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生命的痕跡作文14篇

作文 閱讀(1.25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命的痕跡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生命的痕跡作文14篇

生命的痕跡作文1

“天空中沒有飛翔的痕跡,而我已經飛過。”抽象的畫面中似留給人們一個黑青色的天穹以及一隻帶著堅定的目光、一次又一次有力振臂的蒼鷹的形象,雖然它的飛行無法像噴氣式飛機那般留下華麗的弧線,但它搏擊天空的精神卻早已如紅絲帶緊緊裹住心臟,留下痕跡……

生命的動力就在於拼搏,為了心中沉澱的夢,而不斷超越自我,我們不能讓它僅僅成為一句口號、一句自我陶醉的銘語。只有用生命去演繹它,用生活去描摹它,它才能夠走進我們,才能在我們身上留下痕跡。

國小時我聽了桑蘭姐的故事,覺得她特堅強,特偉大,也很崇拜她,愛她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愛她那傾盡全力用生命去行走的勇氣,相信有許許多多的同齡人會像我一樣,將她那不屈的精神一直銘刻在心中,就像人們與生俱來的對母愛的執著那般刻在心底。每當回憶之時,會肅然起敬,更有將這種意志流傳下去的衝動……她的事蹟留在我心中,不會忘,也不敢忘……

心靈的記憶是很奇妙的,它時而會像澎湃海浪一樣湧入你的腦海,時而又會像水面上的波紋那般消失無痕。但有一種記憶經過時間的沉澱後依舊不變,留在人們心中。它便一輩子都跟隨著,再也不會遺忘。

我是一個體育愛好者,在家裡常會看體育賽事,從小到大,看過的比賽也是蠻多的了,但有這麼幾個瞬間卻時常徘徊在我的腦海,它們走進了我的記憶,就像步點的變換轉進芭蕾舞者的心靈,奇妙的虛實變化手法貫穿魔術師的每一個動作那樣,漸漸滲透進我的靈魂……

首先是在美伊戰爭後的亞洲盃足球賽中,飽受戰爭折磨的伊拉克隊,匆匆忙忙、人員不整地加入了亞洲盃的角逐,沒有人會相信他們能夠成功。但在比賽中,跳躍的閃光燈照耀下,全世界的人們都被他們所震撼:奔跑、斷球、快速反擊!破門!激情擁抱……這是一隻鋼鐵之師,是亞洲雄獅!解說員卻因激動而略顯詞窮,他只是說:“他們如瘋子般踢足球!”忘卻了疲勞的伊拉克球員並不是為了獎金而戰,相反,他們的獎金低得可憐,他們是為了給處於戰爭困苦中的國民帶去快樂,所以他們“瘋了”,全世界因為他們“瘋了”。同樣,貝特勒的萬米跑比賽,喬丹在總決賽的神奇一投絕殺對手,雅典奧運會上中國女排的絕地反擊,……這些比賽中,我都看到了他們強大的精神並被他們折服,因為,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在無數人心中留下了痕跡。

當我們為這些痕跡感動的同時,卻也不要忘了生命去描摹那獨屬於自己的痕跡,這生之痕或許平凡,卻至少證明了我們曾經真實而頑強的存在!

生命的痕跡作文2

乍暖還寒之時,早春的風吹落了大片大片枯黃的樹葉。這些南國的樹木,熬過了去年的寒冷,頑強地為人們擋著冬的腳步,卻終抵不過勃發的嫩葉,只消這溫暖潮溼的東風一吹,便紛紛調零,重歸大地,化為塵土。人生不正是這樣嗎?如一片綠葉隨風搖曳,從萌發、生長到最後的調零,生生不息。這不正是生命的痕跡嗎?

每一秒,都會有一個人逝去,一個新的生命誕生,下一秒,再下一秒,也都如此。生命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每個生命,都在為生存而掙扎,世界上沒有人願意做鴻毛;每一秒,那生命的蹤影已被漫天冰雪覆蓋,多少人竹籃打水一場空。生命無論輕重,都有最終的歸宿,就像落葉總要歸根。這就是生命的痕跡。

歷史記載得最多的無非是兩種人,一種人流芳百世,一種人遺臭萬年。被歷史遺忘的是無數的平民百姓。當你一生只能做一個平凡的人時,你也許會在冰冷的雨中不甘地向上天怒吼!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我只能默默無聞?你也許會消極墮落,自暴自棄,一事無成。可是,時間不會因怒吼而停,不會因不甘而停,更不會因墮落而停,時間不會因任何人而停滯,生命在延續,歷史的車輪,永遠在滾動向前。

愛因斯坦先生說過: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如果你把自怨自艾的時間用來學習;用感嘆生命輕於鴻毛的時間來學習,那麼,生命又如何奈何得了你?就算只是一個普通人,可是你踏踏實實地努力過,奮鬥過,為這世界貢獻了一份力量,那麼你一定會為這世上留下一道也許並不絢麗卻依然美麗的只屬於你的痕跡。就像那一片落葉一樣,當它完成了它的使命,並用它的逝去來迎接新葉的生長時,有誰會否認它也曾給人間留下過動人的生命的痕跡呢?

生命的痕跡作文3

生命是渺小的,也是偉大的,它從世界走過,為世界留下蒼勁的痕跡。

——題記

走過雨後微涼的大地,不知不覺,已春回大地。嗅著萬物生機勃勃的氣息,我記憶的大門被開啟。

記得上國小的時候,我家養了一盆仙人掌。它卑微地蜷縮在土中,彷彿被遺棄在窗臺外,風吹日晒,無人問津。

一日清晨,我偶然一瞥,竟發現久經灰土沾染而分辨不出顏色的盆中,偶現星星點點的嫩黃。我湊上頭,竟發現仙人掌開花了!嫩黃的花瓣襯著點點潔白的花蕊,嬌小的花瓣上還沾著幾滴露珠,雖是一次再也普通不過的開花,但卻給了我不少感動與驚歎,體驗到別樣的“鐵漢柔情”。

過了一年,仙人掌再次震撼我的心靈。一天晚上,天空中忽然陰雲密佈,狂風的呼嘯帶走了夜晚的靜謐,如針般的雨點肆意地打著地面……

第二天清晨,我便聽聞仙人掌從窗臺上摔下去了,我沒有多大的波動,只是感到有點可惜,日子平平淡淡地流淌,仙人掌如一張白紙,漸漸地被我淡忘。

直到有一天,我經過樓下的草叢,腳邊一株鮮綠的仙人掌赫然映入我的眼簾。毋庸置疑,這就是我家摔下的仙人掌,旁邊花盆的碎片就是證明。當初是驚訝,如今卻是驚愕,一顆仙人掌要有多堅韌的毅力,才能如此百折不撓?它昂著頭,向著陽光肆意地伸展葉片,竭力生長。

如今,我為了備戰一次鋼琴考級練習著,指法練習簡直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得我喘不過氣來。花樣百出的音階把我繞得團團轉,每按錯一個鍵,全盤皆輸,又要重來。我每天都在幾個音符之間徘徊,我真的都快厭倦這樣枯燥的重複練習了。

接下來練習曲又出現在我面前,複雜的練習曲比音階指法枯燥100倍,難100倍。跳音、裝飾音、顫音、和絃……統統出現在我面前,多種樂理知識就像全部放在大鍋裡熬製一樣,亂成一鍋粥。而我卻需要把它們整理出來,一絲一縷地擺面前,努力地把它們啃下去,每當這時候,我總是煩躁不堪,甚至失去了最後的耐心,心中充滿了不情願。

學鋼琴真的有這麼苦嗎?每一個沒有光線的夜晚,我都在暗自哭泣。放棄?還是堅持?我一直在它倆中間徘徊。這時我想起那株仙人掌,它那竭力生長的模樣映入我的腦海,深刻地觸動了我,是啊,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意念。於是,我又重燃對彈琴的熱愛,更加刻苦地將汗水揮灑在琴鍵上,最終我的考級也通過了。

生命就是不服輸的堅韌,不低頭的堅強,在絕望中拼搏向上,哪怕艱難險阻,哪怕冷嘲熱諷,也要活出自己最美的姿態。

生命的痕跡作文4

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在生長與消亡中留下痕跡。地層中的羊齒類植物,化成了煤;石板上三葉蟲的遺骸,是它樸素的墓誌銘。當人作為個體走向死亡的時候,他的記憶也隨之一起逝去。為了保留這些寶貴的人生經驗,人們往往把它著述為書,流傳後人。正如一位哲人在他的遺作中所寫:“這是將要離崗的哨兵對將來替崗的新兵的忠告,是老之將至的人最後的叮囑。”正是在這樣記憶的流傳中,歷史之河緩緩前行。

如今,在這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國外研究發現,人的記憶移植在不久的將來或許會成為可能。這樣驚人的發現,使人不由得浮想聯翩。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人類在數千年與自然力搏鬥的文明史上,創造了輝煌的成就,也留下了許多難解的謎。無論是諾亞方舟還是死海卷軸,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那麼這千百年人們的艱辛、努力,勞作、血汗將會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面前。認識了過去,我們才能更好地開拓未來。

愛因斯坦、牛頓、居里夫人,這一位位才智出眾的名人甚至早已將他們的大腦留給後人儲存。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如今正安放在實驗室中的愛因斯坦的大腦又能為我們破譯多少的生命密碼!我們憧憬,幻想,又在深思。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一切都在變化,一切都轉瞬即逝。移植人的記憶畢竟是一種很主觀,甚至悖於一般自然法則的做法。科幻小說裡被冰凍幾十年後復活的人,往往面對變幻莫測的現實無所適從。大多沉重的過去和回憶是否會給銳意創新的現實背上沉重的翅膀?醜惡、貪婪、暴虐是否也會一樣流傳後人,這樣“前衛”的技術怎樣才能應用於人類愛與和平的事業,值得好好地斟酌思量。

人是複雜的,每個人的記憶都是廣闊浩瀚的星空,那無數隱祕矜持的情感,畢竟是不可複製的,也是不能拷貝的。

人生雖然只有幾十年,卻絕不是夢一樣的幻滅,只要追求真理,便得永生。人生不是一支燃燒的蠟燭,而是舉著的火炬,我們必須把它燒得光明熾熱,傳給下一代的人。記憶,也大抵如此吧。

噢,生命的痕跡……

生命的痕跡作文5

在平凡的崗位上幹出不平凡的業績,這就是他們生命的痕跡。

——題記

也許你曾想過,人生的意義在哪兒!有人為什麼而生,又為了什麼而活,這的確是令人費解的問題,可是,在我們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中,有這樣一群人,為我們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鐵人王進喜”,相信你們不會對此人感到陌生吧!為了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為了新中國的發展壯大,為了新中國的每一個人民,他毅然跳進了油田,冒著被凍僵的危險,在零下幾十攝氏度的石油裡攪動,正是由於他這種敢闖敢幹,不服輸的精神,制服了井噴,為新中國的一大油田誕生起了決定性作用,你看那油田裡,滿是王進喜生命的痕跡。

“黨的好乾部”焦裕祿,對於你,也許是最熟悉不過的了,但是,當你看到他們村的種種生活設施,人人臉上掛滿微笑時,你還不會忘記了吧?為了人民,為了群眾,焦裕祿經常帶病工作,又常為了工作而不吃飯,以致於積勞成疾,獻出了他的寶貴生命,正是他的這種恪守盡忠,全心全意為人民的理念,為人民帶來了福音,許多人也因此而發展,你看那工作的寫字檯上,滿是焦裕祿生命的痕跡。

“最可愛的人之一”,邱少雲同志,年輕的他,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奔赴了抗美援朝的戰場,正是由於他肩負保家衛國的使命,所以當戰火燒到他身上時,他沒有吭聲,默默地靜靜地等著,直到他被燒得面目全非,因為他的心中有份執著的信念:一、保家衛國,難道說他很傻嗎?火燒到身上竟然不會滾動,不是的,他為了戰友,為了新中國的明天,你看那熊熊大火中,滿是邱少雲的痕跡……

還有孔繁森、鄧稼先、錢學森……,他們為了祖國的未來,犧牲了自己,努力幹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不為別的就為了新中國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正是他們奉獻精神,才有了新中國的今天。

他們的崗位平凡,卻能幹出不平凡的業績,這就充分體現了他們那份心,這就是生命的痕跡。

生命的痕跡作文6

微風吹過,湖面泛起陣陣漣漪,這漣漪向遠處擴散後逐漸平息,看似沒有痕跡,可湖泊深處卻有了水流的湧動。生命裡,生命看似不落痕跡,卻在不經意間改變著我們,所以努力拼搏,讓生命留下完美的印痕。

腳踏實地,用汗水澆灌,讓生命留下拼搏的痕跡。我是岩石縫間的一株幼苗,整日生活在黑暗之中。雖然我極其平凡,但我亦嚮往廣闊的藍天,渴望著陽光溫和地照耀。

於是,我將根扎入岩石深處,盡力汲取有限的養料,將莖葉張大,以承載更多的露水,以滋潤我即將乾涸的根。我不知道此地今生我能否生存下去,但我依然努力拼搏,縱使今生見不到廣闊的藍天、金黃的太陽,我依然要用汗水芬芳這一段生命,讓生命留下拼搏的痕跡。

選擇理想,用生命捍衛,讓生命留下不屈的痕跡。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我來了,迎接我的是半壁殘缺的江山,另一半早已被夷狄的鐵騎踐踏了。我從小就崇拜“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飛將軍李廣,我渴望像他那樣馳騁疆場,像他那樣捍衛疆土,讓夷狄聞風喪膽。抱著“精忠報國”的理想,在20歲那年,我將理想摺疊好了藏進戎裝。因為理想。

我建立了岳家軍,我們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當我聽到敵人發出“捍山易,悍岳家軍難”的驚歎時,我欣慰地笑了,精忠報國的理想在濃濃戰火中更加凸顯,然而十二道詔書從天而降,把我從理想中震醒,一串串“莫須有”的罪名接踵而至,我漸漸感到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但面對現實,我無怨無悔,我要願用生命去捍衛它,在生命中留下不屈的痕跡。

選擇遠方,用青春譜寫,讓生命留下無悔的痕跡。既然選擇了遠方,就只管風雨兼程。我們無法改變生命流逝的步伐,但我們可以改變生命將要留下的痕跡。永遠不說如果,從來不說重來,不是每一次過錯和錯過都可以重新來過。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努力讓自己的身上洋溢著智慧的光芒,讓生命留下無悔的痕跡。

不經意間,又一段生命匆匆流逝,留下淡淡的痕跡。知道嗎?

生命的痕跡作文7

爺常說:麥芒上頂著的日子,是割倒的生命;而人,是生命的痕。

小時候,豐收的六月裡,爺爺會頭扎一方巾帕,帶著一家老小進入豐收的麥田。金黃的麥子就像失手打翻了顏料的綢緞,在風中盪漾,大把大把的絢麗,迷幻了人們的心與眼。爺站在田埂上,開始分配各自的主戰場,而將最大的一塊留給了自己。

爺是大家族的主心骨,黝黑的面板,精神的短寸,硬朗的身體。我確信爺這一輩子都不會死,就像門口的那株百年老樹,老是老了些,虯勁的枝卻支撐著半邊天。可爺說,沒有人能走過時間,扛過生命。走著走著人就老了,生命在身上留下印痕,老到齒牙動搖,目光呆滯,老到沒有了夢,老到彎腰揀一塊石頭,都會氣喘吁吁,最終被生命帶走,永遠也回不來。

後來,爺的胡茬變成了花白的鬍鬚,一顫一顫地,像傳說中的老神仙。臉上有了點點的褐斑,我懷疑,這是否就是生命的痕跡。這時,爺就會撫摸著我的頭,爽朗地笑了:“哈哈,這才是生命的痕跡,不朽的傑作哩!”

又一年六月,爺一手拿著菸袋,一手牽著我走向麥田。他顫顫地掐一穗麥穗,揉碎,輕輕地吹去麥麩,揀一粒放在嘴裡,細細嚼,慢慢品,若有所思。我牽了牽爺爺的衣角:爺,看那兒。“麥田的盡頭,金黃的麥暈出一片迷濛的絢麗。爺指著遠處:“飛過去。”一如當年分配戰場的將軍,讓我覺得生命真的倒流。我便順著田埂一路跑,胳膊張開,像春天的蝴蝶。我觸碰到那成熟的麥芒,不似爺現在的鬍鬚,倒像早年爺的胡茬,扎手硌人。

爺說,一個人,一輩子,總有走到頭的路,總有邁不過的坎,所以啊,人得挺著。麥子躺在鐮刀下,麥粒要扎進土裡,天地萬物人為尊,人卻在一場雪後,一聲不響地隨著生命走遠。

這個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帶走人的不是道路,生命無法伸出一隻手,替我抓住過往的雲。如果一切還能拾撿回來。爺爺,我要拾取你的笑容,腳步和風,用你的愛做燈油,用你的信念做捻子。我要點燃它,放到心裡,一輩子珍藏。一如生命在臉上留下的道道印痕,終生難忘。

爺爺說,人是生命的痕,人扛不過生命。其實,生命扛不過人。因為我看到,遼遠的大地上,麥子一季又一季的生長,那是生命的暗流,在汩汩地湧動……

生命的痕跡作文8

我不知道該對秋天說些什麼,或者說是我不知道該給秋天留下些什麼。記得初春開始,我想把內心的鬥志寫滿嬌嫩的花瓣。可我卻在走進花叢的一剎那,忘卻了一切。在花叢中來回地奔跑,傾聽蝶兒春天的夢想,傾聽著小溪春天的序曲。和著風兒輕柔的曲調。心翔在春天的懷抱裡的。是的,我全都忘記了。當我帶著一身濃郁的花香,走出了花叢,發現已是樹木蒼翠的仲夏,我沒給春天留下任何東西,倒是春天給了我一段夢幻的回憶。

仲夏,是的,我也曾想把我的心情寫滿樹葉的背面,我想讓鳥兒翻看每片樹葉,讀懂我的青春。青春是多麼美麗的季節,就像這夏日,熱情似火。但青春的夏日是短暫的,當我還不如一棵小樹在風中搖擺時,它就已像流沙般悄悄溜過我的指縫。金色是秋天的捎來的資訊,快了,快了,秋已來了。乘秋色還沒染黃樹葉時,我急切地翻過樹葉,樹葉上留下的是鳥兒的詩篇。

秋的到來,讓我措手不及,也許它早已到來,只是我從未料到會如此地快。看著一片片翻滾的麥浪,我知道,收穫的季節到了。我瘋也似的跑進花叢,發現花已凋零,早已分不清哪是花瓣,哪是葉子。我失望地離開,不知不覺走進了樹林,想看看昔日的夥伴,怎知鳥兒已經遷徒,樹葉也早已隨風飄落,剩下的幾片在秋風中搖搖欲墜。它們是否想與秋說悄悄話,讓秋給春捎個口訊,這些我早已不再關心。

我在等待冬天,等待著從天而降的白雪,也許這樣我才感覺不到憂傷。當萬物淹沒在白色中,一切都歸於寧靜,留下的只是優美的落幕曲。一樣的調子,一樣的歌詞,訴說著同一個故事。不知這來自天堂的讚歌中,是否有我,天使是不是也從奧林匹斯山給了我同樣的祝福。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也許我本來就不該帶走一片雲彩。我無法想到自己該留下點什麼,我一直都走在兩條沒有交點的平行線上,只能永遠地走下去,當時間的車輪輾下兩條深刻的痕跡,我知道我來過。

也許這就夠了。

生命的痕跡作文9

天空中沒有鳥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

——題記

人是渺小的,生命是卑微的。

古人曾感嘆“寄蜉遊於天地,緲滄海一粟”。的確,在芸芸眾生前,哪個人會不承認自己是渺小的?在浩瀚無際的宇宙中,又有哪個生命會不承認它的卑微呢?

但——生命的痕跡是永恆的。

歷史為我們書寫了一頁又一頁生命存在的痕跡。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懷揣著理想與遺憾離去。彌留之際的他心中仍有不甘,自己的雙眼漸漸迷離,雙手再也承擔不起一支筆的重量,呼吸愈漸微弱,終於,他放開了手,卻留下一句氣壯山河的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一字一句鏗鏘有力地敲擊在無數為革命而奮鬥的仁人志士心上。於是,在這句話的鞭策下,中國人民奮發圖強,拼搏進取。最終,中國昂首挺胸,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孫中山先生早已不在,但他所做的貢獻卻家喻戶曉。他生命留下的痕跡被永遠地記錄在史冊上,千古流傳。在1968年4月4日,黑人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在領導黑人運動的過程中慘遭毒手,與世長辭。他是一個黑人,曾經被認為是最卑微的人種。但它正是這樣的一個人,用自己的“黑手”改變了白人,黑人長期對峙的局面。是他的努力,讓各色人種挽起了雙手溫情脈脈,共到未來。他將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奮鬥中去。他,銘記在人們心中。

泰戈爾一首詩中寫過:“天空沒有鳥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伽利略終其一生也未能撼動當時人們的愚昧。愛因斯坦在死前最後一刻也未能構建出他的“大一統”理論,他們的生命就如璀璨卻轉瞬即逝的流星,在燃盡自己生命之光後,黯然泯滅。縱使你再也搜尋不到他們的蹤跡,但那一瞬間的閃耀卻永遠留在我們的腦海中。那一瞬,是永恆的。

任其生命挫折坎坷,荊棘叢生,我們只需堅韌前行;任其生命得失沉浮,榮辱成敗我們只需一笑而過;任其生命紅塵俗世,蕪雜紛繁,我們只需清風朗月。人不論平凡或尊貴,生命不論平庸或偉大,來到過世上,便留下了生命的痕跡。樹的一生,走到盡頭,留下了一樹的果實,那是生命的痕跡。人生的終點站,是話出一個火寫的“人”,無論我們是朝菌抑或蟪蛄,我們都不會悲嘆自己的渺小,我們都不會因為生命短暫而放棄摸索探求,我們會用自己前仆後繼的努力與奮發將世界日新月異地改變,留下我們生命的痕跡。

沉重的生命,洗盡鉛華,只餘一片風淡雲輕。

那是生命的痕跡,那是生命的永恆。

生命的痕跡作文10

“天空不曾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泰戈爾曾這樣說過。我喜歡這句話,因為這句話告訴我只要努力過,奮鬥過,就算失敗又能如何呢?只要我們留下一道生命的痕跡,亦能不虛度此生。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生命的長度,而在於它的寬度。你不能使生命的長度變長,但你可以無限延長生命的寬度。每一次生命寬度的延伸都是一次飛躍,那會留下那淡淡的痕跡,讓人敬畏。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一生不知道發明了有多少東西,讓我們有福享用。就單單那位我們照明的電燈泡,愛迪生就做了無數次試驗,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的打擊,但他沒有倒下,沒有退縮,毅然堅持著,曾為了尋找一條合適的燈絲,做了不低於一千次的試驗。這是多麼可敬啊!若沒有他那堅持不懈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困難,我們怎能享用電燈帶來的光明?愛迪生把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科學事業,他的努力見證了成功,他的每一種發明都帶給我們無盡的財富,他的每一次努力,都是他生命的寬度的延伸留下的痕跡。他的生命是一個完美的句號,是印在我們胸口激勵我們像他那樣努力,堅持不懈的生命的痕跡。

諾貝爾這個名字誰也不會陌生。諾貝爾一生的奉獻,直至今天或許到以後更久更久,仍然還會閃爍著光輝,諾貝爾獎是神聖的,諾貝爾這個人更是偉大的。

當他為了發明一種能夠在運輸過程中不爆炸的火藥,他一次次地實驗,一次一次被火藥炸傷,但他還是沒有退縮。他仍然堅持從事著他的試驗,直到有一天,實驗過程中,火藥炸死了他的父親,炸殘了他的弟弟,還有家裡的親人們都被炸傷了。沉痛地失敗的教訓不會使他軟弱,他仍然無所畏懼地在火藥身上一次次開刀。他是成功的,火藥終於被他征服了!有血,有淚還有汗水的成功,更加證明了不要被危險所嚇倒,就能取得成功。

諾貝爾的生命也是完美的,他所留下的痕跡閃耀著神聖的光芒。

親愛的同學們,留下生命的痕跡吧!讓完美展翅翱翔於藍天!奮鬥吧,為了完美生命的寬度,你曾努力但未取得顯著的成功,別灰心,只要有努力過,那我們就問心無愧了!給自己一片藍天,帶上夢想的翅膀,給自己留下一道完美的生命的痕跡,留在心裡。

生命的痕跡作文11

流星在光與暗的追逐間投下自己的影子;

花蕾在綻放美麗的瞬間印出春天的曼舞;

嬰孩在塵世間的第一聲啼哭劃出生命的痕跡。

我曾赤腳倒走在沙灘上,看自己的腳印漸行漸遠,心裡沒由來得一陣舒暢。而這種滿足卻在第二天望著那平整光滑的沙灘時被敲成碎片,煩躁卻又無可奈何。

後來我明白,在沙灘上,無論我多麼用力去試圖印下一個腳印,溫柔的浪花會拍打它,微鹹的海風會撫平它,它會在那些柔和的撫觸下漸漸淡去直至消失。而在泥濘的地裡,用心印下的腳印才會被保留,儘管它不那麼詩意,儘管它傷痕累累。

沈從文先生便是這麼一個深刻的痕跡。在黑暗的理性萌發前,他用聽覺、嗅覺以及視覺來丈量生命。在一個社會的冷漠面前,他並未屈就自己的脊樑。在黑暗的大泥潭中,他一心一意揣摩著自己的腳印。在三十年被刻意忽視的歲月中,沈從文先生刻苦研究民族服飾文化。一心埋頭於學問,不問世間是與非。他用三十年,為自己,為中國烙下一個深刻的腳印。

是啊!生活如此平淡,日子按部就班,可總有一些東西會穿越歲月,亙古不變,讓我們始終保持心中的堅守。那便是印在歷史這部長書中的痕跡。

一些痕跡,很美,令人嚮往,但隨著風吹日晒,歷史終將它們遺忘。

而另一些痕跡,滿是傷痕,卻因為傷痕而留下生命的最重音。

而這些痕跡是漫漫黑夜的北極星,為迷途的人們指明方向。穿過歷史的遮掩,這些痕跡,盛放在遙遠的彼端,如春風乍起,櫻花飛揚時彌天蓋地的美麗;那些觸目驚心的傷痕正化作奇異芬芳的暗香,浸透了整個世界。

流星在燃盡了生命的剎那,耗盡所有的能量,劃出點亮夜空的痕跡;

花蕾在用盡了氣力,破繭綻放,瞬間劇痛,瞬間舞出華美的痕跡;

嬰孩在出生的剎那,放棄美好的溫暖,拼盡全力,來到這個世界,開始新的征程,書寫生命的痕跡。

生命的痕跡作文12

究竟什麼是生命的痕跡?

我望著窗外廣遠的夜空,百思不解。撒哈拉的流沙磨平了金字塔的尖頂,詩人們迴環往復的一詠三嘆也隨歷史的滾滾波濤化為雲煙,成吉思汗的一生光輝燦爛,死後也只不過在草原上擁有一塊方寸之地,西施、貂蟬、玉環、飛燕的青春容顏也隨時光遠逝,隨歷史成煙。蘇子亦云:“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什麼才是生命的、人生的永恆的痕跡?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將歲月的無情,世事的滄桑刻於詩中。往事如煙,其痕如飛紅踏雪,光陰似箭飛越而過,將其沖刷得了無痕跡。

似乎只有在永久不下的痕跡下,越有人希望留下痕跡。於是人人都在追逐,想在自己的生命刻下刮痕,永不抹滅。於是各種場合,各個場域都似在打無硝煙的戰爭。是的,他們各個鬥志昂揚,雄心勃勃,他們用手中的青春,任意的揮霍在任何場合,一道道痕跡刻下來,有悲傷有喜悅,一條暗淡是傷痛。一條輝煌是成就。可是他們錯了。

不是他們做錯了,而是他們把痕刻錯了。時間上的痕跡,只會在歲月的塗抹下無痕。可又有誰想,生命的痕跡就在於它無痕。也許你只是一個平平凡凡的戰士,在自己尚未為生命留下痕跡時,便將自己付跟祖國。

你或許門有什麼雄心大志,也許在你心裡,只想要自己的親人安康。沒有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可是卻感動過所有人。一道痕,輕輕劃過。不是多深,卻被銘刻。那是因為那道痕在人心上。

刻在時間上的痕,不管多深,都會抹滅。只有刻在人心的痕跡,才會永存。

生命之痕從來都是如此。

生命的痕跡作文13

15歲,終於走完,連自己都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悲。

現在我很少想到什麼東西就多愁善感地去憂傷了,說實話,我並不是一個喜歡憂傷的小孩,我喜歡以前那種很開心很開心一直笑的日子。只是現在我總是會想起很多東西,很多故事,想到很沉默很無奈,所以我總是說一大堆的話,像是為了填補那些空白的記憶。我已經慢慢懂得去尋找一些東西來安慰自己,找了好多好多,有些連自己都忘了去看。我想以後我的作文裡會少了很多以前一直在寫的文字,因為它們都太奢侈,而我太窮,我根本負不起這個代價。那就算了吧,該丟開的始終要丟開,即使強留也只會是場很尷尬的虛無,像是海市蜃樓,雖然清晰,可散開後依然什麼也沒有,沙漠還是沙漠,漫天黃沙。

曾經很喜歡一句歌詞:所有的故事,只能有一個結局。而我的那些陪我哭陪我笑的歲月離開後的結局又是什麼,難道它們的結局就是沒有結局。但有時候,沒有結局並不一定不是好事。因為事情的結局往往不是在意料之中就是出奇的壞,沒有結局至少還可以讓人有所等待,還可以很美好地幻想,至少幻想永遠不會破滅。也許,真的就像朴樹唱的那樣:有些故事還沒講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在歲月中已經難辨真假。

是即是非,非即是是。

上國中後我幾乎不會去網咖了,因為我們學校是不讓我們去網咖的,我忘記了曾在Q上加過多少人,但我知道那班死黨依然靜靜地在那裡躺著,繼續著那種天天上網的日子。我現在很少去找他們了,我知道,我有了新的朋友,他們也會有,我們都只是在迷茫地陌生地穿行在這個城市間。我會沉默,因為我都在想這些。

人,總是要長大的即使你自己看不見,總會有人看見的。

生命的痕跡作文14

約翰·羅斯金曾經講過這樣一句話:讓每一個這樣短短的生命,都能為自己留下一點兒可愛事業的腳印,和你心靈得到實質的痕跡。誠然,生命如曇花,轉瞬即逝,唯有創造生命的痕跡,創造生命的價值,才能實現人生之精彩。

創造生命的痕跡,以珍惜生命為前提。

美國著名作家海倫·凱勒,雖又聾又啞,但她懂得珍惜生命,以頑強的毅力和堅忍不拔的勇氣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挫折。生命於她,就如一個美好的春天,她善待生命,也為世人展示了生命的頑強與不羈,最終成為了令世界敬仰的人。珍惜生命是創造生命痕跡的前提,一個人若不尊重生命,又何以得到生命的饋贈?

創造生命的痕跡,應以堅持作為人生之動力。

蟬之深深蜇伏於地下,只為鑽出地面那一刻,唱出精彩;蝶之困於昏暗的絲縛,只為破繭而出那一刻,綻放美麗。數十年漫長的堅守,成就了柳永“淺斟低唱”的夢想,成就了蘇軾“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雄邁,成就了辛棄疾“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的壯志,更成就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他們都堅持了自己的信仰與夢想,信念與追求,並最終書寫了或豪邁或雄壯的人生軌跡,實現了生命的價值。

創造生命的痕跡,以奉獻作為生命的昇華。

曾以《羅馬假日》獲得奧斯卡影后的奧黛莉·赫本,不僅擁有美麗的外表、過人的演技,更有一顆樂於奉獻的心。她是最早披露馬裡兒童受戰爭和疾病折磨的外國人士之一,她還在衣索比亞投入大量的精力。即使在病重後,她也不忘記那些孩子們。她說:“我最依依不捨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那些無辜的孩子們。”正是因為赫本那顆奉獻的心,使她獲得了比美貌更加持久的魅力。幫助他人,奉獻自己,終會創造出絢麗的人生軌跡,實現人生的昇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讓我們珍惜生命,懂得堅持,甘於奉獻,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生命痕跡,最終實現人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