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有關古詩的作文彙編七篇

作文 閱讀(5.91K)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詩的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古詩的作文彙編七篇

古詩的作文 篇1

古詩文,是我國的文化寶藏;古詩文,是我國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的沉澱;古詩文,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重新審視世界。讓我們走進古詩文,感受詩人詞句中的另一個世界。

從古詩文的視窗眺望,我看到了我喜歡的李白的《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意境華美,展現出的卻是一副哀傷的情景,作者因性格耿直而遭貶官,開頭一句直白無比,點明瞭作者現狀:豪放派的大詩人李白無法適應當時拘束的官場,縱有千萬豪情,卻無從報效國家,這讓我看到詩人所處社會的一層淡淡的黑暗,也讓我想起了當代文學青年韓寒等的境遇,好在我們現在的社會更加文明而開放,韓寒們也通過自己的努力打出了一片天地。

從古詩文的視窗眺望,我看到了“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著名的以榮景寫哀情的詩句:表面上是歡歡樂樂,並無所憂,實際上則是內心愁苦,世俗的壓迫讓作者無拘無束的性格與當時的為官之道發生了劇烈的碰撞,詩人約束不了自己,更改變不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失意官場,這讓詩人內心深處更加孤獨。古人的社會,除了為官,文人選擇的餘地不多。我們現在的社會,比起古代,已經開明瞭太多。但就拿現在上海與浙江的大學聯考改革來說,存在很大的黑洞,3+3考試,許多考生沒有選物理,因為物理是國中四大名校的天下,可是沒有選物理的同學許多好專業都不能報考。我慶幸自己喜歡物理,成績也還不錯,不然會不會和李白一樣鬱郁不得志?每個社會都有瑕疵,關鍵是社會的主流能夠及時地發現並改進。

從古詩文的視窗眺望,我看到了“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這句詩。詩中“無情”是中心詞,看似詩句情調上揚,實則下落到谷底,作者在詩中巧妙地運用了含蓄的手法進行敘述,令人在讀後理解了他的愁苦——無家人陪伴,孤身一人,不受朝廷重用。這段話,也許很多同學都感慨至深:剛完成小升中,考入四大名校,大家都是國小的精英,可是國中的重新洗牌與管理方式,讓大部分同學不能適應,學校教得多,但不考;老師除了灌輸知識,基本不教育孩子,給大家的感覺就是“邈雲漢”啊。我也經歷過這個階段,幸運的是,我一兩個月就調整了過來,完成了蛻變。看到那些還沒有調整過來的同學,我禁不住感嘆:“嗚呼,學校是不是應該適當地調整一下教育策略?”

由古詩文的視窗回望,李白一首《月下獨酌》既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又揭示了他所處社會的黑暗。這首詩跌宕起伏,率性天然,朗朗上口,成為千古名詩。我很喜歡這首詩,它讓我通過古詩文的視窗眺望,在字裡行間,在作者營造的意境之中,我看見的不僅是詩人的情感,還有他的生活,他所處的社會環境;在古詩文文字的基礎上,我也觀察著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環境,並將其與之前的歷史時期作對比。這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吸取古人的教訓與得失,提升自我,改善社會,讓我們與偉大的祖國一起,更上一層樓。

從古詩文的視窗眺望,受益匪淺!

古詩的作文 篇2

古詩中,有遠方。遠方中,既有感情,也有風景。

遠方的詩,是有感情的。

每當讀起送別詩時,彷彿自己就是作者本人。“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的《送別》使我感到傷懷。雖然才剛剛送走朋友,可禁不住又十分掛念朋友,到明年春暖花開,草木轉綠時,朋友你能否再回到這裡來呢?“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孟浩然的《送朱大入秦》使我感到孟浩然的依依不捨。孟浩然有一把價值千金的寶劍,朱大因為要去長安,孟浩然為了表達自己的心意,在送別朱大的時候,取下來贈送給朱大,願他一路多保重,也是孟浩然平生對他的一片赤誠之心。

遠方的詩,是美麗的。

每當讀起田園詩時,自己彷彿置身於田園之中。“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使我看到眼前的一幕:在稻花的香氣裡,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讓我看到: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

遠方的詩,是雄偉的。

每當讀起邊塞詩時,我總能被帶入戰爭的歲月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的《涼州詞》帶我進入到戰爭的前一晚。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聲助興催飲,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殺敵報國,戰士們個個豪情滿懷。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戰場上又何妨?此次出征為國效力,本來就打算馬革裹屍,沒有準備活著回來。

古詩中的遠方,既是傷懷的,也是依依不捨的。既是美麗的,也是雄偉的。

古詩的作文 篇3

政治失意,仕途受阻,成為文人墨客千古不絕的浩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從來就不曾瀟灑過。

但一些人是幸運的。李白、劉禹錫和蘇東坡的詩文裡,兼濟天下的使命感並沒有消磨於壯志難酬的扼腕之中,反倒是一種豁達開朗的情懷躍然紙上。

天寶元年,李白離都當官,唐玄宗並未重用李白,加之受到佞臣的讒言汙衊,他難忍其辱,懇請唐玄祖放他還山。與其說是自願退仕,毋寧說是被皇帝賜金放還,排擠到朝廷之外。於是,李白背上行囊,出走廟堂。李白二十年來的入世之夢瞬時灰飛煙滅,其中的艱辛又怎能輕易釋懷?李白憑天縱之才謀得小吏之職,頓感行路之難。一腔意氣化作茫然,他便著下《行路難》一詩。寶劍出鞘,揮向何方?杜甫曾評價李白“未就丹砂愧葛洪”,說他歸隱避世也是徒勞。就這樣,在處處逢難,舉步維艱之際,李白的仕途生涯決定再續。希望重燃,仰天一聲“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筆鋒陡然一轉,錚錚鐵骨在久居暇荒之後,再次讓世人看到了骨子裡就有的豁達樂觀之情懷。

劉禹錫在政治上失意後,感慨時事之變遷,依舊曠達逍遙。時值王叔文政治改革失敗,劉禹錫遭貶。路經揚州城,遇到了老友白居易,宦海生涯如風吹草蓬,他鄉相遇,該當暢敘別情。白居易為劉禹錫鳴不平,劉禹錫自然應作詩答謝,於是誕生了傳世佳作《酬樂天揚州處逢席上見贈》。這首詩在他身後的一千多年裡,溫暖了無數人。當政治抱負無處施展,蒙受不白之冤時,我更偏愛劉禹錫的憤世嫉俗、泰然處之。千帆過盡,萬木逢春,如同寒冬的一抹斜暉,即使不熾熱,卻也讓人相信身後的豔陽天,一代詩豪終究是在文壇上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座標,也終是一身浩然正氣,活得灑脫自在!

蘇東坡在世人眼中,亦是幾分豪氣幾分俠義。他一生宦海浮沉,數次被貶,奔走四方。那一夜,他寫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正值中秋。當時他被貶密州,由於政治立場不同,與弟弟子由數年未見,甚是想念。面對明月,蘇軾心潮洶湧,由矛盾苦悶,力求超脫到積極達觀,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個性氣質展現於世人面前。詞中對苦難的傲視和對痛苦的超越幾乎是前無來者,後無古人。蘇軾一生風雨,過眼雲煙,我行我素,泰然處之,他把別人眼中的苟且居然活成了自己的瀟灑人生。真正是:蘇軾一出場,就驚豔了整個大宋。

斯人已去,此三人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他們留給我們的,是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他們的詩文,窮盡了曠達的風骨,窮盡了豁達的情懷。只願字斟句酌,隨他們一起遊走其間。

古詩的作文 篇4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乘東風放紙鴛。”咦,我們學軍國小的讀書節不是已經快結束了嗎,為什麼大家還在那兒朗誦古詩呢?對啦,雖然讀書節已經結束了,可同學們都已離不開這一們名叫“古詩”的好朋友了,只要一有空,就會細細品讀它。這不,元旦就要來臨了,我們班要錄製我們的最後壓軸節目----《村居》啦!

初讀這首詩時,我們好像或模模糊糊懂得這一層意思,以至於讀得沒有感情,唱得不夠活潑,死氣沉沉的。直到進一步瞭解了意思,才領教到這位清朝作家高鼎的作詩水平有多高,短短的幾行字,就讓我們眼前出現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在草長鶯飛的二月,柳枝冒出了新芽,小朋友們正乘著東風放著風箏呢!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令人既緊張又興奮的一天----我們要錄製《村居》啦!當攝相機面對我們時,我們的心跳在嗓子眼,當優美的伴奏音樂響起時,我們就微笑著邊跟著節拍邊搖著頭,我們配合地如此默契,幾乎沒有一絲差錯。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如今的結果是我們學軍人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也讓同學們體會到了古詩的魅力。

古詩的作文 篇5

故事是中華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它擁有著優美的 、讀起來朗朗上口的語句。在我們這個詩的國度,幾千年來,詩歌一直是文學歷史的主流。

我非常喜歡蘇軾的《飲湖上初晴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首詩描寫了陽光燦爛的西湖水光瀲灩,細雨濛濛時西湖山色朦朧,任何時候西湖都一樣地美麗,就好像古代美女西施一樣,無論濃妝豔妝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姿卓越,令人傾倒。

我還喜歡一首描寫西湖夏天的詩,這首詩是楊萬里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印日荷花別樣紅。”這詩描寫出了盛夏西湖之美,它的意思是,到底是六月的西湖,景色與別的季節就是不一樣,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荷葉,襯托出朵朵紅色的荷花,極其壯觀絢爛。詩中的“碧”和“紅”突出了荷花荷葉給人感受到荷花奔放的生命力。

讓我再來談談令一首我也非常喜歡的古詩,那就是林升的《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詩的前兩句寫當時虛假的繁榮太平景象,在這種歌舞升來的氣氛下,哪裡還有一國難當頭的影子,和抗擊復國的鬥志!後兩句寫,暖洋洋的春風把達官顯貴吹得如醉如痴,他們簡直把杭州比作汴州了。這首詩構思巧妙,語句樸素而意味深長。我喜歡這首詩是因為這首詩在辛辣的諷刺中包含著極大的憤怒和無窮的隱憂。

我覺得我們應該發揚傳統文化,傳承民族精神。做一名優秀的文化傳播者。我從前三首詩中彷彿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古詩的作文 篇6

野芳發而幽香“春”;佳木秀而繁陰“夏”;風霜高潔“秋”;水落石出“冬”。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更是源遠流長。詩中的“春”是春意盎然,詩中的“夏”是生機勃勃,詩中的“秋”是雁過留聲,詩中的“冬”是寒雪紛飛。我則尤為喜歡詩中的`“冬”。

在冬天,爺爺抱著我坐在火爐旁的搖椅上教我一首首的背誦唐詩。我清晰的記得背誦的第一首詩是王安石的《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多美的一首詩呀!我愛梅花,愛它的高潔,愛它的謙虛,更愛它的堅貞不屈。冬因梅而傲,梅因冬而俏。

漸漸地,接觸了描寫冬的古詩。王維的《四氣歌》“鳴笙起秋風,置灑飛冬雪。“陶淵明的《四時》“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鬆。“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其中我最喜歡柳宗元的《江雪》他把冬天的氣氛,景象都淋漓盡致的刻畫出來。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對詩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在這一次綜合學習中我又開始接觸元曲。元曲中的神祕促使我走近它,元曲中我最喜歡關漢卿的《大德歌(冬)》:雪粉花,舞梨花,再不見煙村四五家。密灑堪圖畫,看疏林晚鴉。黃蘆掩映清江下,斜攬著釣魚槎。詩的意境真美!在詩中沒有人跡卻不缺少熱鬧,寒冷卻不缺少生氣,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我開始讀白樸的一曲《天淨沙。冬》:一聲畫角譙門,門庭新月黃昏。剛開始讀時它讓人揣摩不透,我正要去翻詩意,老師攔住我說:“詩就像茶需要細細品味,需要在一次次的揣摩與品讀下才能得知它的含義。”

我輕叩開了詩歌的大門,也對詩人和更多的描寫冬的詩有了興趣。古詩雖然離我們有幾千年的歷史,但在我們細細的品味下,古詩好像搖身一變走進了我們的生活。現在我還會比較古詩與現代詩的不同,在學習方面也積累了不少知識。我願意牽著你的手,再次輕叩古詩的大門,走進詩的國度。

古詩的作文 篇7

初夏的季節,日裡夜裡總傳來孤單而嘹亮的鷓鴣聲,在這熱風冷雨的無賴光陰中亂人心腸。

“唯有鷓鴣啼,獨傷行客心”,鷓鴣在中國古詩中是感傷的象徵,聲聲鷓鴣曾喚起一代代文人的多少愁怨。

翻開歲月塵封的歷史長卷,發黃的夾帶一股濃厚的書香氣味的詩集,一種深刻的精神直入骨髓,那便是感傷。喜或者怒最多隻是人心而已,感傷卻能徹骨。

楊柳依依,雨雪霏霏的《詩經》,厚地天高,痴男怨女的《紅樓夢》,從它們那邊透出的是一種哀愁,一種傷感。

古文學史上,那感傷的身影隨處可見。傷心淚,斷腸聲,傳達的是感傷的心聲。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這人生苦短,天地蒼茫的痛楚不時地襲上心頭,使那無所依憑的淒涼揮之不去。《古詩十九首》紀錄著那感傷,那孤寂,有一種天啟般的意味。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聲聲催人動情的歌聲承載著李後主的絲絲無奈。後主失去江山,道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使人不禁悲從是中來,感傷情緒一發不可收拾。

李後主的感傷或許只有秦少游的哀愁能與之相比吧?“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少遊失去了愛人,無奈的悲苦融入如此美麗的詩句裡。也許這種感傷詩他們對人世的控訴又是他們在人世的寄託。

不知何時,手中的古卷早已潮溼了一片。回想人生,感傷的生活比比皆是。置身詩人的內心世界,周處一切都具有那些許的無可奈何。

“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一本《青玉案》有的是離愁別緒的感傷;“二十四前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一首《揚州慢》呈現的是愛恨情仇的感傷;“六朝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唱出的是國家凋零的感傷。

要說感傷的文人,或許李清照是當選的人物吧?一名柔弱的女子,面對的是國破家亡的悲慘命運,但她卻沒有半分懼怯。“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陪伴她的是無盡頭的孤獨與傷心。“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夜夜孤寂,傷感滿懷,在這位奇女子的身上有著道不盡的憐憫與無奈。

夜裡忽然下起了小雨,冷風吹起窗戶陣陣聲響,也吹乾了眼角的淚水,手中的長卷。細耳傾聽,孤獨的心情,傷感的心境,躍然於或明或滅的燈光裡。

鷓鴣聲又傳來,手捧書卷,雙眼漸合,卻不知何時睡著了,夢裡或許又回到詩人的傷感世界裡,和他們共同經歷那生活的無奈。

傷心淚,斷腸聲,傷感的精神,又一種徹骨的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