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高階會計師論文應該怎麼寫

職場 閱讀(3.2W)

高階會計師職稱評審要求論文通過,是不是還在苦惱不知道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高階會計師論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階會計師論文應該怎麼寫

  高階會計師論文寫作攻略

一、從行業熱點著手

行業熱點一般是行業內的新生事物,是職稱論文創作選題中的永恆主題.一方面,行業熱點處於業界的前沿,通常隱藏著有待深入研究的"處女地",從行業熱點來選題更能體現文章的創新性和新穎性;另一方面,根據行業熱點選題創作的文章也更受期刊雜誌的青睞,相比非熱點選題而言更容易被雜誌刊用。

高階會計師論文寫作在創作人在進行高階會計師職稱論文選題時,可通過報刊、網路獲取行業熱點新聞、行業發展動向,具備一定的敏銳性,結合實務工作體會、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從熱點中挖掘出有價值的職稱論文題目。

二、文章創新

有亮點就意味著文章有創新或新穎之處,有其刊發或存在的價值.在進行職稱論文選題時,創作者要注意從紛繁複雜的文獻資料中,找出前人研究的盲區或盲點,通過"撿漏"突出新創作文章的亮點,從而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這樣文章創新就自然而然地出來了。

三、緊貼工作實務

較之學術論文和畢業論文,職稱論文要體現創作人的工作業績和管理能力,更應該與會計實務工作相結合,這其實也是會計實務工作者論文創作時的比較優勢。

在動筆之前,會計實務工作者通常會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寫什麼、更不知道如何下筆.實際上,如果能夠根據自身的工作經歷,將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困惑、經驗、思考進行梳理和總結,並結合會計、經濟、審計理論進行拔高,寫下來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四、選題方向舍大求小

結合各省高階會計師職稱評審對論文論著的要求,通常在職稱論文的選題上未做特別的限制,論文題目在範圍上亦可大可小.但從實務工作者的駕馭能力看,職稱論文選題應考慮化小切口、從小著手,在論據上做深做實,避免虎頭蛇尾、文不對題、大而空的情況出現.

另外,高階會計師職稱評審對論文的篇幅要求不高,通常是超過3000字即可,甚至有些省市規定2200字就能達到要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職稱論文在選題上不能過大,否則很難找出足夠的論點來支撐論文的題目。

此外,還要結合投稿單位的關注方向.不同期刊雜誌在定位上還是具有一定的傾向性,職稱論文選題必須要滿足相應雜誌的風格.在創作時,創作人要清楚擬選定的題目是實務類還是理論類,後續擬採用規範研究方法還是實證研究方法等。

  高階會計師論文選題技巧

徐劍鋒

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著作是高階會計師職稱評審的一項基本門檻,也是申報人展示自己工作業績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抓手,而論文選題(即寫什麼)則是文章能否順利發表的關鍵。筆者結合自身論文創作和數十篇職稱論文輔導的親身經歷,梳理總結出《職稱論文寫作祕笈》,現抽取論文選題部分的精華之處,以饗讀者。

技巧一:追逐行業熱點

行業熱點一般是行業內的新生事物,是職稱論文創作選題中的永恆主題。一方面,行業熱點處於業界的前沿,通常隱藏著有待深入研究的“處女地”,從行業熱點來選題更能體現文章的創新性和新穎性;另一方面,根據行業熱點選題創作的文章也更受期刊雜誌的青睞,相比非熱點選題而言更容易被雜誌刊用。創作人在進行高階會計師職稱論文選題時,可通過報刊、網路獲取行業熱點新聞、行業發展動向,具備一定的敏銳性,結合實務工作體會、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從熱點中挖掘出有價值的職稱論文題目。比如當我們重新審視財政部會計司2015年工作要點時,“政府會計改革”、“會計法規修訂”、“管理會計體系”、“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等一組鮮活的詞彙就躍然紙上,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就可關注政府會計改革、內部控制建設等方面的內容,而企業會計人員則宜選擇會計法規修訂、管理會計體系構建等方面的內容。

技巧二:突出文章亮點

有亮點就意味著文章有創新或新穎之處,有其刊發或存在的價值。在進行職稱論文選題時,創作者要注意從紛繁蕪雜的文獻資料中,找出前人研究的盲區或盲點,通過“撿漏”突出新創作文章的亮點,從而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這樣文章創新就自然而然的出來了。以“營改增”為例,通過知網期刊資料庫的檢索,在2011年-2014年的4年間各類期刊雜誌共發表涉及“營改增”主題的文章共有3,753篇,可以說研究的領域涵蓋“營改增”稅制改革的方方面面,但如此海量的文章下是否就意味著已不存在研究的空間呢?答案是否定的。筆者通過搜尋,某核心期刊2015年第20期刊發的“企業營改增過渡銜接期若干問題探討”一文,就填補了從過渡銜接期角度去解讀企業的營改增關鍵工作的空白。

技巧三:緊貼工作實務

較之學術論文和畢業論文,職稱論文要體現創作人的工作業績和管理能力,更應該與會計實務工作相結合,這其實也是會計實務工作者論文創作時自身最大的比較優勢。在動筆之前,會計實務工作者通常會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寫什麼、更不知道如何去下筆。但實際上,如果能夠根據自身的工作經歷,將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困惑、經驗、思考進行梳理和總結,並結合會計、經濟、審計理論進行拔高,這樣寫下來就是一篇很好文章。既能避免抄襲等學術不端的行為,彰顯自身的工作業績和管理能力,又能為他人或同行提供借鑑。以筆者為例,結合近幾年實務工作中在財務標準化建設方面的探索,連續輸出“企業報賬全流程標準化體系的構建及應用探究”、“報賬員集中報賬在企業中的應用”、“工程專案竣工決算財務標準化管理體系的構建及應用”等多篇文章,雖然選題相對基礎,但均能順利得以發表。最後要補充一點,部分省份還考量申報人是否有駕馭某個論文選題的能力,因此在論文選題時最好選擇與自己工作經歷匹配的實務論文,以免在職稱評審時出現不必要的麻煩。

技巧四:化小選題切口

結合各省高階會計師職稱評審對論文論著要求,通常在職稱論文的選題上未做特別的限制,論文題目在範圍上亦可大可小。但從實務工作者的駕馭能力看,職稱論文選題應考慮化小切口、從小著手,在論據上做深做實,避免虎頭蛇尾、文不對題、大而空的情況出現。另外,高階會計師職稱評審對論文的篇幅要求不高,通常是超過3,000字即可,甚至有些省市規定2,200字就能達到要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職稱論文在選題上不能過大,否則很難找出足夠的論點來支撐論文的題目。筆者在“非法律主體下的財務建賬問題研究”一文選題時,為避免選題過大、在創作時受自身能力限制考慮不完整等問題,就在題目中加入“問題”兩字,縮小題目的範圍。

技巧五:跟緊雜誌風格

不同期刊雜誌在定位上還是具有一定的傾向性,職稱論文選題必須要滿足相應雜誌的風格。在創作時,創作人要清楚擬選定的題目是實務類還是理論類,後續擬採用規範研究方法還是實證研究方法等。創作人可在投稿前通過期刊雜誌開設的欄目、前期刊發的文章、其他投稿人分享的經驗等對目標雜誌的定位、讀者群體進行評估,選擇與文章選題、研究深度、文章篇幅、刊發時長等相適配的雜誌,並在投稿時按擬投稿雜誌的具體要求對論文格式進行調整以適應雜誌風格。沉澱的經驗顯示,在會計學術界大名鼎鼎的《會計研究》傾向於理論、實證類的文章,審稿的週期很長;而頗受會計實務人員親睞的《財務與會計》更傾向於實務類文章,同時兼顧理論類文章;財會類期刊中發行量最大的《中國會計報》則傾向於新聞、實務類文章。

  高階會計師論文參考

姓 名:×××

所在部門:×××支行

申報資格:高階會計師

論文提要

2005年上半年,我國商業銀行系統相繼出現重大違規案件,震驚了金融監管者和銀行管理層。這幾起重大違規案件,都與會計部位不遵守規章制度、違規操作有密切關係。慘痛的教訓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完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至關重要,當前特別要把會計部位的內部控制作為重中之重。本文對商業銀行內部會計控制的內涵以及當前商業銀行內部會計控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並就建立和完善商業銀行內部會計控制機制,防範會計部位風險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完善商業銀行內部會計控制 防範會計部位風險的思考

2005年上半年,我國商業銀行系統相繼出現重大違規案件,震驚了金融監管者和銀行管理層:新年伊始,中國銀行黑龍江河鬆街支行就爆出驚天大案,其涉案金額之巨、策劃之周密不僅讓社會公眾為之震驚,亦讓銀行界為之驚愕。自此之後,中國銀行業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大案要案接踵而至——1月21日,中國銀行大連分行爆出600萬美元銀行資金挪用案;2月22日,建設銀行吉林分行3.2億元存款蒸發案被公之於眾;3月24日,內蒙古銀監局公佈農業銀行包頭分行1.1億元違法經營案件;3月31日,中國農業銀行河南清豐縣支行一員工投案自首,揭出該支行4名員工挪用公款700萬元購買體育彩票案……

由於發生的幾起重大違規案件,都與會計部位不遵守規章制度、違規操作有密切關係。因此,國家銀監會發出了防範會計部位風險專項治理檢查的通知,建設銀行總行也發出了《關於開展嚴格會計規章制度、防範會計操作風險大檢查的通知》。這次檢查,是在發生重大違規案件後開展的。建總行在《通知》中開宗明義地指出,這次檢查目的是“通過對會計相關業務和崗位的排查,發現案件苗頭和內部管理及控制中存在的隱患,加強和改進會計管理制度和手段,有效防範和遏制重大案件的發生,確保全行資金運營的安全,從而維護建設銀行的良好聲譽,為全行股份制改造保駕護航。”通過這次檢查也是為了達到“亡羊補牢、猶未為晚”的效果。這裡的“亡羊”指的是銀行資金損失,“補牢”指的是強化會計內部控制。但是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僅靠一、二次專項治理檢查是遠遠不夠的。慘痛的教訓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完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是實現預定發展戰略目標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因此,加強和完善內部控制至關重要,當前特別要把會計崗位的內部控制作為重中之重。本文試圖就建立和完善商業銀行內部會計控制機制,防範會計部位風險做一個初步的探討。

內部控制以及內部會計控制的內涵

“內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作為一個專用名詞和完整概念,它的產生並不是太久。在美國會計師協會1936年釋出的《註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的審查》文告中,以及 1947年釋出的《審計準則暫行公告》中,出於改進審計方式,以及儘可能降低審計風險的需要,提出了以內部控制為基礎的審計程式。然而內部控制思想與內部控制權威性定義的出現,卻不是同時產生的。

(一) 內部控制思想的出現

內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初級形式早在古羅馬時代就已經出現了。古人很早以前就知道內部牽制的重要性,並將其運用到查錯防弊,保護資產安全中去。在古羅馬時代,對會計賬簿實施“雙人記賬制”,方法是某筆經濟業務發生後,由兩名記賬人員同時在各自的賬簿上加以登記然後定期核對雙方賬簿記錄,以檢查有無記賬差錯或舞弊行為,從而達到控制財物收支的目的,這就是典型的內部牽制措施。而大約在公元1300年至1500年文藝復興期間,由義大利商人發明的借貸記賬法,要求對於任何一筆經濟業務都要用相等的金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有關賬戶中作相互聯絡的記錄,則是通過不同賬戶,對同一筆業務進行控制。

通過上面所舉的內部控制最初產生的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發現內部控制從一開始就與會計或者說會計工作密切相關。這種現象並非偶然發生,因為會計藉助於一些簡單的要件,如:賬戶、金額、記賬方向、發生時間等,就能夠比較完整地、準確地、同時成本較低、勞動付出較少地描述已經發生的經濟事項,正如此就奠定了會計在內部控制中的主要地位。

(二) 內部控制概念的進化

如前面所提到的,內部控制名詞和思想在1947年以前就已經出現,而對內部控制的完整定義卻是在兩年後的1949年才做出。其後,隨著會計、審計實踐的發展,會計理論界對內部控制定義先後做出了多次重要修訂。

1992年,美國“反對虛假財務報告委員會”所屬的發起機構委員會(簡稱COSO委員會),在進行專門研究後提出一個著名的專題報告:《內部控制—整體架構》,一般也稱為COSO報告。經過兩年的修改,1994年COSO 委員會公佈了該報告的修改版,擴大了內部控制涵蓋範圍,增加了與保障資產安全有關的控制,並得到了權威機構如美國審計署和美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的大力支援,成為目前各類組織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實踐的理論指南。

參考資料:

[1]何林詳,《美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風險管理與稽核制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2]財政部會計司,《內部會計控制基本規範》,《會計研究》,2001年第2期

[3]中國人民銀行,《加強金融機構內部控制的指導原則》,1997年

[4]朱榮恩,《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的思考》,《會計研究》,2001年第1期

[5]唐雅潔,《金融機構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金融參考》,2001年第4期

[6]王偉東,《加強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思考》,《北方經濟》,2001年第6期

[7]戴斌,《會計的監督職能不可弱化》,《建設銀行報》,總第1719期(出版日期:2005-06-17)

[8]羅俊明,《基層行經營風險的防範》,《建設銀行報》,總第1177期(出版日期:2002-09-09)

[9]閆慶峰 李力,《加強會計管理防範金融風險》,《建設銀行報》,總第1350期(出版日期:2003-07-28)

[10]景莉 張曼,《加強內部控制增強防範化解風險的能力》,《建設銀行報》,總第1378期(出版日期:2003-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