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精品】大學生作文5篇

作文 閱讀(1.31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生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大學生作文5篇

大學生作文 篇1

大學,眾多學子嚮往的地方。大學生活,每一個高中生都夢寐以求的的想去體驗一番。至少當時的我是這樣。但是,說句實話,大學對那時的我來說只是一種想象中的美好,但究竟如何,我想現在的我才對他有一定的瞭解。

在大學,不會再有老師苦口婆心的教誨和防腐不知疲倦的講解;不會有每天做不完的習題和試卷;也不會天天為了分數、名次而焦急、苦惱……在體驗大學生活的這一個月中,有這樣一件事讓我印象比較深刻:在大學的第一堂課上,有兩個女生遲到了幾分鐘,按照以前的習慣打報告進教室。但後來老師說:“在大學中,如果你上課遲到或者有事想要早退的話,你不用打報告,只需悄悄地從後門出入,不要影響大家就好……”在這以後,我也遇到過其他在高中甚至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比如可以隨時出入宿舍和校門,因需要完成某事要逃課等。

所以,我總結出:大學,是一個完全靠自覺的過程。如果高中的我們還是一隻雛鳥,那麼大學的我們可以說已經長大,遠離了父母的庇護,遠離了老師的督促,剩下的只有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所以,現在的我們要自己管好自己,自己規劃自己美好的大學生活,並自己保證今後能夠笑著談起自己的大學生活。

大學的第二個特點就是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自由支配,大學中絕不會有從早上5點出宿舍上課直到晚上10點才回去休息的情況;也不會因為喜歡看《紅樓夢》但怕被老師發現而東躲西藏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在大學裡有各種各樣的活動等著你去參加和體驗,而這些在高中都被視為純屬浪費時間的事情。其實,從這些事情中我們也能學到許多知識——課本里並沒有的知識,學到許多經驗或是教訓,學到大學的豐富多彩……

所以,我覺得,比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力,而能力地培養需要一個過程,大學則是這樣一個很好的過程。

所以,我們應該抓住每一個機會,更好地鍛鍊自己、提高自己,在豐富自己大學生活的同時,為自己多贏得幾筆生活的財富!

大學,還有不同以往的種種特點:

大學,可以打手機、用電腦的地方,我們可以不必再為老師要查電子產品而苦惱,甚至把手機藏在垃圾桶裡或者天花板上天;

大學,除教室外你還可以去圖書館、參加社團活動等地方,我們也不必過每天除了書本就是習題的單調、乏味的生活;

大學,不必為出一趟校門而絞盡腦汁地編各種請假理由;

大學,不會因為和某個異性朋友多說幾次話而被班主任老師請進辦公室。

大學生活和以往我們經歷過的學習生活真的不同,它至少對現在的我來說包含這太多的意外和精彩。當然,大學生活對我們來說也有太多的誘惑,所以這也就需要我們以正確、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學會更好的地址誘惑。

如果有機會可以讓我跟還在為大學奮鬥的學弟學妹們說幾句心裡話,我真的想告訴他們:好好努力,爭取早點來體驗大學生活,因為想象和真實的感受真的不一樣!我也想對那些想要放棄大學的學生們說:大學,是美好的4年,不要給自己一生留下遺憾!

最後,也不妨說一句:我的大學生活,真的很精彩!

大學生作文 篇2

進入大學的校門,每一個大學生所面臨的都是一個全新的世界,無論是個人目標還是社會期望,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所以,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使得人們尤為關注。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有利於預防心理疾病,消除心理障礙,而且有利於大學生的良好品質的發展。

有兩位來自農村的孩子雙雙考上了重點大學,在所有人都期望他們能有所作為時,卻驚聞其中的一位已退學,為什麼呢?原來林同學入校後,由於性格內向,不善於與人交際,因自己來自農村深感自卑,在自我、父母的壓力下日漸消沉。最終,精神恍惚,成績快速下降。在某次考試中,竟有三門功課未及格。於是他不得不向父母提出要求退學。而另一位呢?辰同學性格開朗,待人大方,並且從來不因為自己是農村出身就低人一等,而是奮發努力,不但考試成績科科優秀,而且還榮獲了國家獎學金二等獎,成了同學,父母眼中的驕子。同樣的出身,同樣的環境,為何二人的境況會截然相反呢?我想這主要是由於兩同學的心理差異造成的。林同學由於內心自卑,受到來自各方的壓力而不知化解,積壓心頭,於是造成他精神恍惚,注意力淡散,使自己的學習及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最終走向了退學,可見心理健康對大學生成長有多重要啊!

每個大學生都希望自己是健康的、幸福的、成功的。誰不期望有堅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態呢?然而,健康、幸福絕不是僅靠生活水平的提高、營養的豐富、科學的飲食,甚至體育煅練就能完全做到的,健康更多的取決於人的精神狀態,取決於人的心靈世界。現代大學生所處的環境中,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生存壓力越來越大,人的心理越來越緊張,越來越焦慮,困惑也越來越多,因此,越來越多的心理問題也凸顯出來,所以每個大學生要想取得成功,獲得幸福,就必須塑造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去面對來自各方的壓力。

大學生應當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無數事實主明,一個身心健康的大學生擁有更多成功的機會,擁有更多的幸福。心理健康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每個大學生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最幸福,最成功,然而沒有健康,這一切都只能幻想。所以,健康是幸福的前提,健康比成功更重要。

大學生作文 篇3

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落實黨章關於加強黨員教育管理要求、面向全體黨員深化黨內教育的重要實踐,是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是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部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是一次活動,要突出正常教育,區分層次,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用心用力,抓細抓實,真正把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抓在日常、嚴在經常。

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礎在學,關鍵在做。要教育引導黨員更加堅定理想信念,探索同步小康新路子;更加牢固黨性意識,嚴格紀律規矩守底線;更加強化使命擔當,提振幹事創業精氣神;更加用心執行落實,樹立馬上就辦硬作風;更加提升能力水平,堅持真抓實幹出成績。要把黨組織對黨員的聯絡、服務、管理更加緊密和嚴格起來,把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更加發揮出來,把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更加體現出來,保持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的團結統一夯實基礎,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打贏脫貧攻堅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實現“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新跨越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要以問題為導向,帶著問題學、針對問題改、盯住目標幹。全體黨員要著力解決好六個方面問題。著力解決一些黨員理想信念動搖的問題,主要是對共產主義缺乏信仰,甚至認為是虛無縹緲的幻想,過好自己的小子日才是硬道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缺乏信心;沒有根本從思想上入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正;不信馬列信鬼神,熱衷於組織、參加封建迷信和宗教活動;對一些錯誤言論,態度立場模糊,不敢亮劍,不善發聲,甚至人云亦云,參與傳播散佈等。著力解決一些黨員黨性意識淡化的問題,主要是看齊意識不強,標準不高,要求不嚴,不守政治紀律規矩;在黨不言黨、不愛黨、不護黨、不為黨,積極主動宣傳黨的好政策好聲音不夠;組織紀律散漫,不按黨的組織原則辦事,不按規定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不主動不按時不足額交納黨費,不完成黨組織分配的任務,不支援不配合黨組織的工作,不帶頭執行黨的政策;不願意亮黨員身份,害怕群眾監督;不及時轉接黨組織關係,不向轉入地黨組織報到,長期遊離於黨組織之外等。著力解決一些黨員宗旨觀念淡薄的問題,主要是利己主義嚴重,跟黨組織講條件、討價還價;在名與利、得與失等問題上,不能正確對待,凡事愛打小算盤,斤斤計較,甚至與民爭利;基層組織機關化,沒有與群眾打成一片、融為一體;群眾觀念淡漠,不深入基層調研,不關心群眾疾苦,決策不考慮群眾利益,甚至勞民傷財;惠民政策不公開透明,假公濟私,優親厚友,損害群眾利益;執法不公,講人情、講關係、講交易,吃拿卡要;服務意識欠缺,為群眾辦事不上心不主動,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時臨危退縮等。著力解決一些黨員精氣神不足的問題,主要是缺乏帶領群眾艱苦奮鬥、幹事創業的鬥志和精神,安於現狀、碌碌無為,沒有爭第一、創一流的勇氣和決心;工作推進不實,落實上級部署敷衍塞責,行動遲緩,消極懈怠,幹工作三分鐘熱度,缺乏釘釘子精神;不會擔當、不願擔當、不敢擔當,遇事東閃西躲,“擊鼓傳花”,不願做艱苦細緻的工作,缺乏甘願脫幾層皮的韌勁等。著力解決一些黨員作風不硬朗的問題,主要是紀律鬆弛,不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我行我素,頂風違紀搞“四風”,不收斂不收手;“走讀風”嚴重,抓工作停留在“二傳手”;不落實“馬上就辦”,門好進、臉好看、話好聽,但事情照樣難辦;不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不注意個人品德,追求低階趣味和不良嗜好,貪圖享樂、奢侈浪費;缺乏基本的職業操守,對工作不負責、不認真等。著力解決一些黨員能力不強的問題,主要是把參加學習作為一種不必要的負擔,不學習上級政策要求,思路不清,對工作束手無策,被動應付;能力素質不過硬,缺乏專業眼光和專業素養,對本職工作不懂行、不在行、不內行,底數不清、情況不明;不瞭解農村、不瞭解群眾,不會做群眾工作、不懂得溝通協調、不善於總結推廣;不注重農村實際,不分析農村具體情況,指導農業生產能力不足;推動脫貧攻堅的辦法不多,“雙帶”能力不強等。

大學生作文 篇4

我是七十年前,華夏兒女以骨為筆, 以血為墨,在敵人戰慄的眼神和絕望的狂吼中把這兩個字深深地刻於歷史之碑上,透過那紅的耀眼的字跡,世界看到的是中華民族燃燒的血性,驅狼逐虎的決心以及那刺破重重霧靄迎來光明的不屈靈魂。這民族之魂,它足以支撐起破碎的山河,驅散人們心頭絕望的陰雲;足以修復將士手中斷裂的利刃,重燃再戰八方的鬥志;也足以使墳前長出青草,白骨開出花朵。七十年了,時間的風沙可以撫平一切傷痕與苦痛,掩埋所有悲泣與嘆息,卻無法湮滅無數中華兒女對祖國熾烈的愛意和堅定的守護。這份忠誠穿透歲月洪流直至今日依然震撼著我們的心靈,滲入每一箇中國人的骨髓裡,鑄成了永恆。

我是對於中國人來說,提起抗戰,無一不感慨當年的殘酷和艱難,同時每個人又或多或少有著自己獨特的抗戰印象,這些記憶可能來自於自身的經歷、自家先輩的講述、閱讀的資料等等。當抗戰這段經歷從另一個角度影射於個人身上時,歷史也不再似記載的那般遙遠,而是因為人的情感注入而變得無比真切,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蹟和抗戰書信就是這樣的一條紐帶,把我們同當年的烽火連線起來,讓我們感同身受彷彿置身於漫天的硝煙中,更加銘記那份壯烈。

我是在這一封封書信中,有兄弟手足之間的相互勉勵,有父母對兒女的句句叮嚀,有熱血男兒戰死沙場的決絕,亦有夫妻亂世之中的相濡以沫。從這使人動容的一封封書信中,我們讀出了悲壯,也讀出了溫情,讀出了希冀,也讀出了訣別。縱然國破家亡,縱然顛沛流離,也不能磨滅國人英勇不屈的靈魂,這靈魂是支撐我們渡過難關走向未來的力量源泉。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把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進步。"

我是母親對孩子的愛是世間最為純粹的情感,而這份感情在抗日女英雄趙一曼的身上卻異常悲壯,使人動容。在趙一曼臨刑前留給兒子寧兒的家書中寫道:"我最親愛的孩子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底下的母親!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際來教育你。希望你不要忘記,母親是為國家而死的".短短的幾行字卻飽含著一個母親對孩子的不捨與期望。作為一個母親,不能親眼看著孩子長大,實屬遺憾,但是這位偉大的.母親已經親身給了孩子最好的教育。為了革命她不惜揹著兒子流浪討飯也要尋找黨,被俘之後嚐盡各種酷刑仍不吐一字。最後據當時負責審問的日本軍官回憶:"我們已經用了所有能想到的刑罰,甚至連最新的電刑也用上了,還是得不到任何有用的情報,這個女人是塊鐵。"亂世之中,她一介女子,本可避開戰火,與至親相伴,但為了國家的未來毅然放棄自己的生命與骨肉。這份勇氣,這份堅決震撼了世人,成為開在荊棘的裡一朵血紅的薔薇。

我是在抗戰英烈們的心中,家與國早已合二為一,國不保,家何在?為了民族大義,他們放棄了自己的小家,放棄了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的機會,與親人相連的唯一紐帶就是這一封封飽含深情的書信了。左權將軍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時刻想著如果有你及太北和我一起,能夠聽到太北叫爸爸媽媽的親懇聲音能夠牽著她走走,抱著她玩玩,真是太快樂了。可是我的最親愛的人恰在千里之外,空想一頓以後,只得把相片拿出來一一望著".字裡行間無處不是鐵骨柔情,國難當頭,先烈們選擇了放棄對家庭的眷戀,放棄了自己在家人眼中丈夫、妻子、兒女的身份,將一腔熱血灑於沙場,只為了守護祖國,守護民族的未來,用生命和鮮血鑄成永遠的豐碑。

我是八年抗戰,舉步維艱。但即使是面對敵人黑洞洞的槍口,中華兒女也未曾有過一絲的恐懼與退縮。吉鴻昌將軍臨刑前以指為筆,留下絕命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更是命敵人拿來椅子,在眼前開槍,即使死也不能倒下,直到犧牲也未使民族的尊嚴遭受折辱。這份抗戰的決心和堅定正如張自忠將軍所言:"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曆史之民族,決不至亡於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先烈們從一開始就將生死置之度外,敵人再凶狠再殘暴也無法磨滅抗戰先烈的錚錚鐵骨,浩氣長存。

我是在硝煙散去的今天,我們遙望烽火,重新面對這段歷史,是為了正視過去,直面那段艱難的歲月裡我們所遭受的創傷和苦痛,不退縮,不逃避,吸取落後就要捱打的教訓,勇敢地從那過去的深壑上跨過,迎接更美好的未來;也是為了感恩,感謝在那場浩劫中做出犧牲的人們,感謝他們所做的一切,感謝他們用鮮血在黑暗中染出黎明,給了這個國家明天,他們值得整個民族尊敬;同時更是為了銘記,銘記抗戰這枚鮮紅的歷史烙印,銘記整個民族雖然傷痕累累但一步步走向黎明的歷程,從先輩們的手中接過旗幟,用新一代中國人的肩膀揹負起祖國的未來,以史為鑑,居安思危,奮發圖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用生命去守護和傳承這生生不息的遠古龍魂,同當年的先烈們一樣:"誅盡豺狼山河義,長槍獨守中華魂"!

大學生作文 篇5

高校開學前後,有關“送子大軍”的討論沸沸揚揚,“87後”大學新生被認為是“不夠自立”、“不夠成熟”的一代。暑假期間,在某大學新生論壇上,曾經出現一個惹眼的帖子《啥都不懂的同志多嗎?》。帖子說,“在網上轉了一圈,發現大家懂得可真多。像我這樣連大學課程等一系列名詞術語都沒怎麼聽說過的人,能趕上大家嗎?”看完這個帖子,擔憂的人恐怕不僅僅是這位新生自己了。於是,便出現了另外一種場景:未進校門先找關係開發人脈,多方打探摸清校園生存規則。然而,大學新生進校前開發人脈,打探校園生存規則,又讓這一群體顯得頗為“成熟”。

不可否認,新生顯得“成熟”,一方面是受父母的影響,孩子上大學了,怕他們出遠門“受委屈”,父母急於向他們灌輸自己的“人生經驗”,有條件的還親自幫忙“打點”;另一方面是網路等發達的通訊手段導致的變化,使得通過網路廣交朋友成為現實,便於提前瞭解學校和學業情況。這些本無可厚非,結識新同學並不是壞事,但需要指出的是,要適當把握方向,不能失去了“度”的量衡。儘管這些提前社會化的新生還是少數,但是出現的問題和新生心理上的變化卻不容小覷。

人際交往最基本的動機就在於希望能從交往物件那裡得到自己需求的滿足。大學生們活動的範圍主要是在校園內,其接觸的物件主要是同學和老師,主要任務是學習,因而他們之間的交往動機應該比較單純,如結識朋友、切磋學問、交流資訊、溝通感情等,而不是帶有濃厚的功利色彩。但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與畢業自主擇業的要求,當代大學生的人際交往顯示出了新變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進行人際交往是為了“結交更多的朋友、豐富大學生活”,還有的大學生把“有利於將來事業發展”作為社交首要目的。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當代大學生的人際交往中實惠性需求增加的特點,表明當代大學生交往的社會化特徵更加有所強化。而今,如今大學生未進校門先找關係開發人脈,多方打探摸清校園生存規則,也讓我們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狀態多了一份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