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描寫牡丹花作文2篇

作文 閱讀(1.76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描寫牡丹花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描寫牡丹花作文2篇

描寫牡丹花作文1

春天,百花爭豔,繁花怒放,萬紫千紅紅爛漫。每年4月,牡丹那豐富的花容,絢麗的色彩,在百花叢中爭豔鬥麗。牡丹,姿態優美;牡丹,玉笑珠香,冠絕群芳。中國人一向把牡丹看作是富貴吉祥、繁榮幸福的象徵。

牡丹是毛茛科落葉小灌木,高1-2米,根肉質,肥大。葉互生,三回三出複葉。花單生在枝頂,直徑10-20釐米,有單瓣,也有重瓣。牡丹又叫鹿韭、鼠姑、百兩金、富貴花、木芍藥,原產中國,分佈於陝西、四川、河南、山東、江蘇等省,至今在秦嶺和陝北山區還有野生種牡丹。

牡丹花,色香都絕。五彩繽紛的色澤,有紅、黃、藍、白、粉墨、綠、紫,超越百花。即使花色同為紅花,有的如似丹,有的像火,有的卻似紅瑪瑙那樣晶瑩;同為白花,有的似冰,有的若銀,有的宛如白玉。花香沁人肺腑,令人陶醉。牡丹被譽為花中之王。

漢代,牡丹的根皮叫丹皮,是名貴的藥材,有清熱涼血、散瘀的功效。《神農本草經》中就說到過丹皮。因為,知道牡丹可藥用,要有一個過程,由此可推想出,人們認識牡丹,一定在秦漢以前。從南北朝起,牡丹已成為名貴的觀賞花卉。《海記》中說,隋煬帝闢地100千米為西苑,要全國各地進貢奇花異卉,各地送去的花卉中就有牡丹。

唐代,牡丹成為皇宮珍貴的花卉,在驪山專門開闢了牡丹園。唐明皇李隆基和楊貴妃曾在牡丹花下歡宴,李白奉詔進宮,揮筆寫下了名句: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中書舍人詠牡丹詩,其中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之句,當時唐明皇聽了,大加讚賞,並叫貴妃在妝鏡臺前喝一紫金盞酒,表現詩中描寫的意境,牡丹從此贏得了國色天香的美譽。

當年首都長安,每到暮春,觀看牡丹的人車馬若狂,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白居易曾有詩描述了當年的盛況: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詩人劉禹錫也說: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北宋時的洛陽,種牡丹,賞牡丹,蔚然成風,真是洛陽牡丹甲天下,春城無處不飛花。洛陽家家戶戶都種牡丹,它與揚州芍藥齊名,並稱天下第一。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詩人歐陽修不僅寫下了這種盛況,還著有《洛陽牡丹記)等,曾遊遍城中10多個花園,對姚家的千葉黃牡丹和魏家的千葉肉紅色牡丹特別推崇。姚黃被譽為花王,魏紫被譽為花後,姚魏從來洛下奇,千金不惜買繁華,說的就是它倆轟動當年京華的事。南宋時,四川彭州牡丹曾一度取代洛陽,甲於天下。

明代,亳州(今安徽亳縣)的牡丹風行一時,以後曹州(今山東菏澤)的牡丹崛起,被稱為牡丹之鄉。

現在,牡丹品種中著名的有淡鵝黃、錦袍紅、萬中紫、鳳尾白等,更為罕見的是雙色花。

描寫牡丹花作文2

牡丹,當之無愧的百花之王,我國的國花,有“竟誇天下無雙豔,獨立人間第一香”之稱。牡丹穠姿貴彩,宿露輕盈,像極了盛唐時雍容華貴的盛裝夫人。

牡丹勝於唐,其富麗之姿與當時女子豐滿豔麗的`審美相映成趣,盛唐的繁華如夢,總少不了牡丹在玉堂畫閣之中的嫣然一笑,比如著名的《簪花仕女圖》,圖中美豔的仕女頭上都簪著一朵豔媚的牡丹,盡其富貴之態。俗話說的好:樂極生悲,牡丹因此又被稱為富貴花,被視為俗豔,《愛蓮說》之中就貶牡丹贊蓮,稱其為“花之富貴者”,雖然我同樣愛蓮勝過愛牡丹,但也不免為牡丹大呼冤枉。

牡丹看似濃妝豔抹,花大色豔,初見時候的確有雍華之感,然而,在這樣“交錯如錦,奪目似霞”的外表下,卻是極為耐寒的錚錚傲骨,可以耐得住零下三十幾度的寒冷,比起“傲雪模範”梅花全無不及之處。不但如此,它還耐得住乾旱與貧瘠,我曾在《如隨啼鳥識花情》中看到,延安附近有一個山谷,牡丹多到可以砍來當柴燒。總不見得當地人有錢到買來“花王”去燒火吧?這樣看來,牡丹被周敦頤這樣貶低雖然可以理解,但是冤情也不算小了。

因此,牡丹花能夠開得這般美麗,其實與“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性質是相類似的,只不過它前後轉變忒大了些,怪不好接受的,所以詩文中還是多以此喻富貴。

寫牡丹花最好的自然是唐人,就如唐人詠梅未見出色一樣,宋人詠牡丹也不怎麼樣(是比唐人,不是比我),畢竟人家被迫移都臨安哪裡有牡丹可以賞玩,自然比不了家家戶戶牡丹香的唐人。我所接觸的此類詩詞中,首推唐人李正封的“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和劉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前者寫出牡丹恰似楊妃醉酒的高雅典麗,後者則寫出了唐人對牡丹近乎痴迷的瘋狂熱愛;前者雖有飲用後者之嫌,卻也表現出牡丹富貴之氣,後者類似周敦頤,貶芍藥荷花(詩中是芙蕖,即為荷花)而贊牡丹,活脫脫一個牡丹花迷。

我生在浙東,沒見過一次牡丹,但也可以想象出它使“一城之人皆若狂”的絕美。不是有一句俗話嗎: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牡丹的豔麗所具有的熱情與張揚,是江南的菡萏、瘦梅所不能比擬的。許是因此,牡丹花會總是熱鬧非凡,而不像賞蓮、賞梅一樣需要品茗細賞。牡丹花像是胡旋舞,熱烈嫵媚的舞姿,蓬勃的張力隨著旋轉使人意亂神迷;連、梅像是漢人的水袖長舞,亭亭即有欲舞之意,卻需要人凝神細賞。在宋代,自然是蓮、梅好些,宋代規矩繁多禮防嚴謹,一對吃飽了撐的沒事幹吃香得很的理學家把整個國家搞得有些BT,習慣了繁文縟節什麼都講究含蓄含蓄再含蓄的他們怎麼賞得了牡丹的風流張揚;而唐人,在那個開放的盛世,對牡丹視之若寶。

而現在,愛牡丹者少;愛蓮、菊、梅之人多;非主流者愛連見都沒見過的曼珠沙華曼陀羅;哈日者愛櫻花;崇洋者愛玫瑰。其中自然不乏隨波逐流之輩,早不比“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現在的狀況,應該是“牡丹之愛,同予者何人”才對(排除洛陽牡丹會)。

不知,現在門庭寥落的牡丹,會不會懷念曾經大唐觥籌交錯中“能狂綺陌千金子,也惑朱門萬戶侯”的自己?或是在不習慣的寂靜中,憶起那句“何人不愛牡丹花,佔盡城中好物華”,感慨滄海桑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