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工會幫扶工作個人總結情況

工作總結 閱讀(2W)

加強領導,提高認識,理清思路,完善措施 幫扶解困、促進再就業工作是工會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切入點,下面由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工會幫扶工作個人總結,希望大家希望!

工會幫扶工作個人總結情況

  工會幫扶工作個人總結(一)

近五年來全省工會緊緊圍繞黨委政府民生目標牢牢抓住困難職工核心利益問題紮實推進幫扶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社會化建設為工會服務職工、密切黨群關係、建設和諧社會發揮了重要作用

各級工會抓住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民生事業發展有利時機積極建言獻策推動健全完善民生政策體系通過事前充分調研、事中全程參與、事後推動落實先後參與了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就業再就業政策、城鄉醫療救助制度、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及其配套政策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和困難職工家庭物價補貼辦法等數十項重要政策檔案制定努力從源頭上維護職工群眾權益困難職工生活有了基本保障2007年底省總工會與省政府年度聯席會議專題研究解決幫扶專項資金省政府辦公廳下發檔案推動各市、縣(市、區)財政設立困難職工幫扶配套資金為工會幫扶工作提供了強有力政策和資金保障省總和各級工會形成合力 協調各方力量對省鹽場、農墾、煤礦棚戶區和環衛職工等特困群體進行重點幫扶推動解決社保和住房等突出問題

二、著力平臺建設幫扶網路覆蓋面不斷擴大

省總工會將幫扶中心建設作為推進幫扶工作重中之重來抓按照生活救助、就業幫助、法律援助基本功能和設施規範化、工作制度化、資源社會化、服務經常化總體要求全面推進市、縣兩級工會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建設並向下延伸工作觸角不斷完善工作網路2008年市縣兩級工會幫扶中心建成率達100%截至2011年6月底縣區以下工會已建幫扶工作站(點)1663個形成以市級幫扶中心為骨幹縣級幫扶中心為支撐鄉鎮(街道)、企業幫扶工作站(點)為基礎工會幫扶工作網路泰州、徐州、連雲港、宿遷等8個省轄市姜堰、海門、海安、睢寧等22個縣級困難職工幫扶中心爭取到了事業編制和財政撥款增強了幫扶工作可持續發展力量

三、法律援助和諧穩定勞動關係不斷深化

各級工會依託困難職工幫扶中心這一平臺認真做好工會法律援助工作以勞動關係和諧推動社會和諧以職工隊伍穩定促進社會大局穩定努力暢通職工利益訴求表達渠道不斷推進工會信訪和12351維權熱線平臺向下延伸初步形成了省、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群)五級網路全省工會認真總結江陰經驗推廣無錫模式在困難職工幫扶中心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庭與仲裁機構、人民法院溝通與合作建立起工會調解與裁前調解、訴前調解對接制度最大限度地把各類勞動爭議糾紛解決在工會調解環節、解決在萌芽狀態發揮信訪幹部和律師團作用運用諮詢、代書、調解、代理仲裁訴訟等手段為職工提供多種形式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連雲港市總公職律師方美軍、南京市總公職律師溫可人分別榮獲第二屆、第三屆“全國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傑出律師”稱號並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四、創新方式方法幫扶工作能力水平不斷提高

各級工會積極開展“春送崗位、夏送清涼、金秋助學、冬送溫暖”和“女職工健康行”等活動實施“技能培訓促就業”、“家政服務”、“陽光就業”等一系列行動不斷豐富送溫暖活動內容增強困難職工幫扶效果積極開展“千萬農民工援助”、“農民工平安返鄉”、“民營企業招聘周”、“農民工享受同等待遇”、“為農民工討薪”等行動幫助農民工解決就業、創業、維權、生活和子女上學等突出困難發揮勞模協會、慈善總會等社團組織作用會同相關部門開展黨員幹部結對幫扶組織職工開展互助互濟活動整合各方資源不斷提高幫扶水平為順應社會發展和職工需求條件較好幫扶中心增設政策諮詢、心理疏導、家政、婚介、購物、旅遊等服務內容為職工群眾提供便捷多元化服務

五年來全省各級工會累計籌集幫扶資金4.38億元勞模慰問補助金1.5億元;生活困難救助38.4萬人次1.57億元;醫療救助13.9萬人次6556萬元;子女助學10.17萬人次9167萬元;培訓各類人員56.2萬人次小額借(貸)款發放3272人次1.15億元幫扶實現就業再就業46.8萬人次;接待職工來信來訪13.5萬人次為5.59萬名職工提供法律援助成功調解勞動爭議19.55萬件

回顧幫扶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與黨和政府要求、離職工群眾企盼還有不少差距一些地方在平臺建設、作用發揮、幫扶實效等差距還比較大一些鄉鎮(街道)職工幫扶工作還比較薄弱一些企業職工服務工作還不夠規範主要原因還是認識有偏差、工作不到位、辦事不用力需要在今後工作中努力加以改進

  工會幫扶工作個人總結(二)

近五年來,全省工會緊緊圍繞黨委政府民生目標,牢牢抓住困難職工核心利益問題,紮實推進幫扶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社會化建設,為工會服務職工、密切黨群關係、建設和諧社會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注重源頭參與,政策性幫扶體系不斷完善

各級工會抓住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民生事業發展的有利時機,積極建言獻策,推動健全完善民生政策體系。通過事前充分調研、事中全程參與、事後推動落實,先後參與了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就業再就業政策、城鄉醫療救助制度、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及其配套政策,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和困難職工家庭物價補貼辦法等數十項重要政策檔案的制定,努力從源頭上維護職工群眾的權益,困難職工生活有了基本保障。2007年底,省總工會與省政府年度聯席會議專題研究解決幫扶專項資金,省政府辦公廳下發檔案推動各市、縣(市、區)財政設立困難職工幫扶配套資金,為工會幫扶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和資金保障。省總和各級工會形成合力,協調各方力量,對省鹽場、農墾、煤礦棚戶區和環衛職工等特困群體進行重點幫扶,推動解決社保和住房等突出問題。

二、著力平臺建設,幫扶網路覆蓋面不斷擴大

省總工會始終將幫扶中心建設作為推進幫扶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按照生活救助、就業幫助、法律援助的基本功能和設施規範化、工作制度化、資源社會化、服務經常化的總體要求,全面推進市、縣兩級工會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建設,並向下延伸工作觸角,不斷完善工作網路。2008年市縣兩級工會幫扶中心建成率達100%,截至2011年6月底,縣區以下工會已建幫扶工作站(點)1663個,形成以市級幫扶中心為骨幹,縣級幫扶中心為支撐,鄉鎮(街道)、企業幫扶工作站(點)為基礎的工會幫扶工作網路。泰州、徐州、連雲港、宿遷等8個省轄市,姜堰、海門、海安、睢寧等22個縣級困難職工幫扶中心爭取到了事業編制和財政撥款,增強了幫扶工作可持續發展力量。

三、加強法律援助,和諧穩定勞動關係不斷深化

各級工會依託困難職工幫扶中心這一平臺,認真做好工會法律援助工作,以勞動關係的和諧推動社會和諧,以職工隊伍的穩定促進社會大局的穩定。努力暢通職工利益訴求表達渠道,不斷推進工會信訪和12351維權熱線平臺向下延伸,初步形成了省、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群)五級網路。全省工會認真總結江陰經驗,推廣無錫模式,在困難職工幫扶中心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庭,加強與仲裁機構、人民法院的溝通與合作,建立起工會調解與裁前調解、訴前調解的對接制度,最大限度地把各類勞動爭議糾紛解決在工會調解環節、解決在萌芽狀態。發揮信訪幹部和律師團作用,運用諮詢、代書、調解、代理仲裁訴訟等手段,為職工提供多種形式的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連雲港市總公職律師方美軍、南京市總公職律師溫可人分別榮獲第二屆、第三屆“全國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傑出律師”稱號,並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四、創新方式方法,幫扶工作能力水平不斷提高

各級工會積極開展“春送崗位、夏送清涼、金秋助學、冬送溫暖”和“女職工健康行”等活動,實施“技能培訓促就業”、“家政服務”、“陽光就業”等一系列行動,不斷豐富送溫暖活動內容,增強困難職工幫扶效果。積極開展“千萬農民工援助”、“農民工平安返鄉”、“民營企業招聘周”、“農民工享受同等待遇”、“為農民工討薪”等行動,幫助農民工解決就業、創業、維權、生活和子女上學等方面的突出困難。發揮勞模協會、慈善總會等社團組織作用,會同相關部門開展黨員幹部結對幫扶,組織職工開展互助互濟活動,整合各方資源,不斷提高幫扶水平。為順應社會發展和職工需求,條件較好的幫扶中心增設政策諮詢、心理疏導、家政、婚介、購物、旅遊等服務內容,為職工群眾提供便捷的多元化服務。

五年來,全省各級工會累計籌集幫扶資金4.38億元,勞模慰問補助金1.5億元;生活困難救助38.4萬人次1.57億元;醫療救助13.9萬人次6556萬元;子女助學10.17萬人次9167萬元;培訓各類人員56.2萬人次,小額借(貸)款發放3272人次1.15億元,幫扶實現就業再就業46.8萬人次;接待職工來信來訪13.5萬人次,為5.59萬名職工提供法律援助,成功調解勞動爭議19.55萬件。

回顧幫扶工作,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與黨和政府的要求、離職工群眾的企盼還有不少差距,一些地方在平臺建設、作用發揮、幫扶實效等方面差距還比較大,一些鄉鎮(街道)職工幫扶工作還比較薄弱,一些企業職工服務工作還不夠規範,主要原因還是認識有偏差、工作不到位、辦事不用力,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進。

  工會幫扶工作個人總結(三)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理清思路,完善措施

幫扶解困、促進再就業工作是工會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切入點,是化解社會矛盾的平衡點,是工會組織履行職能、維護職工切身利益的具體體現。因此,今年以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全省幫扶及再就業經驗交流會議精神,按照市總工會和縣委的要求,積極開展了工作。縣委、縣政府成立了由縣委副書記xx-x同志任組長,縣委棠委、組織部長和人大副主任、政府副縣長、政協副主席、縣總工會主席任副組長,縣委辦、組織部、縣工會等單位為成員的幫扶解困領導小組,指導全縣幫扶工作。縣總工會把此項工作當作全年的中心工作來抓,明確了指導思想。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培訓和宣傳,全縣各級工會組織認真負責,自覺把協助黨和政府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和幫扶解困工作當做一項重要任務來完成。

我們在開展深入調查、吃透情況、摸清底數的基礎上,經過認真的分析研究,理出了幫扶活動,以黨員幹部“一幫一”為基礎,以單位為依託,由黨員幹部帶頭幫、單位集體共同幫的新思路。這樣一來,不僅解決了我縣部分黨員幹部幫扶力量不足的矛盾,同時又發揮了單位和集體的智慧和力量,體現出了集體幫扶的優勢,進一步加大了對困難職工的幫扶力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縣工會還對重點幫扶工作實施了目標管理工作機制,同各單位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建立了工作績效考評機制,並建立和完善了各項制度和措施,目前我縣工會各項工作形成了“黨委重視、政府支援、工會主抓、層層落實”的工作格局,為我縣的幫扶解困工作提供了制度和組織保障。

二、多策並舉,形式多樣,典型引路,內容豐富

活動伊始,我縣幫扶活動在幫扶內容和形式上呈現出了豐富性和多樣化,我們通過及時總結經驗,典型引導,加大宣傳力度,使幫扶解困工作趨向深入發展。我們在引導和推進幫扶工作深化的同時,重點實現“四個轉變”,即由生活幫向就業幫轉變,從“輸血”幫向“造血”幫轉變,從建立短效機制向長效機制轉變,從治標向治本轉變,走出了一條適合形勢發展,符合南樂實際的幫扶新路子。概括有以下幾方面:

1、精神幫扶。重在幫助職工轉變觀念,增強戰勝困難的信心。新觀念是脫困的先導,樹立信心是解困的動力。縣工會充分發揮宣傳教育職能,組織再就業先進人物事蹟報告會,與縣電視臺共同製作“下崗之路”專題系列報道,引導和教育困難職工下崗不氣餒,失業不失志,鼓起他們戰勝困難的勇氣,如我縣xx廠職工xx-x,因企業倒閉,下崗失業,丈夫單位也不景氣,失業在家,兒子又患腎病(尿毒症),一家人生活艱難,曾一度失去生活的信心,在縣工會積極幫助和其幫扶單位縣武裝部的支援幫助下,使這個面臨崩潰的家庭又看到了希望,重新揚起了生活的風帆。

2、物質和資金幫扶。重在幫助困難職工解決生活中的燃眉之急。如我縣農發行、司法局等單位為被幫扶戶集資捐物,幫助他們渡過

3、政策幫扶。在幫助困難職工落實低保政策待遇的同時,各單位充分利用職能和政策優勢,幫助困難職工解困再就業。如縣工商、稅務部門積極利用國家對困難職工減免費稅的優惠政策幫助困難職工經商創業。縣教育局出臺了減免困難職工子女學費的檔案。縣工會按照“源頭參與有見解、重大問題有主張、具體措施有辦法、關鍵時刻有作為”的“四有”要求,加大調研力度,積極加強源頭參與,爭取源頭維護,會同政府參與制定了《縣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管理辦法》、《縣關於失業下崗職工實施優惠政策的通知》、《縣xx-xx年再就業工作規劃》等政策性檔案,在“第一知情人”的基礎上,主動參與到位,實施源頭政策幫扶。

4、技能和專案幫扶。重在幫助困難職工自主擇業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今年以來,我們會同勞動部門舉辦了電焊、電腦、縫紉培訓班,形成了以縣職業培訓中心為依託,以定向培訓為載體,內連縣鄉、外接勞務市場和用人單位。這類幫扶佔較大份額,如縣聯社積極幫助外貿下崗困難職工xx-x參加縫紉班培訓,學成之後又幫助她解決啟動資金,幹起了服裝剪裁縫紉。縣統計局積極幫助下崗職工xx-x搞起了帶鋸加工專案,不僅解決了他的生活問題,而且正幫助他邁向致富之路。幫錢、幫物,不如幫個好專案,因此,幫助困難職工確立致富專案,無疑是從根本上解決困難問題的一個好辦法。

5、提供崗位、就業幫扶。為困難職工提供就業崗位,幫助他們實現再就業,也是幫扶工作中的`一個亮點,如我縣檢-察-院為下崗困難職工xx-x提供了單位保潔工崗位,縣公路局為大修廠下崗困難職工xx-xxx-x解決了就業困難,安排他們到公路施工工地工作,解決了他們的再就業困難。

6、提供小額借款幫扶。縣總工會針對一部分有創業意向,但缺乏資金的困難職工,實施小額借款幫扶,在對專案進行考查的基礎上,由單位推薦擔保,幫助困難職工創業啟動。今年我們結合實際,在送溫暖基金中拿出部分資金,幫助了13戶困難職工實施創業和再就業。目前資金使用情況良好,如海淀鞋廠下崗職工xx-x利用小額借款啟動開辦了一間訂做皮鞋的門店,利用自己的手藝製作皮鞋,由於他的誠實信用,且貨真價實,手藝製作精細,深受消費者歡迎。原印刷廠下崗工人xx-x利用小額借款搞起了家庭養殖。原供銷貿易公司下崗職工xx-x利用借款在縣xx門口租賃了一間店面開起了飯店,由於品種多樣化,優惠學生,每天平均就餐人數達300餘人次,深得學生的好評。據調查,截止目前,我縣已有70%的小額借款人擺脫了貧困。

三、促進再就業,趨向幫扶活動的多元化

就業和再就業是解決困難職工問題的根本,也是幫扶活動的重點和難點。縣工會按照“行政扶持,政策引導,標本兼治”的原則,建平臺、送崗位,初步走出了一條政府促進就業、工會幫助就業、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的新路子。今年,全縣再就業人數達1685人,其中“4050”人員390人。

1、挖掘就業崗位,拓寬就業渠道。按照“政府幫助,部門援助,市場選擇”的指導思想,我縣籌資156萬元,購買公益性崗位,安置下崗職工,僅在興華商貿街一次性購買了15套30間門面房,安置下崗職工經商就業20人;在商場購買了40個攤位,安置“4050”人員40人;根據城建提供的保潔、保綠崗位,安置下崗職工;縣政府在工會的積極參與下,一次性購買了160臺小型電焊機,100輛人力三輪車,30臺豆漿機增送給下崗職工,幫助他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再就業。

2、積極探索勞務輸出之路,解決下崗失業再就業問題。今年以來,我們會同縣勞動部門,積極摸索下崗失業人員外出務工的新途徑,依託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與發達地區聯姻,促使企業與勞動力的結合,與外地的勞動、工會等部門結合,實行跟蹤服務,形成聯絡、組織、服務一條龍。今年以來,我縣共輸出剩餘勞動力和城鎮下崗失業人員5.08萬人,實現經濟收入21685萬元,實現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帶動一方”的社會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