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秋詩作文合集九篇

作文 閱讀(8.02K)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秋詩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秋詩作文合集九篇

秋詩作文 篇1

我國是詩的王國,歷代偉大的詩人在中秋佳節都令一展文采。今天,我們班也在中秋節舉行了一次"中秋詩會"。

詩會一開始,主持人鑾嫻和紫璇就為同學們獻上一段精彩的開場白。接著,就是個人背詩的環節,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用抽籤的方法來決定誰來背詩,這可為詩會添了許多緊張的氣氛。開始了,鑾嫻隨意拿起一個紙團,"王曼!"全班同學立刻震驚起來。王曼站在獎臺桌前,神氣十分緊張,吞吞吐吐地說出了詩題,臉便隨之漲得通紅,甚至急得連眼睛快流出來了。徐老師見她這麼緊張,就給了她準備的時間。第二個是陽陽,她輕鬆地走到獎臺桌前,胸有成竹地背一首詩,棒極了,大家都認可了陽陽的背誦,詩剛背完,掌聲立刻響了起來。然後,又有幾個同學參加了背詩,可他們都大敗而歸。

第二環節就是小組之間的"撕殺"。各個小組在一定的時間必須排出名次,再由主持人抽籤決定哪一組的第幾名來背詩。紙團再一次被拿了起來,教室裡變得鴉雀無聲。彷彿所有人的心都系在那個紙團上,主持人慢慢找開了它。結果竟是我們小組,接下來抽編號。我的心劇烈的跳動著,彷彿要跳出胸膛,腳也不住的顫抖,手心裡的汗也越來越多。"2號!"我的心一下子平靜下來,因為抽到的是高翔。高翔似乎並不緊張,而且還一副迫不及待的樣子。我想,他是贏定了吧。果然,他那洪亮而很有感情的背誦再一次贏得了大家的掌聲。

隨後,便是自我推薦的階段,不過,這一環節可沒那麼引人注目喲!"鈴鈴鈴!"下課了,中秋詩會也結束了。這一次的中秋詩會我又瞭解了許多關於中秋節的知識哩。

秋詩作文 篇2

一字一句,是嘔心瀝血赤赤真言;幽深眸子,是體恤民苦凝望千年。——題記

成都的杜甫草堂,如今是多麼氣派!溫暖的素色雕花門後,有誰曾留意過古老松柏間迴盪著的陣陣怒吼?

門外是狂風怒吼,秋意的天空一點點壓了下來。墨黑,翻騰。讓杜甫原本憂鬱的心情更加沉重。世道混亂呀,曾經也想登高振臂一呼,曾經也想臨頂俯瞰天下。而如今,一心想為朝廷效力的自己也落得個如此下場,杜甫苦笑。破敗的草屋哪兒能看出原來的盛唐,入眼之景只是飽經戰火摧殘的破敗民居罷了。

“呼——”一陣狂風掀走了層層茅草,杜甫急忙磕磕絆絆的拄著柺杖去追,那可是一家人的依賴呀!

呼嘯著的狂風捲著茅草歡快的四處舞動,就像是專門欺負這年邁的老人。而那村子裡的小孩子們卻也不肯放過他,抱著茅草就這麼堂而皇之的跑進了竹林。任憑杜甫吼破了嗓子也沒有任何反應——就像,他無數篇激烈詩詞卻依然挽不回唐朝毀滅的腳步。也對,幾顆小小的石子投入了洶湧的歷史長河,又怎能攔住大河的腳步?

“啪嗒,啪嗒”雨點一滴一滴的透過偌大的洞打在地上,也搭載了他的心裡。世態炎涼,民生極苦,可憐自己一腔報國熱血卻被命運無情的澆滅,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大唐走向滅亡。

雨,變大了。冰冷徹骨。

布被已用了多年,像鐵塊一般,怎麼都是冰的。而孩子睡覺也不安穩,胡蹬亂踢,唯一的一床被子也給踢破了。他看著孩子被凍得發白的臉,心沒由來地抽了一下——還有很動人也像我們一樣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吧。

雨腳如麻未斷絕。

搖曳著的微弱燭光“呼哧”一下,終於經不住暴雨的擊打,滅了。屋子黑了,床也溼透了。他嘆息,從安史之亂開始,就沒有百姓能睡上安穩覺了,自己這並不算什麼呀。時代用冷酷的目光選中了杜甫,讓他用枯瘦的手蘸起墨汁般的悲哀,記錄下時代的程序。當時詩人的文字中,總透著一種走投無路的失落感和嘆老嗟卑的衰颯氣象。如果換了一個人,估計早已被時代所湮沒,聽天由命了吧。

但——它是杜甫!是把自己融入對人世苦難的同情和撫慰中的詩聖!是唐朝下坡路上,雖看到的是小徑的崎嶇,深溝的陰暗,但卻達則兼濟天下,窮亦兼濟天下的杜子美!

黑暗中,一雙幽黑的眸子,陡然射出懾人的光芒!

就算是生活艱難又怎麼樣?就算是飽經風雨又怎麼樣?我還健全,我還能寫詩,我還能站出來說話!我還能用自己從來都被苦難壓扁的目光撐出一片綠蔭,咬著牙,挺著背,為別人遮風避雨!

聽!風在吼,雷在嘯!

看!一個拄著柺杖的人在殘破的茅屋裡仰天長嘯!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誰能想到,一個無靠的窮人會發出這樣的怒吼?又有誰能想到,一個被歷史的車輪碾過的人,會有如此的胸懷感動人間?

一聲怒吼,透著滄桑,卻有一股不可抵擋的力輛,衝開了命運的封鎖!

這才是杜甫!

一個寫“三流”詩的芝麻官,向洶湧的歷史長河了投了幾顆小小的石子。眨眼間被吞沒,卻一圈圈泛起了漣漪。千年後的今天,這些石子儼然已成為了文學史上的一大高峰,引領著歷史長河,影響了千代萬代!

眼眸幽黑——再怎麼窮愁潦倒也要為百姓的疾苦呼籲。

目光深遠——再怎麼體弱身衰也要像葵花向日一樣忠於唐王朝。

這就是他,千秋詩聖,杜甫,杜子美!

我聽到了,杜甫草堂中,迴盪千年的怒吼與情懷……

秋詩作文 篇3

夜,悄然來臨。一輪金黃的圓月已經高高地掛在天空中,皎潔的月光像輕紗一般溫柔。如水的月光透過窗戶溜進各家的房屋,流進人們的`心田。在這八月十五幽靜的月夜裡,我們全家一起欣賞中秋的月亮。

皓月當空,詩興漸起。我不禁賣弄起所學的詩歌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搖頭晃腦地背起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把一家人逗得哈哈大笑。

爸爸就對我說:“我和你媽媽與你比比有關詠月詩詞,你奶奶和爺爺做評委,如何?”熱愛詩歌的我,面對這麼大的挑戰,怎能不說好。

先由我起頭,我苦思冥想了半天,便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的‘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而爸媽好像早已準備好了,我話音未落,爸爸便搶著說:“李白的《靜夜思》中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麼簡單,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張九齡《望月懷遠》中的。”這時,爸媽眉頭緊鎖,已無剛才得意之態,想是他們心中詩句已所剩無幾了吧!心裡一陣竊喜。隨著一陣“地下”討論之後,媽媽朗聲說道:“李樸《中秋》中的‘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啥?我咋沒聽說過呢。但我不能示弱啊,不爭口氣,也得爭個面子嘛!我不斷地在大腦中搜索,如沒頭蒼蠅一樣尋找著。棒極了,靈感來了,我想到了一句。我故意“顧左右而言他”了,爸媽可更得意了。評委奶奶急了,催促起我來:“孫女,快啊,快點啊!”我則不緊不慢地吟道:“‘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李商隱的《霜月》。”

媽媽急不可耐了:“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我不徐不慢:“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爸爸急忙對上:“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哈哈,剛剛學的,我竊喜。

爸爸媽媽又商討一番齊曰:“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我不假思索地說道:“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這次,可難倒爸媽了,他們足足憋了有十分鐘。評委爺爺在一旁大聲催促:“快,快,3,2,1!好,我宣佈孫女獲勝。”

耶,我得了冠軍啦。我高興得手舞足蹈,像一隻瘋猴子,並站到桌前模擬講一段獲獎感言呢,逗得他們笑得前俯後仰,連腰都直不起來了。

我們就這樣度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詩夜。

秋詩作文 篇4

今天中午,我們班舉辦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秋詩詞會。活動由班長主持,各個小組都為此次活動做了精心的準備,製作了中秋節內容的PPT,整個活動活潑有趣,氣氛十分熱烈。

活動一開始,我們每個組都介紹了一些有關中秋節的傳統文化知識,我對這些知識非常感興趣,從中受益匪淺。中秋節和清明、端午、春節並稱為中國傳統四大節日。中秋節的傳統活動有吃月餅、喝桂花酒、賞月、看花燈、猜燈謎等,人們藉此團圓的機會,述說彼此的思念之情。

隨後,我們也欣賞了一些關於中秋的經典詩詞,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蘇軾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詩人借賞月抒發了對遠方弟弟的思念。

最後,我們一起做遊戲,飛花令,猜謎語。大家喝著香甜的桂花茶,吃著月餅,傳頌著經典的詩句,彼此接龍。同學們玩得聚精會神,腦子飛快的轉動,想著合適的詩句。猜謎語的環節,有同學剛說完“在桂花樹旁賞著月亮,打一成語。”另一同學就脫口而出“花前月下”。大家都為他的機智鼓起掌來。

我認為這次活動舉辦的很成功,非常有意思,真希望以後可以多舉辦這樣的活動!

秋詩作文 篇5

星期五上午,老師向我們宣佈下午的班隊課上舉辦“中秋詩會”,讓每個同學都準備一個節目。說是“詩會”,其實節目形式不侷限於詩歌朗誦,可以是唱歌、器樂演奏、相聲等,所以大家都很積極地去準備了,我也不例外。

中午回家我把這個訊息告訴了爸爸媽媽,他們問我要表演什麼節目,我說就拉小提琴吧。為把節目表演好,我午覺都沒睡,在樂譜中尋找合適的曲目。嗯,就《花好月圓》,很應景的,於是我吭哧吭哧地埋頭苦練。可惜這首曲子由於很長時間不練了,因此拉得斷斷續續,很是生澀。媽媽有點聽不下去,建議我換首曲子。我又選了《新春樂》,也是一首歡快的曲子。我想這首是蠻熟練的,就沒有練習,背起琴盒上學去了。

教室裡,同學們都很興奮,嘰嘰喳喳地交流各自要表演的節目。沈老師宣佈中秋詩會開始,第一個節目是朱晨銘和嚴琦陽合作朗誦《中秋》,第二個節目就輪到我了,我拿著小提琴走向講臺。面對全班同學,我不禁有點緊張,一不留神,錯了好幾個音符。我更加緊張了,忘了樂曲怎麼拉了,只好撓撓頭,向老師如實說忘了。沈老師呵呵一笑,讓我回到座位上,同學們也一陣鬨笑。我有點難為情,後悔沒有充分準備熟練樂曲。接下來的節目還是很精彩的,同學們都表現得很不錯,掌聲笑聲不絕。我也認真地參與其中,忘了剛才的尷尬。

這次“中秋詩會”,讓我們陽光班每個同學都展示了自己的才藝,我也從中得到了鍛鍊。雖然我出了點小意外,但我切身體會到“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是行不通的,以後無論做什麼事,我都要吸取這個教訓。

秋詩作文 篇6

盈盈月光,我只取一團最清的;落落餘暉,我只擁一縷最美的;灼灼紅葉,我只拾一片最豔的;年年中秋,我只採擷最重要的——團圓。

昨天中午還是赤日炎炎、熱浪滾滾,34℃高溫,儼然夏天一般。一夜風起,秋老虎被趕得無影無蹤,下起了綿綿秋雨,迎來了冷雨中秋。

清早,爸爸、媽媽就帶我來到了外婆家。餐桌上擺滿了美味佳餚,而外婆卻仍在廚房裡忙碌著,我看了疑惑不解,就跑到廚房問外婆:“外婆,桌上的菜都擺滿了,你怎麼還在忙啊?”外婆聽後,笑嘻嘻地回答說:“這你就不懂了吧,我現在是在做燒餅,中秋節晚上敬月亮公公用的。”外婆做的燒餅有兩種:糯米麵包的黑芝麻糖燒餅和乾麵包的蘿蔔絲燒餅。外婆不停地忙著,臉上洋溢著歡樂。聽了外婆的話,我不禁覺得中國的傳統節日氣氛濃郁、豐富多彩,真想看看晚上敬月亮公公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到了晚上,天氣不太好,氣溫更涼,沒有看見月亮,心裡覺得非常遺憾。吃過團圓飯,看見外公把方桌搬到陽臺上,我的勁頭又來了,連忙幫著搞運輸。不一會兒,桌上放上了一杯茶,一枝藕,一個團圓餅,一盤燒餅,還有一碟碟水果等:石榴、柿子、蘋果、桔子、葡萄、芋頭、菱……整整齊齊放滿了一桌子,還點燃了一柱香。這大概就是外婆說的敬月亮公公吧!這時,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菱角、瓜子,喝著茶,說著、笑著、暢談著幸福,等著月亮出來。我突然想起今天雖然沒有月亮,我們可以搞一個小活動,彌補這個遺憾。我就說:“今天沒有月亮,我們就來吟誦一些描寫月亮的詩句吧。”大家很贊同,於是外婆當裁判。我一馬當先背起了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媽媽不甘示弱,接了下去:“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媽媽剛說完,外公就接了上去:“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輪到爸爸了,爸爸想了想,滔滔不絕地背了起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我猶興未了,緊接著又朗誦起來,一家人其樂融融。

我喜歡中秋,喜歡中秋的月餅,喜歡中秋的意境,喜歡中秋的文化,更喜歡中秋和家人團圓在一起!

秋詩作文 篇7

沒有冬日的嚴寒刺骨,也沒有春日的蠢蠢欲動,更沒有夏日的嘈雜喧鬧,那就是秋,我盼望已久的秋。

詩人眼中的秋,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向我們繪出了一幅以金黃色的秋日作為背景,一隻鶴凌雲而飛起,緩緩飛向遠處雲層的畫面。試想,近處可能有農民在地裡耕作,村口的一棵老松樹旁,有溪水緩緩流過,魚兒時而躍出水面,時而又噗通一聲鑽到水裡去了。幾名婦女坐在溪邊的岩石上一邊洗著衣服一邊拉著家常,時不時傳來陣陣悅耳的笑聲。遠處是層巒疊嶂,連綿起伏的山峰,山中還零零散散地坐落著兩三戶人家,屋頂上冒出縷縷炊煙

畫家眼中的秋,是一幅詩情畫意的水墨畫。想象一下吧,瀑布唰唰唰地向下流,溪水的交界處有幾名孩童在玩耍嬉鬧,瀑布口是一名放牛娃在吹著悠揚的笛聲。若再添上幾筆雜亂無章的雨點,幾層若有若無的濃霧,又是怎樣的一番韻味呢?林中雨水拍打落葉的嘀嗒聲,小鳥此起彼伏的嘰喳聲,還有潺潺的流水聲,路人踏起的水花。

而我眼中的秋,則是想象中的樂園。楓葉像雪花一樣飄落下來,我與朋友便在這別有韻味的世界中散步。秋風徐徐吹來,幾根樹枝在秋風中有節奏地搖搖晃晃,宛如一個曼妙的舞者。我不禁放慢了腳步,去細細感受這令人痴迷的境界,沙沙沙沙沙沙

秋天是令人陶醉的,更是令人嚮往的。

秋詩作文 篇8

9月29日下午,一個別開生面的中秋節主題班會在高一國小四(7)班教室召開了。

首先,班委們一起大聲喊道:“四(7)班中秋節主題班會開始嘍!”“譁!”全班同學鼓起掌來。徐欣和黃子欣把精心準備的中秋節資料通過幻燈片展示出來。資料的內容有趣,插圖可笑,不但包含中秋節的來歷、習俗,還提到了相關詩詞、傳說,圖文並茂,生動活潑。同學們看得津津有味,他們有的爬到桌子上,瞪著眼睛瞅著螢幕,聚精會神;有的剛開始皺著眉頭百思不解,過了一會兒又豁然開朗,像解決了世界難題一樣興奮不已;有的靠在椅背上,顯出一副我早就知道的神情,不時露出得意的笑容。

隨後,幾名班級中隊委開始為大家表演詩朗誦《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中隊委們一人一句,或慷慨激昂,或聲色低沉,彷彿表演者在月亮下和詩人一起喝酒。他們朗誦得有聲有色,同學們也搖頭晃腦,跟著默默背誦。

最後是同學們自由表演的時間,陳慧濤、周韞琦和我自告奮勇走上講臺,充滿激情地表演了我們事先排練好的節目《中秋的月亮》。這是一個由幾首有關月亮的古詩串聯起來的節目,每個人由動作手勢表現了月亮、中秋的主題,形式十分新穎。聽著我們滾瓜爛熟的背誦,看著我們一個個到位的動作,同學們把手都拍紅了,連老師也不由笑了。

中秋節主題班會結束了,但同學們依然沉浸在精彩節目的回味中。

秋詩作文 篇9

八月十五,月圓秋涼。

那片引無數詩人為其贊詠的冰魄高掛在銀河中,碎銀般的光芒毫不吝嗇地灑滿大地,清冷美麗。

抖落一身月光,蘇軾舉起酒杯,一仰頭,心內又添了一份苦愁——每逢佳節倍思親啊!月兒,在如此孤單的夜晚,也只有你能陪我飲酒了。既然對我有情,又為何亮得我不敢正視,圓的我心碎呢?

好象風也知道這原來豪放的詩人的心思,鼓腮一吹,幽暗的雲就會慢慢向月兒飄去,不一會兒,月亮就藏在雲後。

蹣跚地在院中踱步,蘇軾灌進了一杯又一杯。或許是酒力不勝吧,又或許是心頭那份愁苦太過於沉重,蘇軾最終倚臥在了一棵楓樹下。

已是秋季,楓葉早已紅了一樹,遠遠望去,如同一團烈火燃燒著夜幕。風兒掃過,調皮地搖落幾片楓葉,又轉身離去。

一片火紅的楓葉在空中打了個卷,漂呀飄,落入了蘇軾的懷中。

輕輕地拾起楓葉,蘇軾喃喃自語道:“唉,既知終會飄落,楓兒,你又何苦紅得如此粲然,如此璀豔呢?……莫非你亦有心?一顆火紅的心?……”

蘇軾用食指觸控著楓葉清晰的紋路,耳邊迴響起遠方的弟弟的聲音。“哥哥……”“別灰心,哥哥……”“讓我們重頭再來吧……”

剎那間,蘇軾如遭電擊般戰慄了一下,他知道,他的自信、他的豪情、他的志願,重新回到了他的身邊。

顧不得沾染上的灰塵,蘇軾匆忙地站起,望向了夜空。不知何時,遮月的雲飄去,月亮再一次綻放奪目的光彩,甚至比剛才更加耀眼,連北斗天狼也望塵莫及。

“月兒,方才錯怪你了!”蘇軾朗聲笑道,“你有你的陰晴圓缺,我有我的悲歡離合,二者都是不能永團圓的呀!”說完,蘇軾入書房取出文房四寶,揮毫寫下了千古名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風柔和地拂著大地的臉頰,月靜靜地照耀著大地,它們看見了,也見證了這個中秋的詩夜,這個千古流傳的詩夜。

院子裡的那棵楓樹又飄落了幾片紅葉,在空中旋飛如燃燒的火焰,又好象是詩人的心,乘風飛去,飛到了久別親人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