與度

作文批閱在作文教學中是一種反饋性指導,它在作文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過去在作文批閱中,師生缺乏應有的溝通,教師關著門改,學生盲目地看。這是一種典型的“背靠背”式的批改。我們要將其變成“面對面”(輪流)+互相改的模式。

歐陽黛娜認為:培養學生修改文章的能力是寫作教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必須教會學生自己動手來批改自己或同學的文章,從中提高認識能力、鑑賞能力與表達能力。我十分贊同她的觀點,所以在文章批改方面,我大膽放手,指導學生批改。

3.講評揚長,激趣勵志

講評屬於作文教學的再指導,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可採取以下措施。

首先,在每次作文後的評講要實行教師評與學生評相結合,追根溯源。可以採取教師組織、參與,學生自評自讀和小組互評的方法,從中吸取別人長處,補己短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從而開拓視野,增長見識,提高自己。這樣,既可以改變傳統作文評講的教師說了算包攬一切,又可以消除教師改得苦、講得累、學生聽得煩的低效毛病,達到省時省力,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其次,學生參與評析。在作文評講中,可以讓學生參與,以集體評析、分組討論、同學互評等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可以當眾誦讀或藉助多媒體展示,讓學生評點:優點有哪些,哪裡還需要改進,怎麼改。討論達成共識,異中求同,鼓勵學生存在不同意見。教師指導要用鼓勵性的語言,即使不合適的地方也要用建議、商討的語氣,保護每個學生的積極性。

三、作文評價標準的創新

過去的評價標準只注重文字本身,而不去考慮作者、讀者。現在我們的標準應該是“全面考慮,綜合評價”。這是一種既注重內容又兼顧形式的評價。

我認為,其中的“內容”包括:想說的、已說的 、說的程度(清晰度、準確度、明瞭度),只要合理就行;其中的“形式”主要考慮可接受性,包括:構思――不注重“巧妙”,應考慮“邏輯條理”;技法――不應刻意追求,可以忽略。我們要求學生的作文要有針對性、適應性(適應自己,適應讀者)。

總之,作文教學上的創新途徑是多方面的,也是作文教學中的嶄新課題。雖然我從作文字身的認知、作文教學操作、作文評價標準三個方面的創新進行了探討,但還需要不斷追求,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日臻完善,以還給學生一個自由的寫作空間。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把作文教學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中學作文 篇3

世界很大,人流如水,總使你在人流中不斷漂泊;世界也很小,水總往低處流,不管你是否願意,它最終還將是要注入大海。

——題記

寒冽的北風依舊吹著,比前些日子更猛烈些,好像要把已經沒有樹葉的樹枝也一起折斷。

戴得一直在走著,向左走了十圈,緊縮了一下他的破舊的棕色的大衣,轉過身,又再向右走了十圈。他累了,寒風吹得他的臉上顯不出一絲血色,勞累使他的雙眼眯得很小,眼角的皺紋也肆虐般地爬了出來,緊合得雙脣也綻裂出絲絲血跡。

突然,臉上的微弱感覺使他用手摸了一下,一片葉子。“冬天裡哪裡還有葉子?也許是被夾藏在什麼地方吧?”他想,“最終還不是被風吹了出來,可憐的小傢伙,該死的風!”接著,他便隨手把葉子放進了破舊的棕色的大衣的口袋。似乎觸到了什麼,他臉上似乎閃著喜悅,似乎又在瞬時恢復了蒼白。

一枚硬幣,在空中旋轉著,帶著一點微微的.熱量。一雙眼睛,直盯著旋轉的硬幣,強行著睜大了少許。一雙手,紋路佈滿的手,在硬幣落在胸前的瞬間,快速地死死抓住了它。正面,向左走;反面,向右走。在開啟的瞬間,他的心好像跳得比平時快了一百倍。但是,那又怎麼樣呢?他平靜地打開了手:“哦,是這一面,算了,好吧,那是上天的安排。”他拉緊大衣,緩緩地站起來,跟隨著上天安排的路走去,離開了走了許多圈的公園。

風依舊地吹著,只是又更加猛烈,是想用盡餘力把那已經沒有樹葉的樹枝也一起折斷?

也許是吧?

一枚硬幣,又在空中旋轉,只是那微微的熱量已經沒有,戴得的眼眯得更小,那雙紋路的手已經無力再接住上天的安排。

硬幣掉在地上,叮鈴鈴,漸漸地,倒下了。“哦,是這一面,算了,好吧,那是上天的安排。”他的身體帶著他的腳挪向了上天安排的路。硬幣慢慢地被留在後頭……

第二天,人們在公園裡發現了一位男子——死的。穿著一件破舊的棕色的大衣,大衣的口袋裡,只有一片枯黃了的葉子……

中學作文 篇4

飄飄然,在前行了多年後,回首往日,還是那片林,依然那流水,留在記憶中的空氣和時光,一樣樣的如舊日的美酒般甜美香醇。

上學的年代是值得回味與咀嚼的。很慶幸我們的學校在一個風景如畫般的山中,綿延群山繞著形成了這塊盆地,於是,學業如何便顯得乏味了,一有空閒,同學們蜂擁結伴的盡情暢讀大自然這本書,似乎為了更加完美,在那花一般的年代,懵懂而初開的心,造就了男女搭配出行,暮色初降,總能遇見對對飛燕在呢喃,掩映在蟬聲的夏夜,隨心而隨興。

記不得是那個禮拜天嘍,前日夜裡淅瀝瀝一晚的雨(這裡的雨,夜裡居多,很是奇怪,大概是生態好的緣故),大地經過陽光的洗禮,午後,我和同寢室的夥伴:兵和峰。抵不住空氣中散發的青草味,出來便一頭扎進那片樹林。

點點陽光擠開樹葉灑下來,樹下毛茸茸的青草被陳葉包裹著,卻努力往上竄,依然是茂盛茁壯,偶爾摸到樹身,擦著樹葉,點點雨水便落到手上,衣面,頸裡,頓時的清爽讓你享受那種快感,美妙由心裡發出來。各種說不上名的昆蟲也跟著不想錯過這美景,悠然自得,慢慢的'爬來爬去,林裡的鳥叫聲,蟬鳴聲交雜著,感到的是那悅耳的清唱。

漸進漸深,原來我們不過是些遲到者,林中自有仙人在。戀情者多矣,我們躲著他們,卻被趕到令我們驚喜不斷的地方來,前頭有三個人影在草從中坐著,遠遠的看清了,是我們班級的琴、芳和豔,一陣的爽朗笑聲後,我們一起享受大自然的恩賜。

“看,這裡有蘑菇!”

“真的耶,大家快來---快呀!”

“是呢,是蘑菇!

我迫不及待的湊過去,六個人擠在一起,驚喜的看著,是呢!是蘑菇!樹下幾個蘑菇在那裡,鮮嫩鮮嫩的,有的傘已經開啟,好像有一層膜似的,又好像傘面有絨毛一樣。沒開傘的,像是努力著要開花般,使勁在那裡舉重。於是,閒散的遊玩成了有組織的採蘑菇活動,大家四下裡找尋起來,伴著驚喜和快樂,愉悅的心情不斷的漲滿整個樹林,笑聲此起彼伏,林子裡不斷傳出的迴音倒成了更美的享受。一會的功夫,大家手裡已經放不下了,跑過來跑過去的放在一起,儼然是一個大家庭的成員,也忘記了小男少女的矜持,大夥說笑著坐在一起,看著眼前的果實,心裡溢位來的高興都寫到臉上。

她們額上早有細汗了,少女的香味和著林裡的草香,青春的味道散開來,第一次感到女孩在身邊真好。禁不住的細細看看,覺得她們煞是好看,心動了嗎,自己說不清楚。不願意這樣的盛會就此結束。小刻過去,我們議論著蘑菇的做法,憧憬著將要品嚐的味道,看得出什麼叫美好。

蘑菇不少。大家分裝開,誰也不想結束這份美好,相隨著到就近的河邊去。河水嘩嘩在流淌,清粼粼的水面上披著金色的陽光,河邊上青蛙跳來跳去,男孩子早在挽褲腿了,不住的用腳拍水,女孩子也禁不住誘惑,在河邊洗手弄臉,看著河底的石頭和苔綠,我的頭埋進水中,撲稜稜的來幾下,舒服啊!要不是女生在面前,估計我們幾個早就是光身游泳呢!小女生經意不經意的撩水,還像是專門往我們身上來,聽那嘻嘻哈哈的笑聲,完全沒有男女害羞的感覺。

直到太陽露出疲倦,我們的興致依然不盡,說著學校的事,說些身邊的人,忘情而貪婪地吸 吮這最美一刻。

多年後,記憶還是那份記憶,人卻東西各奔,散落在四處各自忙不停,但每每電話裡聽到她們、他們的聲音,特別是那笑聲,青春時寶貴的記憶便像演電影般遍遍翻出,你們還好嗎?他,她,我的一堆同學情人。

中學作文 篇5

今年暑假,我們全家受到爸爸同事的邀請,再次一覽了桃花島秀麗的風光。

桃花島崗巒密佈,山勢起伏,林木蔥翠,風光旖旎,有“海島植物園”之稱,又因為那兒樹木花卉資源豐富,素有"海上植物園"之美名。許多著名的景點仍被遊人津津樂道、讚歎不已。

一路走過桃花島,我發現,那兒的岩石奇形怪狀、千姿百態。有的巨石如同凶猛的獅子下山,有的又像聰明的海豹頂球,有的'還似美麗的仙女拜佛。在海邊,還有一個圓滾滾的“東海明珠”呢!這是礁石長年累月地被海水拍打、衝擊,才變成現在這模樣的。對峙山山頂屹立的“大佛頭”奇石群,如巨形雕塑,雲霧繚繞,巍峨壯觀。尤其在山頂之上,有一塊大石塊,形狀極似佛頭,不論從遠處,還是從近在咫尺的地方,大小始終如一。聽叔叔說,這塊石頭還有個傳說呢!天上有位神仙下凡巡視,路過東海,為桃花島的清山綠水所迷戀,不願返回天府,化身為石,長住於此。我穿梭在岩石間流連忘返,不由得深深佩服大自然 這位天然的雕塑家塑造出如此巧奪天工的岩石。

接著,我們又往上走,登上桃花山,舉目眺望,山下金燦燦的油菜花和鮮翠欲滴的綠葉將桃花山簇擁起來。道路兩旁奇異芬芳的野花,我都沒有在意。因為,我的心早已飄向山頂美麗的桃花了。那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桃花粉裡透白,點綴著桃花山。“快,我們要去黃藥師居室了!”媽媽在前面催促我。我飛奔而去。走進黃藥師居室,那裡都是古代的用品,名貴的花瓶、鋒銳的利劍、整潔的床鋪,還有老式桌椅,讓我大開眼界。

走出黃藥師居室,我們又去了蒙古包,玩了射擊遊戲,高興極了。

今日桃花島一遊,我又看見了它更加輝煌動人了,真是名不虛傳的“海上仙山、世外桃源”啊。

中學作文 篇6

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題記

回憶是一首靜謐的旋律,伴著時常寂寞的我;

回憶是一泓清亮的泉水,伴著時常感動的我;

回憶是一曲快樂的小調,伴著時常憂傷的我;

回憶是一輪皎潔的彎月,伴著時常遐想的我;

回憶是……

無數個回憶,像一條條紛繁的綵帶,編織著五彩斑斕的世界。

此時的我,倚在窗前,望著繁星,思緒飄回到那片廣闊的田野……

時間彷彿已經凝固,我一個人靜靜地躺在無垠的田野上,伴著初開的雛菊。抬頭看天,看雲,它們原來和我一樣寂寞。耳邊滿是溪水歡快的跳躍聲,而在我看來,那不過是小溪哭泣的聲音。

一次次考試的失利,讓我由奮鬥轉為漠然,又一次看到了父母失望的眼神。只想靜靜地躺在這片遠離塵囂的田野。我閉上雙眼,沒有淚水,沒有哀嘆,是因為還攀爬不到絕望的峰頂。

不經意的回首,卻在不起眼的角落,發現了一株小小的雛菊。已近初冬了,它依然直直挺立,像一位頑強的戰士,把最光輝的色彩灑向世間。我不禁睜大了眼睛。

一株小小的、不起眼的雛菊竟然有這麼大的力量,能與狂風暴雪對抗?我悄悄走近它。這時,它彷彿把胸膛挺得更高了。我驚訝,繼而轉為佩服。

夕陽快要落山了。我恭敬地聆聽雛菊的教誨:一次兩次的失敗並不能代表什麼,不要為它們而迷惘了自己的'雙眼,堅信:成功定會在不遠處等著你……

這是多年前的事了。現在想來,如品茶一般,讓我陶醉了許久。沒想到,現在的作文書中時常出現的類似一幕,竟成了我小時立志的縮影。於是,我帶著這個回憶,走過了漫長而短暫的十五個春秋。

回首往事,我不孤單,在走向明天的時候,我會更加充實和堅定;回首往事,我不膽怯,在邁向未來的時候,我更加勇敢和堅強;回首往事,我不幻想,在人生路途上,我更加成熟和理智。

驀然回首——人生最動聽的插曲。

中學作文 篇7

一到週末,我就緊緊拉住媽媽的手把她拽到了品牌服裝店。一進門,“特步”“安踏”“361”各種名牌商品琳琅滿目,使人眼花繚亂。

“這件紅色的,那件綠色的.。”我環顧四周,頻頻指給服務人員“這件,還有那件……”很快,一身紅綠藍搭配,五彩繽紛、絢麗奪目的服裝就被我精心挑選出來。

追求個性,追求自我,我們獨一無二。

時代不同了,衣著也不同,我們的穿著會越來越好,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富!

中學作文 篇8

秋,是遊子的心傷,瀰漫著憂與愁。而它生在秋天,卻沒有那份悲涼,相反還有著一絲的喜悅。

它小巧玲瓏花兒的色彩已完全掩蓋了那秋的悲涼,一簇簇擠在一起,彷彿是怕孤單。它曾使史鐵生心中的`秋充滿花香,如今它也藏在了我的心中,沒錯,它就是菊花。

前一陣子,媽媽不知從哪裡帶回來一盆菊花,我便深深愛上了它,愛它的沁人心脾,愛它的賞心悅目,愛它的傲然挺立,它的一切都使我迷醉。它的色彩:白色淡雅,紫色溫馨,紅色豔麗,熱烈而又深沉。我站在陽臺上,將它色彩印在心中,枯黃的秋天便有了色彩,使悲傷寂寥的我,心中不覺有了依靠。整個秋天,我唯一的樂趣便是看著那些花兒,在秋風的寒冷中頑強搖擺,怦然心動。

在我心中,春有綠草,夏有群花,冬有白雪,那麼秋就有菊花了。(原創 )

菊花如同一本書,給予我心靈上的滿足;又如同麵包,豐盈我心靈的飢餓。在我心中,它的形象永遠那麼美,每當我看到它,就會想到在逆境時,我內心的痛苦掙扎。是啊!生活中,不是所有山能衝上雲霄,但珠峰可以做到;不是所有人都能頂天立地,但老師做到了;不是所有的花都能在寂涼的秋傲然挺立,但菊花做到了。再想想我們,使我們將它加入“四君子”的行列,而我們是否有它們做的好呢?我們只是讚歎它外表的美,又有誰看見了它的堅強?有誰在“秋天”不說寒,不叫苦?

是它,它做到了,它比我們堅強,比我們努力,卻默默無聞,難道我們不應該向它學習嗎?

中學作文 篇9

多彩的中學生活就要過去了,回首往日,一切就像是在昨天。三年的中學生活,無盡的酸甜苦辣,在這即將告別的日子,一起湧上心頭……

中學生活很甜。同學間三年的友誼濃郁醇香,甜進心坎。從剛入學時的互不相識,到逐漸無所不談,甜,就像蜜糖吃進嘴,一點點地甜到心裡。我們在一起讀書、寫字、高談闊論;我們在一起打籃球、踢足球,滿場飛奔。快樂,大家分享;困難,一起擔當。幸福就是這樣吧!真的,中學生活很甜。中學生活有酸。每當考試不及格,我會恨自己不爭氣,流下後悔的眼淚;偶爾老師輕聲的詰責,我也會覺得委屈而心酸。但是,酸卻是一份真摯的饋贈,每當我因考試不好而心酸的時候,我就會明白:成績需要付出,努力才會得到回報。每當我受批評而心酸的時候,我會告訴自己:自作自受,決不能再犯。就是這樣,每一次的酸楚,都會給我一次警示——“酸,我不怕!”

中學生活很苦。為了最終的目標,為了未來的夢想,我們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天剛亮就要起床為的.是抓緊時間背誦;晚10點了還不肯休息,為的是不把今日的工作留到明天。白天,“語、數、政、外、理、化、生”,課課都有作業;晚上,秉燭夜讀,只因明天老師要將作業檢查。唉,累死了!想想電視上的世界盃,卻也只好無奈地面對那一大摞作業搖搖頭。中學生活,真累!

中學生活,讓我品嚐人間的酸甜苦辣,也態百味。又酸又苦卻又有甜,付出總會有回報。當我輕鬆地將試卷答完,為自己的中學生活畫上一個句號時,暮然回首,原來一切都那麼值得回味。我親愛的中學生活,再見!

中學作文 篇10

“和則兩利,敵則兩害。”這是前些天,溫家寶總理在兩會記者招待會上對中美兩國關係的看法。

中華民族歷經千年而不衰,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和”的思想。中華民族歷來有“友誼之邦”的美稱,“和”始終貫穿於民族的發展中,以至在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中都能看到關於“和”的表演。

從小,我們的老師就教育我們要“以和為貴”,要我們像鮑叔牙對待管仲那樣對待別人。相傳古代有鮑叔牙與管仲這兩個人。年輕時,兩個人合夥做生意,管仲總想佔小便宜,但鮑叔牙不以為他無賴,知道這是因為他家裡窮。之後,管仲出了不少餿主意,導致生意幾乎做不下去,但鮑叔牙不認為他蠢。後來兩人分別投奔齊國的小白和糾。管仲因為糾死而成為階下囚,但卻在鮑叔牙的力薦下,成為齊桓公(小白)成就春秋五霸之一的功臣,官位甚至在鮑叔牙之上。這應該是中華文化中“和”的經典範例。我們不難看出“和則至貴,和則興家,和則強國”的道理。若鮑叔牙因為管仲的一些過失而各奔東西,怎麼會有後來共同輔佐齊桓公;若不是鮑叔牙不計較管仲在自己之上而力薦,怎麼會有後來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難怪管仲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也。”

生活中,我們常說“和氣生財”。在清朝康熙年間,就有這樣一則故事。相傳大學士李英一天收到一封家書,信中家人稱與鄰居因三尺宅基地而鬧得不可開交,希望李英幫忙疏通下關係。李英看後笑了笑,揮筆寫了一封回信,並附送一首:“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看後,主動讓出三尺,鄰居見狀,也讓了三尺,也就有了後來六尺巷的故事。的確,“和氣生財”。鄰居之間為何非得鬧僵呢?抬頭不見低頭見。若非“和”,又哪裡來的六尺巷的'佳話呢?

“和”在過去,當今以及未來,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小到處理鄰里關係,大到外交事務,“和”文化都有其存在的身影。

如今,我們提出建設和諧社會的口號,也不難看到和諧的重要意義。在當今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中,“和”文化更不可缺少。家和則寧,國和則興!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和”融入到我們的文化中,融入到我們的血液裡。只有以鮑叔牙,李英等人為榜樣,從我們中華文化中汲取“和”的精髓,中華民族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

和則至貴,和則興家,和則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