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美與醜作文八篇

作文 閱讀(2.97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與醜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美與醜作文八篇

美與醜作文 篇1

最近有看見討論人醜與否的事情,心裡驀然思索,覺得應該來討論一下當今中國社會對醜與美的論討,當然我是作為醜的那一方。

從古至今,人們總是拿自己與別人相比較,而一個人的相貌因為是人互相間第一面便可以看到的東西,所以往往出現我醜、你美的情況。更是由於此事引申出現代社會的各種為拼臉而出現的東西,譬如美圖神奇、化妝品以及整容技術。

那現代社會這種現象的產生到底是為什麼?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1.好勝心:人們內心深處每一個人都渴望出人頭地,與眾不同,而相貌因為只用肉眼就可以相比較,所以往往被拿來作為好勝心的體現。

2.舒適度:一個美好無暇的面龐總是令人看了覺得身心舒暢,顏值高而養眼,所以人們往往喜歡看臉,因為人本身都渴望美好。誰都看跟帥哥美女的圖片,沒誰願意報個鳳姐的圖片欣賞美好。

3.觀念影響:從古至今,人們往往從相貌上來認識對方,雖然再三強調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現實生活中其實是很難做到。自古周公比美,若是人們拋開其他事情,只是論一個有才華而毫無內在,另一個才華橫溢而面貌醜陋的人,百分之九十九必選前者,包括我自己。

總結以上幾點後,諸位可否想到一件事情,就是從古至今究竟人們是怎樣評價一個人的外貌孰醜孰美?其實,並沒有什麼評價美與否的規則與制度,一切都是由人們的眼睛而“看”出來的。

既然如此,那又怎樣能夠評論一個人醜與美呢?其實美不美在人們的面貌,而是他的神態與舉手投足的氣質。

試問一個相貌英俊的花花公子與科比誰更美?很多人將會說科比,因為科比有王者的氣質。但摸著良心,科比的表面外貌比那些高富帥真的更美?這就是人們的審美觀。

自古政界人士與企業家亦或是作家、科學家有幾個是所謂的那種美?那此刻問問你自己愛因斯坦和賈斯丁比伯誰更美?毛爺爺與韓庚誰更美?問問你自己,你是用什麼來判斷這兩組人孰美孰醜?

當然我並沒有對以上任何一位人身攻擊。

所以美與醜根本不必去比,因為沒有依據也沒有可比性與意義。

美與醜作文 篇2

心一臥溝含三點,這三點我們可以理解成真善美,也可以把它歸納為假惡醜,但是不管怎樣它自身的美與醜絕對不在於我們外表的美與醜。

對於什麼是美?什麼是醜?我認為是在於人懂不懂的欣賞別人,看待自己。

古人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懂得去欣賞別人是我們要成為一個完成“美”的第一步。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只要我們懷揣這一顆欣賞的心,我們就會發現不管是物也好還是人也好,他們其實都很美麗。在我們欣賞他人的同時我們也會發現自己也從他人身上學到了許多,這乃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因為欣賞我們感受到了春夏秋冬的神韻,而不會說:“春有疾病,夏日有蚊蟲,秋天蕭瑟,冬天冷寂。”欣賞,是人性中的閃光點。學會欣賞,世界就會充滿陽光,而我們的心,也一定能在這陽光下綻放出最美的花!而如果當我們不知道用欣賞的目光去看待別人時,你會發現你無法找到突破點,當別人都在迅速進步時,而你?卻在原地踏步,這一切都源於你不懂得去欣賞別人。

人者智,這是我們完成“美”的第一步,而更重要的一步還是在於我們到底能不能做到“自知者明”。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是認識世界的奠基。我們不能一味的狂妄自大,我們應當瞭解自己,知道自己那些缺點,哪些優點?我們應當懂得揚長避短,完善自我。當我們知道並懂得這些以後,我們的人生將更加的精彩奪目,因為它使我們明確了方向。這乃是“美”的關鍵一步。

關於醜與美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解釋,但是不管從那一方面來看,他都體現了我們個人內心真正的所想何所向。自己怎麼看待美與醜就怎麼去做,這是一個在簡單不過的`道理了!

美與醜作文 篇3

那是我每天上學都要經過的一個街口,一位面板黝黑、身材佝僂、步履蹣跚的環衛工人外加一輛標配的盛裝垃圾三輪車構成了這個街口的一道獨特“風景”。“這位老漢真醜,醜的有點出類拔萃了。”每次路過這兒看到這“風景”我都會這麼想。直到有一天,我的想法有了180度的變化。

那是一個烈日炎炎的午後,我照例上學路過那個街口,照例忍不住朝那個“風景”處望了望。只見那兒好多人在圍觀什麼,而且個個神色緊張。我好奇的湊過去,看到地上躺著一位30歲上下的男子,那人雙眼微閉,大汗淋漓,呼吸微弱。圍觀的男女老少面面相覷、手足無措,誰也不敢靠近。這時只見那個環衛老漢擠進人群,俯下身子摸了摸那個倒地男子的前額,像似自言自語地說“是不是中暑了?”說著,動作麻利地起身擠出人群,飛也似的跑向街邊超市那個男子甦醒了,多虧了環衛老漢買的那瓶冰鎮礦泉水,圍觀人群漸漸散去了,個個向那位環衛老漢投去讚許的目光。那時那刻,在我的心目中,老漢的形象也霎時高大上起來,美的美不勝收了。

事情過去一年多了,我每天上學照舊經過那個街口,照舊忍不住朝那個“風景”處望去幾眼。不同的是,我原來心目中的那道“風景”已完全沒了醜的痕跡,取而代之的是真正亮麗的風景線。

美與醜作文 篇4

大家一定認為烏鴉是最醜的鳥了吧?那就大錯特錯了!

別看烏鴉的外表很醜,但是,它的心靈很美。

俗話說:“烏鴉反哺,羊羔跪乳”,但是,有的人卻不能像烏鴉那樣,反哺父母,反哺社會。烏鴉雖醜,但卻心靈很美,這才是真正的美。

你聽說過嗎?烏鴉可以當“清潔工”。十萬只烏鴉在北京郊區,吃爛魚、爛肉,及北京市內扔掉的垃圾,讓郊區面貌大有改觀。不但讓清潔工高興,連市民和郊區人都高興。

學“烏鴉反哺”的人也不少,英國有個女人,見到自己的爸爸得了癌症,吃不下東西了,就把自己的奶水喂他,使爸爸的病情得到好轉。讓這個世界更精彩了。

但是,也有人連烏鴉能做到的他都做不到,讓老人流浪街頭,讓老人傷透了心。

烏鴉並不醜,它的心靈更美,讓我們學習烏鴉,保護烏鴉吧!

美與醜作文 篇5

生活中的美與醜,時時都有,處處都有,只要去觀察、去聆聽、去發現。

和諧流淌的琴聲、悅耳的鳥鳴、歡快爽朗的笑聲、小朋友的讀書聲……比較美;

騙人的謊言、荒唐的迷信、突然的剎車聲……比較醜;

萬紫千紅的鮮花、生命的綠葉、蒼勁的樹枝……比較美;蛀蟲……比較醜;

當然,生活之美又不同於藝術之美(藝術的形式與內涵本身就是一種美);從生活與理論而言:美,具有多樣性。美與審美又屬不同範疇,所以,“情人眼裡出西施”。美,有時相對獨立存在,又時常與真、與善融合在一起,再加時間空間的變化,美與醜也在轉化。人們為什麼激動、寧靜、煩惱、痛苦、愉悅、悲傷、堅強?肯定因為美與醜在生活中起著作用。

美與醜作文 篇6

愛美是人的天性,人人都愛美。人人追求美,希望世界上沒有醜。但是,大自然締造了美麗的蝴蝶,也締造了蒼蠅;締造了芬芳的花朵,也締造可惡的毒草;給予人生的喜悅,同時又給予人生的遺憾……

自然界中,兔子雖然善良,但太懦弱,老虎雖然勇敢,但是凶猛……可以說有時候美中見醜,醜中見美。

且見,在沙洋平湖公園裡,有一對夫妻,男的穿的非常紳士,女的也非常漂亮。他們在公園裡散步,他們走著走著,那位阿姨看到一簇花非常漂亮,便踏著草地走過去,採了一朵花,叔叔便拿出相機,拍了張照片,阿姨就把花一扔,便踩著花走了。我覺得:他們雖然長得帥、漂亮,但是我覺得他們的行為是醜陋的。

再看看在公交車上,有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剛上車,但是一看,車上並沒有座位,所以她站在車上,她在車上晃來晃去,加上年級也有點大了。我實在看不下去了,正準備讓座時,有一位樸實的叔叔站起來對老奶奶說:“您坐吧,反正我馬上就到了。”老奶奶坐下去了,可那位叔叔卻站了很久,老奶奶下車了,叔叔還站著在。這位叔叔雖然外邊醜陋,但我覺得他的心靈是最美的。

在這個世界中,有的外表美,但內心卻醜,而有的人外表醜,但內心卻很美麗。所以我們看人不要光看外邊,而是看人的內心。

美與醜作文 篇7

前兩天看了英文故事《拇指姑娘》,裡面有好多生詞,我一邊看翻譯,一邊看英文才把它看完。

對於裡面寫的一些觀點,我有點兒不能苟同。

就癩蛤蟆媽媽把小拇指姑娘偷走給她當的兒子當媳婦的行為,的確是不妥的。但是文章中好像特地把它們刻畫的很醜陋,而且說著癩蛤蟆的兒子只會叫喚,不會說話,言下之意就是很傻的意思。然而從癩蛤蟆把拇指姑娘帶回去之後,對她還是很尊重的,只是價值觀不同,她以為自己精心裝飾的泥屋給新媳婦當洞房,拇指姑娘會開心,而且做為長輩,她居然在見到拇指姑娘的時候還行了屈膝禮。想一想,如果說作者刻畫了小癩蛤蟆的傻,也襯托了他那為他操碎心的老母親的不容易呀。

文章最後是拇指姑娘在花叢中見到了自己的同類,和她一樣小的人兒,其中就是一位帥氣逼人的王子,而在王子眼中她又是讓人驚豔的美的不可方物。

我印象很深的是讀者很多評論道,沒想到最後就是一看臉的結局呀,話語中多了點嘲諷。

也許作者是為了描寫美好的事物,但是對於一本兒童讀物,總覺得有點教會人以貌取人的感覺。

美與醜作文 篇8

我們處在的現代社會,常常會充斥著人們不同的聲音,而對於美醜的評判異常強烈。這使我不由深思,我們是不是忘了內心的那一份本真。我們常常因為事物的外表而對其下評判,不論是認識朋友或是選擇商品,好看的外表總能吸引我們的眼球,但有些時候,我們也應該撕下自己“顏控”的標籤,去發掘事物內在的那一抹光。

用外表來認識事物,這是任何科學都不能否定的道理。而人天生就會這一種技能。我想說這無可厚非,就如我們與人交往,常會對其外觀進行打量,有些人衣冠整潔、一絲不苟;有些人風格隨意、不拘小節;有些人則不修邊幅,毫不在意自己的外觀。從細節中我們可以大概推測一個人的性格與修養。又如我們挑選水果、菜品,常常也會通過色澤、形狀來分辨好壞,這都十分管用。

我們中國傳統美德中也常教導人們正衣冠、相貌得體而表示對他人的尊重。人們參加重要節日宴會等也會盛裝出席,這也漸漸成為深入人心的禮節。一副端正的,外表得體的穿著,會給人賞心悅目的觀感,也表達了對他人的一份尊重。

不過正如雨果所說:“唯有人的心靈才是起初的。”。我們在認識事物的時候應該多走一步,看看其內在的世界。如果鐘樓上的卡西莫多從巴黎聖母院中出來站在大眾面前,人們是否還能發現他的美好?我們看多了絢麗的各色煙火,而煙火易冷,其留下的餘溫散得太快,恍惚間如夢初醒。反而那隱在黑暗中的土壤塵埃才是孕育大千世界的母親。

人的外表有時是一張冰冷的面具,而熾熱的內心卻無法衝破它。貝殼外表平凡無奇,而內裡卻含著一顆珍珠之心。人人皆是貝殼,我們從外表上看只不過是外殼花紋上的大同小異,而當貝殼被開啟,我們也許是潔白的珍珠,也許只是一塊空殼。因此,外表並非唯一的標準,內在的美麗才是得以長存的。人們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我們應該擦亮眼睛,探其靈魂。毒蛇豔麗的外表只是偽裝,五彩斑斕的蘑菇人們也不敢輕易摘嘗。如一些人雖穿著名牌西裝,帶著高官的帽子,卻做著三教九流的勾當。這時外表已成了掩蓋,我們更要發現其內在本質。

我們對於外貌美麗的追求是本性,但外表也應與內心相得益彰,外表與內心本不應該相互對抗,我們應注重修煉內心,做到內心潔淨而相由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