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職業病應急救援與管理制度(精選11篇)

職場 閱讀(2.56W)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接觸到制度的地方越來越多,制度是國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體化,是人們行動的準則和依據。我們該怎麼擬定製度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職業病應急救援與管理制度,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職業病應急救援與管理制度(精選11篇)

職業病應急救援與管理制度 篇1

1.目的

為增強公司職業病應急救援管理,及時處置重大職業病危害,最大限度保障 職工權益,特編制此制度。

2.適用範圍

公司發生重大職業病危害時應急救援與管理適用此制度。

3.職責

公司總經理對公司職業病管理負主要責任。

公司安環部為職業病防治工作的執行部門,全面負責現場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管理工作;負責職業病應急物資管理、維護保養工作監督。

生產部負責本生產部車間職業病防止工作,並對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與管理全面負責。

各車間負責配合安環部組織對職工進行職業病應急救援培訓,應急物資使用等工作。 公司採購部,負責對職業病防治,預防、以及應急救援所需物資進行採購。 公司財務部對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與管理所需費用進行支付。

4.管理細則

4.1 應急管理

對主要職業危害場所,編制相應應急預案,並定期組織演練。確保發生職業危害時,作業人員可正確處置職業病應急事故。

4.2 主要目標及危害因素

彩塗車間油漆,二甲苯,酸洗車間鹽酸,公司氫氣管道

4.3 工作要求

4.3.1 培訓

公司安環部,依據安全培訓管理制度,對上述崗位職工進行職業病應急救援工作培訓。

4.3.2 應急救援

應急救援原則:先救人再救物。

發生職業病事故時,公司依據應急救援管理制度,對職業病事故進行救援。 職業病事故應急救援時,各部門有限保障應急救援工作。

職業病事故應急救援時,各救援人員要保證自身職業健康安全情況下,去參與救援,嚴謹無防護措施參與救援。

在發生職業病應急事故時,各車間應及時上報公司安環部;

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及時依據事故上報程式,進行上報。

發生職業病應急事故時,應及時調整生產工藝或封存物料,並安排人員進行啟動事故通風裝置或排風系統,確保降低作業環境職業危害因素。

5.監督與處罰

對隨意動用應急物資的,公司納入安全績效考核,進行處罰。

生產部監督車間對安全防護措施維護保養監督,為進行定期維護保養的,納入安全績效考核,進行處罰。

生產車間依據職業防護標準,進行配發職業防護用品,個人未進行正確佩戴的,納入安全績效考核,進行處罰。

在發生職業病應急事故時,未及時依據相關規定處置的.,造成嚴重傷害的,對主要責任人進行降職處分。

6.附則

本制度自公佈之日起實施。

職業病應急救援與管理制度 篇2

1、指導思想

為認真貫徹落實《勞動法》、《職業病防治法》的要求,防止突發性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並能在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後有效控制和處理,結合本公司實際,本著“反應迅速、處理得當”的原則,制定本公司的應急救援預案。

2、職業病危害的目標分佈

根據本公司車間崗位存在的噪聲及使用化學危險物品的種類、危險性質以及可能引起職業病危害事故的特點,確定以下單位為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目標。

原料車間、動力車間、包裝車間。

職業病危害事故級別:

一般職業病危害事故 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

3、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及職責分工

公司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設在生產部。發生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時,若總指揮不在公司,由副總指揮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

① 職責

指揮領導小組:

a、組織制定公司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b、組建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隊伍,並組織演練;

c、檢查督促做好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的預防措施和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的物資、器械、防護用品等各項準備工作。

指揮部:

a、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職業病應急救援命令、訊號;

b、組織指揮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c、及時向上級部門彙報職業病危害事故處理情況,並向友鄰單位通報危害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

d、組織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及善後處理,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的`經驗教訓。

②指揮部人員分工

總指揮:負責組織指揮全公司的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副總指揮:協調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指揮部成員:

生產組長:協助總指揮、副總指揮做好職業病危害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職業病危害事故處置工作。

主任: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及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

安全環境及職業衛生管理組織各負責人:負責指揮滅火、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交通管制工作;負責職業病危害事故現場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絡,必要時代表指揮部發布有關資訊;負責車輛調配及搶救物資的運輸、供應工作;負責搶險物資及防護用品的日常儲備和應急供應;

4、應急救援隊伍的組成和分工

公司負責人、車間和全體員工,都有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的責任。應急救援隊伍是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幹力量,其任務是當公司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時,對被救援物件實施全方位的救援。

①治安隊:由保安室人員組成。

負責人:製造部安全環境及職業衛生管理員。擔負現場治安,交通指揮,設立警戒,指導員工疏散。

②消防隊:由義務消防員組成。

負責人:製造部安全環境及職業衛生管理員。擔負滅火、疏散可燃物料。

③搶險搶修隊:由工人組成。

負責人:裝置科安全環境及職業衛生管理員。擔負搶險搶修、現場清理工作。

④醫療救護隊:由車間班組長組成。

負責人:總經辦安全環境及職業衛生管理員。擔負現場搶救受傷的人員。

⑤物資供應、運輸隊:由公司負責人調配。

負責人:總經辦安全環境及職業衛生管理員。保證救援物資和其他急運物資的運輸供應。

5、發生職業病時的處置

①一般職業病危害事故:可因車間及崗位防護設施損壞、物料洩露、防護品不合格或損壞、人員位及時巡查及早發現,未及時採取相應措施予以處理,而引發小範圍的職業病危害事故。

②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雖能及時發現,但職業病危害事故較難控制。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後,有可能發展為更大範圍或更嚴重的破壞及人員傷害事故。應立即採取以下應急救援措施:

a、 最早發現職業病危害事故的部門及人員,應立即向生產部報警,並採取一切措施切斷職業病危害事故源。

b、 生產製造部部接到報警後,應迅速通知有關部門,快速查明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的地點、範圍,下達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的指令,同時發出警報,通知指揮部成員及醫療救護隊伍和各專業隊伍迅速趕往職業病危害事故現場。

c、指揮部成員根據職業病危害事故性質和規模,通知專業對口科室迅速向上級公安、勞動、保險、環保、衛生等部門報告職業病危害事故情況。

d、 指揮部成員到達職業病危害事故現場後,根據職業病危害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作出相應的應急決定,並命令各應急救援隊立即開展救援。如職業病危害事故擴大時,應請求支援。

e、 當職業病危害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兩個工作小組:

Ⅰ、在主管生產的指揮下,組成由保衛、人力資源和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部門參加的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小組,調查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範措施。

Ⅱ、組成由維修班和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部門參加的搶修小組,研究制定搶修方案並立即組織搶修,儘早恢復生產。

6、公司救援訊號

主要是用電話報警聯絡。消防火警電話 119,醫療急救中心 120

7、有關規定和要求

為了能在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後,做到反應迅速、處置得當,公司內所有有關部門及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應急救援預案。有關的部門和車間,要對職工進行經常性的應急救援知識教育,每年組織一至二次專業分工的演練。保證救援物資及器材的完備和充足供應。

職業病應急救援與管理制度 篇3

1、最早發現職業病危害事故的部門及人員,應立即向排程室報警,並採取一切措施切斷職業病危害事故源。

2、排程室接到報警後,應迅速通知有關部門,快速查明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的地點、範圍,下達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的指令,同時發出警報,通知領導小組成員及醫療救護隊伍和各專業隊伍迅速趕往職業病危害事故現場。

3、領導小組成員根據職業病危害事故性質和規模,通知通訊組迅速向上級部門報告職業病危害事故情況。

4、領導小組成員到達職業病危害事故現場後,根據職業病危害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作出相應的.應急決定,

並命令各應急救援組立即開展救援。如職業病危害事故擴大時應請求支援。

5、當職業病危害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小組,調查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原因和研究 制定防範措施併成立搶修小組,研究制定搶修方案並立即組織搶修,儘早恢復生產。

職業病應急救援與管理制度 篇4

一、防治職業危害事故措施

(一)預防塵肺病及煤塵爆炸措施。

1、加強防塵工作的領導。各部門明確分工,落實防塵措施。

2、做好教育培訓工作,使廣大職工充分認識到粉塵的危害。

3、井下作業場所的定點總粉塵及呼塵濃度要每月測定兩次。個體呼吸性粉塵採掘面每三個月測定一次,其他地點每六個月測定一次。粉塵分散度和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矽的含量,每六個月測定一次,變更工作地點時要測定一次。

4、設定完善齊全的防塵供水管路,保證防塵水量充足,水質清潔,各防塵地點水壓充足。

5、採煤工作面進迴風巷道必須安設淨化水幕,水幕覆蓋全斷面,霧化效果良好;必須採用溼式打眼、煤層短壁注水,放炮前後必須灑水、沖洗巷幫;轉載點和解除安裝點必須安設完善的噴霧裝置並實現自動化;按照規定定期沖刷巷道。

6、掘進工作面巷道必須安設淨化水幕,水幕覆蓋全斷面,霧化效果良好;必須採用溼式打眼、煤層短壁注水;放炮時實現自動噴霧降塵,放炮前後必須灑水、沖洗巷幫;耙裝機必須安設完善的噴霧裝置並實現自動化;噴漿機必須與淨化水幕、除塵風機實現聯動;按照規定定期沖刷巷道。

7、在採區進、迴風巷,主要進、迴風大巷必須安裝淨化水幕,水幕應封閉全斷面,靈敏可靠,霧化好,正常使用。所有轉載點全部安裝完善的噴霧裝置。

8、井下總進、迴風巷,每月至少用水沖刷一次積塵, 各採區進、 迴風巷每週沖刷一次,採掘工作面每班沖刷一次,杜絕積塵。

9、作業人員堅持佩戴合格的防塵口罩。

10、積極採用新技術、新裝備及新工藝,大力提高防降塵效果。

11、接觸粉塵作業人員定期進行職業健康檢查。

二、預防有毒有害氣體危害的措施

1、加強通風,將各種有害氣體濃度稀釋到《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標準以下。

(1)運轉區隊必須按規定定期檢查主要通風機執行情況,確保主要通風機連續運轉。主通風機發生故障時,必須及時啟動備用通風機。凡因機電事故而突然停電造成區域性通風機停止運轉,將 無風區內的所有人員撤至全風壓進風巷中,並設定柵欄揭示警標。恢復通風必須按規程及措施規定進行,嚴禁無風作業、無風放炮。

(2)通風科對礦井通風系統、通防設施等要建立巡查制度,每旬至少全面檢查測定一次礦井、主要進迴風巷及採掘工作面等地點風量,保證礦井通風系統合理,各採掘工作面及其它用風地點的風量必須滿足煤業公司、作業規程和措施的要求。

(3)加強區域性通風管理,井下掘進工作面區域性通風及必須實現“雙風機、雙電源”並自動切換。

(4煤礦井下實施爆破時,區域性通風機風筒出風口距工作面的距離不得大5m,加強通風增加工作面的風量,及時排除炮煙。人員進入工作面進行作業前,必須把工作面的炮煙吹散稀釋,並在工作面灑水。爆破時,人員必須撤到新鮮風流中,並在迴風側掛警戒牌。

2、加強個體防護,佩戴合格的個體防護用品。

3、加強採空區管理。工作面採空區應及時予以封閉,設立警示牌,需要進入時,必須首先進行有害氣體檢查,確認安全後方可進入;需要進入閒置時間較長的巷道進行作業的,必須先通風、後作業。盲道或廢棄巷道應及時予以密閉或用柵欄隔斷,並設立警示牌。

4、加強瓦斯排放和巷道貫通管理。杜絕盲巷,停風超過24小時的盲巷必須立即封閉。

5、堅持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放炮製度,必須按《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配備齊行動式甲烷檢測報警儀。

6、採掘工作面必須按規定設定甲烷自動檢測報警斷電裝置,並定期標校。

7、杜絕失爆,提高供電質量,消滅無計劃停電停風。

8、凡揭露或接近老空區、廢棄巷道均需制定專門的防治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氣體措施。

9、加強自救器的管理工作,按規定及時檢驗更換,保證完好和正常使用。

10、熟悉避火災路線,掌握救災的基本知識。

三、高溫中暑的`預防應對措施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防暑降溫措施暫行辦法及煤礦安全規程中的有關規定,加強礦井通風及降溫措施,保證採掘工作面的氣溫不超過26℃,機電硐室氣溫不超過30℃。採掘工作面的氣溫超過30℃,機電硐室氣溫超過34℃時必須停止作業。

2、加強防暑降溫的組織領導,合理安排高溫環境工作工人的勞動休息制度。確保不違反《煤礦安全規程》及其它有關規定。

3、加強醫療預防工作,組織好作業工人的醫療互救工作,培訓保健員進行中暑的初級救護和發放防暑藥物等工作。對高溫作業工人,要進行定期健康檢查,凡有心血管系統疾病、消化性潰瘍、活動性肺結核、肺氣腫、肝、腎、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疾患者不能從事高溫作業。

四、噪音預防應對措施

1、保持裝置經常性完好,發揮裝置本身消音降噪的功能,如果裝置發生故障,噪音指標超過國家環保標準時,要立即進行檢修,直到符合標準才可使用。

2、工作人員配備切實有效的勞動防護用品。

3、在裝置選型時選擇低噪音裝置。

4、對職工進行定期體檢,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

5、加強裝置維修,減少裝置老化帶來的噪聲。

職業病應急救援與管理制度 篇5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職業病防治法》、《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辦法》的要求,防止突發性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並能在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後進行有效控制和處理,減輕事故造成的損害和防止事故惡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損失,根據上級職業衛生主管部門的要求和本公司實際,本著“反應迅速、處理得當”的原則,制定本公司的應急救援預案。

一、職業病危害的目標分佈

根據本公司各車間崗位存在的粉塵、噪聲及使用化學危險物品的種類、危險性質以及可能引起職業病危害事故的特點,確定以下單位為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目標:煉焦車間備煤工段和生產工段、回收車間、發電車間。

職業病危害事故級別:一般職業病危害事故和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

二、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及職責

公司成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由總經理任總指揮、生產副總、行政副總任副總指揮,廠長、部門負責人任指揮部成員。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安全環保部。發生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時,若總指揮不在公司,由副總指揮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

1、應急救援機構職責

(1)組織制定公司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組建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隊伍,並組織演練;

(3)檢查督促做好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的預防措施和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的物資、器械、防護用品等各項準備工作。

2、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

(1)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職業病應急救援命令、訊號;

(2)組織指揮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3)及時向上級部門彙報職業病危害事故處理情況,並向友鄰單位通報危害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

(4)織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及善後處理,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的經驗教訓。

三、應急救援隊伍的組成和分工

公司各職能部門、車間和全體員工,都有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的責任。應急救援隊伍是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幹力量,其任務是當公司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時,對被救援物件實施全方位的救援。

1、治安隊:由保衛部人員組成。

負責人:保安部部長。擔負現場治安,交通指揮,設立警戒,指導員工疏散。

2、消防隊:由安全環保部消防員組成。

負責人:安全環保部部長。擔負滅火、疏散可燃物料。

3、搶險搶修隊:由公司各車間班長以上管理人員組成。負責人:各車間主任。擔負搶險搶修、現場清理工作。

4、醫療救護隊:由醫務室和各車間班組長組成。負責人:後勤部部長。擔負現場搶救受傷的人員。

四、發生職業病時的處置

公司有可能發生的意外職業病危害事故有:

1、一般職業病危害事故:可因車間及崗位防護設施損壞、物料洩露、防護品不合格或損壞、人員位及時巡查及早發現,未及時採取相應措施予以處理,而引發小範圍的職業病危害事故。

2、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雖能及時發現,但職業病危害事故較難控制。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後,有可能發展為更大範圍或更嚴重的破壞及人員傷害事故。應立即採取以下應急救援措施:

(1)最早發現職業病危害事故的部門及人員,應立即向安全環保部報警,並採取一切措施切斷職業病危害事故源。

(2)安全環保部接到報警後,應迅速通知有關部門,快速查明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的地點、範圍,下達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的指令,同時發出警報,通知指揮部成員及醫療救護隊伍和各專業隊伍迅速趕往職業病危害事故現場。

(3)指揮部成員根據職業病危害事故性質和規模,通知專業對口科室迅速向上級公安、勞動、保險、環保、衛生等部門報告職業病危

害事故情況。

(4)指揮部成員到達職業病危害事故現場後,根據職業病危害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作出相應的應急決定,並命令各應急救援隊立即開展救援。如職業病危害事故擴大時,應請求支援。

(5)當職業病危害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兩個工作小組:

A、在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的指揮下,組成由安全環保部、生產車間、人力資源和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部門參加的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小組,調查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範措施。

B、組成由生產排程中心、裝置管理部、電儀部和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部門參加的搶修小組,研究制定搶修方案並立即組織搶修,儘早恢復生產。

五、事故報告

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時,立即向所在地縣級安監、衛生等部門和市衛生局報告。職業病危害事故報告的內容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地點、時間、發病情況、死亡人數、可能發生原因、已採取措施和發展趨勢等。車間和個人不得以任何藉口對職業病危害事故瞞報、虛報、漏報和遲報。

六、事故的預防

1、操作人員培訓合格後上崗,組織定期訓練;

2、崗位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按時、按點進行檢查;

3、化學品工段禁止煙火,並嚴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4、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並做好檢查、整改記錄;

5、參加救援的.人員,必須熟悉應急救援的知識,組織演練,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參與救援;

6、定期委託縣疾控部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檢測與評價,接受衛生監督機構的監督,發現問題及時治理。

七、有關規定和要求

為了能在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後,做到反應迅速、處置得當,公司內所有有關部門及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應急救援預案。有關的部門和車間,要對職工進行經常性的應急救援知識教育,每年組織一至二次專業分工的演練,保證救援物資及器材的完備和充足供應。應急救援指揮部參加救援的人員,必須熟悉應急救援的知識,組織演練,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參與救援,在落實好日常值班制度、檢查制度、例會制度的同時,要針對發現和存在的問題,積極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對本預案加以不斷提高、改進和完善。

八、公司救援訊號主要是用電話報警聯絡

公司報警電話:

內線:8119

外線:公司醫務室電話:內線:8120外線:消防火警電話

119醫療急救中心

職業病應急救援與管理制度 篇6

一、指導思想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勞動法》、《職業病防治法》、《安全生產法》、《環境保護法》的要求,防止突發性的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發生,並能在事故發生後有效控制和處理,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和本公司實際,本著“反應迅速、處理得當”的原則,制定本公司的應急救援預案。

二、安全的目標分佈

根據本公司各車間崗位存在的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危害因素種類、危險性質以及可能引起的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的特點,確定以下部門為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危害應急救援目標。

一車間、二車間、型材車間、衝制車間。

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級別:

一般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和重大事故

三、事故危害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及職責分工

公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設在生產部。發生重大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危害時,若總指揮不在公司,由副總指揮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

1.職責

指揮領導小組:

組織制定公司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組建事故應急救援隊伍,並組織演練;

檢查督促做好重大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的預防措施和事故應急救援的物資、器械、防護用品等各項準備工作。

指揮部:

發生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危害時,由指揮部分佈和解除安全應急救援命令、訊號;

組織指揮事故應急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彙報事故處理情況,並向友鄰單位通報危害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

組織事故調查及善後處理,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的經驗教訓。

2.指揮部人員分工

總指揮:負責組織全公司的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副總指揮:協調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指揮部成員:

生產、質檢、裝置、配電部門負責人:協助總指揮、副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事故處置工作。

車間負責人:負責現場醫療救護及受傷人員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

財務、營銷部負責人:負責指揮滅火、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交通管制工作。

公司辦公室主任:負責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現場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絡,必要時代表指揮部發布有關資訊。

後勤部門負責人:負責車輛調配和搶救物資及防護用品的日常儲備和應急供應。

四. 應急救援隊伍的組成和分工

公司各職能部門、車間和全體員工,都有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應急救援的責任。應急救援隊伍是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幹力量,其任務是公司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發生時,對被救援物件實施全方位的救援。

1. 治安組:

由財務、營銷部人員組成。

負責人:財務部主管。擔負現場治安,交通指揮,設立警戒,指導員工疏散。

2.消防組:由各車間班組長組成。

負責人:事故車間(部門)負責人。擔負滅火、疏散可燃物料。

3.搶修組:

由各車間機修人員組成。

負責人:機修車間主任。擔負搶修、現場清理工作。

4.醫療救護組:

由事故所在班組人員組成。擔負現場搶救受傷人員工作。

五. 發生安全時的處置

公司有可能發生的意外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有:

1 一般事故:可因車間及崗位防護實施損壞、物料洩露、防護品不合格或損壞、人員未及時巡查及早發現,未及時採取措施予以處理,引發小範圍的職業病危害事故。

2 重大事故:雖能及時發現,但事故較難控制。事故發生後,有可能發展為更大範圍或更嚴重的破壞及人員傷害事故。應立即採取以下應急救援措施:

最早發現事故的部門及人員,應立即向生產部報警,並採取一切措施切斷安全危害事故源。

生產部接到報警後,應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快速查明發生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的'地點、範圍,下達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的指令,同時發出警報,通知指揮部成員及醫療救護組和專業隊伍迅速趕往事故現場。

指揮部成員根據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性質和規模,向上級主管公安、勞動、保險、環保、衛生、安監等局報告安全危害事故情況。

指揮部成員到達事故現場後,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做出相應的應急決定,並命令應急救援各組立即開展救援。如害事故擴大時,應請求支援。

當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兩個工作小組:

⑴在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的指揮下,組成由生產、技術、車間、發生事故班組、工會參加的安全危害事故調查小組,調查安全危害事故發生的原因和研究制定防範措施。

⑵組成由維修組和發生安全危害事故部門參加的搶修小組,研究制定搶修方案並立即組織搶修,儘早恢復生產。

六、公司救援訊號主要用電話報警聯絡。

公司報警電話:xxx

消防火警電話:119

醫療急救電話:120

七、有關規定和要求

為了能在事故發生後,做到反應迅速、處置得當,所有有關部門和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應急救援預案。每年組織一至二次分工演練。保證救援物資及器材的完備和充足供應。

應急救援指揮部,在落實好日常值班制度、檢查制度、例會制度的同時要針對發現和存在的問題,積極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對本預案加以不斷提高、改進。

職業病應急救援與管理制度 篇7

為了預防我鎮群體性職業中毒和其它化學品引起的中毒事件的發生降低我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率,在職業衛生事件發生能及時有效地控制職業病危害事故,減輕職業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損害,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和《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辦法》及其他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一、預案適用範圍

裡水鎮轄區範圍內所有在生產加工過程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廠礦企業。

二、職業病防治基本原則

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

三、用人單位的`職責要求

1.工作場所基本要求:

(1)建立職業病危害專案的申報制度。

用人單位設有依法公佈的職業病目錄所列職業病的.危害專案的,應當及時、如實向衛生行政部門申報,接受監督。新建、改建、擴建專案和技術改造專案以及區域性開發建設專案的汙染治理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

(2)生產佈局要合理,有害作業和無害作業必須分開。在勞動場所使用的生產裝置、用具等設施,必須適合勞動者生理特點,如適合的操作高度、體位等。

(3)設定相應的職業病防護設施、裝置、器材,如通風、排毒、除塵、隔音等設施,並定期檢查裝置,確保其處於可執行狀態。產生粉塵、毒物的生產過程和裝置,應儘可能採用機械化、自動化和密閉化的生產工藝,避免直接操作。工作場所還應設定更衣間、洗浴間等衛生設施,配備衛生用品和個人防護用品。

(4)危害告知。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在醒目位置設定公告欄,公佈有關職業病防治的相關法規、操作規程、應急措施和工作場所的職業危害因素監測結果。對產生嚴重職業危害的作業崗位應在醒目位置設定警示標示和說明。

(5)發現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時,用人單位應當立即採取相應治理措施,仍然達不到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必須停止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職業病危害因素經治理後,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業。

職業病應急救援與管理制度 篇8

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全面落實《職業病防治法》、 《安全生產法》、《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煤礦安全規程》等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職業衛生各項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工作方針,積極控制職業危害因素,努力防範職業病事故發生;加強健康促進,提高全員職業衛生意識;做好職業健康監護工作,依法保護職工健康權益;提高職業衛生管理水平,促進職工健康。預防職業危害突發事件,一但發生職業危害事件,能夠正確指揮,科學處理,減少事故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第一節職業危害突發事故範圍

職業危害突發事故是指:水汙染、大氣汙染、噪聲、有害氣體、傳染、中暑等以及其它因職業場所影響而造成的突發事故 。

第二節職業危害突發事件應急機構

總指揮:秦喜軍(礦長)

副總指揮:周金平(總工)

成 員:楊貴喜(安全科副礦長)、 張俊(生產副礦長)、王玉山、 楊忠明、李常新

及各井隊隊長、科室負責人、救護隊員等組成。

第三節指揮部職責分工

1、總指揮

⑴ 在各位成員的協助下對營救遇難人員、處理事故的作戰方案進行決策;

⑵ 向各成員及下屬單位下達命令;

⑶ 向上級彙報、請示;

⑷ 根據災情不斷研究制定各項措施;

⑸ 及時調動人員、物力、財力用於搶險救災工作。

(6)向當地政府部門快速報告

(7)聯絡當地醫院

(8)聯絡護送車輛

2、副總指揮

⑴ 根據實情提供救災方案和安全措施;

⑵ 協助總指揮制定搶險救災計劃;

⑶ 監督各單位救災情況;

⑷ 收集分析技術資料和事故現場檢測資料。

(5)按照具體分工承擔相應的工作

(6)向總指揮提供決策方案

(7)保護現場

3、指揮部成員

⑴ 堅決迅速落實指揮部命令;

⑵ 督促營救隊伍,迅速進入災區救援;

⑶ 及時分析情況,制定應急措施;

⑷ 向救災小組佈置新任務和注意事項;

⑸ 提供可靠的圖紙資料和資料;

⑹ 沒有突發事故的單位,也儘快投入搶救工作;

⑺ 受災單位要積極配合礦總指揮協調關係,不要慌亂,要保持頭腦冷靜,儘快投入搶救工作。

4、輔助救護隊職責:

(1)熱愛礦山救護工作,全心全意為礦山生產服務;

(2)加強體育鍛煉和業務技術學習,適應礦山救護工作素質需要;

(3)自覺遵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和規定;

(4)愛護救護儀器裝備,做好儀器裝備的維修保養,使其保持完好;

(5)按照規定參加戰備值班工作,堅守工作崗位,隨時做好出動準備;

(6)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積極主動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第四節煤礦職業危害事故應急救援制度

1、煤礦發生職業危害事故時,立即通知當地政府或當地醫院。

2、以礦長為首,成立煤礦救助指揮部,進行全面負責和分工協作。

3、根據發生的事故形勢、範圍、性質進行仔細研究,決定搶救方案。

4、對現場嚴格進行管理,嚴禁閒人靠近。

5、煤礦組織工人、家屬準備一切救災所需的物力、裝置、材料。

6、排程室值班員仔細做好各項救災記錄。

7、當地救護人員到達後,在總指揮的.安排下,配合救護隊共同搶救事故。

第五節指揮部設定地點

礦總指揮部設在礦辦公室,指揮部所有工作人員全部投入搶險救災有關工作中去,受總指揮領導不能慌亂。

第六節 職業危害事故防範措施

1、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建立健全職業危害機構,

3、加大職業危害投資力度;

4、加強職業危害宣傳,提高職業危害意識,愛惜環境;

5、嚴格控制汙染物排放;

6、對汙染物進行觀測;

7、對飲用水進行化驗,符合國家標準後才準飲用;

8、對山坡經常檢查,防止山體滑坡;

第七節 應急物資準備:

應急物資的準備是應急援救工作的重要保障,為此必須對應急資源實施有效地管理,使之在發生災害進行救援時,能保證正常地投入使用。

1、礦救護隊必須加強培訓,隨時裝備好救災所必備的各種物資,並定期進行檢查、維護,保證始終處於完好狀態。

2、醫務室按規定配齊救災所必須的氧氣袋、急救用具以及藥品等,保證隨時投入急救使用。

3、留礦值班車輛無故不得擅自外出,並隨時處於待命狀態,以保證應急救援的需要。

第八節應急救援技術支援系統

職業危害汙染突發事故防治工作具有技術性強、難度大、情況複雜多變、處理困難等特點,為保證搶險救災的有效、順利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特建立應急救援技術支援系統:

1由下列人員組成:秦喜軍(礦長)、周金平(總工程師)

楊貴喜、王玉山、楊忠明。

2礦依託外部的技術支援系統,由市、縣二級環境、安全、煤炭等部門的有關專家組成。

第九節 應急救援通訊系統:

以礦行政辦公室為中心,建立完善的煤礦通訊系統,保證電話的暢通,並隨時保證與市、縣職業病防治部門聯絡暢通。

第十節應急救援體系執行機制:

1、資金保障:職業危害突發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既是煤礦企業安全生產過程中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社會公益性事業,關係到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大事。為此,煤礦職業危害突發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的資金礦負責保障。

2、輔助救護隊的管理:

(1)輔助救護隊隊員必須經過培訓和資質考核,達到標準的,方可從事抗災應急救援工作,達不到考核標準的隊員,不能直接參與搶險救災;

(2)輔助救護隊必須接受礦救援指揮部的監督管理。

第十一節 救援程式的規定:

發生職業危害突發事故時、以礦自救為主,礦輔助救護隊和醫療機構在進行自救的同時,報市、縣有關部門、煤礦安全監察辦事處。

響應程式:發生職業危害突發事故後,值班領導根據避災路線,緊急撤離災區人員。同時,及時通知災害涉及區域,並及時撤離;

現場→報告礦抗災指揮中心→指揮部成員礦行政辦公室集合→礦長組織制定救災措施(總工協助)→礦長髮布救災指令→各成員、單位根據礦長的命令各負其責開展工作→救護隊進行救援。

第十二節職業危害事故應急預案

1、發生職業危害事故後,首先報告礦救援指揮部;

2、礦救援指揮部接到報告後趕到現場,瞭解受災情況;

3、根據受災情況確定救助計劃;

4、礦有能力救護就及時搶救;

5、礦能力不足時,有礦長向當地政府快速報告,請求緊急救援;

6、礦上動用所有車輛,車輛不足時就採取租賃或者其它方法排程車輛,準備運輸人員;

7、礦上必須先保護現場,對受害家屬進行保護,穩定人員情緒;

8、礦輔助救護隊等人員必須進行救護;

9、採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10、保持清晰思路,採取科學方法;

11、工作原則:

⑴分級領導,全員參與,依法規範。

⑵統一指揮,嚴格管理,反應迅速。

⑶防應結合,團結協作,確保救助。

⑷以人為本,科學決策,萬無一失。

12、迅速查明並組織撤出災區和受威脅區域的人員,積極組織救護隊進行救援。同時,探明災害地點、範圍。

a)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防止災害範圍擴大。

b)救援指揮部根據災害的性質、發生地點、涉及範圍、人員分佈制定切實可行的救援方案。

c)發生重大災害事故,煤礦必須立即向縣職業危害局和縣政府報告清楚事故的地點、性質以及目前的現實狀況。

d)接到通知後,抗救援指揮部成員和輔助救護隊整裝待發,在礦長下達救援命令後,根據規定的職責,實施救援工作。各部門組織好人員,在救援指揮部的領導下積極參加救援工作。

e)準確核對災區人員名單;礦醫務室要做好急救準備;值班車司機待命,做好運送傷員的準備工作。

第十三節現場恢復

1、恢復程式:救援工作結束→救護隊對災區的安全情況進行詳細檢查,確認無誤→報告抗災救援指揮部→總指揮安排有關人員進行現場再檢查(救護隊配合)→總指揮根據有關規定和彙報的現場安全狀況,下達命令→恢復工作開始。

2、有關要求:

(1) 、有關部門在現場取證工作未結束前,不得進行現場恢復工作。

(2)、恢復工作開始前,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不得盲目進行現場恢復工作。

(3)、在得到救援總指揮發布恢復工作的命令後,現場恢復工作必須按由外向裡的工作程式進行。同時,應按已制定的現場恢復安全技術措施進行作業。

(4)恢復工作開始後,救護隊必須在現場值班。同時,技術、管理人員認真做好作業環境安全看護工作,防止不安全隱患再發生。

職業病應急救援與管理制度 篇9

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規範公司應急管理工作,提高應對風險和防範事故的能力,保障職工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減少財產損失、環境損害和社會影響。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制度。

1、應急管理工作堅持“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居安思危,預防為主,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職責明確,快速反應”的原則,

2、應急管理分“預防、準備、響應和恢復”四個過程。主要內容包括:應急管理組織體系,應急救援預案管理、應急培訓、應急演練、應急物資保障等。

3、成立以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為組長,主管安全生產負責人為副組長,安監科長、各採區負責人為成員的應急管理領導小組。應急管理辦公室設在安監科,並負責日常管理。

4、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寫與修訂。

5、應急管理培訓,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員應急管理培訓。培訓內容應當包括:事故預防、危險辯識、事故報告、應急響應、各類事故處置方案、基本救護常識、避災避險、逃生自救等。

6、應急演練。根據年度應急演練計劃,每年至少分別安排一次桌面演練和綜合演練,強化職工應急意識,提高應急隊伍的反應速度和實戰能力。安監科負責做好演練記錄和總結。

7、應急通訊裝置保障。公司要對電話、對講機、手機等通訊器材進行經常性維護或更新,確保通訊暢通。

8、應急救援物資保障。根據公司預案做好應急救援裝置、器材、防護用品、工具、材料、藥品等保障工作。確保經費、物資供應,切實加強應急保障能力,並對應急救援裝置、設施要定期進行檢測、維護、更新,確保效能完好。

9、應急處置。事故發生後,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以營救遇險人員為重點,開展應急救援工作;要採取必要措施,防止發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汙染;要及時組織受威脅群眾疏散、轉移,做好安置工作。

10、成立兼職救護隊,人員由各科室、採區主要負責人及業務骨幹組成,並進行經常性訓練,熟練掌握基本的'救護常識和救援能力。

11、應急救援協議。充分利用社會應急資源,與地方政府預案、上級主管單位及相關部門的預案和應急組織相銜接。

13、應急管理費用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審批,財務部門予以保障。

職業病應急救援與管理制度 篇10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提高礦井安全生產災難事故的應急處置能力,減少突發事故及其所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促進礦井的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防止事故蔓延和擴大,維護職工群眾的生命安全和礦區穩定,結合礦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應急救援隊伍包括專職急救援隊伍、兼職應急救援隊伍、應急醫療救援隊伍、應急管理專家隊伍。

第二章 應急管理方針

第三條 貫徹落實“安全第

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根據“加強戰備、嚴格訓練、主動預防、積極搶救”的工作原則,及時排查,消除各類隱患,做到控制事故,安全生產。

第四條 堅持“加強戰備,嚴格訓練、主動預防、積極搶救”的工作原則,切實做好礦井災變預防和搶險救災工作。即做到在日常工作中要搞好戰備值班訓練工作,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第五條 堅持“以人為本”,把保障廣大煤礦幹部職工生命財產安全作為應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務,最大限度地減少安全生產災難事故對廣大職工的危害。

第六條 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救援裝備,充分發揮專家作用,實行科學民主決策,確保煤礦事故災難應急救援工作順利開展。

第七條 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常抓不懈,在不斷提高安全風險辨識、防範水平的同時,加強

現場應急基礎工作,做好常態下的`風險評估、物資儲備、完善裝備、預案演練等工作。

第三章 專職應急隊伍管理

第八條 服從礦應急指揮部及礦應急管理部門指揮調動,參加礦應急救援工作。

第九條 堅持理論武裝、作風錘鍊,加強事故案例分析和救援經驗總結評估工作,不斷提高救援的科學性、失效性,定期組織開展應急預案演練,提高救援能力。

第十條 堅持專人24小時值班,其它人員24小時待命,接到命令後,迅速實施救援行動。

第十一條 建立各項管理制度,包括:

(一)值班工作制度;

(二)待機工作制度;

(三)交接班制度;

(四)技術裝備檢查維護保養制度;

(五)學習訓練制度;

(六)考勤制度;

(七)戰後總結講評制度;

(八)下井預防檢查制度;

(九)材料裝備庫管理制度;

(十)救護車輛管理使用制度;

(十一)計劃與財務管理制度。

第十二條 對事故現場進行勘察,查清事故原因,估算事故損失,搶救事故遇險遇難人員,控制危險源。

第十三條 對事故現場進行恢復通風等工作,確保搶險救災時事故現場的安全。

第四章 兼職應急隊伍管理

第十四條 組建兼職救援隊伍的單位,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證照齊全,依法成立並取得安全生產相關許可;

(二)具備針對某一類或某幾類災害事故的救援裝備、器材、物資和專業技術人員;

(三)裝備、器材、物資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及行業相關規定,特種裝置應當經質量檢驗部門檢驗合格;

第十五條 救援隊伍組建後,應設立隊伍負責人,明確聯絡人和聯絡方式,並上報礦排程室備案。

第十六條 應急救援隊伍的人員職責包括:

(一)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二)聽從命令,服從指揮,盡心盡力,密切配合;

(三)樹立高度的工作責任感;

(四)自覺參加教育培訓和演練,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五)加強應急救援裝備、器材和物資的維護、保養,保證效能良好;

(六)完成各項應急救援任務。

第十七條 及時調整、補充應急救援工作人員,保持應急救援隊伍穩定,確保應急救援能力。

第五章 應急管理專家隊伍

第十八條 應急管理專家隊伍按照煤礦生產事故類別、自然災害型別和公共衛生、社會安全事件劃分救援型別,確保應急救援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第十九條 制定本礦應急預案,部署各項防治措施和應急處置工作。

第二十條 對突發事件分級及採取的重要措施提出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提出建議,並提出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

第二十一條 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進行技術指導,參與應急處理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培訓,必要時參加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第六章 應急醫療隊伍管理規定

第二十二條 應急醫療隊伍應配備醫療救治和現場處置裝置,承擔安全生產事故和其它突發事件受傷人員醫療救治及衛生學處理,傳染病、食物中毒和記性職業中毒、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以及相應的培訓、演練任務。

第二十三條 應急醫療救援專用裝置及常用工具,要做好維護、保養和報廢更換。

第二十四條 及時調整、補充應急救援工作人員,保持應急救援隊伍穩定,確保應急救援能力。

第二十五條 積極穩妥、深入細緻地做好善後處置工作。對突發事故中的傷亡人員、應急處置工作人員,以及緊急調集、有關單位及個人的物資,要按照規定給予補充。

第七章 後勤保障

第二十六條 保障應急管理日常工作所需經費,確保應急裝置、裝備和車輛執行正常。將應急裝備建設、隱患排查治理、應急預案演練以及救援設施建設和應急通訊等經費納入安全生產費用,優先安排保障。

第二十七條 規範應急救援裝備採購、儲存、管理、維護和呼叫,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行業標準規範配備各類應急救援物資裝備。

第八章 附錄

第二十八條 在綜合應急隊伍管理和搶險救援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依據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對不服從排程未履行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管理相關職責或因處置不力導致突發事件危害擴大造成嚴重後果或造成社會負面影響較大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追究相關單位和當事人的責任。

第二十九條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職業病應急救援與管理制度 篇11

1、目的

為進一步完善應急物資儲備,加強對應急物資的管理,提高物資統一調配和保障能力,為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安全事故提供重要保障,依據《北京市安全生產條例》、《關於加強重點生產經營單位應急物資儲備的指導意見》、《北京市工業製造業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評審通用標準》等相關規定,特制訂本制度。

2、 適用範圍

適用於北京三元種業飼料分公司各部門所有應急救援物資的管理。

3、責任部門

3.1公司綜合部負責應急救援物資的統一採購、儲備和發放。

3.2各部門定期對本部門應急救援物資的配備情況進行檢查,確保應急救援物資齊全、有效。

4、應急救援物資的管理

4.1公司根據各部門的實際應急需要,統一配置救護器材、消防裝置、個人防護用品等應急救援物資(見附件1《應急救援物資臺賬》)。

4.2應急物資的採購

各部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提前10天提出應急物資採購計劃,並報請部門負責人和公司總經理審查批准後,統一報綜合部採購

4.2應急物資的.配備

各部門負責人是應急物資儲備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確保物資儲備種類、數量與本部門的發展相適應,能夠滿足突發事件時應急救援的需求。

4.4應急物資的保管

應急物資的保管由各部門明確具體管理人員,應急物資做到分類存放,建立臺賬,動態更新。

4.5應急物資的保養和維護

各部門對應急物資每月保養、維護一次,並做好記錄,發現應急物資損壞、破損以及功能達不到要求的,要及時進行更換,確保應急物資種類、數量滿足應急救災的需要。

4.6應急物資的更新和補充

因損壞、過期等原因,管理人員應提出應急物資補充意見,報綜合部及時更新、補充。

5、本制度實行

由綜合部負責解釋,自下發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