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大學生應該早做職業規劃

職場 閱讀(3.2W)

從莘莘學子到天之驕子,再從天之驕子到芸芸眾生,為了生存而四處奔波,這是不少大學畢業生的寫照。前不久,中國職業規劃師協會攜手向陽生涯職業諮詢機構,針對上海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學生開展了“大學生職前狀態調查”的調研,結果發現,前途迷茫沒信心、自我認知偏差大、優勢不明空自卑、畢業該往何處去等,是大學生面對求職普遍感到的問題。向陽生涯首席職業規劃師洪向陽指出,這些問題的出現都與缺少職業規劃相關,會令求職行為趨於盲目,因此,提升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和就業能力,是破解大學生就業難的關鍵所在。那麼,怎樣才能在大學校園中早做規劃,順利實現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角色轉變,與職場無縫對接?

大學生應該早做職業規劃

  求學時:走好規劃四步曲

洪向陽指出,現在很多大學生對於就業的認識多是紙上談兵,缺乏核心能力,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也無法滿足崗位所需。而且還有不少人抱著“大一大二先輕鬆,大三大四再加油”的心態,對自己四年的大學生活乃至未來的發展缺乏科學的規劃,這往往成為他們面對未來就業壓力時,感到手足無措的一個重要原因。他認為,大學階段的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分為四步走―――

大一:探索進入大學後很多人會發現,當前所學的並非自己感興趣的:明明想當會計,卻偏偏學的是市場營銷;希望成為IT高手,學的卻是中國漢語言……

向陽生涯首席組織生涯管理專家馬士斌指出,大一處於職業生涯的探索階段,可以通過對自我和職業環境的綜合分析,找到初步的職業定位。如通過專業的生涯輔導,或藉助一些分析問卷和科學測評工具,對自己的能力、興趣、性格、價值觀以及需要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客觀認識到自己的優、劣勢。同時瞭解目標行業、企業的現狀和發展前景,以及目標職位的勝任條件與資歷要求等。

大二大三:準備有了初步的職業定位後,在學習階段就要圍繞定位來確定專業、選修課及自學課程。同時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將已有的知識重組,最大限度地發揮知識的整體效能。這兩年裡除了儘可能多地吸收專業知識外,還可以參加一些商業課程及相關從業資格證書的準備。

大四:衝刺大四是求職的'關鍵時期,要調動所有的資源,儘可能挖掘適合自己的就業機會。在不斷加強專業學習的同時,千萬別忽略了收集和獲取目標公司、職位的資訊。不但要了解目標企業的相關資訊,通過多種渠道瞭解就業市場的需求情況,更要清楚地知道招聘單位對應聘者的知識、技能的要求情況等,以便隨時完善自身的知識和能力體系。

求職簽約:對接如今能在離校前拿到企業的offer,真算得上是一件大樂事。在簽約至離校前的時間段裡,可以有針對性地彌補一些知識及技能。洪向陽強調,要順利實現從學生到職場人的角色轉變,需要不斷提升良好的適應能力,比如建立與強化自己的職業角色意識,調整生活規律,儘快完善職業崗位的知識能力結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掌握職場生存的法則,破解快樂工作的祕密等。在正式就職前,這些都是重要的“功課”。

  畢業後:頻繁跳槽可能越試越錯

一般來說,進入一個全新的工作環境後,往往容易產生現實震盪,即發現工作性質或工作量超出自己能力或預估,還可能會與上司或同事不和,或覺得環境不如意等就產生懊惱情緒。因為對環境的不適應,很多畢業生一旦出現不如意後就會想到再次跳槽。

很多畢業生還認為,乘著自己年輕,可以通過“試錯法”來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試錯法”是指從多次嘗試解決問題卻多次遭遇失敗中尋求問題解決之道。在畢業生身上就表現為當認為工作不合適自己就跳槽。他們認為嘗試不同工作,積累各行業的工作經驗,以後找工作會更容易。

著名學者舒伯曾指出,人的職業發展過程有五個階段,即成長、探索、確立、維持、下降。14歲以前是成長階段,15-24歲的時間段是處於探索階段。而大學生畢業後1―3年,恰恰是職業生涯探索初期,通過過往的學習、生活體會以及對職業的理解,進行自我推敲與職業方面的探索,尋找最佳契合點。而當順利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時,便把已經開始的這份工作視為今後職業生涯的開端。因此,大學生在職業生涯發展初期,可以允許自己在“試錯”中探索自己適合的職業,但切記要把握好“度”,缺少職業規劃的“試錯”,結果可能是“越試越錯”,那些一年換7家公司的“試錯”肯定是不值得提倡的。

而根據向陽生涯多年來對招聘市場的研究發現,大多數用人單位也並不認同這種“試錯法”。“工作經驗”並非以跳槽數量判定,這種“淺嘗輒止式”的工作經歷太多,不僅不能為求職帶來任何的加分,反而會令企業覺得沒有安全感:“與其招聘這樣的‘經驗豐富者’,還不如招‘白紙一張’的新人更好培養”。

在職場中快速獲得成功的,往往是在大學期間就提前做好規劃的人。他們不僅注重自己在個性化知識結構方面的培養,同時也懂得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一個有著清晰職業規劃的人,定能主宰自己的發展軌跡,順利完成從大學生到職場人的角色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