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職場新人的工作故事

職場 閱讀(4.61K)

職場菜鳥談薪

職場新人的工作故事

大學畢業後,我隨男友來到H市求職。本以為會經歷激烈的競爭,沒想到我十分幸運,面試的第一家企業就拍板要人。慶幸之餘,我在HR(人力資源)詢問自己薪資要求的時候分外緊張,生怕因要價太高失去了這份工作,遲疑片刻,我才小心翼翼地報出了一個數目。沒想到公司並無異議,三天後就按照我要求的工資同我簽訂了用人合同。

剛進公司那陣子,我工作熱情高漲,做起事來勁頭十足。但跟同事漸漸熟悉之後,我才發現,同等資歷的員工當中,自己的薪酬最低!

H市是個新興的工業城市,消費水平頗高,收入水平也普遍較高。我求職前不瞭解情況,也沒有對相關企業的薪酬水平作過調查,以至於在談薪時要低了工資。

時間久了,我心裡就變得越來越不平衡,心想都是幹一樣的活,憑什麼自己拿的錢比別人少!怎奈已經與公司簽訂了合同,合同上寫明瞭自己親口要求的薪酬,一想到這點,我就懊惱萬分。

某次去男友家做客時,我認識了男友的表姐舒娜——她是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閒聊時,我忍不住向舒娜抱怨公司的薪資制度,說自己吃了虧。舒娜提醒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你既然有加薪的心思,何不開始採取行動?”

我深知在簽訂合同後再次談薪不容易,便向舒娜請教。她告訴我,再次談薪前要做三個準備:一是擺正工作態度,積累工作成績。良好的業績是談判的重要資本,沒有老闆會同意給消極怠工者加薪。二是謹慎尋求談判時機,入職後立刻要求加薪是不明智的,成功機率也相當小。通常而言,試用期過後、工作半年後、取得巨大成績時都是再次談薪的良機。三是再次談薪前應作好調查研究,對本公司以及同行業其他企業的福利待遇進行了解,確定好大致的薪酬範圍,有備而來,方可掌握談判主動權。

在舒娜的提點下,我意識到再有一個月,為期半年的試用期就要結束了,到時會重新和公司簽訂合同。雖然簽訂試用期合同時已經規定好了轉正時的工資,但只要把握時機溝通順利,提高工資也不是不可能的。於是,我便對自己日常的一些工作成績進行了整理,將它們記錄在案,還準備了一些有關公司整體薪資水平和其他相同類別公司相關待遇的資料,以增強自己言論的說服力。此外,我也開始創造機會讓老闆看見自己工作上的努力,加班時也會想法子讓上司知道,而非一個人默默做事。

試用期滿後,公司要與我重新簽訂合同,我抓住這次機會,開始同相關部門再次談薪:

談薪時,我首先用資料和資料呈現了自己的工作成績,然後表達了自己的工作誠意,我告訴上司,自己很喜愛公司的氛圍,希望長期從事這份工作,在公司獲得更長遠的發展,故而十分關心自己的待遇。

當然,我所提出的加薪幅度也不大,只有10%,因為舒娜告訴我新人談薪要把握分寸,注意尺度,這樣提出的要求被滿足的機率更大一些。此外舒娜還提醒我,如果談薪受阻,可以採取“曲線救國”的方式,向單位要求增加帶薪休假的時間、爭取更多發展和參加培訓的機會、要求彈性工作制或者單位發放餐補,這都是提高福利待遇的方式。

經過反覆的溝通和協商,單位在權衡招聘和培訓成本後答應了我的加薪要求,並同意了我提出的增加帶薪假等福利條件。於是,轉正後我同公司簽訂了新的合同,拿到了高一級的薪水。

現在我常提醒那些首次談薪失敗的師弟師妹,要停止比較,接納現實,並吸取經驗,積極尋求補救措施,因為只要注意技巧和方式,理性溝通,是可以最大限度維護自身權益的。

話聊不可傷“七寸”

在職場中,隨著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交往日趨密切,溝通日趨頻繁,語言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出來,“講話也是一門藝術”成為人們的共識。簡單的一句話既可以把人說笑,也可以把人說跳。因此,在職場中,講話時一定要講究場合、策略和分寸,不可口無遮攔,以免“話聊”時傷到他人的“七寸”——面子、自尊或心理尊嚴。

一句話攪冷了宴會

前不久,我去參加公司劉總的生日宴會。

劉總雖說是我的上級,但因是同鄉,所以關係較“鐵”。宴會很隆重,高朋滿座,氣氛熱烈。公司領導紛紛起身舉杯向“壽星”表示祝賀。輪到我舉杯時,我說起了早就準備好的祝詞:“在這個收穫的季節裡,我們迎來了劉總40歲的生日。人生何處難忘酒,杯杯美酒都飄香。在此,讓我們共同祝願劉總身體健康、工作順利、事事如意、生日快樂!”

隨著潮水般掌聲的響起,劉總的臉上寫滿了興奮。

望著劉總婀娜的身姿,我又說了一句:“劉總可是公司裡的頭號美女啊,如果再穿雙高跟鞋,就可以跟鞏俐比美啦!”我的本意是誇劉總長得漂亮而年輕,幾乎可以和大明星並駕齊驅了,哪知這句話剛一出口,劉總臉上的笑容立馬收斂了,笑語聲喧的宴會突然間靜了下來。劉總陰著臉,很不高興地看了我一眼,把手裡舉著的酒杯放下了。

全桌人都覺察出了劉總心裡的不快,桌上的氣氛頓時冷寂下來,大家不再說話,不再勸酒,而是低著頭,盯著桌上的菜餚愣神兒。看著眼前的場面,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莫明其妙地看著大家,臉上表情非常尷尬。這時,有人小聲提醒我,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劉總個子比較矮,一直為個頭而自卑,而我剛才的一句玩笑話無意間點中了她最不願提及的“海拔”問題!

“壽星”沒了興致,生日宴會還吃個什麼勁?於是,熱熱鬧鬧的生日宴因我的一句話而草草結束了。我傻傻地看著空蕩蕩的飯桌,心裡真是懊悔不迭。

職場中,上下級之間的關係是很微妙的,處理不得當,就會招致“滿盤皆輸”。而“話聊”則是上下級之間交往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打人別打臉,說人別揭短”。上下級間“話聊”自然要坦誠,但也要掌握好一個度,“興之所至”時,往往會因為“口無遮攔”,而在無意間損傷了上級的形象,也傷及了上級的心理尊嚴。

一句話戕害了友情

5年前,我在一家公司打工時,和來自農村的高中同學阿光成為同事。

阿光勤奮上進,很快就以出色的才幹成為公司裡的中層幹部。但他自尊心很強,對自己的“出身”從來都是諱莫如深,不想讓公司的任何同事知道。

一天,公司召開中層幹部會議,大家就公司如何拓展新業務這一問題進行了座談。我和阿光分別發表了個人意見,但是我們倆的意見相左。阿光在發言中婉轉地批評我營銷理念不新。我是公司老臣,如何受得了這個,於是一時興起,指著阿光的鼻子大聲質問:“你一個土包子知道啥叫營銷理念?在公司領導面前,你一個農家娃子也配講理念?!”

阿光又急又窘,氣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會後,阿光向公司辭了職,黯然去了外省,從此再也沒有和我聯絡過。我失去了生命中最要好的一個朋友。

同事之間經常來往,彼此比較瞭解,工作在“一個房簷底下”。因此,在辦公室裡講話更要注意“分寸”,既要充分表達講話的主旨,又要保全同事的自尊,使對方知道:我們是為著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的,我們的目的是一致的。在此基礎之上,繞過對方的心理“雷區”,便可以順利溝通、和諧相處了。

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因為講話不當而招致不睦的事例,在職場中經常可見。看來,很多人都需要補上“講話藝術”這門課。在職場中,每一句話都代表心聲。在表達心聲時,一定要注意到對方的“心理承受”能力,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圖一時口舌之快而揭他人的“傷疤”,傷害他人的自尊。一時的發洩雖然痛快淋漓,但卻給彼此的心靈造成了難以癒合的永久傷痛。每個人都有自尊,尊嚴就是一個人的“七寸”。生活中,講話最不能傷害到的部位就是他人的“七寸”。

職場裡的“卷柏”

這是一家大公司,我已經在此工作了半年,然而還是普通職員,甚至看不到升職的希望。這讓我很是鬱悶,我有六年的工作經驗了,工作成績也很突出,難道領導就不能成為伯樂嗎?於是,我一邊準備著簡歷,關注著招聘資訊,一邊向總監提交了辭呈。

總監找我談話,我已經設想好了種種應答,哪知,他並沒有詢問其他,而是要給我講個故事。他說的是一種叫“卷柏”的植物,它的奇特之處在於,它會行走。當它感覺到水分不充分的時候,就會把根拔出來,捲成一個圓球。由於體輕,風會把它吹走,當遇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它會迅速地把根紮下去,暫時安居下來。

總監說了這麼一段話後,問我有什麼看法。我一想,這不正是我嗎?人往高處走,也是正常的心理,卻沒想到“卷柏”也這麼聰明。於是我就直言:“卷柏行走,也是為了生存的需要,我是很贊同的。”

接下來他又說了故事的後半段:一位植物學家做了個實驗,將卷柏周圍用擋板圍住。於是,當卷柏又“行走”時,被擋板阻擋,它只好又回到原地。如此幾次之後,卷柏認清了這個事實,也就在原地紮根了,再也不遊走了。

我插嘴說:“這樣限制了它,它會活得很痛苦吧?”總監笑了:“完全相反。因為它打定了心思不走,便將根深深地扎進土壤裡,長得比任何一段時間都要好。因為,根扎得越深,水分就越充分。”

總監觀察著我的神色,說:“要是明天你還是不來取走你的辭呈,我就簽字批准。”

走出他的辦公室後,我開始反省。為什麼這六年來,我頻頻跳槽?為什麼工作經驗豐富,成績也突出,卻很難做到管理層?原來,我就是那株浮躁的卷柏,只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四處奔走。若是我一直待在這家公司,安心地打拼,會不會發現越是深入,天地越開闊?

第二天,我從總監那取回了辭呈,決定好好紮根,不再做遊走的卷柏。

輸在會得太多

我有一個朋友,非常優秀,大學畢業找工作,卻四處碰壁。面試了幾十次,都以失敗告終。朋友很不解,他成績好,特長多,是個全才,可就是沒有單位看上他。屢戰屢敗的他想弄個明白,在一次面試後,他大膽地問考官為什麼自己會被淘汰。他得到的回答竟是:你會得太多。

會得太多,竟成了他失敗的原因。我想,你會得太多,恰好給人造成一種不安全感,他們擔心,你行行都行,必定不會安心。所以只好忍痛割愛,選個會得少點的,夠本單位用就可以了。

職場中往往有這樣的年輕人,在應聘時,為了吸引用人單位的注意,在特長一行將什麼都填上。這樣的做法導致的結果是,對方看了不是以為你太假,就是怕你會得太多不專心。總之,不大願意用你了。

大家看《水滸傳》,裡面的這些英雄好漢,他們都有獨到的一招。沒有哪個英雄將一百單八將的特長都具備了,如果有,你可能在梁山就待不下去了。為什麼呢?老大不擔心你,兄弟們也戒備你吧。

有時,會得太多反而適得其反。比如歌唱比賽,你將歌唱到最好就行了。如果你還覺得不夠,非要將所有樂器都來一遍,將所有舞蹈都展示出來,那麼贏得機會也許不大,因為你的其他才能可能掩蓋了你的唱功。

職場也一樣,將公司需要的那項本領發揮到極致就是成功,公司不需要的,再厲害的本領也沒多大用。記得一個同學,他的夢想是當一名自由職業者,於是將各種資格證都考了一遍,先是當了幾年編輯,又去某公司當會計,後來又跳槽到律師事務所當律師。換來換去,他雖是樂在其中,卻沒能將一項職業做好。因為他總想著自己還有更好的出路,反而忽視了當下的工作。

會得太多的人往往有一種錯覺,那就是覺得出路也多,所以不懂得安分。我有個侄子,在體育方面有天賦,父母就將他送到體育學校,他籃球打得好,游泳也厲害,長跑曾獲得過市裡中學生比賽的冠軍。可就是因為這樣,他舉棋不定,學了兩年籃球,又改游泳,接著又去學長跑,最後喜歡上足球,又改踢足球。折騰來折騰去,現在沒一項出眾了。最後只得打消了體育明星夢,回到父母身邊經營起了小商店。

其實,成功往往很簡單。在某一方面超過別人,就會有自己的一個位置,而別太貪婪,想要什麼都會。有時候,人生並未輸在會得少,反而輸在會得太多。

不奮鬥 憑什麼過上舒服生活

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每個人都非常期盼的。去年年底,一部電影《等風來》又將大家的目光聚焦到這一話題上。影片裡,女主角拿著2000元的.工資卻要指導月薪兩萬的人該如何生活,男主角揹負著“富二代”的包袱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這部電影讓不少人產生共鳴。

追求理想是好事,但理想的實現卻是漫長而艱難的過程。加上如今社會浮華,物慾橫流,不少人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偏離了航道,被焦急和浮躁帶得越來越遠。許多職場人總覺得自己的工作特別苦,過的也不是自己想要的日子。隨著一些國外思潮的過度宣揚,很多人的內心躁動起來,開始“追逐內心的聲音”。他們動不動就招呼著辭職去旅行,不受窩囊氣;工作的事能推就推,8小時之外卻尋找賺錢快的小門路;下班回家就看電視,不願好好學點東西……更有甚者,面對周圍努力工作著的人,他們還會嗤之以鼻:“心靈導師說了,人不要活得太用力。”然而,越是這麼想,就越容易脫離實際,之後就是無盡的抱怨。

人總以為幸福就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人和東西,能去想去的地方,可以做想做的事,所以一生都在追求這些所謂想要的,同時想辦法對抗和消除不想要的那些。實際上,這些所謂自己想要的生活,大都是想坐享其成、不勞而獲。比如幻想遇到一個富二代,給自己一大筆錢去環遊世界;但一提到努力工作去賺錢,就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這種浮躁的心態除了與年輕人剛步入社會、心存迷茫有關外,還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改革開放30多年來,社會快速發展讓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加上改革初期,不少人一夜暴富,讓後來者總是幻想能有這樣的機會。其次,不少媒體對成功人士過分渲染,讓很多人對現實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將成功、暴富當作普遍存在的事情。殊不知,成功除了能力和機遇,在一定程度上還要靠運氣。最後,學校和家長不停灌輸“上了大學就有光明未來”的思想,讓孩子把人生路簡單化、理想化,上了大學就放慢了奮鬥的步伐。

前段時間,看過一篇文章,裡面有句話說得很好:“你的大學志願是父母選的,你大學裡的課程是挑好過的選的,那你憑什麼要過上你想要的生活?”這句話告訴我們,不抱怨、不放棄才是每個人追逐理想最根本的精神狀態。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將自己的姿態放低點,不要總認為現在的付出和收穫不成比例。面對讓我們痛苦、不如意的事物,不要對抗,而要與之和平共處。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充實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總之,如果真想為自己的內心做點事,那就從現在開始奮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