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幼兒>

《憶江南》教案設計

幼兒 閱讀(6.77K)

《憶江南》是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中的第一篇詞的教學(此前曾在積累運用中出現過這種題材),是第十冊第一組(共四篇寫景的課文)的一篇講讀課文。因此這首詞引領整個國小階段詞的教學,在本冊教材中佔有重要的位置。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憶江南》教案設計,歡迎大家參考。

《憶江南》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

《憶江南》是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中的第一篇詞的教學(此前曾在積累運用中出現過這種題材),是第十冊第一組(共四篇寫景的課文)的一篇講讀課文。因此這首詞引領整個國小階段詞的教學,在本冊教材中佔有重要的位置。這個詞牌原名《望江南》,其後又有《謝秋娘》、《夢江南》、《望江梅》等許多異名。白居易則即事名篇,題為《憶江南》。這首詞詩人選取了“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個典型景色,藉助比喻,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絢麗景色,最後用一個反問句“能不憶江南?”真切的有力的表達了對江南的思念和眷戀之情。

  【學生分析】

上課學生是番禺區市橋中心國小五年級的學生,他們有一定的語文基本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積累了大量的古詩詞。有初步鑑賞古詩詞的能力。但由於受到粵語的影響,運用普通話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強,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水平還有待提高。因此,讀出韻味,讀出意境,將是我本節課教學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設計思路】

古詩詞是我國文學藝術中的瑰寶,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古詩詞教學應讓學生在語言的感悟和情感的薰陶中提高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引領學生走進這民族獨特的文化,從而熱愛古詩詞。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以“以讀為本”的理念,本節課讓讀始終貫穿著整個教學過程。在讀中感受古詩詞優美精湛的語言文字的和豐富的人文內涵;在讀中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在讀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1、示範讀激趣

通過範讀,引領學生懂得怎樣讀書,教會學生讀書的方法,在潛移默化中訓練學生“聽”的能力,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激發學生讀書的慾望。如在開頭以優美的導言和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將使學生在心中盪漾起一種淡淡的愉悅之情,把學生帶入一種對江南的嚮往之中,進而有一中渴望要了解這首詞的心情,達成“未成曲調先有情”。

  2、品味讀悟情

古詩詞的語言精練,文字精美,短短的幾十個字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情感內涵。因此古詩詞教學要注重品詞品句,在品詞品句中感悟語言、薰陶感情。語言的感悟就是要培養語感,感悟到語言的精妙之處,語言的表達效果,語言的感情色彩。語言的感悟是“讀”出來的,情感的薰陶也是“讀”出來的。在本節課中,老師著重通過品味語言、想象情境、體會人物心情來引導學生讀出味道,讀出情感。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每讀一次都是一次不同的情感體驗。

  3、想象讀入境

詩重感情,詩重想象,沒有感情就沒有藝術,沒有想象就沒有審美。古詩詞教學要讓學生在讀中展現畫面,在讀中想象意境。如、圍繞“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配樂朗讀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你彷彿看到了什麼?眼前出現了什麼樣的畫面?

聽著配襯得體的歌聲、音樂,讀著這優美的詩句學生的情感就悠然而生。再通過展開想象,把彷彿看到的、聽到的情境、感受,用自己的誦讀傳達出來,從而化語言文字的符號為鮮活的畫面,鮮活的意境。

  【學習目標】

1、初步認識詞這種文學樣式。

2、有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3、根據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

4、感悟這首詞的魅力所在,具備欣賞美、鑑賞美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根據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

2、有感情朗讀。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意境釋題入情

1、播放江南春景圖,誦讀有關贊江南的詩文佳句。

江南處處是小橋流水人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享有“魚米之鄉”的美譽。自古以來,有許多文人墨客曾寫下贊江南的詩詞,你能背得幾首?(檢查學生對古詩詞的積累情況,使學生對江南有初步的印象)。

2、師生交流詩人創作的背景(課前查閱的資料):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在蘇杭為官,江南的旖旎風光給他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回到洛陽多年以後,他對江南依然魂牽夢繞,六十七歲那年,寫下這首絕唱《憶江南》。播放古箏曲教師範讀

3、詩詞對比巧識詞牌

師生交流對詞的認識。除了預習提示中提到的以外,還要讓學生知道:詞牌名它與音樂曲譜有關,而與詞的內容一般沒有什麼關係,作者只是以譜填詞。而白居易的這首詞,內容恰與詞牌相吻合。此時他身在洛陽,寫的又是自己對江南春色的記憶,也許這正是作者選此詞牌來抒發自己江南情節的用意所在。

4、提示學法:蒐集資料瞭解寫作背景是理解題意、學習古詩詞的一個好的

方法。

(設計意圖:古詩詞有其背景且古詩詞的文字優美,語言精練,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古詩詞教學要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優美的導言和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將使學生在心中盪漾起一種淡淡的愉悅之情,把學生帶入一種對江南的嚮往之中,進而有一中渴望要了解這首詞的心情,達成“未成曲調先有情”)

  二、探究詩意以知促情

1、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順、流暢。

2、指正讀音(注意“諳”這個生字,讀準字音,區別與“音”的發音)

3、齊讀。

4、指導學法。

(1)我們以前是怎樣學習一首古詩的?(交流:藉助工具書,查閱資料,

夥伴討論交流,藉助書中的註釋等方法去了解詩的意思、詩的意境及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等。)

(2)遷移學法:下面就請同學們用學習古詩的這種方法來學習這首詞,在學

習和交流中去領略詞中的景,感悟詞中的情。

5、學生自讀自悟,理解詩意。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教師多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6、小組交流討論,教師參與部分小組的學習,掌握學情。

7、集體交流,整體感知詞的大意。

(1)指名概述詞的大意,其他學生糾正、補充。

(2)質疑:談自己的獨特理解或提出不同的問題。

(設計理念:古詩的教學最重要的是領悟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課中應給學生充分的自主的學習時間,感悟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情感。然後在此基礎上夥伴討論、交流,最後大家將自讀自悟及討論的結果在全班交流,引導學生把自己置身於古詩的意境當中,在音樂和畫面的伴隨下讓學生體會到詩的意境,並把自己體會到的情感通過交流表現出來,同時受到語言藝術的薰陶。)

  三、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1、賞析“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1)對比賞析

師生共同回顧曾熟悉的描寫江南的詩句。在白居易之前,人們描寫江南春色,比較多的是抓住“花飛”“鶯啼”來渲染的,而白居易在這首詞裡為我們另外開闢了一個新的詩境。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是對江南春色美景又一種形象化的描述。

(2)圍繞“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把詞句還原成畫面。

(3)學生結合想象誦讀。

此刻你就是站在這江邊的詩人引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反覆朗讀、自由讀、指讀、評讀、教師讀、學生再讀、齊讀。(在讀中品味讀中悟情!讀出感慨、讚歎!讀出眷戀、讀出花紅勝火水綠如藍的美)

2、賞析“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1)賞讀析“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一個既淺又俗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讚揚之意與嚮往之情也盡寓其中。次句“風景舊曾諳”點明江南風景之“好”,是自己舊時早就感受到、體驗過、熟悉了的,並非得之傳聞。這就既落實了“好”字,又照應了“憶”字,不失為勾通一篇意脈的精彩筆墨。)

(2)品讀。(想象詩人當時讚美、回憶的江南的神情、體態來讀;表演讀;可以大聲贊,可以小聲嘆,總之讀出自己的體會。)

(3)當江南花紅似火,水綠如藍的時候,而北方的洛陽又是什麼樣的景象啊。瞭解詩人曾寫於洛陽一首《魏王堤》七絕:“花寒懶發鳥慵啼,信馬閒行到日西。何處未春先有思,柳條無力魏王堤。”對比感受,誦讀。

3、賞析反問句“能不憶江南”?

這如此美麗的江南春色,我們“能不憶江南?”

(1)指名讀、男女生呼應讀。

(2)創設情景讀:詩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杭州人民和他的感情很深,在他離任時,詩人劉禹錫曾在《白太守行》中寫道:“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帶著江南人民對詩人的愛戴,讀——能不憶江南?

帶著詩人對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讀——能不憶江南?

帶著詩人對江南春色的無限眷戀之情,讀——能不憶江南?

帶著詩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節讀——能不憶江南?

(反覆讀,一遍比一遍感情強烈,讀出反問句的味道,體會作者對江南美景的強烈的讚歎和思念之情!)

4、小結:篇末,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通過反問襯托出生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的無限讚歎與懷念,造成一種悠遠而深長的韻味,令人深醉於江南春色的美景之中。

(設計理念:1、體現閱讀教學“以讀為本”的理念,讓讀始終貫穿著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每讀一次都是一次不同的情感體驗。品味古詩詞的文字優美,語言精練,品味古詩詞豐富的人文內涵。從中激發學生對古詩詞這種民族特色文化的熱愛。2、讓學生通過想象、朗讀等形式把詩的意境表現出來,培養學生具有初步鑑賞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