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校長外出考察報告

職場 閱讀(1.29W)
校長外出考察報告1

XX年9月20日至9月29日在教育學院有關教授的帶領下我們考察了省內中山市實驗國小、珠海香洲二小及省外的天津南開區鳳湖裡國小、天津市中營國小,還在北京教育學院聽了校長、教授們的精彩講座。由於這次考察的是省內甚至國內有代表性的名校,並有帶隊教授們的精心安排,我們除了認真參觀所考察學校的校園、裝置設施外,還詳細聽取了校長們的經驗介紹及與有關學校領導教師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交流。所以這次考察除了使眼界大開外,還真使自己在教育教學管理上受到很大的啟發。其中感受較深的有以下幾點。

校長外出考察報告

一、學校管理突出“師本”理念,重視教師素質的提高。

所考察學校都有一個比較突出的共同點,就是都很重視教師素質的提高。校長們都有這樣的共識,教師是學校最重要的資源,要想學校發展,先要使老師發展。幾所學校在使教師發展上都有比較有效的辦法。如中山實驗國小通過以下途徑促教師成長:

1、跨境錯他山之石。使教師覺得學習是一種需要、一種生活、一種習慣。

2、聯動增培訓資源。中山實小教師普遍認為培訓是最大的“福利”、“榮譽”和“激勵”。

3、機制促教師成長。

4、專家助教師成才。

珠海香洲二小通過專家引領,校長主持,教研室實施,建設基地,以點帶面,穩步推廣,確保專案的最大效益等切實可行的校本培訓讓每一個教師在培訓中成長。

天津市南開區風湖裡國小更是通過以下可行措施抓好教師隊伍建設:

(一)重師德,抓教師的“魂”。

(二)強師能,抓教師的“質”。實施兩支隊伍建設工程:抓骨幹教師,發揮引路作用。抓青年教師,加速成長。還通過督學習,重教研,抓課堂,促交流,倡反思,多實踐六項措施切實促進教師專業化提升。

二、重視教工之家建設。

通過參觀中山實小的教工之家使我有兩種感覺:一是驚奇,中山實小教工之家投入之大、裝置之齊全真的在國內學校之少有,難怪該校被評為廣東省首間教工之家示範學校。二是嚮往,看到校園之美麗,教工之家裝置之齊全,領導對教工之家建設之重視,想到如果在這樣的學校當教師是多麼幸福啊!的確,一所學校要發展,就要想方設法凝聚教師的心,讓教師喜歡學校,愛學校,讓教師感覺到在這間學校工作生活開心、快樂、幸福。只有這樣學校的發展才有希望。以前,很多學校領導大多隻關注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少關注教師的工作生活感受、是否幸福。在以人為本的今天,如果學校領導再是以前那種想法就肯定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也很難引領學校向前發展。所以,作為校長一定要改變以前只關注成績而忽視教師工作生活感受的陳舊思想。多站在教師的角度想問題,尤其象中山實小那樣重視教工之家的建設,使廣大老師對學校一種家的感覺,這樣學校的發展就大有希望了。

三、讓校園成為陶冶學生情操的“花園”。

參觀過這麼多學校,天津市南開區風湖裡國小的校園文化建設給我的印象最深—“花園式”校園文化。風湖裡國小雖然是隻有幾百人的學校,校園面積也不大,但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每一面牆壁都是精心佈置的。使學校真正成為“花園式”校園,並能將學校的辦學理念中“愛與和諧,生命與活力”的內涵充分展現。如寓意不斷進取的“假山景觀”,展示風湖活力的“水族觀賞箱”,一樓的“民族文化園”,二樓的“英語牆”、“開放式英語話吧”和“民俗長廊”,三樓的“攜榜樣力量前行”和“開放式的圖書閱覽區”,樓梯兩側的“藝術長廊”和“道德長廊”,四樓的專業教室,這一切隨時陶冶著學生的情操。一塊塊自制的班級展示牌凸顯了班級特色,體現了班級文化,是班集體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花園式”校園文化顯現出“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魅力。讓學校真正成為陶冶學生情操的花園。

校長外出考察報告2

朝陽中心國小 葉慧茹 摘要:參觀了兩所學校,感受頗深,受益匪淺。“業務立校”的指導思想,從小處做起,做出實效。引領學校內涵發展必須走“特色辦學”之路。我們從實際情況出發,積極發掘、提煉、建設、發展、凸顯本校辦學特色,科學設計和規劃學校發展藍圖,使我們孟津縣的學校也有各自的特色,優化學校教育資源,追求精緻發展,提高學校特色品位。

關鍵詞:特色 感悟 業務立校 實效

暑假前不久,我參加了孟津縣教育局組織的校長培訓班,去新安、欒川參觀了兩所學校,感受頗深,受益匪淺,現整理如下。

一、“業務立校”的指導思想。

參觀的兩處國小,都是後來居上的名校。之所以成名,主要是業務工作抓出了實效。他們這種以業務立校、以業務揚名的指導思想,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參觀很多地方的很多名校,立校立名的花樣繁多,真正鋪下身子研究業務、以業務立校的較少。學校是教學的場所,是為國家民族培養人才的地方,作為一校之長,在制定學校發展戰略時,切不可忘了自己的本質工作所在。

二、從小處做起,做出實效。

有一所學校,紮紮實實抓業務,也確實抓出了成效,讓參觀學習的各位校長由衷的感佩。他們的成效從哪裡來?我們和他們的差距在哪裡?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也是我們沒有做到的一點,就是他們對教學管理中的“小事”的關注。他們的業務管理,不搞形式主義,不浮於表面,而是不斷髮現問題,然後不斷的解決問題。在這個“不斷”的過程中,他們逐漸逼近了問題的實質,實效也就顯現出來。比如後六中學,他們發現晨讀20分鐘的利用率很低,於是將晨讀作為校本課題立項,實實在在地進行了研究,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語文和英語兩門課的老師下午放學時把第二天晨讀的內容、要求、任務寫在黑板上。教師不只是籠統規定預習什麼,必須細化為一個個句子、一個個單詞,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落實,有檢查。晨讀下課前的五分鐘,老師會予以檢查,不合格的學生要在下午第四節自習課上繼續補習。要想在五分鐘內檢查全班的晨讀效果有困難,經過研究學校決定,每次抽查幾名成績不太好的學生,督促他們學習。從小事做起,在晨讀“讀什麼”、“如何檢查”上體現得最為深刻。當“讀什麼”、“如何檢查”真正落實到位後,即使教師不在教室裡盯著,學生也會自覺地讀書。這樣做的結果,是教師的工作負擔減輕了,同時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培養了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從這一個例子可以看出新安新城國小管理注重細節的功夫。他們沒有新奇的做法,只不過是把教學中的問題凸現出來,認真分析研究,找出解決問題的思路,然後進行認真的落實。這樣的教學管理,是真正幫助教師解決問題的,而不是給老師增添麻煩的,所以更能得到老師的擁護,更好的得到落實,也才能真正得到實效。

感悟:

特色辦學是任何一個學校發展的核心和根本,一個沒有特色的學校是沒有發展潛力和持續發展動力的,所以特色始終是該校的一個辦學的宗旨。沒有規範,沒有質量,就沒有特色學校。引領學校內涵發展必須走“特色辦學”之路。當然我們

也應清晰地認識到:“特色學校”絕不等同於“特色專案學校”或“特長學校”,絕不只是簡單地教學生寫一手好字或習得某種技能,它更多地應著眼於文化層面和精神層面的發展,最深層地追求人的發展。“特色專案”也不等同於“體育藝術”,可以是課程特色建設、特色德育資源開發、特色教育改革、特色師資隊伍建設等,學校必須結合自身發展實際,找準特色定位和突破口,確定優先發展特色專案。特色教育的著眼點在學生,只有服務於學生,服從於學生的認知需求,特色建設才有成效,特色品牌才能夠真正樹立起來。特色教育如常態教育一樣,也是一門藝術,特色建設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學規律,遵循學生的認知結構。違背特色教育的規律最終必然走向沒落。“一個班的特色不是一個年級的特色,一個年級的特色也成就不了全校的特色!”一所學校,特色專案需要全員參與。只有全員的認可和參與,才有全員的擁戴和支援,有了全員的參與和支援,學校特色也就成了學校的一種自覺的行為習慣,這種習慣就是一種文化,一種品牌。

特色學校建設是學校生存與發展的需要,學校特色發展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訴求。讓我們從實際情況出發,積極發掘、提煉、建設、發展、凸顯本校辦學特色,科學設計和規劃學校發展藍圖,使我們孟津縣的學校也有各自的特色,優化學校教育資源,追求精緻發展,提高學校特色品位。

努力方向:

實事求是地認識自己,研究自己,定好位,彰顯辦學特色。我們將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大教師培訓的力度

(一)、抓教師基本功的培訓。爭取人人有能力,人人有特長。例如:書寫、繪畫、朗讀、演講等等。

(二)加大教研力度。繼續堅持走出、請進來。本著“四多”的原則;多給教師學習的機會;多給教師鍛鍊的機會;多給教師研討的機會;多給教師展示的機會。不斷優化課堂教學。

二、辦特色學校

(一)獨特性。指學校在具有一般學校共性的基礎上,又有著與眾不同的個性與風格,即所謂的“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而我們西關學校目前的辦學特色還沒有完全形成,或者說特色還不鮮明,沒有自身的獨特性。所以首要的辦學思路是形成我們學校辦學的獨特性。

(二)整體性。即特色表現在某一專案、某一方面、某些地方還不夠,這僅僅是“亮點”而已,它表現出一所學校的全域性優化和整體效能,體現在獨特風格的整體風貌和顯著的育人效益上。

(三)穩定性。就是指辦學獨特風格的形成、學校成果的取得能夠長期顯示、保持和發展,能夠經得起時間和實踐的檢驗,並在校內外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學校的核心理念早已形成,辦學特色正在形成,它標誌著學校教育個性和管理個性的成熟。所以,我們要保持這種辦學獨特風格的穩定性。要清楚的認識到穩定並非一成不變,創辦特色學校是個不斷積累、完善的過程,是不斷繼承發展的結果。體現了學校群體在辦學理念和主觀追求上達到完美的統一,並且日趨成熟,形成相對穩定的趨勢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四)科學性。特色學校按照現代化學校發展的規律和趨勢,把學校的發展建立在科學的,具有持久生命力,從根本上、全域性上謀劃,使學校達到不斷超越、不斷創新的發展目標,形成較為完整的辦學思想和經驗,併為人們所接受,具有推廣價值。

三、借拆遷東風,科學規劃,建高規格、高標準的學校。

總之,這次外出考察感受頗深。所參觀的學校的完善的管理制度、優美的校容校貌、深厚的校園文化底蘊、精細的管理模式、務實的工作作風、博大的創新精神,令人讚歎不已,讓人大開眼界。不僅開闊了辦學視野,而且拓寬了我的工作思路,對今後進一步做好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將有很大的幫助。我將把學到的先進經驗落實到工作中,讓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得有聲有色、豐富多彩。

校長外出考察報告3

為學習教育管理先進經驗,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校長業務水平,於20xx年3月赴廣深珠等地學習考察,收穫頗多。現僅就真如中學建立特色學校方面學習考察收穫彙報如下:

當我們踏入真如中學學校大門的那一刻起,我們的思維受到了強烈的衝擊。這些衝擊主要來源於真如中學在“發展辦學特色,建立特色學校”上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眾所周知,當今,世界基礎教育改革的趨勢之一是發展教育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個性特色。對學校而言,就需要思考如下問題:如何找到學校的下一步發展方向;如何站到只屬於自己學校的發展新起點上;如何使學校走上充滿活力的個性化發展之路。因此真如中學在 “發展辦學特色,建立特色學校”的塑造中努力地做了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學校特色與特色學校的內涵

1、學校特色

●特色:指事物的特殊色彩和風格,獨具特點的或者與眾不同的。

特色是根植於學校自身改革與發展的實際需要,把握學校顯在或潛在的辦學資源,著眼學校過去的傳統以及今天的挑戰和未來發展的前景等,作出的符合學校發展的戰略性選擇。特色就是個性。

●學校特色:符合學校發展需求、反應學校自身特點,經由學校長期努力形成的相對穩定且具有一定美譽度的學校實踐行為。

●基本特徵:個別性、獨特性、先進性、穩定性、社會性、群體性。

2、特色學校

●特色學校:在先進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從本校的實際出發,經過長期的辦學實踐,形成了獨特的、穩定的、優質的辦學風格與優秀的辦學成果的學校。一句話概括:特色學校就是個性化的學校,是認識和優化了個性的學校。

特色學校的“特色”,是一種先進的、獨特的、富有時代特徵和相對穩定的學校文化。它不只表現為學校具有個性化的外顯環境、校本化的課程體系、獨特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明顯優於同類學校專案,更是表現為凝聚在學校每一個成果身上的一種精神品質。

●要素:獨特的辦學思想、特色的教師群體、校本化的課程體質、高水平的特色專案、個性化的學校文化等。

●幾點認識:

特色學校與重點校、示範校是有區別的,特色學校是可以推廣的。特色學校不是偏科發展,或者是特色學校不是偏科學校。

特色學校不等同於特長學校,更具有文化價值的要求。

特色學校是獨特的,但不是唯一的。

特色學校即具有多樣性,又具有統一性,教育的目的使人活得智慧、道德和幸福。

3、學校特色與特色學校的關係

●學校特色與特色學校是個性與共性,區域性與整體、發展與穩定的關係。學

校特色是形成特色學校的基礎,特色學校則是學校特色的發展和昇華。

●學校特色向特色學校發展是一個長期又艱鉅的過程,因為特色學校的形成,意味著一套文化模式的構建,一種組織精神的確定,一所學校個性風貌的形成。

●特色學校成因:校長的理念,他所崇尚和他志趣所在;

名師的教學特色;

地理歷史文化;

踐行的中外政治家、教育家的思想;

特殊的生源和特色專案。

二、真如本意的學校特色追求

1、學校已有“特色”專案分析

●社群教育:學校是國內社群教育的發源地,有一定影響,但如何在新課程背景下與時俱進,是必須正視的問題。

●藝體專案:足球在市區有一定影響,學校自身又是市足球專案的體育傳統學校。但男足體制背景、政策導向、運動水平都制約發展。京韻鼓隊初顯成效,但規模較小,影響力不大。

2、真如本意的特色學校訴求

●建立特色學校的價值取向是獨特而多元。

充分認識學校教育資源的差異與優化。在觀念上,表現為“對學校本身教育資源和辦學客觀規律的科學而獨到的認識;在過程上,特色學校的建立是學校優化過程,即優化學校教育資源配置,創設有自己學校個性特徵的教育文化環境和氛圍;在實踐中,學校特色主要表現為特色專案建設中,這符合當前學校的發展實際,充分認識到學校特色獨特而不獨有的開放與多元,充分認識到只有量的積累才能生成質的生命力。任何特色學校的建立都是以點為突破口而開始的資源優勢的主動選擇,以點帶面、以區域性促整體,形成整體的綜合的特色,特色資源處於不斷髮展的狀態中。充分認識到特色建立源於歷史與現實的和諧。

●建立特色學校的.價值觀是參與與發展。

建立特色學校的價值觀是以學校發展為本。以學校發展為本的實質是“最大程度地促進學校個性化、人本化和特色化建設”。其基本內涵是立足於學校、強化學校的共同參與發展,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

建立特色學校重要的是培植學校的自主發展能力,尊重學校的主動發展願景,促進學校建立立足學校的辦學價值觀。藉助建立平臺,學校可以促進自身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再向文化管理髮展;正確地自我評價學校發展階段,通過“合格—特色專案學校—特色學校—品牌學校四階段發展戰略”,推動學校管理從“規範管理—個性發現—特色塑造—文化認同”的價值觀念的轉變。美國教育家伯爾凱和史密斯指出,一個辦得成功的學校應以它的文化著稱,這個文化要有一個價值和規範的結構、過程和氣氛,將使教師和學生納入導致成功的教育途徑。

●建立特色學校標準的構成要件是:理念、方式和環境

學校特色是由學校獨特的辦學理念,教育行為方式和教育文化環境三大要素熔鍊而成。以校長的價值觀念的呈現方式為主的學校價值理念,重要要體現在兩個層面:校長價值的引領能力,決策能力和組織能力;學校決策是否體現了管理團隊參與的民主機制。通過特色專案的建設促進學校教育行為方式的轉變,突出過程,發展和參與性。學校文化的形成和自覺是學校發展追求的最高境界,關注管理團隊辦學理念的和諧共振程度,關注特色理念與落實措施之間的落差與改進。

●特色學校評價的基本模式是整體和特色

特色學校評價模式表述為:基本評價+特色評價。基本評價重在評價特色專案對於師生參與的廣度,關注整體性和穩定性,特色評價則關注獨特性和多樣性。

三、建立特色學校的行動要點

理念先行、隊伍建設、評價導向、課題帶動是學校特色推進的四大要素。

1、思考並制定在學校三年規劃框架下的特色發展計劃。

特色發展計劃以提煉和形成學校特色、學校文化為目標,通過對學校特色資源的調查與分析,凝練學校的教育哲學,以特色專案建設作為特色發展計劃的重點,並注重計劃的實施。

2、尋求並建立特色專案。

課程建設方面,繼續以“標準校本化、專題課程、訓練系統”的建設為主要載體,通過聚焦課堂,以教師實踐知識增長為抓手。學科方面,繼續把京韻鼓隊、男足為重點,進行擴張性地建設。德育方面,以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和志願服務為抓手,同時要拓展社群教育的內涵、功能和方式。繼續進行深化提升,逐步將學校特色由單一向綜合發展。

3、加快自培與引進特色教師隊伍建設。

高素質、有特色的教師隊伍是特色建設成功與否的關鍵。“研、培、促、導”加強特色師資隊伍建設、逐步形成人人都有一技之特的教師團隊,同時要整合全社會特色人才資源為我所用。

4、創新督導評估機制,完善特色管理標準制定,健康引領學校特色建設科學發展。使特色建設與提升質量成為學校科學發展的兩翼。“做大、做強、做優、做精”,揚長髮展、多元發展、特色發展,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勝人一籌。

【收穫與反思】

本次學習考察之行,帶給我們的收穫是全方位的。因此,我們有理由推論,只有給予校長更多走出去的機會,才能讓校長了解新理論、新方法,進而切實提高校長管理工作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推動教育工作全面發展。

認真反思,我們也確實存在不足。坦率地說,我們應該確實搞好特色學校建設,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奉獻精神,立足本校教育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目前人們的標準來看,教學質量的核心就是學習成績和升學率,教學改革與教學質量本來就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質量立校意識,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心理、知識、技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才能和積極性,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自覺、自主、自願地進行學習,體驗並享受學習的樂趣。至於怎麼做,就由我們“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去吧。

校長外出考察報告4

為了讓校長學習名校教育教學和管理的基本經驗,增強直觀感受,拓寬視野,引發思考,以進一步整合自己的現代教育和現代管理理念,提高管理學校、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20xx年5月23—26日**縣教師進修學校組織國小校長培訓班43名參培校長到**附小進行考察學習。通過考察校園文化建設,交流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教育科研成果、特色課程開設、素質教育的不同形式,校長們學習了管理的經驗,開闊了辦學的眼界,提高了對新課程的認識,強化了特色教育的理解,增強了工作的責任感和動力。

  一、學校基本概況

**附屬國小創辦於1970年,20xx年被確定為福建省課程改革基地校。學校現有教職工104人,37個教學班,學生1965人;校園佔地15畝,現有建築面積16623平方米。

學校以“勤奮、自主、合作、創新”為理念,沿著“實施主體性教育,培養髮展型學生,建立精品型學校,形成學者型教師群體”的辦學思路和“面向全體,重視個體,發掘差異,啟用潛能,為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的教育目標,紮實探求教育發展新路,取得明顯成效。學校在各項工作務實求新,鍛造品牌的同時,重視發揮示範和輻射作用,使學校成為閩東基礎教育的龍頭學校和實施素質教育的基地

  二、辦學條件

走進學校我們可以看到學校擁有先進的教學設施和優美整潔的環境。操場鋪設橡膠跑道,建有校園電視臺;學校現有計算機200多臺,有完整的校園網,並建立“**附小”網站在網際網路上開通;全校37個教學班擁有電腦、實物展示臺,配備多媒體教學設施,實施網路化教學;還有德育室、少先隊活動室、電腦室、語音室、音樂室、美術室、階梯教室、電子備課室、實驗室、標本室、勞技室、圖書館、師生閱覽室、多功能活動廳、排練廳、器材室等專用室20多間,室內裝備齊全,各種教學裝置均按一類標準配備;學校建有網路中心、教學資源庫,教師實施電腦備課,實現資源共享,為素質教育的實施提供物質保證,為孩子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條件。

學校佈局合理,校園內碧草如茵,形成立體的綠化格局,成了融學園、花園、樂園於一體的學校;校內板報、標語、專欄體現人文關懷,凸顯教育功能。學校通過現代技術教育,提升教育理念,營造良好的爭創文明學校的教育環境,提高教學效益,形成辦學特色。

  三、學習收穫

(一)學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建立了黨政主要領導掛帥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德育工作總體目標,落實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組織教師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多方位探索德育工作新路勁。重點落實以下幾項內容:

1、愛國主義教育。全體教師都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激愛國之情,導愛國之行。在各種活動中強化品德、紀律、法制教育,培養學生愛國、愛校、愛集體的思想感情;教育他們腳踏實地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2、養成教育。全體教師明確職責,針對"**附國小生一日常規"要求,在教育教學中逐項抓落實。以"德育實效性"實驗為抓手,以晨會、班隊會課為主陣地,以一日常規為主教材,對各項內容進行訓練,達到落實行動的目的。養成教育從"五項評比"的小處抓起,堅持天天評、週週比、半期小結、學期總評,表彰先進,使之成為每個學生的自覺行動,從而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3、公民道德教育。把公民道德教育20字規範化為“少先隊五小行動”的要求,並對學生進行教育訓練。通過課題研究,取得點上的經驗後再面上推廣。同時大張旗鼓地開展“做文明少年”,“加強文明教育,告別不良行為”活動,並做到“兩個堅持”:堅持常規訓練,堅持日常行為的檢查評比,促進學生社會公德水平不斷提高,形成講文明、講衛生、講禮貌、講道德、講秩序的良好風尚。

4、校園文化建設。舉辦“健身節”、“科技節”、“讀書節”、“藝術節”、“慶六一老少同樂”、“畢業晚會”、“親子營”等活動,通過“電視臺”、“小記者站”、“新蕾報”、“教海探航”、“附小簡訊”、“學校宣傳欄”、“校務公開欄”等宣傳陣地的規範建設,提高了校園文化品位,進一步創設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圍。

5、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於學校教育的全過程,融入學科教學和學校各項工作中。在師生中倡導“幫助你、鼓勵我、誇獎他,我們一起成長”;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用變化的目光去注視的學生,用讚賞的口吻去評價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多種心理需要都能得到滿足,都相信“我能行”。學校設“校長信箱”“心理諮詢室”,創設讓學生傾訴的氛圍,與學生溝通交流,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排除他們的心理障礙。

(二)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為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強化教學常規管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1、制定完善制度,規範教學流程。學校嚴格按照《課程計劃》開齊、開足、上好各門課程;結合實際制定了《**附小各學科教學常規》及實施細則,以及備課制度、聽課與評課要求、作業設計批改要求等,使教學過程有章可依,制度完善。學校加強指導、督促、檢查、反饋、評比,落實教學常規。

2、變革備課方式,保證教學質量。學校加大對備課環節的管理,注重體現以學生為本,以發展為本的新理念;注重方法、過程、態度、情感、價值觀的探索;倡導“集體備課、互相協作、資源共享、個人增減”新的備課方式。教學設計要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關注學生的學法,尊重學生思維的多樣性,講求教案的實效性和創造性。提倡教師寫課後記,強調課後反思的重要性。

3、緊抓課堂教學,力求減負提質。素質教育的實施關鍵在課堂,學校重視課堂教學的過程管理,經常隨堂聽課,並進行面對面的教學評析,共同探討新型的教學模式;同時,強調作業設計與批改的針對性,層次性,實效性。

(三)學校以教科研為先導,改革課堂教學,探討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確定學校教研課題。學校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實施“主體性教育”為根本,結合學校實際開展多層次的課題研究。2、提出全員參與要求。學校要求全體教師圍繞素質教育,結合自身實際,結合學科特點,選擇課題,確定子課題,參與教科研活動。研究過程要切合實際,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瞭解學生髮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給學生提供適宜的土壤和適宜的發展空間。

  四、反思

1、環境育人尤為重要。我們考察的寧德附小,將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結合得十分完美,校園清潔優雅,文化氣氛濃厚,充分利用牆壁、走廊、門窗辦起了牆報專刊,名言警句、書櫥等,營造了濃厚良好的育人環境。

2、要確立全面的人才觀。一是要確立學生必須在思想道德、科學文化、身體素質及勞動技能、藝術修養等方面全面發展的觀念;二是要確立教育個性化觀念,在學生品德、文化、身心素質充分得到發展的基礎上挖掘學生潛力,培養其特長。

我們通過參觀校園、與領導交流、與教師坐談、聽取經驗介紹等形式獲得了大量的鮮活真實的第一手資料,給每一位學習考察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都覺得受益匪淺,先進的教育理念必將融入我們的學習工作中去。

校長外出考察報告5

外出考察是作為校長高研班的其中一項內容,20xx年9月20日至9月29日在教育學院有關教授的帶領下我們考察了省內XX市實驗國小、珠海香洲二小及省外的天津XX區鳳湖裡國小、XX市中營國小,還在北京教育學院聽了校長、教授們的精彩講座。由於這次考察的是省內甚至國內有代表性的名校,並有帶隊教授們的精心安排,我們除了認真參觀所考察學校的校園、裝置設施外,還詳細聽取了校長們的經驗介紹及與有關學校領導教師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交流。所以這次考察除了使眼界大開外,還真使自己在教育教學管理上受到很大的啟發。其中感受較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 學校管理突出“師本”理念,重視教師素質的提高。

所考察學校都有一個比較突出的共同點,就是都很重視教師素質的提高。校長們都有這樣的共識,教師是學校最重要的資源,要想學校發展,先要使老師發展。幾所學校在使教師發展上都有比較有效的辦法。如中山實驗國小通過以下途徑促教師成長:1、跨境錯他山之石。使教師覺得學習是一種需要、一種生活、一種習慣。2、聯動增培訓資源。中山實小教師普遍認為培訓是最大的“福利”、“榮譽”和“激勵”。3、機制促教師成長。4、專家助教師成才。

珠海香洲二小通過專家引領,校長主持,教研室實施,建設基地,以點帶面,穩步推廣,確保專案的最大效益等切實可行的校本培訓讓每一個教師在培訓中成長。

XX市XX區風湖裡國小更是通過以下可行措施抓好教師隊伍建設:(一)重師德,抓教師的“魂”。(二)強師能,抓教師的“質”。實施兩支隊伍建設工程:抓骨幹教師,發揮引路作用。抓青年教師,加速成長。還通過督學習,重教研,抓課堂,促交流,倡反思,多實踐六項措施切實促進教師專業化提升。

二、重視教工之家建設。

通過參觀中山實小的教工之家使我有兩種感覺:一是驚奇,中山實小教工之家投入之大、裝置之齊全真的在國內學校之少有,難怪該校被評為廣東省首間教工之家示範學校。二是嚮往,看到校園之美麗,教工之家裝置之齊全,領導對教工之家建設之重視,想到如果在這樣的學校當教師是多麼幸福啊!的確,一所學校要發展,就要想方設法凝聚教師的心,讓教師喜歡學校,愛學校,讓教師感覺到在這間學校工作生活開心、快樂、幸福。只有這樣學校的發展才有希望。以前,很多學校領導大多隻關注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少關注教師的工作生活感受、是否幸福。在以人為本的今天,如果學校領導再是以前那種想法就肯定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也很難引領學校向前發展。所以,作為校長一定要改變以前只關注成績而忽視教師工作生活感受的陳舊思想。多站在教師的角度想問題,尤其象中山實小那樣重視教工之家的建設,使廣大老師對學校一種家的感覺,這樣學校的發展就大有希望了。

三、讓校園成為陶冶學生情操的“花園”。

參觀過這麼多學校,XX市XX區風湖裡國小的校園文化建設給我的印象最深—“花園式”校園文化。風湖裡國小雖然是隻有幾百人的學校,校園面積也不大,但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每一面牆壁都是精心佈置的。使學校真正成為“花園式”校園,並能將學校的辦學理念中“愛與和諧,生命與活力”的內涵充分展現。如寓意不斷進取的“假山景觀”,展示風湖活力的“水族觀賞箱”,一樓的“民族文化園”,二樓的“英語牆”、“開放式英語話吧”和“民俗長廊”,三樓的“攜榜樣力量前行”和“開放式的圖書閱覽區”,樓梯兩側的“藝術長廊”和“道德長廊”,四樓的專業教室,這一切隨時陶冶著學生的情操。一塊塊自制的班級展示牌凸顯了班級特色,體現了班級文化,是班集體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花園式”校園文化顯現出“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魅力。讓學校真正成為陶冶學生情操的花園。

校長外出考察報告6

為學習先進經驗,積極探索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新路子, 10月23日,東華鎮中心國小組織全鎮國小校長、中心國小中層領導和部分骨幹教師到橫石水鎮參觀考察學習。這次學習考察組織嚴密,目標明確,我深感受益匪淺,體會良多。現將學習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考察概述

1、此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瞭解橫石水鎮村小和中心國小的教育教學管理的實施情況,學習其先進經驗。

2、此次考察的學校有:聯雄國小、江古山國小和橫石水鎮中心國小

3、此次考察的形式主要是:參觀校園,聽取校領導在教學常規管理方面的經驗、做法,並與他們就學校管理方面的經驗進行面對面交流。

4、對橫石水教育的總體印象:無論是聆聽幾所學校校長的講話還是深入參觀他們學校,都能感覺到他們 “以人為本,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人本發展理念,有明確的“規範化――特色化――品牌化”辦學目標。不管辦學條件如何,都努力在學校現有的條件基礎上追求獨樹一幟的辦學特色。堅持從小事做起,精細化管理,重視教師隊伍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二、考察後的反思及收穫

1、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要敢為人先,在符合教育發展規律的前提下,大膽嘗試符合自身發展的管理模式,闖出獨具特色的管理機制。山陽初級中學致力於追求管理的細緻和精緻。將考核分為三個層面:對行管人員要求自身工作必須過硬,實行行管人員和教師雙向檢查,實行行管人

員年級蹲點制、行管人員工作周檢制,與考核獎金掛鉤;對教師考核增加考核的震撼度和公平性,制定教師行為規範及考核條例和科學的獎金分配方法,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對學生的管理也有一套細緻公平的考核,落實到每個班級的班主任,實行班主任津貼每週發放制,達到及時提醒的目的。管理強調教師自身到學生個體到學校整體質量和素質的協調發展,強調文化立校,值得我們借鑑。

2、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而言,必須具備高水平的綜合素質。具備高素質的管理才能是管理好學校的必要條件。高素質的管理者應是專家型、學者型的領導,不僅能機智靈活的處理學校的日常事務,更重要的要表現在對學校教育教學的精通、指導和疏通上,並竭力用自身的知識魅力、人格魅力吸引人、感召人、引領人,真正以行家裡手帶領學校向前發展。在範水鎮中心國小考察時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這一點。這所學校的校長和中層領導每人都上示範課,大家爭上示範課,開辦課堂超市,教師可以隨便步入領導、學科帶頭人的課堂聽課。學校管理者的身體力行營造出學校濃厚的學習研究氛圍,使學校的教育教學考核措施抓得硬抓得實。

3、學生管理要從常規工作抓起,以小見大,以人為本,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山陽中心國小、郭橋初級中學在此方面的經驗值得借鑑。山陽中心國小每週都有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和檢查的重點,從學生輕輕走路、輕輕說話開始抓起,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因為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才 “會學”,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才 “肯學”;郭橋初級中學全校沒有一個後勤服務人員,住校學生人數多,學校培養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可以在全校只有一個值班老師的情況下,每班學生自覺認

真地上晚自習,全校可以一週不掃地,整個校園沒有一張廢紙,這些都和學校管理者重視常規工作的精細化分不開。

百聞不如一見。這次橫石水之行,時間雖然短暫,但收穫卻不少。回來以後,我已組織全體教師就橫石水鎮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彙報,並決定下段工作緊緊圍繞“紮實抓好教學常規管理、精細作風”的工作重點,進一步加強教學管理、優化教風,嚴格教學的流程管理,在備課、上課、聽課、評課、作業、輔導、考試、評卷等教學常規的管理上狠抓落實教學常規檢查制度,把教學管理要求落實到位,為開創我校教育教學管理闖出一條新路子。

校長外出考察報告7

外出考察是作為校長高研班的其中一項內容,XX年9月20日至9月29日在教育學院有關教授的帶領下我們考察了省內中山市實驗國小、珠海香洲二小及省外的天津南開區鳳湖裡國小、天津市中營國小,還在北京教育學院聽了校長、教授們的精彩講座。由於這次考察的是省內甚至國內有代表性的名校,並有帶隊教授們的精心安排,我們除了認真參觀所考察學校的校園、裝置設施外,還詳細聽取了校長們的經驗介紹及與有關學校領導教師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交流。所以這次考察除了使眼界大開外,還真使自己在教育教學管理上受到很大的啟發。其中感受較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學校管理突出“師本”理念,重視教師素質的提高。

所考察學校都有一個比較突出的共同點,就是都很重視教師素質的提高。校長們都有這樣的共識,教師是學校最重要的資源,要想學校發展,先要使老師發展。幾所學校在使教師發展上都有比較有效的辦法。如中山實驗國小通過以下途徑促教師成長:1、跨境錯他山之石。使教師覺得學習是一種需要、一種生活、一種習慣。2、聯動增培訓資源。中山實小教師普遍認為培訓是最大的“福利”、“榮譽”和“激勵”。3、機制促教師成長。4、專家助教師成才。

珠海香洲二小通過專家引領,校長主持,教研室實施,建設基地,以點帶面,穩步推廣,確保專案的最大效益等切實可行的校本培訓讓每一個教師在培訓中成長。

天津市南開區風湖裡國小更是通過以下可行措施抓好教師隊伍建設:(一)重師德,抓教師的“魂”。(二)強師能,抓教師的“質”。實施兩支隊伍建設工程:抓骨幹教師,發揮引路作用。抓青年教師,加速成長。還通過督學習,重教研,抓課堂,促交流,倡反思,多實踐六項措施切實促進教師專業化提升。

二、重視教工之家建設。

通過參觀中山實小的教工之家使我有兩種感覺:一是驚奇,中(本文來自優習網,轉載請註明)山實小教工之家投入之大、裝置之齊全真的在國內學校之少有,難怪該校被評為廣東省首間教工之家示範學校。二是嚮往,看到校園之美麗,教工之家裝置之齊全,領導對教工之家建設之重視,想到如果在這樣的學校當教師是多麼幸福啊!的確,一所學校要發展,就要想方設法凝聚教師的心,讓教師喜歡學校,愛學校,讓教師感覺到在這間學校工作生活開心、快樂、幸福。只有這樣學校的發展才有希望。以前,很多學校領導大多隻關注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少關注教師的工作生活感受、是否幸福。在以人為本的今天,如果學校領導再是以前那種想法就肯定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也很難引領學校向前發展。所以,作為校長一定要改變以前只關注成績而忽視教師工作生活感受的陳舊思想。多站在教師的角度想問題,尤其象中山實小那樣重視教工之家的建設,使廣大老師對學校一種家的感覺,這樣學校的發展就大有希望了。

三、讓校園成為陶冶學生情操的“花園”。

參觀過這麼多學校,天津市南開區風湖裡國小的校園文化建設給我的印象最深—“花園式”校園文化。風湖裡國小雖然是隻有幾百人的學校,校園面積也不大,但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每一面牆壁都是精心佈置的。使學校真正成為“花園式”校園,並能將學校的辦學理念中“愛與和諧,生命與活力”的內涵充分展現。如寓意不斷進取的“假山景觀”,展示風湖活力的“水族觀賞箱”,一樓的“民族文化園”,二樓的“英語牆”、“開放式英語話吧”和“民俗長廊”,三樓的“攜榜樣力量前行”和“開放式的圖書閱覽區”,樓梯兩側的“藝術長廊”和“道德長廊”,四樓的專業教室,這一切隨時陶冶著學生的情操。一塊塊自制的班級展示牌凸顯了班級特色,體現了班級文化,是班集體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花園式”校園文化顯現出“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魅力。讓學校真正成為陶冶學生情操的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