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語錄名言>

指導學生自我評價

語錄名言 閱讀(2.01W)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瞭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的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指導學生自我評價

一、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學生的學習評價絕對是以教師為主的,幾乎沒有人懷疑這種權威式的評價存在哪些問題。但我們卻忽略了最能瞭解學生學習情況的是學生本人這一事實。教師應把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幫助和指導他們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和學生互評,讓每一個學生更好地看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激勵學生更有效地學習。教師應是學生數學學習評價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1)評價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端正自我評價的態度,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自評和互評。

(2)指導學生確定評價標準,幫助學生理解評價標準的涵義,內化評價標準,使學生評價標準轉化為評價行為,明確把握自己行動方向。

(3)幫助學生明確自我評價和互評的內容。

(4)培養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與學生分享成長的責任,幫助學生成為獨立的終身的學習者。

(5)為學生提供診斷,協助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反思。

二、新課程數學標準要求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的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

(1)恰當評價自己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評價應從實際背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更多地關注對知識本身意義的理解和理解基礎上的應用。

(2)注重對數學學習過程的反思

對數學學習過程的反思,包括參與數學活動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識,以及獨立思考的習慣、數學思考的發展水平等。可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

是否樂於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否積極主動地參加數學活動,能夠在數學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

是否敢於面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並有獨立克服困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是否認識到數學是解決實際問題和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善於用數學方法思考問題;

能否找到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反思自己思考過程的意識;

能否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並尊重與理解他人的見解,從交流中獲益;是否樂於與他人合作,與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

(3)重視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自我評價

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從以下方面進行自我評價:

能否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和提出數學問題;

能否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嘗試從不同角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善於評價不同方法之間的差異;

是否樂於與他人合作;

能否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嘗試解析所得的結果;

是否具有回顧與分析解決問題過程的意識。

學生評價標準是對學生進行有價值判斷的尺度與準則,制訂正確科學的自我評價標準實施學生自我評價的關鍵。在教師鼓勵和幫助下,學生積極參與一些評價標準的制訂,與教師共同協商評價標準。

三、學生學習標準既要強調統一、客觀的標準,又要尊重學生髮展過程的差異性,其評價的標準要有一定的層次性、多樣性,評價標準要有彈性,讓每個同學都有所發展,讓每個同學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個性化的評價標準會鞭策學生積極挖掘自身的潛能。此外,師生根據實際情況共同確定達到標準的具體方式、時間和途徑。

傳統評價以“考試”這個單一的方式進行,過分強調甄別功能,隨著學生評價的功能、標準、內容、主體等的變革,評價方式也向多元化改革,《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中國小評價與考試製度改革的通知》明確指出“教師要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採用多樣的開放的評價方式(如行為觀察、情景測繪、學生成長記錄等),瞭解每個學生的優點、潛能、不足以及發展的需要。”

(1)學習效果反思

自我評價貫徹於整個學習過程,在“預習、上課、小結作業、檢測”等各階段都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和態度等方面進行自我反思,把課堂小結作為自我評價的主陳地,課堂小結設定問題會診,提出自己的困惑,師生共同探討;課堂小結展示自己的所悟所得,和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悅;課堂小結總結學習方法,不斷完善昇華。

(2)作業分析

作業分析時分析自己對課本知識理解程度、解題思路清晰與否、學習數學的信心。

(3)書面考試

書面考試是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考查前應讓學生明確考查的範圍涉及的內容,考查後讓學生自己總結每道題考查的意圖和考查的知識點,總結自己學習中成功和不足,制定彌補不足方案。

(4)數學日記

數學日記是學生自我評價的重要方式之一。數學日記有多種形式:反思型日記可通過對自己作業或試卷進行反思,認識自我,澄清有關問題,從而為繼續充滿信心地學習打好基礎;思考型日記可記錄自己積極主動地去思考研究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寫作的過程就是進行數學知識思考的過程,這一過程令學生思維清晰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無疑是有益的;總結型日記則通過獨立地對所學知識進行聯想、歸納、概括,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與思想方法。

(5)建立成長記錄袋

建立成長記錄袋的材料由學生自主選擇,材料要真實並定期加以更新,包括實現了哪些學習目標、獲得了哪些進步、自己作品的特徵、解決問題的策略、還需要在哪方面進行努力等,建立成長記錄袋可以使學生比較全面地瞭解自己的學習過程,也為教師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改進教學、實施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依據。

評價結果要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呈現。定量評價可採用百分制或等級制的方式,要將評價結果及時反饋,但不能根據分數排列名次;定性評價可採用小結的形式,在小結中應使用肯定性語言客觀、較全面地描述自己的學習狀況,充分肯定自己的進步和發展,更多地關注自己已經掌握了什麼、獲得了哪些進步、具備了什麼能力、在哪些方面具有潛能,並能明確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目前情況制定切實可行更改方案。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爭取進一步發展。

指導學生自我評價 [篇2]

本學期,我研究的課題是《國小生寫字教學自我反饋和評價的指導研究》,本課題研究的重點,不是“學生怎樣進行自我評價”,而是(教師、學校)怎樣指導國小生進行自我反饋和評價”。那麼教師怎樣指導國小生在寫字學習中進行自我評價呢?我認識到寫字教學的重要性,便先在自己任教的班級中進行了寫字教學實驗研究,已實驗了將近一學期。以前,我一貫採用以教師評價為主的評價方式,這種方式注重結果而忽略了學生學的過程,忽略了學生的興趣和主動參與意識。於是,我對評價方式進行了改革,嘗試了一種以學生自我評價為主的新的評價方式,有了不小的收穫。下面就談談我的具體做法。

一、學生自我評價,調動積極性和主動性

我要求學生先用心地觀察字帖上的範字,然後對照臨寫4~5個,再讓他們及時進行自評,找出寫得最接近字帖上的那個字,並用紅色水彩筆在下面畫上“○”。

我在巡視指導中發現,學生在自評時都很認真,不是隨便畫“○”的,而是寫好了這些字後,先緊盯著看,把這些字同字帖上的字(從筆法、結構)一個一個地認真對照,然後找出寫得同範字最接近的一個,最後作出決定,在下面鄭重地畫上“○”。碰到兩個字不分上下,難以作出判斷時,我感到學生們非常聰明可愛。一個字下的“○”畫得重重的,另一個字下的“○”用鉛筆畫得淡淡的',好象在說:“老師,這兩個字我都寫得不錯呀!”當在所書寫的字中,沒有一個令其滿意的時候,學生會自覺地再寫2~3個,並在這幾個字中重新找出最好的一個,畫上圈,還偷偷地樂上一陣。

這種讓學生對在自己滿意的字下面圈點進行自我評價的方法,是根據國小生的特點設計的,有利於學生進行自我操作。別小看這圈圈點點,寫完後他要學會認真審視自己的學習成果,在反思中培養對漢字的審美能力;在反思中學會讚賞自己,培養自信心;在反思中也初步意識到自己存在著不足。並且,他們在自我評價中不時感受到成功的愉悅:“我也能評自己的字!”

二、教師指導評價,克服盲目性和隨意性

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並不是“放羊式”的,讓其放任自流,而是還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1、講授評價內容。

評價一個字寫得像不像字帖,可以從筆法、結構這兩方面入手。剛學習寫字的國小生,他們對筆法、結構的知識幾乎一無所知,教師有必要先對學生進行一些筆法和結構知識的講授。

筆法知識包括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以及筆畫的長度、弧度、角度等審美要素,所寫筆畫的力度也是一個方面。

字寫得美不美,除筆畫外,與結構的處理是否恰當有密切關係。關於結字方法,前人曾歸納出五個要點,即:平正、勻稱、連貫、參差、飛動。除以上五點外,古人還總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寶貴經驗。

當然,這麼多的結構知識,一次性的全部講完學生是接受不了的。教師有必要每講完一個知識點,就安排自我評價訓練,讓學生得到及時鞏固。

2、指導評價方法。

如何教學生對自己書寫的字進行自我評價呢?我是這樣做的:在小黑板的幾個田字格中寫好一個字的3種樣子,問學生們哪個字寫得最好。剛開始時,他們認為我寫在黑板上的字都是好的。這時,我出示字帖上的原字,讓他們仔細觀察,尋找差別。起初他們只能辨別出結構位置明顯不正確的。後來經過我的引導“是否還可從筆法方面進行比較呢?”。他們又多次觀察分析,不但指出筆法明顯錯誤的,連我書寫字的捺角沒捺出和一提提得太長也準確指出了。這樣經常性地對學生進行訓練,學生能初步欣賞那些寫得好的字,對自己所寫的字作出正確的評價,也喚起了學生對照字帖上的字認真書寫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