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幼兒>

寶寶入園爸媽做好三方面準備

幼兒 閱讀(1.82W)

寶寶馬上就要進入幼兒園了,爸爸媽媽是否知道該做些什麼準備工作呢?寶寶的心理情緒、寶寶的生活自理、寶寶的入園物品……這些爸媽都不要忽視了哦。今天,小編就爸媽給寶寶入園需做的準備工作進行下詳細介紹,供作參考。

寶寶入園爸媽做好三方面準備

寶寶就要進入幼兒園了,有些哭鬧是在所難免的,不過,爸爸媽媽們還是需要做些準備工作,以減輕孩子的這種過度情緒反應。爸爸媽媽要做好寶寶的心理輔導、生活自理訓練以及入園物品準備工作,這樣可以幫助寶寶更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寶寶初次入幼兒園免不了哭鬧的,不過,在寶寶去之前一段時間爸爸媽媽對寶寶進行一定的心理安撫是有必要的,這對寶寶入園後適應新環境會很有幫助。

  做好寶寶入園情緒工作

  1、提前適應離開媽媽

分離最好能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在入園前半年就要有計劃地把視線從孩子身上移開,逐漸拉長你離開的時間,讓孩子慢慢適應。有意識讓孩子獨立地玩、看書、看電視等,或多讓家裡其他人幫助照看寶寶。讓他知道,你只是短時間離開他,一定會回來的。這個過程能夠幫助孩子建立對你的信任感。

  2、認識小夥伴

入園代表著集體生活的開始,和小朋友的交往關係會幫助孩子適應一個新的環境。邀請一兩個幼兒園同班的小朋友到家裡來玩或一起去戶外玩。在你的陪伴下,孩子之間相對容易發展起較良性的關係,在幼兒園的新環境中就會更容易適應一些。

在家中,有固定的人看護寶寶,寶寶的生活被照顧得無微不至。在入園前的幾個月裡,就要放一放手,讓寶寶學學生活自理了。

  訓練寶寶的自理能力

  1、學習自己吃飯

幼兒園老師雖然會在剛入園時喂寶寶,但畢竟孩子多,老師少,有照顧不到的地方,寶寶就要自己學會自己吃飯,並要吃飽。

  2、學會自己穿衣服

在入園前,家長就要訓練寶寶自己解釦子,扣扣子的能力,因為學校孩子多,老師少,如果寶寶自己不會穿衣服,只能等老師來穿,很容易受涼。

  3、學習自己喝水

用水杯喝水對寶寶來說有一定難度,家長就要為寶寶準備一個塑料杯,裡面倒上一點點水,寶寶渴了的時候,就讓他用杯子喝。

  4、學會大小便

一般一歲半以後,寶寶就可以訓練大小便了。為了讓寶寶儘快學會控制大小便,有大小便及時通知大人,家長在看護寶寶時,要了解寶寶吃了什麼,吃了多少。另外,家長在家中也要養成寶寶定時大便的習慣。

  5、培養作息習慣

在幼兒園裡,上學放學都有一定的時間,因此,父母要逐漸使寶寶在家的'作息和幼兒園的一致,寶寶進入幼兒園後才不至於感到不適應。

  6、社交能力培養

進入幼兒園,就進入了一個小社會,有些孩子認生、膽小,父母就要多加註意,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

  7、語言能力的培養

在幼兒園,寶寶如果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差,對寶寶來說是非常苦惱的事情。因此家長要多和寶寶說話,鼓勵寶寶講出自己的想法。儘管家長已經猜到寶寶想要什麼,想做什麼,也要鼓勵寶寶說出來。平時也要和寶寶多說話,讓他聽得懂成人的話。

與寶寶一同準備上幼兒園時所需的衣服和用品,可以增強他去幼兒園的意願。

  入園物品的準備

  1、書包

帶寶寶一起去商店挑一個可愛的小書包,在書包表面繡上或寫上寶寶的名字,利於老師辨認。其實對於剛入園的寶寶來說,書包裡裝些什麼是無所謂的,只要每天能揹著心愛的書包上幼兒園,他就有一種成就感。

  2、衣服

給寶寶準備一些適合在幼兒園穿的衣服,把那些不易穿脫的裙子和揹帶褲收起來,也不要給男孩穿前門襟裝拉鍊的褲子,以免夾傷生殖器;衣服或褲子上最好有放手帕的口袋,因為手帕用別針別在衣服上不安全,也容易扯壞衣服。當然也可以使用一種特製的安全別針。另外準備一兩套內衣褲,因為寶寶年齡小,換了環境容易緊張而尿褲子。

  3、鞋子

為寶寶挑選一雙舒適合腳的鞋子,因為幼兒園戶外活動較多。可在鞋子上貼上卡通圖片,幫助他分清左右。如左鞋貼上猴子的左半臉,右鞋貼上猴子的右半臉,穿對了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完整的猴子臉。這樣特徵明顯的鞋子還能避免寶寶之間穿錯鞋。

  4、手帕

由寶寶親手挑選小手帕,買四五塊輪換用,最好是同一花樣的,以便識別。

  5、玩具

一般幼兒園都允許初入園的寶寶帶一兩件自己特別喜歡的玩具。手裡拿著自己熟悉的東西,寶寶會有一定的安全感。讓寶寶挑選自己喜歡的、體積適中(小於幼兒腦袋,大於幼兒拳頭)、無尖銳突起、表面光滑或柔軟的玩具2~3個,輪流帶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