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職業病危害評價的主要內容要求綜述

職場 閱讀(3.27W)

1)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評價按照劃分的評價單元,在工程分析和類比調查的基礎上,識別擬建專案在建設期和建成投入生產或使用後可能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確定職業病危害因素存在的作業崗位、接觸人員、接觸時間、接觸頻度、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的影響及導致的職業病等。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給出無防護措施時各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崗位的預期濃度(強度)範圍。

職業病危害評價的主要內容要求綜述

2)個體防護用品分析與評價按照劃分的評價單元,根據擬建專案在建設期和建成投入生產或使用後的作業崗位環境狀況、職業病危害因素特點、類比檢測或分析推測結果以及GB/T 11651、GB/T 18664等相關職業衛生法規標準要求,分析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提出的個體防護用品配備狀況,預測在可研條件下各個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接觸水平,評價擬配備的個體防護用品的合理性與符合性。

3)應急救援設施分析與評價按照劃分的評價單元,分析擬建專案在建設期和建成投入生產或使用後可能發生急性職業病危害的工作場所以及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提出的應急救援設施的設定狀況,根據該工作場所導致急性職業病危害的特點、可能發生暴露的狀況以及相關職業衛生法規標準要求等,評價擬設定應急救援設施的合理性與符合性是否滿足需要。

4)總體佈局分析與評價根據工程分析以及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評價的結果,分析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提出的總體佈局情況是否滿足職業病防治的要求,並對照GB 50187、GB/T 12801及GBZ 1等相關職業衛生法規標準要求,評價總體佈局的符合性。

5)生產工藝及裝置佈局分析與評價根據工程分析以及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評價的結果,分析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提出的生產工藝及裝置佈局情況,並對照GB 5083及 GB/T 12801等相關職業衛生法規標準要求,評價生產工藝及裝置佈局的符合性是否滿足防治職業病的要求,對於改擴建專案還應考慮與既有裝置的互動影響。

6)建築衛生學評價根據工程分析以及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評價的結果,分析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提出的建築衛生學狀況,並對照GB/T 12801 及GBZ 1等相關職業衛生法規標準要求,評價建築衛生學的符合性。

7)輔助用室分析與評價根據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與評價,確定不同車間的車間衛生特徵等級,分析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提出的輔助用室設定情況,並對照GBZ 1等相關職業衛生法規標準要求,評價工作場所辦公室、餐廳、衛生用室(浴室、更/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等)、生活用室(休息室、食堂、廁所等)、婦女衛生室等輔助用室設定的符合性。

8)職業衛生管理分析與評價分析擬建專案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提出的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設定與人員配置、職業衛生培訓、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職業健康監護、警示標識設定、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等內容,根據相關職業衛生法規標準要求,評價擬採取職業衛生管理措施的符合性。

9)職業衛生專項投資分析與評價分析擬建專案可行性研究報告提出的職業衛生專項投資概算,評價其是否滿足職業衛生“三同時”及建設等的預算需求。

10.)控制職業病危害的補充措施與建議在對擬建專案全面分析、評價的基礎上,針對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控制職業病危害的具體補充措施。職業病防護設施設定方面應儘可能明確地點、種類、技術要求等具體措施建議。針對擬建專案建設施工和裝置安裝除錯過程的職業衛生管理,參照GBZ 1、GBZ/T 211、GB/T 11651、GBZ 188等相關職業衛生法規標準要求,從職業病防護設施、應急救援措施、個體防護用品、職業衛生管理措施及職業衛生專項投資等方面提出控制建設期職業病危害的具體補充措施;明確要求建設單位在施工和裝置安裝除錯結束後應收集的各種檔案資料(包括施工過程的職業病危害防治總結報告);明確要求建設單位在擬建專案施工招標、合同管理及具體施工過程中應履行的職業衛生監管職責。

11)職業病防護設施分析與評價按照劃分的評價單元,根據類比檢測結果以及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提出的職業病防護設施設定狀況,分析擬建專案在建設期和建成投入生產或使用後各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崗位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預期濃度(強度)範圍,評價擬設定的職業病防護設施的合理性與符合性。對於沒有類比檢測資料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可根據各種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來推測其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預期濃度(強度)範圍並評價。當類比檢測或分析推測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預期濃度(強度)範圍超過GBZ 2或其他標準規定的限值時,應分析超標原因。

《職業病危害評價的主要內容要求綜述》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