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實用的自己動手作文十篇

作文 閱讀(3.26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自己動手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自己動手作文十篇

自己動手作文 篇1

由於元宵節不是國家法定規定日,我們學校不放假,所以我們就在學校過元宵節了,為了讓我們過一個和和美美的元宵節,我們班主任老師組織了一次活動,那就是我們自己做元宵。

我們先將糯米粉用開水調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會過稀;也不能過少,少了沒粘性。然後取一塊皮在手掌中搓成圓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個窩,把餡放在裡面“包”好。放餡時一定不可以太貪心,否則會把皮的“肚子”給撐破的。

我按照老師說的煮元宵的四個訣竅:“開水下鍋,慢水煮,點冷水,勤換水”將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進水裡。沒多久,可以起鍋了,掀開蓋子,只見一個個雪白的湯圓漂浮在水中,彼此緊貼著,好像一粒粒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將它們舀到碗裡,聞著那香噴噴的味道,忍不住咬了一口,真好吃啊。

以前我都是吃媽媽煮的元宵,今年是我自己做的元宵,感覺心裡美滋滋的,但是我還是想媽媽和爸爸,因為元宵節是一家人團圓的節日。

自己動手作文 篇2

升入國中了,課內的知識已經不能滿足我的需要,網路成了我必不可少的夥伴。可是就在幾天前,家裡的電腦剛剛壞掉,爸爸也不肯為我再買,於是我決定,自己賺錢買電腦

賺錢的方式不多,但是金額卻很大。方法有三種:一、和爸爸打籃球。二、賭花生。還有最後一種方式就是扔硬幣。這幾種玩法都是爸爸想出來的,所以我不是很佔優勢。

先說打籃球,規則很簡單,一對一比賽,進一個球可以贏十元錢,贏夠五十就回家。每天寫完作業,趁天還亮著,我就和爸爸來到小區的籃球場,打比賽。剛開始,我總是輸,看著自己的錢五十,五十的跑向爸爸的腰包,我有些氣急敗壞。自那以後,每次打球我都會找一些理由讓爸爸犯規,得到球權。所以我在正常情況下經常贏得比賽。找理由讓爸爸犯規並不是耍無賴,而是製造犯規。是籃球技巧中比較奇葩的一種。所以,我的壓歲錢漸漸到了一千三百元。爸爸輸了二百多,很是不服,便找了一個他小時候經常玩的遊戲:賭花生。

遊戲規則很簡單兩個人玩,一局一百元。一個人把花生殼經過處理放在桌子上,另一個人通過用眼觀察的方式猜裡面有沒有花生仁。既然是爸爸提出的遊戲,那他一定玩過,所以有經驗。而我就不同的,只能靠蒙和猜來判斷。一般情況下有大裂縫的就是沒有仁,因為明顯他是為了故意給你看到那個裂縫。隱隱約約能看到裂縫那裡面就是有仁,因為他是在故意隱藏那個裂縫,卻還又故意讓你看到一點。可是中間還是出了問題。爸爸做的道具花生根本不按照我說的正常套路走。因為爸爸的手不像以前那樣靈巧,可以把花生組裝的毫無縫隙。所以,他正好佔了這一點的優勢,我慘敗而歸。一千三百元又變回了一千一。

最後一個遊戲正是我贏錢的關鍵。規則是用一樣的硬幣往牆角仍,誰離得近,誰贏。一局也是一百。雖然我沒有玩過那個遊戲,但是對連垃圾都是”扔”進桶裡的孩子來說的我來說,特別適合。因為經常那樣扔垃圾有助於我會力度的把握。遊戲規則是這樣的:兩人用同樣的硬幣往牆角扔,誰的硬幣離牆角近誰就可以取得勝利。一局也是一百。

遊戲驚心動魄。我和爸爸站在同一條線上,手握白金小旋風——一元硬幣。“三二一走你!”我的硬幣順著地面滑了出去逐漸接近牆角。“碰”的一聲,硬幣和牆面發生了碰撞,硬幣在原地打轉,逐漸慢下來,停在了距離牆角大約一釐米的地方。爸爸緊接著也扔了出去,剛剛停在了我硬幣的前面一點點的位置。“唉,又一百。”我失落地說。“再來,再來。”我很不服氣。不一會,我便掌握了玩這個遊戲的竅門。一百,二百,三百……我贏了整整五百元。“再來一局五百的。”爸爸迫不及待地說。“好!”

這一局決定我的“生死”要是贏了,那可就賺大了,但一旦輸了,前功盡棄,全完了。我練了兩次,便開始正式比賽。我緊張得滿頭大汗,手也抖個不停。三二一。我心裡默唸。硬幣順著我手的方向滑了出去。可是,我自己明顯感覺到我的勁有點小。完了,全完了。

“碰”硬幣被地板的縫隙卡了一下,立了起來,繼續向前滾動。五釐米,四釐米,三釐米,兩釐米,一釐米!!!硬幣輕輕碰了一下牆,累得癱倒牆根。這難道是老天睜眼了?我都能贏,而且是以這種方式!太幸運了。“贏了,贏了,這次贏定了,準備付錢吧哈哈。”我傲慢極了。爸爸好不慌張,也出手了。但果然不出我所料,爸爸的硬幣在我後面。壓歲錢瞬間漲了五百,變成了兩千一百元。那天晚上,我累積了。緊張了一天的我,終於放鬆了下來。那感覺,倍兒爽。

事後,我才明白,原來這是爸爸一手策劃的“陰謀”。爸爸想讓我體驗一下自己賺錢的快樂

我賺錢,我快樂。

自己動手作文 篇3

人生有許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去買東西······但令我至今仍然記憶猶新的就是第一次動手做飯了。

說來也巧,那天正好媽媽加班,爸爸又出車,家裡就只剩下我和哥哥兩個人。我們這兩個向來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在那天居然動手做飯了。(話外音:那是實在餓得前肚皮貼後肚皮了,要不然一定堅持到媽媽回來。)

由於本“檢查官”經常“檢查”媽媽做飯。(就是媽媽做飯我看著)所以做米飯這一關難不倒我的。我先把兩碗米洗乾淨,放入電飯煲裡,倒入一些水。這個倒水可有講究,要求水位沒過大米大約小手指一節,看到沒有,這就叫做“經驗”。在本人“精湛”的廚藝下,香噴噴的大米飯就完成了。

不過,接下來的炒菜可就不這麼順利了。要說這人倒黴,真是喝涼水都塞牙。這不,倒黴事就接二連三的發生了。

炒菜炒菜,最主要的原料就是菜了。可是這幾天家裡的菜奇缺,我和哥哥找了半天居然才找到4個辣椒和幾根蔥。可是這兩樣也不能在一起炒呀。唉,真是的,哪怕再多幾個土豆也行啊。

接下來便是本“大廚”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平時看媽媽做菜都是先熱鍋,再切菜,等媽媽把菜切完了,油也開了。於是,我也決定按照媽媽的步驟做。

可是,沒想到我把油倒鍋裡,去切辣椒,這笨手笨腳的等油都開了我連一個辣椒都沒切完呢。平時看媽媽切不都是挺快嘛,怎麼到我這就這麼慢了呢。這是我就想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

自己動手作文 篇4

今天上午,對於我們組,我們全級,是一個很重要,讓人興奮的時刻,那便是野炊課。

明媚的早上,我們吃過早餐後(恰好今天是我們班值日,負責飯堂的清潔衛生工作),分工合作完成了飯堂清潔工作,之後便趕回宿舍,把野炊的必需品都裝起來,搬到操場集合。我們之前都沒有如此興奮,激動。我是第一次和這麼多人野炊,而且適合每天在一起月彼此不知道對方廚術如何的同學。

我們組早就有一個周全方案,在出發來南海前便已準備好了所有湯底材料,打包在行李包裡,這全靠三位核心人物——有野炊經驗的林漢文同學,常自己動手熬湯的湯錦龍同學以及組織能力強的申宇哲同學。我們完全相信他們的實力,在盡力做好分內工作同時也盡力扶助他們。

基地的老師在給我們講授有關野炊的知識和注意事項之後,便讓我們自己在爐灶旁勞作。我們組迅速分配好工作,其中由我負責洗菜,清潔衛生工作。我等同學領了餐具後,便迅速洗刷好餐具,挑洗蔬菜。以前從來沒有在那麼簡陋的地方洗刷東西,做這一類的活。

看著灰黑色的水泥地,不由得長生一種抗拒,一種厭惡之情。這時也想起了家裡雪一樣白的洗手盆,洗刷盆。

經過一番折騰,終於把所有餐具洗乾淨,為炒菜的同學做好準備工作。這時,我們組超強的男生們已經把爐灶裡的柴點著了,看看其它組,還在手忙腳亂當中。

我們首先把湯熬起來,扔進去一些紅蘿蔔,一些自帶玉米和一大塊豬骨頭。同時,另一個米飯,避免煮糊飯了,下面的或有另一個同學控制。分工清楚,合理配合。老師不是從旁經過,讚歎我麼的團結合作。開啟我們的飯鍋,念道:“不錯,不錯”

之後,我們發現我們太多菜了,根本不夠時間,便利用美食,央求老師寬容一點,同時炒菜的同學也加快了速度。到最後我們的油鹽都不夠了,組員又分散去其他小組借。其他族的同學都炒好菜,開始動筷了。東湊西拼的,又借到一小瓶滿滿的油了。

11點,我們準時開飯,最受人歡迎的是可樂雞和老火湯,連老師都忍不住留下來嘗幾口。我們非常成功的番薯飯,老火湯,可樂雞,番茄炒蛋,煙肉炒土豆,瘦肉辣椒炒青瓜都贏得不少老師的稱讚。

這一頓飯,是我們來到技校以來最滿足的一頓了。可能是因為那是我們自己動手煮的,而且味道都很好!

我們的團結合作連我自己也感到驚喜,每個人都有動手幫忙。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自己動手作文 篇5

臨近六一節前的週四的下午的第二節課,我們班舉辦了一場美食會。美食會上的美食都是同學們自己動手做的,我做的是琥珀核桃,這是我從爸爸那學來的。

為了這次美食節要呈現給大家的美食,幾天前我就開始尋找和搜尋著我能想到的各種美食,有一天,爸爸做了琥珀核桃給我和媽媽吃,我覺得很好吃,於是就讓爸爸教我做琥珀核桃。美食街的那天中午放學回家,吃完午飯後就開始做下午要帶去的美食。

首先我從陽臺的架子上的袋子中取出大約二十個核桃,然後從架子的最下面一層拿出榔頭把核桃砸開,取出裡面的核桃仁。然後再從碗櫃裡取出一個盤子來裝已經剝好的核桃仁。

接著我走到廚房,把灶臺後面的煤氣閥門開啟,然後把炒鍋放到灶上,再往鍋中放入了一些油和白砂糖。打開了火,用鍋鏟慢慢的攪。不一會,白糖就開始慢慢融化,化成了糖漿,繼續加熱,糖漿的顏色開始慢慢地變深,這時我開始緊張起來,因為我要恰到好處的掌握倒入核桃的時機,這關係到這次琥珀核桃能否做成。我沉住氣,繼續地攪拌著,等待著糖漿起泡的那一時刻,我迅速地把盤中的核桃仁倒入鍋中,同時立即關了火用鍋鏟不停的翻動著核桃。核桃在這油的餘溫中,就被炒的焦脆了。

翻了一會,核桃都已經裹滿了糖漿,我就把它們舀到盤子裡,放到餐桌上,在核桃冷卻之前,用筷子一個個挑到早已準備好的盤子中,使它們全都分開。晶瑩剔透的琥珀核桃就大功告成了。

這就是我做琥珀核桃的過程,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按我所說的步驟一步一步去做哦!一定能做的非常好吃的!

自己動手作文 篇6

我已經上四年級了,所以我要自己動手做飯,今天中午的午飯就由我來做,媽媽在旁邊指導。

首先,我把電高壓鍋的內膽拿出來,拿來兩小碗大米,把米清洗乾淨,一共洗三遍,然後,把它放進電高壓鍋裡,接著把蓋子蓋上,把電源開啟,選擇煮飯,這樣飯開始煮了。

過了一會,開始燒菜了。第一個菜是西紅柿炒蛋,我先拿來兩個雞蛋和一個碗,把它們相碰,一個蛋破了就把它倒進碗裡,把另外一個雞蛋敲破也放進碗裡,接著拿筷子進行攪拌。然後開啟煤氣開關,把鍋放在煤氣灶上,點火後把油倒進鍋裡。過了一會兒,鍋裡開始冒煙了,我先把西紅柿倒進鍋裡,用鏟子炒了幾下,接著把雞蛋倒進鍋裡,然後放了一點鹽和料酒,一會兒菜就炒好了。

接下來是第二個菜和第三個菜,我在媽媽的指導下都順利的完成了,我把做好的飯和菜都端到桌上,媽媽嚐了嚐味道,點了點頭說,味道真好。

這就是我第一次做飯感受到的快樂。

自己動手作文 篇7

一天,我和我的朋友出去玩。路上,我們看見一個小孩坐在路邊的凳子上玩彈紙蛙。我和朋友在一邊看得入了迷。過了一會那個孩子注意到了我們,見我們死死盯住他手中的紙蛙,似乎看出了我們的'心思,便說:“你們喜歡嗎?我這還有很多,喜歡的話就拿一個吧。”說著,從兜裡掏出一大把紙蛙,大方的讓我們挑。我們開始不好意思拿,但他硬是拿了兩個塞到我們手裡,我們也只好收下了。

拿到紙蛙的我們興奮極了,歡天喜地的回家去了。一到家,我們就拿出紙蛙比一比誰的紙蛙跳得更遠。可每一次都是朋友的紙蛙彈得更遠。朋友回家後,我拿出我的紙蛙,仔細研究,想改進的更好點,可我又不會改。我想:既然改不來,就自己再做幾個吧。於是我抽出一張紙,拆開紙蛙,照著上面的摺痕折了起來。終於,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摺好一隻紙蛙,可是太醜了。再一比,卻還是舊的跳得遠。不行,再折一個,一定要折出更好的。好長一段時間過去了,我終於折出來了一個更好的紙蛙,同時我摺紙蛙的技術也越來越好了。接著我又折了好幾個紙蛙,都彈得很遠。

幾天後,我的朋友拿著他那因彈了無數次而破爛不堪的紙蛙,又在和我比一比。我拿出我那最好又嶄新的紙蛙,跟他一比,結果竟比他遠了一倍多。他不服氣,說是沒發揮好,要再來一次。我們又比了幾次,我還是都贏。朋友驚訝極了,說:“這是怎麼回事,以前都是我遠的啊?”“當然。”我說道,“因為這是我自己新折的。”“什麼!”他更驚訝了,“你折的?”“是的”他聽了後呆了一會,似乎明白了什麼,回家了……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不要總羨慕別人,自己動手也會成功。

自己動手作文 篇8

今天,我要用蛋殼做個小製作—蛋殼小魚和蛋殼寶寶。

我先把雞蛋小的那一端敲破,然後輕輕的剝去蛋殼,露出一個小口。讓蛋黃和蛋清從小口中流出。為了沒有異味,我用水沖洗蛋殼,把蛋殼洗乾淨。我開始在蛋殼上畫魚眼睛和魚鱗,蛋殼上的小口就是小魚的嘴巴。我從卡紙上畫上小魚的尾巴和鰭,在把它們剪下來,粘在蛋殼上,蛋殼小魚就完成了。

我又做了好幾條小魚,有大有小,顏色各不相同,真是好看極了!我還做了一個蛋殼寶寶,他的嘴張的大大的,露出一排白白的牙齒,笑起來眼睛眯成一條縫。你看,蛋殼寶寶正看著小魚們做遊戲,看它們玩的多開心呀!

看著自己動手製作的蛋殼小魚和蛋殼寶寶,我別提多高興了!自己動手就是樂趣多多啊!

自己動手作文 篇9

以前,我一直都是坐在餐桌上,等著媽媽把美食端到面前。然而有一天,我突發奇想:做一次糖水,做我最喜歡吃的腐竹糖水。

這天,我好不容易才說服媽媽,讓我自己做一次糖水。我走進廚房,想了想平時媽媽是怎麼做的,先放哪些東西,後放哪些東西。想完後,我就開始動手了:我先倒了一壺水進鍋裡並開火,等水煮開後,我放了一塊冰糖進去。過了一會兒,我打了一個雞蛋進去,攪拌了幾下後,把腐竹放進水裡再煮了一會兒就關火了。我趕緊把我的成品給大家嘗試。

大家試了一下,媽媽說:“腐竹有點硬,雞蛋有點老,你是不是先放雞蛋後放腐竹?”“是的。”我回應道。“你應該先放腐竹,再放雞蛋!”“啊!一招不慎,滿盤皆輸!”我深深地感嘆道。

第二天,我按照媽媽昨天說的步驟又試了一次,這回我增加了湯丸。等水煮開後,我先放湯丸,再放冰糖,煮了一段時間後,我就把腐竹放進了水裡,最後才打雞蛋。我想,這次應該會成功。看見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我就知道這次我做得很好吃,我更是吃得停不下口!

通過這次動手,我感受到了自己動手的滋味。

自己動手作文 篇10

今天我們小記者又有新活動了,雖然也是親子活動,但這次的活動不僅能增進我們和父母之間的感情,還能填飽肚子,那就是包餃子比賽。

星期天上午10點鐘,我和媽媽來到華嬉莊園售樓處,一走進大廳就聞到一股肉香。只見裡面擺著五張桌子,每張桌子上都放著餃子皮、餃子餡兒和托盤,餃子餡兒有豬肉的和韭菜的,配上花生油、芝麻油、鹽、味精等調料,香味誘人……

活動開始了,看著其他小朋友都不會包,自認為比較巧手的我嚷著要擀麵皮,等工作人員把擀麵杖和麵團給我後,我擀出的餃子皮卻千姿百態,厚薄不均勻。媽媽邊教邊鼓勵我說:“沒關係,熟能生巧嘛! ”我鼓起勇氣繼續做,雖然衣服上、臉上甚至頭髮上都沾了麵粉,但一點兒也沒影響到我的熱情。餃子皮越擀越熟練,看著一個個基本合格的餃子皮在我的擀杖下生產出來,真是一種享受。

好不容易一切準備就緒後,媽媽開始示範包餃子了。只見她先拿起一個白白的餃子皮攤在手掌上,用筷子夾了些肉餡兒放在中央,然後將餃子皮的對邊緊緊捏攏,一個小巧玲瓏的餃子就製作完成了。看完了媽媽的示範,我也迫不及待地包了起來。沒想到,我剛捏住餃子皮的兩端,餃子的“肚子”就破了。我急中生智,趕緊拿來另一張麵皮,一股腦兒把它包了進去,這才算包好一個。不過,我這個餃子顯然比其他餃子大了一圈。

媽媽拿起我的餃子看了看,笑著說:“包餃子不能用蠻勁兒,要用巧勁兒。 ”我按照媽媽說的,將餡兒放好後,右手先捏住餃子皮的中間,然後兩邊對齊,再左右一起使勁一捏,終於大功告成了!雖然不是很好看,但這可是我包好的第一個餃子。回味著媽媽剛才說的話,我不禁感慨:學習也是如此,要動腦筋,不能只用蠻勁兒。

包完餃子就可以煮餃子了,我站在電飯鍋旁邊焦急等待。終於出鍋啦!吃著自己的餃子,別提有多開心了。媽媽向我伸出了大拇指。這次活動不僅讓我一飽口福,還讓我親身體驗了包餃子的樂趣,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