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班級精細化管理心得

職場 閱讀(2.6W)

班級精細化管理心得

班組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是通過規則的系統化和細化,運用程式化、標準化、資料化和資訊化的手段,使組織管理各單元精確、高效、協同和持續執行。以取得班組工作效果的不斷改善。

班組精細化管理是企業適應集約化和規模化生產的方式。我公司電力機車檢修主導地位的企業,1984年轉廠以來至今,電力機車檢修從ss1至ss9產品不斷髮展,整體技術不斷取得成果。但配件生產技術管理比較滯後,嚴重製約著生產技術的發展。2017年鐵路機車新驗收規定出臺後,加強廠驗雙方積極加強重要關鍵的配件管理,經過一年多努力協調,所有公司進行技術攻關改進,銷軸和連桿、吊杆等44種產品從工藝檔案的配備齊全、原材料入廠規範檢驗、製造過程的質量控制、產品檢驗規範、產品統一標識管理等形成質量精細化管理初具規模,其中橫跨三個改制公司和兩個部室的班組工作,從這一階段工作中我對班組開展精細化管理有幾點看法:

一、深刻理解和把握班組精細化管理要點

1、把握班組精細化管理的內涵。精確定位、合理分工、細化目標、量化考核。精確定位就是每個單位、每個班組、每個崗位責任都要定位準確,每道工序、每個環節都要規範清晰,有機銜接;合理分工就是細分工作責任和辦事程式,從而建立制衡有序、管理有序、高效執行的內部管理系統;細化目標就是通過對各單位、各班組責任細化,建立內部完善的管理制度;量化考核就是指將經營目標分配的班組,並完成量值化,經濟責任具體化,對執行行為與結果進行控制的過程,考核時做到定量準確,考核及時,獎懲兌現;只有合理定位,規範運作,量化管理,推動精細化管理,才能提升整體企業管理水平。

2、把握班組精細化管理的核心。精細化管理使要細化到每個人、每件事、每一天、每一處,形成人人有標準、事事有標準,時時有標準,處處有標準的標準格局。可以看到,通過精細化管理,嚴格細化質量標準,建立“縱到底,橫到邊,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責”的崗位標準和操作標準。能夠使各項精細化管理滲透到每個管理環節的“縫隙”,使得不同崗位的員工按照各自標準操作,減少工作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避免盲目和隨意造成的諸多浪費及隱患。精細化管理通過每一個細小環節的管理,及時查處漏洞,及時解決問題,大小事一樣根據標準要求,進行嚴格管理。

3、強化班組工序研究。通過強化班組工序研究,制定合理、科學、規範的標準,通過採取科學、有效的手段,對生產過程中影響工序質量的人員、機器、材料、方法和環境等因素進行控制,並理順其中關係,減少多餘操作和動作,形成科學、規範、順暢的生產流程,提高班組效率,從而提高企業效益。

二、推進班組精細化管理,要注重幾方面:

1、轉變思想觀念,做到事事有安排。思想是一切工作開展的先導,開展班組精細化管理,轉變思想觀念必須到位。舊的習慣性的粗放式管理思想觀念和做法根深蒂固,各項工作都是以包代管,大而化之,不適合精細化管理。必須通過長期的強化員工學習,消除思想的障礙,克服消極思想,樹立開展班組精細化管理的信心和決心。領導幹部要轉變作風。深入班組現場,親自參與深化、細化班組管理工作,首先養成“細心、耐心、細緻”和“勤于思考,親自參與,敢於負責”工作習慣,嚴格控制各生產環節,理順工作過程,細分工作職責,明確目標任務,對每項工作、每個任務都要安排到位,不留任何死角和盲點。不斷強化員工學習,提高精細化管理知識和專業技能,做到各項工作科學合理,細緻周到。

2、完善制度,做到事事有標準。規章制度是員工共同遵守的規定和準則,要保證規範化和精細化生產運作,就必須有規範的、精細的規章制度和工作標準,才能依據相應的規章制度和工作標準,檢驗員工的操作行為和工作結果是否符合制度和標準要求,所以必須從規章制度和工作標準入手,建立一整套包括機構設計、職能分工、崗位職責說明工作流程以及各專業的工作標準和管理制度,員工才能有章可循,有規可守。同時要確保編制的制度和標準是規範的,實施過程是規範的.,才能保證整個管理體系是規範化的。因此,建立班組制度和標準必須深入調查研究,仔細推敲,儘量細化,避免管理漏洞,具有可操作性。同時要把規範員工行為作為作為推進精細化管理的主要內容,採取加強教育,潛移默化,循序漸進,持續推進的有效手段,增強員工的規範意識,形成遵紀守規的良好習慣,從而形成方便操作,易於判斷合法合規合理的制度體系;並形成可以執行,自覺執行的環境和條件。確保制度和標準能夠規範員工行為,具有真正的執行效力。

《班級精細化管理心得》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