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工會幫扶工作總結(通用10篇)

工作總結 閱讀(3.12W)

不經意間,工作已經告一段落,回想起這段時間的工作,一定取得了很多的成績,好好寫寫工作總結,吸取經驗教訓,指導將來的工作吧。那麼寫工作總結真的很難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工會幫扶工作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工會幫扶工作總結(通用10篇)

工會幫扶工作總結 1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理清思路,完善措施

幫扶解困、促進再就業工作是工會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切入點,是化解社會矛盾的平衡點,是工會組織履行職能、維護職工切身利益的具體體現。因此,今年以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全省幫扶及再就業經驗交流會議精神,按照市總工會和縣委的要求,積極開展了工作。縣委、縣政府成立了由縣委副書記任組長,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和人大副主任、政府副縣長、政協副主席、縣總工會主席任副組長,縣委辦、組織部、縣工會等單位為成員的幫扶解困領導小組,指導全縣幫扶工作。縣總工會把此項工作當作全年的中心工作來抓,明確了指導思想。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培訓和宣傳,全縣各級工會組織認真負責,自覺把協助黨和政府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和幫扶解困工作當做一項重要任務來完成。

我們在開展深入調查、吃透情況、摸清底數的基礎上,經過認真的分析研究,理出了幫扶活動,以黨員幹部“一幫一”為基礎,以單位為依託,由黨員幹部帶頭幫、單位集體共同幫的新思路。這樣一來,不僅解決了我縣部分黨員幹部幫扶力量不足的矛盾,同時又發揮了單位和集體的智慧和力量,體現出了集體幫扶的優勢,進一步加大了對困難職工的幫扶力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縣工會還對重點幫扶工作實施了目標管理工作機制,同各單位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建立了工作績效考評機制,並建立和完善了各項制度和措施,目前我縣工會各項工作形成了“黨委重視、政府支援、工會主抓、層層落實”的工作格局,為我縣的幫扶解困工作提供了制度和組織保障。

二、多策並舉,形式多樣,典型引路,內容豐富

活動伊始,我縣幫扶活動在幫扶內容和形式上呈現出了豐富性和多樣化,我們通過及時總結經驗,典型引導,加大宣傳力度,使幫扶解困工作趨向深入發展。我們在引導和推進幫扶工作深化的同時,重點實現“四個轉變”,即由生活幫向就業幫轉變,從“輸血”幫向“造血”幫轉變,從建立短效機制向長效機制轉變,從治標向治本轉變,走出了一條適合形勢發展,符合南樂實際的幫扶新路子。概括有以下幾方面:

1、精神幫扶。重在幫助職工轉變觀念,增強戰勝困難的信心。新觀念是脫困的先導,樹立信心是解困的動力。縣工會充分發揮宣傳教育職能,組織再就業先進人物事蹟報告會,與縣電視臺共同製作“下崗之路”專題系列報道,引導和教育困難職工下崗不氣餒,失業不失志,鼓起他們戰勝困難的.勇氣,如我縣xx廠職工xxx,因企業倒閉,下崗失業,丈夫單位也不景氣,失業在家,兒子又患腎病(尿毒症),一家人生活艱難,曾一度失去生活的信心,在縣工會積極幫助和其幫扶單位縣武裝部的支援幫助下,使這個面臨崩潰的家庭又看到了希望,重新揚起了生活的風帆。

2、物質和資金幫扶。重在幫助困難職工解決生活中的燃眉之急。如我縣農發行、司法局等單位為被幫扶戶集資捐物,幫助他們渡過。

3、政策幫扶。在幫助困難職工落實低保政策待遇的同時,各單位充分利用職能和政策優勢,幫助困難職工解困再就業。如縣工商、稅務部門積極利用國家對困難職工減免費稅的優惠政策幫助困難職工經商創業。縣教育局出臺了減免困難職工子女學費的檔案。縣工會按照“源頭參與有見解、重大問題有主張、具體措施有辦法、關鍵時刻有作為”的“四有”要求,加大調研力度,積極加強源頭參與,爭取源頭維護,會同政府參與制定了《縣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管理辦法》、《縣關於失業下崗職工實施優惠政策的通知》、《縣xxxx年再就業工作規劃》等政策性檔案,在“第一知情人”的基礎上,主動參與到位,實施源頭政策幫扶。

4、技能和專案幫扶。重在幫助困難職工自主擇業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今年以來,我們會同勞動部門舉辦了電焊、電腦、縫紉培訓班,形成了以縣職業培訓中心為依託,以定向培訓為載體,內連縣鄉、外接勞務市場和用人單位。這類幫扶佔較大份額,如縣聯社積極幫助外貿下崗困難職工xxx參加縫紉班培訓,學成之後又幫助她解決啟動資金,幹起了服裝剪裁縫紉。縣統計局積極幫助下崗職工xxx搞起了帶鋸加工專案,不僅解決了他的生活問題,而且正幫助他邁向致富之路。幫錢、幫物,不如幫個好專案,因此,幫助困難職工確立致富專案,無疑是從根本上解決困難問題的一個好辦法。

5、提供崗位、就業幫扶。為困難職工提供就業崗位,幫助他們實現再就業,也是幫扶工作中的一個亮點,如我縣檢察院為下崗困難職工xxx提供了單位保潔工崗位,縣公路局為大修廠下崗困難職工xxx解決了就業困難,安排他們到公路施工工地工作,解決了他們的再就業困難。

6、提供小額借款幫扶。縣總工會針對一部分有創業意向,但缺乏資金的困難職工,實施小額借款幫扶,在對專案進行考查的基礎上,由單位推薦擔保,幫助困難職工創業啟動動。今年我們結合實際,在送溫暖基金中拿出部分資金,幫助了13戶困難職工實施創業和再就業。目前資金使用情況良好,如海淀鞋廠下崗職工xxx利用小額借款啟動開辦了一間訂做皮鞋的門店,利用自己的手藝製作皮鞋,由於他的誠實信用,且貨真價實,手藝製作精細,深受消費者歡迎。原印刷廠下崗工人xxx利用小額借款搞起了家庭養殖。原供銷貿易公司下崗職工xxx利用借款在縣xx門口租賃了一間店面開起了飯店,由於品種多樣化,優惠學生,每天平均就餐人數達300餘人次,深得學生的好評。據調查,截止目前,我縣已有70%的小額借款人擺脫了貧困。

三、促進再就業,趨向幫扶活動的多元化

就業和再就業是解決困難職工問題的根本,也是幫扶活動的重點和難點。縣工會按照“行政扶持,政策引導,標本兼治”的原則,建平臺、送崗位,初步走出了一條政府促進就業、工會幫助就業、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的新路子。今年,全縣再就業人數達1685人,其中“4050”人員390人。

1、挖掘就業崗位,拓寬就業渠道。按照“政府幫助,部門援助,市場選擇”的指導思想,我縣籌資156萬元,購買公益性崗位,安置下崗職工,僅在興華商貿街一次性購買了15套30間門面房,安置下崗職工經商就業20人;在商場購買了40個攤位,安置“4050”人員40人;根據城建提供的保潔、保綠崗位,安置下崗職工;縣政府在工會的積極參與下,一次性購買了160臺小型電焊機,100輛人力三輪車,30臺豆漿機增送給下崗職工,幫助他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再就業。

2、積極探索勞務輸出之路,解決下崗失業再就業問題。今年以來,我們會同縣勞動部門,積極摸索下崗失業人員外出務工的新途徑,依託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與發達地區聯姻,促使企業與勞動力的結合,與外地的勞動、工會等部門結合,實行跟蹤服務,形成聯絡、組織、服務一條龍。今年以來,我縣共輸出剩餘勞動力和城鎮下崗失業人員5.08萬人,實現經濟收入21685萬元,實現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帶動一方”的社會新氣象。

工會幫扶工作總結 2

20XX年,在市總的正確指導和支援下,工會幫扶中心堅持“替黨政分憂、為職工解難”的原則,認真履行工會幫扶職能,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切實幫助解決部分職工群眾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為穩定職工隊伍,構建和諧社會起到了積極作用。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報告如下:

一、加大資金投入,強化幫扶中心規範化建設

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縣總幫扶中心規範化建設工作,先後現場督查和聽取縣總工會幫扶中心規範化建設進展情況,為幫扶中心增加編制、調入1名具有大專學歷的工作人員,縣財政按1:1配套要求,落實幫扶資金18萬元,促使幫扶中心完善和加強規範化建設工作。縣總工會為了加強對幫扶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了由縣總工會主席任組長的5人領導小組,進一步完善了幫扶救助各項工作管理制度,並噴繪製作了園地,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在幫扶大廳開設了信訪接待、法律援助、困難救助、職業介紹、職業培訓等5個服務視窗。今年,在經費比較緊張的情況下,籌資6.5萬元,為幫扶中心購置電腦1臺、印表機1臺、檔案櫃1組、沙發1套,安裝了LED電子顯示屏,改建幫扶中心門前臺階(大理石貼面)150平方米,使幫扶中心的硬體設施和辦公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達到了規範化建設的標準。

二、摸底建檔、實施“輸血”和“造血”相結合救助

一是完善困難職工電子檔案。為全面掌握全縣下崗職工生活狀況及困難程度,按照全總幫扶中心提出的新標準、新要求,我們從5月份開始,抽調中心3名職工,利用40天時間,對已輸入全國幫扶中心的困難職工檔案重新進行了走訪摸底、核對完善。截止目前,已建立困難職工電子檔案650戶,比上年增加18戶,同時還建立特困農民工檔案93戶,比上年增加14戶。

二是加強信訪接待和法律援助工作。為更好維護職工的權益,幫扶中心聘請了1名常年法律顧問,對職工群眾的來電、來信、來訪及時處理,反映的問題,認真記錄,需請示上級黨政幫助解決處理的,及時請示彙報;與有關部門協商聯絡辦理的,及時溝通,儘快辦理。今年,共接待職工來信來訪30人(次),其中法律諮詢11人(次)。特別是4月初,我們接到農民工王雪紅的投訴,反映他在華池縣南樑路住宅樓施工專案部清潔衛生時被塔吊碰傷,工隊負責人卻以種種藉口拒絕支付賠償金。對此,我們立即聯合縣勞動執法大隊對此案進行調查處理,直至雙方達成賠償3.5萬元的協議,有效地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信訪工作做到了職工反映的事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今年先後協調處理拖欠農民工工資案5起,追回拖欠農民工工資67萬元。

三是開展慰問救助活動。20xx年元旦春節期間,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領縣總工會班子成員深入困難職工家庭進行慰問。先後籌資18.9萬元慰問救助下崗困難職工及農民工550名;省部級勞模10人;對參加大學聯考並進入二本線以上的.18名困難職工家庭及農民工家庭子女進行救助,發放救助金3.6萬元,為50名下崗女職工到縣人民醫院進行了“兩癌”檢查,救助2名患病人員。5月份,我們出資聘請慶陽市青年樂團赴我縣建築工地進行“工人偉大、勞動光榮”為主題的慰問一線職工演出活動。6月下旬,我們籌資3.87萬元開展“夏送清涼”活動,為環衛、電力、公交公司及建築工地400多名一線職工和農民工每人送去夏涼被1塊,受到職工的好評。

四是強化培訓和就業工作。幫扶中心主動與縣就業局聯絡,免費為下崗失業職工提供就業資訊。先後舉辦下崗職工創業培訓班和農民工技能培訓班8期,有400名下崗職工和780名農民工接受了磚瓦、電焊、刺繡及種養殖培訓班。通過參加用工洽談會,釋出招工資訊等方式,使54名下崗職工重新就業,為42名下崗困難女職工協調爭取婦女創業貸款126萬元。

五是繼續開展工會幹部“一對一”幫扶工作。今年我們繼續在全縣各級工會幹部職工中廣泛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困難職工活動,從資金、專案、技能、資訊、法律等方面全方位地進行幫扶。截止目前,全縣工會幹部(職工)幫扶困難職工124名,幫扶專案32個,幫扶資金(物品)6.04萬元,提供致富資訊132條,提供法律援助8人次。其中縣總工會14名幹部職工為幫扶的14名特困職工幫扶資金(物品)1.4萬元。同時,除元旦、春節開展送溫暖活動外,幫扶中心還十分注重對因遭受天災人禍、患重大疾病以及生活難以為繼的困難職工開展經常性地救助活動。“六一”期間慰問困難職工子女及留守兒童70人,慰問資金2.1萬元,實施大病救助9人1.6萬元。

三、加強勞模管理,充分發揮勞模示範引領作用

勞模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曾為社會做出過突出的貢獻,搞好勞模的幫扶工作,充分發揮他們的示範引領作用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建立勞模檔案管理制度。我們對全縣市級以上勞模資訊進行全面採集,建立勞模動態管理檔案,實行勞模新增、調出、退休、去逝、撤銷榮譽稱號等動態管理。目前全縣共有市級以上勞模10名,其中在職7名,退休3名。

二是建立走訪慰問勞模製度。堅持日常走訪和重大節日走訪相結合,重點走訪慰問生活困難和患重病的勞模,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今年先後慰問勞模10人,發放慰問金8000元,為困難勞模興辦實事3件(次)。

三是建立勞模體檢制度。每年對市級以上勞模進行免費體檢,並建立勞模健康檔案。

四是建立勞模宣傳教育制度。充分利用工會宣傳陣地,採取多種形式,宣傳弘揚勞模精神,加強對勞模的培養教育,定期舉行勞模學習交流。

五是落實困難勞模待遇。自省級勞模生活困難補助金髮放工作開展以來,我們高度重視補助金的發放工作,確定專人負責,嚴格按照市總工會稽核確認的發放名單,實行專戶管理制度,實名登記制度,財務和經審辦在資金管理方面科學監督,合理使用,上報資料真實完整,準確無誤。六是充分發揮勞模作用。幫助指導縣人民醫院建立了“勞模創新工作室”,由勞模楊正功領銜醫學內科的診治、研究、創新工作,收到了良好成效。

總之,一年來我們在困難職工幫扶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上級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還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和問題:一是幫扶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二是特困農民工救助面小,社會化幫扶工作格局沒有形成。對此,我們將在來年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克服和改進。

工會幫扶工作總結 3

近年來,xx總工會認真貫徹區委和市總工會加強困難職工幫扶中心規範化建設的工作精神,堅持突出重點,創新方式,努力實現專案化幫扶,積極開展“雙聯”工作,現將x總工會20XX年困難職工幫扶工作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

一是完善領導機制,以責任落實促進工作開展。區委、政府十分重視困難職工幫扶工作,完善了“x困難職工幫扶工作領導小組”機構,成立了區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在此基礎上,區總工會發文,成立了以副主席任主任,辦公室主任任副主任的區職工服務(幫扶)中心工作班子,並配備了兩名專幹、一名財務工作人員、一名律師,職工服務(幫扶)中心與這些部門建立起資訊溝通與工作聯絡制度,暢通幫扶工作渠道,強化工作手段,做到既各負其責,又相互配合協調,從而在組織領導上有了堅強的保證,形成了“黨政主導、部門參與、工會運作、社會支援”的工作格局。

二是完善協調機制,以排程督查促進工作落實。區“雙聯”幫扶辦認真履行資訊交流、聯絡溝通、協調指導、督促檢查等方面的職能,努力推動工作開展。各參聯單位聯絡員充分發揮橋樑紐帶及參謀助手的作用,及時上報工作動態,幫助“雙聯”幫扶辦瞭解各單位工作進展,明確階段任務,確保企業和職工反映的困難問題及時辦理。

三是完善考評機制,以績效考核促進工作開展。我們堅持黨政主導,把“雙聯”幫扶工作作為機關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提高了參聯單位對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將“雙聯”和困難職工幫扶工作納入對各街鎮、園區工會聯合會的年終目標考核,同時,嚴格獎懲兌現,做到獎罰分明,對工作完成較好、事蹟突出的,採取多種形式加強工作激勵;對工作推進不力,任務完成不好的,從嚴考核扣分,從而進一步解決了工作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二、硬體完備

x職工服務(幫扶)中心大廳按要求面積設在x政務中心二樓,成立了以副主席任主任,辦公室主任任副主任的區職工服務(幫扶)中心工作班子,全區17個工會聯合會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總工會辦公室主任陳軍同志任主任,同時組建評審委員會,聘請在工會系統內和各行業內具有一定影響和聲望的人士擔任評委。各工會聯合會也要成立相應機構,加強組織領導,主管領導親自抓,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周密安排,抓好落實。x職工服務(幫扶)中心配備了兩名專幹、一名財務工作人員、一名律師,辦公室配備辦公桌一張、電腦一臺、宣傳欄2個、宣傳手冊若干。同時x職工服務(幫扶)中心聯合職工法律援助部門積極的為職工提供信訪接待、政策諮詢、生活救助、法律援助、就業幫助等問題。

三、制度健全

1、進一步強化平臺建設,健全困難職工幫扶網路

一是積極推進職工服務(幫扶)體系建設,增強職工服務、幫扶工作活動。把困難職工幫扶工作的深度和廣度再深化、再拓展,探索了工會組織與會員群眾點上的“幫扶”與面上的“服務”有效結合,致力於工會組織與工會會員凝聚力、影響力的再加強。在內部管理上將全區職業工會工作者納入到區委、區政府社會人才隊伍管理序列,通過競聘機制選配到各街、鎮職工服務(幫扶)工作站工作。

二是打造服務聯動平臺。對困難職工的來信來訪,我們幫扶中心熱情接待,堅持“不推諉每一個來訪者,對來訪求助的案件件件有迴音”的工作原則,竭盡全力為他們解決各種問題。特別是涉及改制、用工、勞動糾紛等問題,我們幫助困難職工與有關部門積極進行協調,推動和幫助問題的解決,使來訪的困難職工的合法權益切實得到了維護。認真貫徹我們的職責和任務:

(1)認真接待和及時處理職工來信來訪;

(2)對符合救助條件的困難職工及時提供生活救助;

(3)為下崗失業職工再就業培訓幫助;

(4)為民主權力、勞動權益受到侵害的特困職工、工會幹部提供政策諮詢和法律服務。

2、進一步強化資源整合。為切實解決“雙聯”幫扶資源條塊分割、整合不到位等問題,我區“雙聯”和困難職工幫。

扶工作充分整合政策資源,發揮各成員單位的部門優勢,建立了由區“雙聯”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各成員單位參加的協調會議制度和聯動工作機制,明確幫扶任務,落實幫扶責任,共同研究解決“雙聯”和幫扶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形成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各展所長、齊抓共管的'強大工作合力。

3、在致力於服務企業發展下功夫。20XX年,全區的“雙聯”幫扶工作,堅持在黨政大局中把握和謀劃,堅持與“兩幫兩促”目標同向、推進同步,堅持把促進企業改革、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對企業用工需求和有關困難等方面的問題,積極尋找對策,協調溝通,及時化解矛盾,為企業建設營造良好的環境。各參聯幫扶單位每季度走訪企業一次,認真瞭解和排查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解決企業主要困難和突出問題,為企業發展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援和幫扶。

四、保障有力

區總工會積極爭取區政府的財政、區屬各街鎮的經費保障,形成了困難職工“專案化”幫扶與會員職工“普惠”的長效機制。廣泛籌措幫扶資金,按規定使用和嚴格管理中央財政專項幫扶資金,同級政府配套中央財政專項幫扶資金並列入財政預算。

五、成效明顯

一、金秋助學。金秋助學活動是幫助經濟困難職工子女完成學業,是工會幫扶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工會組織切實履行維護職能,替黨政分憂、為職工解難的具體體現。在金秋助學活動中,區總工會共籌措救助資金元,資助困難職工和困難農民工子女人。整個助學活動公開、公正,使每一名達到資助條件的困難職工子女都得到了資助,為他們安心上學創造了條件,幫助寒門學子圓了大學夢,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二、切實完善三級幫扶網路建設。構建救助、維權、服務三位一體的幫扶體系,為企業和困難職工開展方便快捷的一站式、多元化幫扶服務。

“雙聯“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務實的工作,x總工會將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輿論氛圍,廣開籌資渠道,多方籌措資金,擴大與企業及困難職工的結對幫扶面,豐富“雙聯”工作內涵,致力機制創新,構建x“大雙聯”和“大幫扶”工作體系,同心協力推進“雙聯”工作出成效,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安全穩定做出應有的貢獻。

工會幫扶工作總結 4

近五年來,全省工會緊緊圍繞黨委政府民生目標,牢牢抓住困難職工核心利益問題,紮實推進幫扶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社會化建設,為工會服務職工、密切黨群關係、建設和諧社會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注重源頭參與,政策性幫扶體系不斷完善

各級工會抓住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民生事業發展的有利時機,積極建言獻策,推動健全完善民生政策體系。通過事前充分調研、事中全程參與、事後推動落實,先後參與了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就業再就業政策、城鄉醫療救助制度、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及其配套政策,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和困難職工家庭物價補貼辦法等數十項重要政策檔案的制定,努力從源頭上維護職工群眾的權益,困難職工生活有了基本保障。20xx年底,省總工會與省政府年度聯席會議專題研究解決幫扶專項資金,省政府辦公廳下發檔案推動各市、縣(市、區)財政設立困難職工幫扶配套資金,為工會幫扶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和資金保障。省總和各級工會形成合力,協調各方力量,對省鹽場、農墾、煤礦棚戶區和環衛職工等特困群體進行重點幫扶,推動解決社保和住房等突出問題。

二、著力平臺建設,幫扶網路覆蓋面不斷擴大

省總工會始終將幫扶中心建設作為推進幫扶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按照生活救助、就業幫助、法律援助的'基本功能和設施規範化、工作制度化、資源社會化、服務經常化的總體要求,全面推進市、縣兩級工會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建設,並向下延伸工作觸角,不斷完善工作網路。20xx年市縣兩級工會幫扶中心建成率達100%,截至20xx年6月底,縣區以下工會已建幫扶工作站(點)1663個,形成以市級幫扶中心為骨幹,縣級幫扶中心為支撐,鄉鎮(街道)、企業幫扶工作站(點)為基礎的工會幫扶工作網路。泰州、徐州、連雲港、宿遷等8個省轄市,姜堰、海門、海安、睢寧等22個縣級困難職工幫扶中心爭取到了事業編制和財政撥款,增強了幫扶工作可持續發展力量。

三、加強法律援助,和諧穩定勞動關係不斷深化

各級工會依託困難職工幫扶中心這一平臺,認真做好工會法律援助工作,以勞動關係的和諧推動社會和諧,以職工隊伍的穩定促進社會大局的穩定。努力暢通職工利益訴求表達渠道,不斷推進工會信訪和12351維權熱線平臺向下延伸,初步形成了省、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群)五級網路。全省工會認真總結江陰經驗,推廣無錫模式,在困難職工幫扶中心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庭,加強與仲裁機構、人民法院的溝通與合作,建立起工會調解與裁前調解、訴前調解的對接制度,最大限度地把各類勞動爭議糾紛解決在工會調解環節、解決在萌芽狀態。發揮信訪幹部和律師團作用,運用諮詢、代書、調解、代理仲裁訴訟等手段,為職工提供多種形式的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連雲港市總公職律師方美軍、南京市總公職律師溫可人分別榮獲第二屆、第三屆“全國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傑出律師”稱號,並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四、創新方式方法,幫扶工作能力水平不斷提高

各級工會積極開展“春送崗位、夏送清涼、金秋助學、冬送溫暖”和“女職工健康行”等活動,實施“技能培訓促就業”、“家政服務”、“陽光就業”等一系列行動,不斷豐富送溫暖活動內容,增強困難職工幫扶效果。積極開展“千萬農民工援助”、“農民工平安返鄉”、“民營企業招聘周”、“農民工享受同等待遇”、“為農民工討薪”等行動,幫助農民工解決就業、創業、維權、生活和子女上學等方面的突出困難。發揮勞模協會、慈善總會等社團組織作用,會同相關部門開展黨員幹部結對幫扶,組織職工開展互助互濟活動,整合各方資源,不斷提高幫扶水平。為順應社會發展和職工需求,條件較好的幫扶中心增設政策諮詢、心理疏導、家政、婚介、購物、旅遊等服務內容,為職工群眾提供便捷的多元化服務。

五年來,全省各級工會累計籌集幫扶資金4.38億元,勞模慰問補助金1.5億元;生活困難救助38.4萬人次1.57億元;醫療救助13.9萬人次6556萬元;子女助學10.17萬人次9167萬元;培訓各類人員56.2萬人次,小額借(貸)款發放3272人次1.15億元,幫扶實現就業再就業46.8萬人次;接待職工來信來訪13.5萬人次,為5.59萬名職工提供法律援助,成功調解勞動爭議19.55萬件。

回顧幫扶工作,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與黨和政府的要求、離職工群眾的企盼還有不少差距,一些地方在平臺建設、作用發揮、幫扶實效等方面差距還比較大,一些鄉鎮(街道)職工幫扶工作還比較薄弱,一些企業職工服務工作還不夠規範,主要原因還是認識有偏差、工作不到位、辦事不用力,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進。

工會幫扶工作總結 5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委《關於在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黨對工會、共青團、婦聯工作領導的意見》和“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會工作方針,我縣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要求,堅持“黨政所謀、職工所需、工會所能”的原則,把支援工會建立幫扶中心作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來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明顯的成效。

一、加強領導,強化保障,夯實幫扶工作基礎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社會幫扶力度的加大,雖然困難職工呈總體下降的態勢,但我縣每年仍有20XX戶左右的困難家庭。如何關心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渡過難關,是黨委、政府的重大責任。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在新形勢下,建立集信訪接待、政策諮詢、職業介紹和職工培訓、法律援助、生活救助為一體,快速知情、快速幫扶的困難職工幫扶中心,是服務困難職工全新的平臺和最有效的載體。幫扶中心的建設能進一步促進送溫暖工程的經常化、制度化和社會化水平的提高,並能使幫扶中心真正成為協助黨和政府解決困難職工生產生活問題的重要載體,成為為黨和政府分憂、為困難職工服務的.視窗。為此,縣委於20XX年8月率先在全省成立了“XX縣困難職工幫扶中心”,並持之以恆、卓有成效的運作。一是強化了組織領導。把工會幫扶工作有機融入黨政工作的全域性,納入縣經濟發展規劃和縣委、縣政府工作重要內容。成立了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政府與工會聯席會議制度,定期聽取幫扶工作情況彙報,及時研究幫扶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強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建設工作意見》,明確規定把幫扶工作列入各級領導班子、領導幹部年度考核和黨建目標考核的內容,使幫扶工作與黨建工作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考核,黨工組織密切配合、相互支援、共同提高、形成整體合力,從組織上加大對困難職工幫扶工作的領導和調處力度。二是落實了工作經費。成立伊始,縣財投入30多萬元興建了幫扶中心服務視窗,配備了2部固定電話、2臺計算機、1部越野車。在24個鄉鎮和20個行業(系統)工會建立幫扶工作站。縣政府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工會法支援工會工作的通知》,確定每年由財政給予幫扶中心工作站3萬元用於幫扶活動,並列入了財政預算。三是完善了工作網路。縣委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XX縣困難職工幫扶中心”為縣總工會下屬事業單位,核定編制2名,確定了機構規格和工作職責。在社群和村級建立幫扶點,配備兼職幫扶工作人員,實行“統一管理、分級負責、聯動幫扶、責任到人”,形成了上下銜接、縱橫聯絡、運轉靈活的“三級幫扶”網路體系,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支援、工會具體運作”的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工作的新格局。四是健全了工作機制。首先,建立了四大資訊機制。由縣政協牽頭,聯合統戰、工商聯、和社會保障、教育、企業家協會等單位和部門,通過深入調查摸底,核實確認,建立了全縣最具權威性的困難職工、特困學生、企業狀況、技能人才“四大資訊庫”。特別是對特困職工,按照“六清”(家庭狀況清、特困原因清、技術特長清、就業要求清、思想狀況清、幫扶記錄清)的標準建檔立案,實行微機動態管理。其次,建立了快速反應機制。成立了“XX縣職工‘110’指揮中心”,在各鄉鎮(行業)幫扶點成立職工“110”聯動點,強化了首問責任制、定期通報制、聯席會議制、督查督辦制等“四項制度”,保證職工反映的問題快速瞭解、快速幫扶,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答。第三,建立了長效幫扶機制。從長效機制入手,進一步健全了幫扶、調解、就業、維權服務機制。如三年來,每年都把幫扶物件分解到機關、企事業單位,實行“一幫一”掛鉤,進一步強化幫困救助機制,有效解決特困職工“生活難”問題;動員全縣幹部職工每年都開展一次“一日捐”和“金秋扶困助學”活動,有效解決了特困職工子女“上學難”問題。

二、積極探索,創新方式,構築幫扶工作平臺

在縣委的高度重視下,縣困難職工幫扶中心成立三年來,力求在廣覆蓋、多方位、求實效上下功夫,積極探索幫扶中心完善規範,構建了4個服務平臺:一是信訪接待平臺。為方便困難職工投訴和反映問題,在全國尚未開通12351熱線電話前,就開設了職工維權援助熱線電話XXXXXX,並在境內公路沿線製作宣傳廣告牌,向社會公開幫扶熱線電話和幫扶承諾;建立了XX縣工會網站,開闢了職工幫扶網頁。在幫扶中心對外視窗設立的職工“110”熱線電話,由主席、副主席輪值,配有2名工作人員進行專職值守。全天候24小時受理職工來電來訪,面對面、零距離地接待職工,及時受理和解答涉及職工合法權益問題的諮詢、反映、申訴,暢通職工救助渠道。二是法律援助平臺。幫扶中心設立了“職工法律援助站”,聘請了知名律師為常年法律顧問,免費為困難職工提供政策諮詢和法律援助。同時,還全方位開展為企業職工就勞動安全、社會保障、國企改革等進行免費服務。三是困難救助平臺。出臺了困難職工優惠政策,對全縣困難職工承諾“三個不讓”、“三個全員”(即不讓特困職工因經濟困難而生活過不下去、不讓職工因意外事故而治不起病、不讓特困職工子女經濟困難而輟學;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全員入學、會考錄取高中的貧困生全員入學、大學聯考被錄取本科二批以上的貧困大學生全員入學)。此外,縣幫扶中心為全縣工會會員辦理了會員意外傷害保險;制發了防偽標誌的工會會員優惠卡,在購物、就醫、就學、租房等方面提供7~9折的優惠。四是就業服務平臺。下發《關於合作推動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通知》,積極協助政府促進再就業工作,幫助下崗職工和進城務工人員,在求職登記、就業指導、職業介紹、鑑定申報、社會保險關係接待等方面,提供“一站式”免費服務。充分利用職工業餘學校、職業中專學校和勞動就業培訓等場所,免費為求職人員提供就業培訓。同時,還通過興辦培訓基地免費提供就業實踐,並注重培訓與職業資格認證工作相結合,提高培訓合格率和培訓後就業率。

三、拓展服務,傾情關愛,務求幫扶工作成為群眾滿意工程

縣幫扶中心圍繞黨政最關切、職工最期盼、社會最關注的問題,開展了以資金幫扶、助學幫扶、法律援助、就業幫扶、醫療幫扶、協調糾紛、追索欠薪為內容的全方位的幫扶服務,著力從“幫、扶、促”三方面拓展服務:一是幫——幫助困難職工渡過難關。全縣三級困難職工幫扶機構,建立了困難職工檔案1200戶次,特困學生檔案2120人次。據不完全統計,自幫扶中心建立以來,累計受理職工來信、來訪、來電3127人次,調解職工糾紛269起,無償為586位職工提供法律服務,幫助職工挽回經濟損失384萬元,通過“一日捐”等形式共籌送溫暖基金113萬元,為1209戶困難職工送去了黨和政府的溫暖。二是扶——扶持困難職工走出困境。通過幹部捐款、政府撥款、社會各界支援等方式,共籌措幫扶資金281萬元,幫助和扶持困難職工。連續三年組織168個單位1.9萬名幹部職工與1181戶(次)困難職工結對幫扶,與1824名特困學生結對助學,鄉鎮、行業(系統)工會認領幫扶困難職工658人、資助特困學生208人,累計共發放扶持資金180.47萬元,免收學雜費近53萬元,幫助職工追索欠薪146萬元。三是促——促進困難職工自強自立。通過送崗位、送資訊、送技術、送資金、送辦法的“六送”,幫助困難職工開發生產經營專案,進行開發式扶助,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縣政府制定了《XX縣20XX—20XX年實施“職工素質工程”規劃》和《關於鼓勵職工學習技術、推動崗位技能創新的規定》,建立了勞動、工會、工商聯三方協調機制。三年來,幫扶中心共辦理求職登記21000人次,用工登記24080人次,求職介紹成功12860人次,協助組織勞動力輸出19300人次。通過聯辦自辦等形式組織職工參加技能培訓5840人次,組織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5780人次,協調企業為1200多人蔘加社會保險,工商稅務為下崗職工減免稅費144萬元,有效減輕了職工的經濟負擔,增強了困難和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的勇氣和信心。

為了把困難職工幫扶中心真正建設成為服務大局,情繫職工的維權工作品牌,在工會與職工之間搭建起“幫困維權”的綠色通道,我們還要繼續在廣覆蓋、全方位、求實效上下功夫,立足XX實際,狠抓機制建設,著力整合運作,實現解困幫扶工作的經常化、社會化、規範化,真正構建起黨和政府維權幫困的平臺。

工會幫扶工作總結 6

近年來,我們嚴格按照省、市總工會的部署和要求,按照幫扶活動的要求和工作職責,立足實際,努力開拓,堅持幫扶與促進再就業結合的工作思路,使我縣幫扶工作形成了"物質幫扶與精神幫扶同步"、"輸血"幫扶與"造血"幫扶並舉,短期幫扶與經常幫扶共濟、工會幫扶與社會幫扶相結合的工作格局。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強領導,齊抓共管,形成幫扶工作合力

縣委、縣政府對幫扶工作高度重視,20XX年,縣委成立了困難職工幫扶工作領導組,縣委副書記任組長,常務副縣長、縣委辦公室主任、縣長助理、總工會主席任副組長,縣委辦、政府辦、財政局、民政局、勞動局、工會等21個單位主要領導為成員。之後,隨著領導工作變動,縣委都及時調整了領導組成員,確保幫扶工作都始終在縣委、政府的支援下順利開展。縣委常委會、政府辦公會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專題研究工會幫扶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各鄉鎮、各單位工會主席為本單位幫扶工作第一責任人,具體負責本系統、本單位的幫扶工作,為幫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突出重點、強力實施幫扶再就業工程

我縣共有困難職工4345人,進入低保中心的'有3832餘人,困難職工問題較多,也比較突出。為此,我們主要加強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職工就業再就業培訓基地建設。我們建立了希望電腦培訓學校、源泉技工學校、技先服裝技校、新亮技工學校等職工技術培訓基地,對下崗職工、農民工進行機械、電氣、服裝、電腦、餐飲服務等多門類專業技能培訓,並實現了培訓、輸出一條龍服務。縣政府對此項工作予以大力支援,每年都投入培訓資金350萬元左右,並通過社會力量及職業培訓學校培訓下崗職工、農民工達8000餘人次,為社會輸送了大批有一技之長的技術人才。二是實施就業幫扶,創造就業崗位。我們會同人事勞動局定期召開就業招聘洽談會。深入到各企業,瞭解用工情況,鼓勵企業儘可能多的安置職工就業。兩年來,我縣廣民建安公司、永威皮鞋廠、樹民三輪車廠、隆鑫三輪車廠等20餘傢俬營企業招聘下崗職工、農民工,使2300名下崗職工、農民工走上再就業之路。同時大力開展勞務輸出。我們依託職工培訓基地,向省內外多家大中型企業輸出勞務人員。據統計,目前全縣在外務工人員達11萬餘人。遍佈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福建等十多個省市。僅XX市就有我縣務工人員3萬餘人,以常村鄉務工人員為主,形成了XX市內"小常村"。去年,縣委、縣政府領導還組成慰問團赴XX市慰問看望籍務工人員,為他們送去了家鄉人民親切問候,勉勵他們努力工作,為家鄉爭光,為XX市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貢獻。三是開展小額借款幫扶。幾年來,我們積極探索利用小額借款促進再就業扶貧解困的新路子,千方百計多方籌措資金,確保儘可能多的困難職工得到幫助。並且實行迴圈使用,滾動發展,變"輸血"為"造血"。從20XX年至今,累計借出資金49萬元,幫扶下崗職工389名,使330名下崗職工走上了脫貧之路。

三、情繫職工,打造幫扶工作"綠色通道"

1、深入實施"雙節"送溫暖活動。多年來,"雙節"期間,我們堅持開展送溫暖活動,每年11月份,我們都對全縣困難職工情況進行調查摸底,並向縣委、縣政府提交調查報告,提出春節送溫暖活動意見及方案。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在縣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撥出專項資金,用於送溫暖活動。縣四大班子領導,全縣科級幹部實行"一幫一"對口幫扶,入戶送溫暖到家,使廣大困難職工切實感受到黨的關懷和溫暖。四年來,縣政府共向縣總工會撥付幫扶送溫暖專項資金267萬元,籌措物資價值20餘萬元,累計對2萬餘名困難職工進行了救助。此項工作已形成了縣委、政府、縣總工會的一項制度。

2、大力開展"金秋愛心助學"活動。近年來,困難職工子女上大學問題日漸突出,為了較好的緩解這一問題,縣總工會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協助下,多方籌措資金,資助當年考上大學的困難職工子女,特別是困難農民工子女上學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了社會上廣泛讚譽,保證了我縣沒有一名困難職工子女因交不起學費而被拒之大學門外。連續4年共救助困難職工子女包括農民工子女151名,發放助學資金20.95萬元,幫助中國小生減免學費29名。

3、關愛兒童,重視單親女職工幫扶工作。單親女職工面臨更多的社會、家庭壓力。根據我們調查摸底情況,我縣共有單親特困女職工47人,其中23人納入低保。幾年來,我們在"六一"兒童節期間,為91名單親女職工子女發放救助金及物資學習用品共計6萬餘元。同時,我們還做到春節送溫暖單親困難女職工必送,"金秋助學"單親困難女職工子女必助。

通過多方面,多形式的幫扶,我縣的幫扶工作已有單一的"雙節"送溫暖活動向制度化、社會化、經常化方面轉變。全縣形成了節日救助、災害救助、專項救助、日常救助的幫扶格局,做到隨時、隨地對需要幫扶的困難職工提供救助,打造了一條幫扶工作的"綠色通道"。但與省、市的要求,與職工的期望還存在不少的差距,我們決心認真借鑑外地及兄弟縣市的先進經驗,努力拓展幫扶範圍,完善幫扶方式,提高幫扶水平,使幫扶中心成為充滿愛心、充滿陽光的困難職工之家。

工會幫扶工作總結 7

20XX年,黑河市總工會幫扶工作在省總大力支援下,按照全市工會工作總體安排部署,認真履行職責,堅持以建設標準化幫扶中心為載體,狠抓機制建設,著力整合運作,千方百計地協助黨政解決困難職工在就業、子女教育、疾病醫療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問題,實現了幫扶工作的經常化、社會化、規範化目標,工會幫扶中心工作總結。一年來,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紮實做好基礎性工作,確保幫扶工作有的放矢

轉發了省總工會關於《困難職工幫扶中心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制定印發了《關於發放中央財政專項資金工作方案》,明確了專項資金的使用範圍、發放辦法、發放工作的組織領導等,特別是對幫扶中心的信訪接待、政策諮詢、生活救助、法律援助、醫療救助等工作程式和實施幫扶的具體辦法不斷進行完善。嚴格按照全國幫扶工作管理系統進行了分類建檔,一人一檔,採取滾動式管理,形成了困難職工電子檔案系統,進行有針對性的幫扶救助。同時對摸底情況進行了認真稽核,對納入幫扶中心的困難職工廣泛接受群眾監督,統一管理。指導縣區幫扶中心建立了工會領導定期走訪制度、幫扶救助資金管理制度、救助工作考核評價制度,實現了幫扶中心工作規範化、制度化。向上爭取省級和中央專項幫扶資金200萬元,並經不懈努力,風景區成立困難職工幫扶中心的請示得到了省總的批覆,從此風景區每年將得到上級工會專項幫扶資金近20萬元。為進一步推進全市困難職工幫扶工作的深入開展,8月份,黑河市工會困難職工幫扶工作現場會在北安召開。會議現場參觀學習了北安市總工會幫扶中心建設,全面總結分析今年上半年的工會幫扶工作,安排下半年工作任務和工作重點,明確完成目標任務工作舉措。這次會議得到了北安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黑河市總、北安市總領導、各縣(市)區總工會主席、幫扶中心分管主席、困難職工幫扶中心主任、北安市總工會機關幹部、北安市系統局工會工作委員會主任以及產業工會、街道辦事處工會和直屬工會主席參加了會議。這次會議的召開要求各級工會幹部要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到幫扶工作的重大意義,堅持標準化建設,規範化服務,不斷增強工會組織的親和力、凝聚力。並於10月初,由黑河市總工會分管幫扶中心工作的主席帶領工作人員深入到各縣(市)區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對現場會的落實情況進行調研。截止11月中旬市本級救助困難職工920餘人,發放救助款46萬元。

二、不斷完善信訪接待工作,及時提供幫扶資訊

全市困難職工幫扶中心高度重視信訪工作,始終堅持耐心細緻、熱情接待。堅持不推諉每一個來訪者,對來訪求助的案件實施“件件有迴音”的工作原則,竭盡全力為職工解決各種問題,使來訪的困難職工的合法權益切實得到了維護。市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努力做好本職工作,認真填寫各種信訪報表,做到及時、準確、無誤。指導縣區各幫扶中心都成立了困難職工維權工作站,與本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建立了廣泛的工作聯絡。信訪接待還實行首問責任制、來訪登記制和領導負責制。通過信訪接待,掌握一部分特別困難的職工,除採取必要的幫扶措施外,先後對7人進行了生活大病救助,累計資金達7000元。我們進一步密切了與司法部門的溝通聯絡,為困難職工、農民工提供更加便捷優惠的法律服務,齊心協力共建職工合法權益保護“綠色通道”。市工會幫扶中心與法律援助中心建立的農民工法律聯合服務中心,為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全體職工提供法律服務綠色通道。法律援助中心律師每週五準時到幫扶中心為職工受侵害的案件實行快速便捷提供法律諮詢,為弱勢群體解決了訴訟的實際困難。

三、努力探索扶貧解困的新路子,豐富幫扶工作的內容

積極開展了“金秋助學”活動,全力實施“金秋助學”工程,制定了金秋助學資助辦法,在今年秋季開學之際,通過前期的調查摸底稽核公示等程式,開展“金秋助學資助活動”,對10名新考入大學的貧困家庭和40名中國小貧困家庭的優秀學生進行了資助,發放助學救助金3萬元,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反響,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為做好在在寒冷的冬季期間的扶貧解困送溫暖活動,10月1日市總工會領導到熱電廠為“送溫暖的人送溫暖”,慰問在職的困難職工,發放慰問金1萬元。11月初,通過走訪入戶對符合條件的下崗困難職工又進行了核實、底數摸清後,在市總工會幫扶中心召開了“為困難職工排憂解難座談會”,會上市總工會領導與困難職工面對面的'親情交流,併為他們發放了救助金。在市第一人民醫院設立困難職工醫療門診,對符合條件的困難職工制發《困難職工就醫卡》,困難職工持此卡到“愛心醫院”就診,將享受可減免部分費用,方便困難職工看病難、就醫難問題。按照省總的統一部署,適時召開了20XX年“兩節”送溫暖視訊會議,會後走上街頭慰問了正在辛勤勞作的環衛工人,為20名困難的環衛工人每人發放救助金500元。與愛輝區總工會共同帶著慰問品,對愛輝區坤河鄉黃旗營子村的部分在俄務工人員家屬進行了慰問,鼓勵他們要搞好生產,家鄉的工會組織將及時解決在國外務工人員家中的實際困難,消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北安市總工會不斷創新幫扶工作思路,拓展幫扶工作領域,今年與北京華夏中青家政服務有限公司達成了用工協議,通過培訓向北京輸送“月嫂”,開闢了職業介紹服務的新領域;嫩江縣總工會對民營企業進行深入調查和摸底,增加錄入1000餘份困難職工檔案,實現了資訊和資源共享,提高了幫扶工作效率;五大連池市總工會加大助學力度,建立了“優秀貧困學生助學金”,定期對優秀貧困生進行救助,幫助他們完成學業;愛輝區總工會通過各系統工委、街道鄉鎮工委、社群村屯工會調查摸底,全面掌握全區困難職工、困難農民工的基本情況,開展了一系列幫扶救助活動;孫吳縣總工會在“情繫下崗職工送健康”活動中,免費對下崗職工進行9項體檢;遜克縣總工會開展了“五一送溫暖”活動,慰問幫助困難職工,讓他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四、積極建立培訓基地,拓寬困難職工就業渠道

通過各類技能培訓,幫扶下崗失業人員或其子女,掌握一門技術,增強就業能力、拓寬就業渠道。今年依託有培訓資質的市職教中心,不斷完善再就業培訓基地建設。委託市職教中心為困難職工免費舉辦了一期困難職工微機上崗培訓班和一期商業俄語培訓班,共計200餘人。不斷加大了對各縣區開展再就業技能培訓力度,各幫扶中心共舉辦各類培訓班12期近千人受益。北安市、愛輝區兩家培訓機構被批准為省級示範培訓基地。

五、以建立“學習型中心”活動為載體,加強中心自身建設

20XX年全市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堅持把建立“學習型中心”與學習貫徹省工會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結合起來,以改革創新精神,不斷加強中心自身建設。在學習內容上緊跟時代步伐,適應形式要求,學習重點突出了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習政治理論。組織中心員工認真學習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深刻理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的基本內涵和精神實質,進一步解放思想,明確方向,增強了做好“中心”工作的事業心、責任感。二是學習了科學文化知識。鼓勵中心員工有組織的參加各類專業培訓,增強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自覺性。三是學習了法律法規知識。進一步增強了員工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提高了中心員工依法辦事依法維權的水平。四是學習了本專業知識。根據本視窗本崗位的工作特點和要求,積極開展專業知識的學習,促使中心人員專研本職業務,使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有了較大幅度提高。

工會幫扶工作總結 8

區級工會幫扶工作經驗交流材料近年來,我們嚴格按照省、市總工會的部署和要求,對困難職工幫扶中心、農民工維權服務中心、職工法律援助中心、勞動爭議調解中心實施有機整合,形成了“四位一體”工作體系。實踐證明,這種行之有效的運作方式,將工會幫扶維權職能融為一體,把面向社會、服務職工的事務推向前臺,不僅成功地破解了區級工會普遍存在人少事多、力不從心、疲於應付的難題,還有力地推動了工會組織形式、工作方式、運作模式的轉變,使幫扶中心真正成為了工會全面履行社會職能的前沿陣地,成為了工會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視窗,成為了推進幫扶維權社會化的工作平臺,成為了充滿陽光和愛心的困難職工之家。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起來,打造充滿陽光的幫扶平臺

xx區是我省鋼鐵、石化、造船、重型機械、環保裝置的重要生產基地,擁有xx鋼鐵公司等10多家國有大型企業。在區屬1300多家中小企事業單位中,有職工6萬多人,農民工2萬多人。面對區屬企業改制重組、民營經濟迅猛發展、侵權案件屢屢發生、勞動爭議糾紛日漸上升等新情況,僅有7名工作人員的區總工會,將如何應對形勢的變化,如何把“職工、農民工有困難找工會”的口號付諸於行動,我們在實踐中進行了艱苦的探索。今年初,省總髮出《關於推進縣級工會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四位一體”建設的通知》後,我們敏感地覺察到,這是上級工會落實xx視察xx困難職工幫扶中心重要講話精神的的破題之舉,也是推動縣(市、區)工會全面創新發展的難得機遇。於是,我們牢牢抓住這個契機,對區幫扶中心“四位一體”建設進行了全面規劃,在取得區委、區政府和上級工會的首肯和熱情支援下,區總工會騰出臨街近500平方米的辦公場地,全部用於“四位一體”建設。按照規範化考核十項標準,我們在幫扶中心一樓大廳設定了信訪接待、生活救助、醫療互助、職培職介、小額貸款、農民工維權、法律援助、心理諮詢等10多個服務視窗,設立了免費家電維修、優惠理髮、救助物資發放等服務專案,配置了電腦、印表機、壁式電子顯示屏等必備的硬體設施;在二樓設立了勞動爭議調解室、職工技能培訓教室等,既完善了“四位一體”所需的服務功能,又使幫扶中心的面貌煥然一新。與此同時,我們還對街道幫扶維權站和社群(企業)資訊員進行了充實調整,形成了以區幫扶中心為龍、街道幫扶維權站為支撐、基層工會幹部為骨幹的資源共享、資訊互通、上下聯動、反應敏捷的'幫扶維權網路。

二、轉起來,充分藉助和運用社會資源

搭建了“四位一體”平臺,關鍵是要使它轉起來,而轉起來需要必備的物質基礎,這往往又成為工作持續開展的“瓶頸”。為破解這一難題,我們注重發揮工會組織網路健全、聯絡社會廣泛的優勢,緊扣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從助困、助醫、助學入手,想千方,設百計,廣泛藉助和運用社會資源,建立起了“愛心超市”、“愛心醫院”、“愛心藥店”、“愛心學校”和“愛心互助園地”。在助困方面,我們先後與xxxx商業公司簽訂協議書,創辦了“愛心超市”(區總工會出資88%、xx公司讓利12%),困難職工憑愛心購物卡,就可到xx公司所轄36家超市選購生活必需品。同時,我們廣泛發動職工捐資捐物獻愛心,在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建立了“愛心互助園地”。截至今年六月底,全區職工捐贈衣物2萬多件、生活日用品4940件,經消毒整理後,分門別類存放。已向多名困難職工和農民工發放了14821件衣物,900多件生活日用品。在助醫方面,我們在區第一醫院掛牌設立了“愛心醫院”,與馬應龍公司開設了“愛心藥店”。醫院為困難職工建立了健康檔案,區總工會為困難職工發放醫療優惠卡、愛心購藥卡,困難職工可持卡到醫院就診體檢,到馬應龍大藥店購買藥品(區總工會出資85%,藥店讓利15%)。同時,我們還組織了2萬多名職工參加市總工會開辦的“重大疾病醫療互助”,組織了15189女職工參加“防癌保險”,目前,已有51名職工獲得46萬元賠付,緩解了患病職工的醫療負擔。在助學方面,我們與區教育局聯手創辦了“愛心學校”(由區總工會出資80%,學校出資20%),享受優惠的困難職工及農民工子女可在全區59所中國小就近入學。有了廣大職工和社會各方面的鼎力相助,我們創辦的“五個愛心平臺”有效地轉動了起來,不僅使困難職工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幫扶救助,也使區幫扶中心的人氣越來越旺,聲譽越來越響,工作越來越火紅。

工會幫扶工作總結 9

xxxx公司工會成立以來,在上級工會組織和公司黨委的領導下,大力開展困難職工幫扶工作,有效地激發和調動了職工的主人翁積極性,維護了隊伍穩定,促進了企業和諧健康發展。現就困難職工幫扶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責任落實

xxxx公司自20xx年8月份在xxxx號召下率先成立二級單位工會組織後,即把困難職工幫扶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作為弘揚企業“三色”文化,堅持“以人為本”原則,落實“發展為了職工、發展依靠職工、發展成果惠及職工”理念的重要手段和職工維權的重要工作內容。在公司黨委的大力支援下,公司工會充分履行基本職能,切實當好特困職工的第一知情人、第一報告人、第一幫助人,滿腔熱忱地為困難職工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始終把解決好睏難職工生產生活問題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來抓。

制定了xxxx公司工會《工會工作規則》把“做好睏難職工幫扶救助工作,為職工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列入十項工會組織的基本任務之一。制定了《職工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工作制度》,成立了“生活福利委員會”,負責幫扶工作的組織開展。成立了公司工會、管理各單位工會、基層企業分會的三級幫扶體系,把集中性的走訪慰問送溫暖活動和日常解憂難、辦實事有機結合起來,將扶貧幫困工作經常化、制度化、規範化,為黨組織和企業分憂,為職工群眾解難。

二、精心籌備,及時幫扶

xxxx在xxxx的各企業多年來發展較為平穩,職工群眾的生活水平在當地並不屬於低收入,但仍有個別職工家庭因突發事件、患上重病等導致生活困難,多個企業出現了困難職工。為了及時發現和解決他們的難處,我們建立了困難職工動態管理機制,及時掌握幫扶物件的動態變化情況,把符合條件的職工及時納入幫扶救助範圍,做到出現一個發現一個,發現一個幫扶一個。

一是公司工會和管理各單位工會每年對困難職工家庭情況進行深入細緻的摸底調查,建立和完善了困難職工檔案,做到“六知一定”,即“知家庭住址、知生活狀況、知致困原因、知患病情況、知低保情況、知子女就學情況”,及時“定救助措施”。各級工會組織針對掌握的困難職工相關資料進行分析,使幫扶工作更有針對性和時效性。

二是提供資金保障,從各級工會經費、行政經費、職工互助基金、職工捐款等多種渠道籌集幫扶資金,及時向困難職工發放,以緩解他們的'燃眉之急。20xx年,公司及管理各單位共籌集xx萬元,用於對困難職工的幫扶,開展了送溫暖活動慰問xx次,進行困難職工崗位培訓xx次,法律援助xx次。

通過社保系統專門籌集xx萬元,對名患有重病的職工進行了救助。

三是擴充套件幫扶形式,除對困難職工進行經濟上的幫助以外,我們還採取了各級領導關心慰問、重大節日重點走訪、工會上門服務、部門及時進行談心交流了解掌握情況、職工互幫互助等多種形式,讓他們感受到企業、工會和同事之間的溫暖。

三、紮實開展,成效顯著

通過開展困難職工幫扶工作,為職工辦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切實使廣大職工感受到企業的溫暖,解決了職工的實際困難,為企業營造了一個安全和諧穩定的生產生活環境,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活動的開展也激發了職工的愛心,在玉樹地震之後,公司系統為災區捐款xx萬元,在xxxx省慈善總會開展的“慈心一日捐”活動中,公司職工捐款xx萬元,受到各級政府的表揚。

四、完善機制,深入推進

雖然在幫扶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但距上級要求和先進單位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幫扶力度不夠,沒有穩定的資金來源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幫扶工作的深入開展。今後要重點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提高認識,把幫扶工作納入企業的整體工作之中,繼續爭取政府、企業、工會組織等各方支援,合理利用社會保險等有效形式,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推動幫扶工作深入開展。

二是建立幫扶工作長效機制,健全有關制度,落實工作責任制,實行規範化管理,提高工作水平和幫扶效率。如採取幫扶工作回訪機制,及時瞭解情況,進行深度幫扶;採取受助人簽名方式,確保幫扶資金足額到位;對困難職工檔案採取動態管理,及時調整名單,把有限的資金用在關鍵之處。

三是建立幫扶資金籌措機制。在現有的企業撥款、會費投入、職工捐助的基礎上,積極爭取政府、上級工會和社會各方面力量的支援。比如xxxx省“慈心一日捐”活動新規定捐款企業可以申請返還一定比例資金用於本單位的幫扶工作,我們要早日申請,為困難職工落實幫扶資金。

總之,我們將繼續健全困難職工幫扶工作機制,把集中性的走訪慰問送溫暖活動和日常解憂難、辦實事有機結合起來,將扶貧幫困工作經常化、制度化、規範化,為黨組織和企業分憂,為職工群眾解難,推動企業和諧發展。

工會幫扶工作總結 10

20XX年,幫扶中心按照省總、市總的統一部署,立足於長效機制建設,努力構建工會幫扶工作平臺體系,千方百計地協助黨政解決困難職工在就業、子女教育、疾病醫療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問題。同時,進一步總結近年來開展幫扶工作的實踐,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幫扶中心的幫扶救助工作提高到新水平。樹立以職工為本的理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地實現職工的願望、滿足職工的需要、維護職工的利益,充分發揮了工會組織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積極作用。

一、以促進和諧社會為目標,實現幫扶工作常態化、規範化、網路化

1、今年,幫扶中心建立了常態化的幫扶工作載體,提出了建立工會幫扶工作體系的工作思路,建立了市、縣區、社群三級幫扶網路與就業安置、技能培訓、職工等有機結合的幫扶工作基本構架,實現了工會幫扶工作的網路化。同時,及時調整幫扶重點和工作佈局,力求使工會幫扶工作始終保持準確定位,務求實效,把工會的幫扶救助範圍確定為以“低保邊緣戶”職工和失業職工為重點的困難職工群體。為了保證幫扶工作有序開展、規範運作,幫扶中心加強了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不斷夯實幫扶工作的基礎建設,制定了多項規章制度,如:超市物品發放辦法,救助資金髮放流程圖等,推動了工會幫扶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規範化軌道,形成了工會幫扶工作的執行機制。今年5月份,中央審計署到幫扶中心對中心的幫扶資金、幫扶物件進行了審計調查,對幫扶中心的幫扶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也對幫扶中心提高幫扶能力,規範幫扶制度,探索和創新幫扶工作的新內容、新方法、新載體等方面提出寶貴的意見。全年幫扶中心救助困難職工21357人,發放救助金及物品摺合人民幣1511萬元,其中日常臨時救助加大了力度,對68人救助5萬餘元,發揮了流動服務站的作用,及時快捷地對困難職工實施救助。並對90名困難大學生髮放助學款18.5萬元。在抗震救災過程中,幫扶中心在一天內籌集了3000條棉被、1000條毛巾被、1000件T恤衫、1000袋消毒粉等物質,在第一時間發往災區的四川省綿陽市安縣,為災區的受災群眾基本生活物資和衛生防疫提供了保障,同時,組織中心職工利用一週的時間對縣區捐贈的31208件舊棉被、衣物等進行整理,保證了救助物質的合理使用。中心全體職工表示要伸出我們的雙手,奉獻我們的愛心,用實際行動來支援災區人民。中心職工的.做法,受到了領導的表揚和災區群眾的感謝。

2、幫扶中心規範了來信來訪工作程式,對到幫扶中心來訪職工的事件及時登入辦理,明確來訪事件的工作重點,認真篩選有價值的來信來訪事件,加強事件的綜合資訊分析,及時反饋社情民意,在工作中堅持以職工呼聲為第一訊號,以職工願望為第一趨向,以職工利益為第一目標,以職工滿意為第一追求,採取自辦、協辦、督辦、現場接待等多種形式處理職工來訪事件,注重事件處理的工作質量,對重大事件進行跟蹤督辦,堅持依法處理,使幫扶中心真正成為工會與人民群眾聯絡的綠色通道。今年6月,農民工陳慶春因工傷到中心求助,中心領導在瞭解情況後,立即派流動服務站及相關人員協同鐵西區委、鐵西區安監局進行調查取證,對該企業侵犯職工權益的行為提出停產的處理,併為住院的陳慶春送去200元生活費,最後,企業迫於壓力賠償陳漢春傷殘金和醫藥費5.7萬元,對處理結果陳慶春非常滿意,並在出院後給幫扶中心送來感謝信。幫扶中心全年共接待來訪職工952人次,來電1042次,其中集體訪5起184人,為208名農民工追討拖欠工資116.9萬元,為工亡、工傷農民工協調經濟賠償金33.7萬元。

3、培訓、安置、創業三者相結合,促進失業職工快速就業。

(1)幫扶中心在今年4月接手培訓工作後,中心領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培訓工作,選調優秀職工從事培訓工作,加大了職業技能培訓力度,並對工作人員提出要求,下達任務。剛接手的工作人員克服了工作陌生、無從下手及畏難情緒,克服了同就業局協調不順等諸多障礙,想方設法地完成培訓任務。為了擺脫困境,開闢一條新路,在中心領導的全力支援下,培訓工作按各自分工及所承擔的責任,有計劃地開展工作。首先,加大社群走訪力度。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因社群還要完成培訓指標,有培訓資格的失業人員大多數已經接受過培訓。對此,中心領導多次開會研究,並向全市宣傳市總工會培訓中心的職能及近期開設的班次、專業等,很快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很短時間內就有500多名報名者打來電話,解決了培訓生源不足的問題。並按照培訓人員的需求,採取定向或訂單式培訓,有針對性地開展家政服務、計算機、營養配餐等職業技能的培訓工作,使培訓與市場需求相一致。其次,培訓工作人員多次到就業局溝通協調,不怕遭白眼、挖苦、冷落,用真誠感動了就業局相關人員,逐漸給我們一些善意的指導,我們也從一次次工作實踐中找到了做好這項工作的信心。為迎接國家審計署到中心檢查培訓檔案工作,在資料不全,前任人員不配合的情況下,通過關係拿回以前所有檔案26盒,進行復印,在時間緊,任務生情況下,培訓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忘記休息,忘記吃飯,最終把所有檔案資料全部補齊,受到就業局相關部門多次誇獎。全年完成職業技能培訓800多人。同時,發揮工會SYB培訓基地的作用,實現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對有創業構思和創業能力的失業職工開展創業培訓,培訓SYB學員75人,GYB學員42人。同時,深入開展農民工職業教育與技能培訓活動,把教育和提高農民工素質工作納入職工素質工程。積極開展免費職業介紹工作。

(2)進一步完善各級工會組織的職業介紹服務機構功能,使之成為社會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求職登記人員資訊庫的建設,提供優質、高效、免費的供求資訊,做實求職、用工資訊的採集錄入和調整工作,提供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崗前培訓等服務,做到求職和用工資訊,底數清楚動態管理。並利用如工人報、市總工會資訊網、門前資訊欄、室內大螢幕等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發放就業用工資訊,並通過到社群以及在門前發放宣傳資料、解答資訊諮詢等宣傳活動使就業用工資訊更加“深入人心”。8月份,幫扶中心被遼寧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授予“民辦職業介紹機構信用等級評定AA信用等級單位”榮譽稱號。今年,幫扶中心共接待求職者1108人,提供就業資訊610條,安置就業510人。同時,積極發展再就業基地,把大力支援工會就業再就業工作,積極創業安置失業職工的用工單位命名為工會再就業基地。新增再就業基地4家,吸納安置255人實現就業。並對20名創業職工發放小額借款79萬元,增強了一批創業者的信心,使他們體會到了創業的樂趣並帶來了可觀經濟效益成為一名真正的老闆和創業領頭羊,受到了創業者的好評,同時激發了創業者的創業熱情,並帶動了一批失業人員重新就業,也使創業者在創業的過成中真正的感悟到了工會的溫暖,體現了工會組織對創業者的關懷,全年帶動就業人數達423人。

二、健全組織,完善制度,加強中心管理

今年5月,幫扶中心經過籌備,確定候選人,成立了黨支部委員會,工會委員會,團支部,以黨支部建設為重點,加強工會和共青團的建設,形成了有合力有戰鬥力的職工團隊。並在原有規章制度基礎上,充實完善了相關制度和規定。

1、當好家,理好財,降低辦公成本。5月份,中心對固定資產進行了全面清理,登記造冊,並責成專人負責,並對水、電等消耗能源落實責任人,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在幫扶中心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收到良好的效果。

2、完善文書、人事檔案,實現檔案管理規範化、標準化。為更好地記錄幫扶中心發展的歷史歷程,中心領導聘請專業人員對幫扶中心歷年的檔案進行整理、裝訂,通過尋找、收集、將分散的檔案集中起來指派專人管理。為幫扶中心今後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資料。同時,規範了人事檔案,使人事檔案標準、統一。

3、開展提合理化建議活動,對採納的合理化建議給予獎勵,共收集合理化建議40餘條。其中,節約電話費這條建議被採納後,中心取消長途電話,嚴禁用電話長談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僅此一項月節約電話費用500餘元。

4、5月份,中心領導提出為職工辦5件好事,有開設早餐、為職工過生日、為女職工進行婦科保險、為全體職工進行健康體檢、開辦圖書角,並都已落實完成。這拉近了領導與職工的距離,增加了幫扶中心的凝聚力。

5、實施取暖設施改造,為幫扶工作提供有效保障。8月份,中心領導決定對已陳舊、損壞的取暖設施進行改造,制定了取暖設施改造工程具體規劃,並向市總申請資金,資金到位後,按照取暖設施改造工程計劃,對招標單位進行擇優選定,簽訂工程合同,併成立工程管理小組,監管施工過程。為保證今冬取暖,工程人員在保證不擾民的前提下,不怕苦、不怕累,加快工程進度,在入冬之前完成了整個改造工程。

6、加強黨支部建設,完善組織生活制度。七一前夕,幫扶中心黨支部召開會議,確定了七一系列活動內容,會上黨支部李霞,就什麼是先進性,黨員怎麼做才能保持先進性進行了一次黨課教育活動。並組織黨員參觀了城市規劃展示廳和抗震救災圖片展覽。同時,發展了兩名黨員,培訓積極分子兩名。

7、充分發揮幫扶中心平臺作用,全力配合市總各部門工作。今年,幫扶中心配合女工部進行女幹部畫展,收畫、評審、返畫,女職工健康講座,女職工體檢及輸入資訊10000多人;配合農工部畫展及送清涼活動;配合宣傳部畫展,評選十大傑出職工;配合財務部進行工會經費分撥;配合組織部法律部辦理工會法人證書及信訪辦突發事件的調查走訪等。

三、健全和完善職工隊伍學習制度,穩步推進學習型隊伍建設。

幫扶中心新一屆領導班子明確了學習目標:建立廣大職工終身學習理念,形成學習共享與互動的組織氛圍,努力提高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注重提高職工隊伍的綜合素質,促進職工幫扶水平的不斷提高。為此,幫扶中心著重抓學習和組織生活,堅持抓學習就是抓工作的原則,學習與工作緊密結合,互為動力。堅持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的新思維。堅持從實際出發,安排學習內容,組織學習活動,堅持運用新的理論和知識指導和創新工作實踐,注重以工作的實際成效檢驗學習效果,防止學用脫節的現象。如:開設職工“讀書角”,組織職工通過讀書每週記一篇學習筆記,增強了職工文字表達能力和理論修養;組織職工寫一篇關於本職工作的論文,幫助職工加深瞭解工會工作的重要性;每月月末總結當月工作,並對工作總結形成書面材料,使這項工作形成了規律,提高了職工總結和創新能力。通過學習全面提高了職工的綜合知識素養和服務本領,增強隊伍服務社會發展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切實提高服務能力;引導職工樹立與時俱進、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進一步轉變觀念、轉變職能、轉變作風,切實提高創新能力。

20XX年,幫扶中心作為新形勢下工會對困難職工開展幫扶工作的平臺和載體,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年初,全總工會到幫扶中心視察,對幫扶中心的工作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讚揚。5月4日青年節,幫扶中心被評為市十大青年標杆集體的稱號,8月份,被遼寧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授予“民辦職業介紹機構信用等級評定AA信用等級單位”榮譽稱號,9月份,被省勞動廳和省總工會評為再就業先進集體。面對這些榮譽與讚揚,更堅定了全體職工在幫扶中心的發展上有一個新的突破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