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分析ERP環境下的內部審計策略

職場 閱讀(2.37W)

一、實施ERP後企業內部審計環境的變化

分析ERP環境下的內部審計策略

(一)審計範圍擴大化、審計物件複雜化實施ERP以後,從資訊科技上來說ERP使資源共享,企業資訊系統不再是一個孤立的系統,而是全面整合財務、生產製造、物料、銷售、裝置管理等業務,以順暢的流程支撐公司核心業務的管理決策系統。審計人員只有對整個系統進行全面瞭解,才能把握審計物件的總體情況,促使審計範圍的外延不斷擴大、審計物件更加複雜。

(二)審計線索多樣化ERP系統通過不同的模組將各部門的資料集中管理,實現了資訊共享,為審計人員提供了更多樣、更充分的審計線索,利用ERP系統強大的查詢功能,可以方便地獲取審計線索。

(三)審計風險上升化在ERP環境下,控制資金和資產的安全,必須與計算機資訊系統和網路的安全相聯絡,另外,ERP系統管理還存在計算機舞弊問題。在ERP系統中,內部審計的重點由電算會計環境下的財產物資的保管方面向風險導向型審計轉變,資訊系統的安全控制成為內部審計的重點。

(四)審計技術、審計方法多樣化在實施ERP後,傳統審計技術仍然是有效的,但是當會計資料變成電磁化資訊、資料生成和傳遞都通過網路進行時,決定了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是必不可少、效率更高的審計技術。

二、實施ERP後給企業內部審計提出的新要求

(一)轉變審計職能ERP系統為企業轉變審計職能提供了契機,使企業能夠實現以常規審計為主向控制審計、管理效益審計和企業經營風險審計轉變;實現以事後審計為主向事中、事前、事後審計並舉的轉變;實現傳統的`審計方式和手段向資訊化、科學化的審計方式和手段轉變。

(二)逐步向IT審計和管理審計方向努力ERP環境下,原先許多由審計人員完成的內部稽核工作可以由ERP系統來完成,審計人員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著眼於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和內部控制,加強審計的“增值”服務工作。

(三)不斷創新審計技術和審計方式在審計技術上,內審人員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在審計方式上,通過流程追溯,可以逆向追溯到資訊源頭或正向追溯到最終結果。

(四)加強對內部控制風險的評估, 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在ERP系統中, 企業內部各個模組的資訊是按事先制定的控制標準和通用格式進行傳遞的,但企業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中依然存在重大差異或缺陷的可能性。因此必須對ERP環境下的內部控制體系進行測試和評估,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體系。

(五)提高審計人員綜合素質由於ERP系統是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高度整合,涉及生產經營、銷售管理、物料管理、財務管理等諸多領域,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必須是具有很高綜合素質的複合型人才。

三、ERP環境下實施內部審計策略

(一)完善內部審計準則、標準與管理規範ERP環境下開展內部審計,必須對現有審計準則、管理規範等重新進行定義、修改和補充,加強內部審計工作管理體制建設,統一內部審計技術標準,明確內部審計人員技能要求,建立和完善適應資訊化環境的內部審計準則體系

。(二)更新審計方式、方法根據ERP系統的特點,審計人員可採用適合ERP環境的審計方式方法,比如事物碼交叉驗證法,即通過物料模組的資料分析得到物料A的採購數量,在生產模組中查詢物料A的實際消耗情況,將資料進行對比即可得到計劃用量與實際用量之間的差距;還有IT系統配置檢查法,即顯示成本中心成本明細,輸出成本要素與物料,檢查物資出庫生成的財務憑證,即可發現錯誤的費用科目配置。

(三)加強原始資料錄入的準確性、完整性審計ERP系統的資料主要是整合資料,整合資料由系統自動生成,前提是要求錄入的原始資料資料要真實準確完整。因此對於審計人員來說,驗證原始資料資料的完整一致性也成為了一項重要工作。

(四)利用ERP管理系統進行日常經營監控在ERP環境下, ERP系統針對整個企業經營中的“物流、人流、財流”三大方面重要經營資料,提供了豐富的查詢、資料分析等功能,可以進行有效的監督及分析,這給審計人員對大量資料即時分析、實時監控提供了可能,幫助審計人員將審計工作向前延伸,實現對處在計劃階段的經濟事項進行事前審計, 對處在執行階段的經濟業務進行有效的事中控制 , 減少管理過程中弊端的發生, 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五)將ERP線上審計與現場審計有機結合儘管先進的ERP系統管理模式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再先進、再健全的系統如果離開人也就無先進可言。在審計實務中,利用ERP系統進行日常經營監控的過程中,可以對系統中的資料材料或者系統輸出的資料,與上期、計劃、上年同期,同業平均水平進行比較,運用資料計算分析得出較為適宜的審計證據,此時深入現場對審計證據進行抽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