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談判中“切割”技巧的內容及注意事項

職場 閱讀(3.18W)

切割議題是談判中的一個基本動作,看似單個議題,其實是可以切割成不同的議題。許多新入行的人,往往談判中在一個議題上相持不下,談判無法繼續,甚至破局,這也是沒有學習到“切割”的精髓。

談判中“切割”技巧的內容及注意事項

把一個大議題切割成幾個小議題來談,如此就拉大了其中雙方交換利益的空間,才能達到共識。

例如上司要你加入另一個專案小組,這個“去不去”的大議題,看似單議題,其實可以被切割成“什麼時候去”、“用什麼角色去”、“去多久”以及“如何安排善後”等議題來商量。

同樣的,想跟老闆要求5%的加薪,也可以切割成“什麼時候加”、“分幾次加”、“在什麼前提下開始加”等議題來討論。

有談判經驗的人知道,當桌上只有一個議題,而又非談不可時,切割議題就成了最重要的解題工作。

公司代理商A與B渠道系統進行談判時,主要是談論進場的問題。進場可以切割為“什麼時候進場”,“專廳面積有多大”,”可以出樣多少”,“租金多少”等議題。

代理商A瞭解到渠道B將於5月20號開業,所以A以廣告裝修公司進度太慢,專廳面積較大,通知時間過短為緣由,逼迫渠道B在租金上進行讓步,從而降低了每月租金的支出,這就是成功切割的案例

在公司內部也經常存在這樣的事情,比如公司參加拓展活動,大家肯定對拓展活動有不同的意見,則可以把拓展活動切割成“地點”、“住宿”、“交通”、“費用”等,切得越細,中間交換的空間越大,達成協議的機會越多。

學習了切割技巧,還要在實踐中運用,那麼與對方談判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內容:

1.首先判斷需要切割嗎?如果談判的形式對自己有利,而且對方沒有強烈要求的.意思,那麼就不需要切割。切割了反而會引起對方的“警惕”,讓對方懷疑,引起對方的擔憂。比如幼兒園招生,家長已經報名了,並且對學費、課時、接送方式等都已經認可了,如果招生人員再問道:你是否自行送小孩上班?就會引起家長的警惕,這句話肯定會引發家長的擔心:“如果學校接送的話,是不安全”,進而有可能導致家長不再報名。

2.切割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對於一個議題,可以從形式、內容、時間、費用、參加人員方面進行切割。商務談判中每一個交易,都是可以切割為貨款、付款方式、交貨條件、數量、售後服務好幾項,然後從中交換。切割是一個談判的基本動作,學習談判的人都應熟練運用,在切割的時候,發散思維,與此議題相關的內容有哪些,決定哪些方面是自己必須得到的,哪些方面是可以交換的,哪些方面是可以做人情的,交換的專案增多了,達成協議的機會就會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