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熱門】課堂教學心得體會錦集9篇

心得體會 閱讀(3.26W)

在平日裡,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課堂教學心得體會錦集9篇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1

作為一個普通的高中數學老師,我感到十分的榮幸,同時也感到肩上重擔的責任和壓力。下面,我就根據切身體會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及作為一名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過程中,談談自己的一點心得:

一、認知數學教育的重要

高中數學教育是一門基礎性自然科學,在人生的知識教育中起承前啟後的作用,也是學習物理、化學、計算機等學科基礎,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應用意識,認識數學的科學和文化價值,形成理性思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依教學大綱,科學制教學目標

高中階段,學生需要學好代數、幾何、概率統計、微積分初步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以及其中的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數學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應用意識,提高學生數學探究能力、數學建模能力和數學交流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三、實際教學中應關注的幾個問題

1、教學首先要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能否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教學成敗的首要因素。因此,在教學中,首先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第一,就是消除學生與老師的距離感,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信任,建立友誼的師生關係,這是學生學習動力的源泉;第二、要真心關心學生的生活,讓他們感受親人般的溫暖,改掉老師威嚴般的面孔,讓學生更願意接近老師,接近老師所教的學科;第三、對犯錯的學生絕不姑息,但方法一定要合適,讓學生感到你批評他是為他好,這樣才樂於接受你的批評,改正自己的錯誤。

2、教學要時刻面向全體學生

面向全體學生就是要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既要為所有的學生打好共同基礎,也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學生在入學之前,因各種不同的因素,在數學知識、技能、能力方面以及數學經驗、志趣上存在很大的差異,特別是我校生源的實際問題——個性突出、基礎知識相對薄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又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發揮他們的特長和潛能,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調動所有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改進教學策略,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發展學生的數學才能。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2

11月9日,有幸參加了xx外國語學校基於“六個意識”課堂教學研討活動,觀賞了五堂觀摩課,聆聽了泰安市教研室劉主任對於語文教學“六個意識”的解讀,讓我受益匪淺,收穫滿滿。

本次活動首先觀賞了五堂觀摩課。首先是徐傑老師執教的二年級課文《坐井觀天》,徐老師從容大氣,娓娓道來,為同是二年級教師的我指名了方向,尤其是在隨文識字方面,徐老師做出了良好的示範。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識字認字寫字是重點,對於課文的解讀是次要,如何把握好識字寫字,讓學生對識字充滿興趣呢?聽了徐老師的課,我方才明白其中一二。

首先,識字要根據學生的興趣,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將識字教學與生活實際聯絡起來,才會激起學生的興趣。通常我們採用的多是集中識字,隨文識字的方法很少用,主要是怕把課文講散。但是徐老師卻將其運用得恰到好處,除了從課題中認字外,徐老師將生字分散到課文中,在讀書的過程中隨文解決,這需要教師將課文研究透,做到熟稔於心,才能很好把控課堂。在這一點上,我還需努力,只有認真備課,備教材、備學生,瞭解學情,瞭解學生們學習的難點在哪裡,才能更好地把握重點。

其次,而在寫字方面,徐老師也為我們做出了優秀的示範。升入二年級,我一直在苦惱怎樣進行寫字教學,因為現如今注重閱讀教學,一課分兩個課時進行,識字讀字佔據太多的時間,留給寫字的時間寥寥無幾,但是二年級每篇課文中要求會寫的字都在十個左右,之前我採用的方法一直是讓學生說一說難寫的字,重點指導三四個難寫的字。而徐老師的做法是,把結構相同的字展示出來,運用不同顏色的方塊標出佔格,讓學生一目瞭然,直觀地觀察出字的佔格和結構,同時,從這些結構相同的字中找出難寫的字,教完一個之後,其他的字也迎刃而解。這樣,不僅節省了時間,更重點指導了學生關注漢字的佔格及結構,從整體上把握漢字的寫法。

在朗讀課文方面,徐老師也給我指明瞭方向。新課標指出,要重視學生的朗讀,而教材更是每節課中都為我們指明瞭閱讀的方向,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或分角色朗讀課文。本篇課文,即為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讀出文中人物的情感,是建立在對課文人物內心的體會、理解的基礎上的。所以,老師要做的,是教會學生讀書的方法,指導學生體會人物內心情感,從而讀出感情。

接下來,觀摩了兩節口語交際和閱讀示範課。李濤老師的口語交際示範課和王曉靜老師的《走迷宮》,不僅讓我明白了口語交際情境創設的重要性,同時瞭解了該如何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提取資訊,複述故事。在“商量”這節課中,李老師創設多種情境,設定“最佳語氣獎”、“表達星”、“最佳表述獎”等多種表揚方法,讓學生樂於表達,樂於溝通,樂於交流。在《走迷宮》一課中,王老師提供多篇課外閱讀繪本,指導學生提取有用資訊,通過畫流程圖的方式來複述故事,講述故事。

隨後,又觀摩了兩節中高年級的課堂。宮莉敏老師的《父親、樹林和鳥》和張仁亮老師的《橋》,選取重點段落,指導學生重點朗讀、體會,在深入理解課文人物內心情感的基礎上朗讀課文,注重環境氛圍的渲染,讓學生在渲染的環境中體會人物內心世界,讀出感情,採用抓關鍵詞法、拓展訓練等方法指導學生理解課文,體會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

下午,孫雨亭主任為我們帶來了《動作描寫一組》,運用“主線串珠”的教學模式,通過整合不同文章中的相關段落,讓學生深入體會人物的動作描寫的方法,運用抓關鍵詞法、找連續動作描寫等方法,體會連續動作描寫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作用。

六位老師,各有特色,其獨道的見解,新穎的教法,人格的魅力,淵博的知識無不影響著我,教研室劉主任最後的講座,更使我對“六個意識”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明確了提高專業素養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認識、提升了學習理念。此次培訓,讓我清楚地瞭解了新課標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讓我懂得要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要以“情”為紐帶,讓感情走進課堂,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讓學生去展示自己。要儘量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成長,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於學習,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經過這次培訓,讓我瞭解到自己的學識水平相差甚遠和平時教學方法的淺陋,感覺到自己的知識功底、教學方法、思想認識等方面都還有很大的不足,但是在專家及老師們的感染和薰陶下,我無形中有了較大的提高。今後,我將帶著收穫、帶著感悟、帶著信念、帶著滿腔熱情,投入到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也希望今後能多多參加類似的培訓,以進一步提升自己在教學等各方面的能力,我更希望,在此次培訓之後,能學有所用,讓自己更快地成長。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3

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我校由點到面開始全面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對我而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只有一年的時間。剛開始,我也非常茫然,編制導學案不知從何下手,教材內容不知如何取捨,每上完一節課,總覺得心裡不是很踏實。但一年下來,我感觸頗深。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要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必須重視課堂教學,聚焦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實施有效課堂教學。下面我談談一年來自己實施高效課堂教學的幾點感受:

一:集體備課氣氛濃厚,課堂教學資源共享

備好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同時它也是高效課堂實施中最重要的一環,與傳統教學相比不同之處亦在於此。一年來,我們備課組成員集體備課的氣氛相當濃厚,根據高效課堂實施的細則每個教學單元要編制五份導學案,包括詞彙,閱讀,語言點,語言運用和語法及複習導學案,有時還編制單元訓練案。全組成員每人主備一份導學案,主備人還要編制課件及教學設計,然後集體討論,經學校兩級稽核,最後確定正式稿再印發給學生。我們課改班上課用的是同一份導學案,同一個課件,實現了資源共享,但是各位老師在自己的課堂上會將共享的資源適當調整,以達到自己課堂上最佳的教學效果。現在翻閱一學年來的導學案和課件,我感覺編制越來越規範,重,難點的把握越來越準確,課件編制越來越精美。我堅信:在備課上多花一份精力,在教學上就有多一份的效果。

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提倡合作學習

自主學習是相對於被動學習而言的,高效課堂的一個關鍵環節就是學生自主學習,完成相應的導學案。自主學習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不僅能在學習內容上獨立思考,而且能豐富學生自身的學習經驗,能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的情感體驗,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活動空間。同時,小組合作學習能將個人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利於因材施教,從而真正實現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的目標。合作學習是相對於個體學習而言的,實施小組活動就成為一種有效的互動策略。我所帶的班被分為10個學習小組,每組六名同學,組內同學之間積極互動,組外各組之間激烈競爭,爭當優秀小組。一年來,效果確實不錯。

三:恰當的學案反饋,會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

每節課都有學案反饋這個環節,反饋的內容包括學生學案中的亮點及存在的問題。同時,又設有優秀個人,書寫進步個人,待優生,善於思考的個人,優秀小組,給力小組等,不管哪一項,都是對學生一種無形的鼓勵,學生對此十分關注。有時剛反饋完,有學生就問:“老師,優秀個人為什麼沒有我?”這簡單的一句話,表明學案反饋對學生的學習觸動也是很大的。對平時學案做的比較差的學生,我不直接批評,因為現在的學生自尊心很強,我會把這些學生定為進步個人,利用課間或課外和這些學生談心,再次閱學案的時候,就會發現這些學生的書寫更加的規範,上課注意力更加的集中,學習英語的興趣也非常濃厚,看到這些變化,我感到非常的欣慰。

四:學生精彩的展示與點評,將整節課推向高潮

小組討論時,我們不再像以前一直站在講臺上,而是深入學生之中,在各小組之間來回穿插,瞭解各個小組存在的問題,隨時答疑解惑,從而使師生之間的關係更加的融洽,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討論之後,就進入展示點評環節,一年來,僅就口頭展示而言,我帶的兩個班學生無論是哪個小組的哪個層級上課都能踴躍地用英語發言。上臺點評的同學,站姿正確,聲音巨集亮,態度大方,富有激情,思路清晰,注意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別看這些學生,站那就像一位位小老師,精彩的點評總能博得學生的陣陣掌聲。像賀小卓,姬星宇,劉靜等同學表現的非常突出。

五:創設快樂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效課堂我更注重調動學生們學習、探討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好是成功之母。心理學家認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於興趣。”而快樂的課堂,和諧的教學氣氛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特別是英語教學,上課時,基礎不好的學生看不懂,聽不懂,無心學習,如果教師不及時設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課堂上的一切活動都無效。因此,我經常與這些學生進行心靈溝通,鼓勵他們在小組內積極探討聽取他人的意見,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表揚鼓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構建快樂和諧的課堂,真正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另外,和諧快樂的高效課堂學習克服了以前教學效率不高,學生實踐機會不夠多,訓練不夠充分的缺點,逐步改變了學生懶於開口,懶於思考,過分依賴老師的被動學習方式。

總之,如果高效課堂教學運用恰當,不僅可以發揮教學民主,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創造機會,同時還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和密度,對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起著關鍵的作用。我們在英語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種教學模式,使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從而達到教與學的最佳組合,在這種課堂模式中共享教與學的樂趣。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4

期會考試後,看著學生的成績,我覺得高效課堂是給學生一個自己的舞臺,給老師一種新的希望,作為老師,如何才能真正理解高效課堂並真正實現高效課堂呢?通過學習與實踐,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對高效課堂的幾點淺薄的認識。

一,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臺 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實現課堂高效,必須下足課前準備功夫,備課不是單純地寫教案,而必須備教材、備學生,不僅要花功夫鑽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細琢磨教學的重難點,更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對於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甚至提前走進教室,與學生交流一會,也應考慮在其中。

二、課上需要嚴謹的結構和輕鬆的氛圍

1、良好的教學匯入將是高效課堂的引擎。

就像一部精彩的電影,頭三分鐘,你就得抓住學生的心。有人這樣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的確,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和能源,有了它,學生就可以積極地汲取知識,完善自己的能力,極大地提高教學效果。教師應精心設計課堂的匯入,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充滿了疑問和期待。

2、精彩的學習過程就是高效課堂的核心。

高效課堂不僅關注教師講得多麼精彩,更加關注學生學得多麼主動。有效教學要求學生的學習過程要充分體現3個基本持徵: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在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上,我們首先關注學生的參與狀態,關注學生課堂活動參與的廣度、形式、時間及效果;在學生學習的合作性上,要有多邊、豐富、多樣的資訊聯絡與資訊反饋,整堂課有著適度的緊張感和愉悅感;在學生學習的探究性上,要把教師的外部教導轉化為學生的內源性動力。

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在用心與自己交流。師生通過相互的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在課堂上要時時瞭解學生的心理,知道學生想什麼,為什麼會這樣想,並讓學生敢於質疑、善於質疑,敢於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要使對話成為課堂教學的常態,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中生成的各種資源,形成後續的教學行為。讓動態成為常態,讓生成成為過程,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

能力得到激發和提高,這要求教師有超強地駕馭課堂的能力。

3、細節的準確處理就是高效課堂的潤滑劑。

教師要懂得微笑。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期待是通過微笑來傳遞的,而學生會在這種愛的感召下,受到鼓舞,從而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往往是喜歡某一位教師而喜歡他的課。上課時,多給孩子一點微笑,多給孩子一些關愛,讓每個孩子都感到教師喜歡自己,要學好這位教師所教的課。

教師要善於鼓勵。一個輕鬆愉悅的課堂離不開學生的積極投入,而學生的積極投入又離不開老師的鼓勵。所以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善思多問,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允許學生"別出心裁"、"標新立異",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經常鼓勵,讚美學生,每個人都喜歡別人的讚美,這是一種天性。人們常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往往教師的一句不經意的讚美,會給學生開闢了另一片天地。這樣做既拉近師生的距離又開啟了學生的思維。教師要注重差異。高效課堂的教學要面向全體,不放棄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後進生,他們更需要鼓勵和得到教師的關注。因此教師應當實施分層次教學,把整體教學目標分解為層次目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強化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和能力。

三、課後需要認真的反思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物件,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它一方面是對自己在教學中的正確做法給以肯定,不斷地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又是挑戰自己——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學實踐中與教學新理念不相符合的甚至是背道而馳的做法,進行自我批評,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以後的教學更加完美。作為一名一線的教學工作者堅持不斷地寫教學反思,本身也是熱愛教育事業的一種外在表現。寫教學反思能使我們教師從平時的點滴積累中掌握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避免按步就班地按教材、教參授課,會提高對課堂的駕馭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總之,高效課堂作為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實踐模式。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將會引起我們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關注,我們要踏踏實實地研究“高效課堂教學”,從學生實際出發,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合理運用控制論的原理,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礎上。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5

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近期我讀完《有效教學和諧課堂》一書,感受頗多,收穫頗多。下面就談談我通過學習後對有效教學的膚淺認識。

1、師生和諧為有效教學奠基

育人為本,愛心是根,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愛心和責任心是進行有效教學的前提。有了愛心、責任心,教師便會一切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教師的眼中時時刻刻看到的是學生,腦中時時刻刻想到的是學生,心中時時刻刻感受著學生的感受,而不僅僅把學生看作是知識的容器,做題的工具。教師要會及時、深刻、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修正自己的教學行為。要努力營造和諧的、溫馨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自己的課堂有安全感、成就感。要把自主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大膽表達的積極學習狀態之中,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2、潛入文字為有效教學鋪路

走進文字,解讀文字,深人鑽研教材,準確地解讀文字,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首先,教師要作為一般讀者去賞讀,投人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字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語言美。其次,教師要以學生的視角,思考學生喜歡學什麼、可以學什麼、不愛學什麼,把準學生學習的疑點、難點、興奮點,第三,從教師的角度,確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和策略。這是解讀文字的關鍵。老師要對課文反覆朗讀,仔細揣摩,細心品味,文中關鍵的段落、語句都能富有感情地背誦,甚至一個小小的標點都不放過。

3、質量引領為有效教學助推。

實施有效教學,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質量指標上。一是教師行為的質量指標。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的教學組織、教師的語言、教師的神態、教師的評價,都對學生,尤其是對國小生影響頗大。老師充滿激情的語言、滿臉焦慮的神態、恰到好處的點評,時時刻刻牽動著學生,可愛的孩子們就在老師預設的情境中漸人佳境。二是學生行為的質量指標。學生課堂的表現是課堂有效性的直接反味。三是輔助手段的質量指標。輔助手段的合理運用能有效地突破教學的重、難點,能給學生創設語言無法替代的教學情景。四是教學方式的質量指標。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是新課標的重要體現,面對我們的國情、校情、班情,我們應正確使用好這一新型的教學方式。

4、持續反思為有效教學服務

教育是實踐性智慧,需要教師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進行持續的反思,並把反思導向深人,最終實現教育教學的創新,提升育人的質量,因此,持續反思是有效教學的重要保障。每一個教師都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我的教學有效嗎?""什麼樣的教學才是有效",有沒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學?這樣促進自己有效借鑑他人的經驗,開闊反思的視野,提升持續反思的質量。

我堅信:當師生關係和諧了,課堂教學和諧了,學生的進步與發展會成為一種必然,我們的社會也會和諧前進。我一定會在自己的教育道路上不斷進步,不斷改進,為教育的發展不斷貢獻自己的力量。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6

這學期語文教學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首先是課堂的變化,辯論會的舉行將質疑探究引入課堂,學生經常在課堂上為一個問題爭得面紅耳赤,雖然有時將課堂內容因討論引入了很多課外知識,但是這樣的課堂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較高,只是以後應注意辯讀課文的引導和適時迴歸。讀書交流課的舉行使很多課堂上活躍分子好好利用了這次機會,也有很多默默無聞者也從這次課中一舉成名,雖然還有很多同學沉寂著,還有部分同學成了講故事大會,但是我相信在不斷實踐中他們會越來越進步,越來越會賞析文章,正如我說的“只要你站上這個講臺,你就戰勝了自己,你就是生活的主角,你就擁有了自己的舞臺,只要你抓住了這個機會,以後肯定會多出更多的機遇。”校園賞花課堂讓我感受到了學生對課堂的一份熱情,就像學生作文中寫到的“真想時間停留在沉醉校園美景的時刻”。為了這個活動,我首先將我的國學課由週五提到週一,學習常麗華老師的百花課堂,品味春天的詩句,尤其是按常老師的模式講了迎春花的詩歌和散文,再者是作業的變化,由於考試日趨重視課外閱讀,因此這學期作業多了幾項工作,如課外名著讀書批註、美文三批閱讀、美文線上賞析、網上徵集帖等,在這些作業改變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最終得到了部分家長的認可,我也看到了學生的進步。

但是由於自己過多的重視知識的傳授,因此在課堂上發現有同學走神的情況,一個不被學生喜歡的課堂不管傳授了多少知識都是失敗的課堂。因此當有位同學主動告訴我語文課太枯燥乏味導致部分同學不能認真聽講時讓我感到很受傷的同時也給我敲響鐘聲。以前我確實很用心的去備課,但是我只想把所有問題解決,卻沒有從學生心理出發,卻不知道我在很有激情的講課時有些同學因為課堂的乏味正遊離在課堂之外。

瞭解問題便要解決問題,我把班裡幾個小組長都叫了過來全面瞭解情況。此時的我便是一個學生,一個卸下教師威嚴和偽裝的學生,我要向他們學習,因為只有他們才知道自己最想要什麼,而學生的課堂不是我要教什麼,而是他們想要什麼。一節課外活動我都在請教他們,他們完全包容我這個沒經驗的老師,他們在盡力為我出謀劃策。孩子們一直在為我著想,他們在用心為我出謀劃策,他們希望看到我的改變,所以我一定讓他們看到我的進步。我相信他們所說的每句話都值得我去認真思考,努力去改變,但是畢竟語文課堂有自己的特色,教師有需要遵循的基本教學程式,所以在希望聽到學生們的心聲的同時,我也想聽到各位前輩老師們給我的建議。

先說一下學生建議中我的困惑:學生想讓我和他們打成一片,這樣就會對語文課有興趣。這一點我以為我做到了,原來我做得遠遠不夠,喜歡老師才會愛上這門課。但是一直被說太過仁慈的我會不會不能把握好這個度,更加失去威嚴。

學生想讓語文課堂能夠多一些活動,像課本劇、小遊戲,課件上也可以多弄些他們喜歡的事物,我也能夠看到他們準備這些活動的用心,但是這些活動的增加會不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或者在激發興趣的同時降低語文實質性的學習,或者遊戲過後返回課本時又失去興趣,或者形式有了,內容空洞了,會不會更加影響他們的成績。

學生還希望我能夠多補充一下其他學科的知識,這樣我才能更加讓學生欽佩。這一點我一定好好去做。

最近一直在為課堂的趣味性去探索,但是發現有些活動確實讓學生增加了興趣,但是在追求形式、追求活動的同時減少了實質性內容的學習,所以還需各位前輩們的指導。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7

20xx年5月上旬我校舉辦教學開放周活動,此次教學活動周圍繞“探索課堂有效教學、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途徑”主題,以教學觀摩的形式進行了深入探討。觀摩課分國中組和高中組進行。

我參加了國中組的活動,聽課後有以下 體會:

  一、重視課前有效預習

做好課前預習,既是順利地進行課堂教學的準備,又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我發現真正能得到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學生,很多學生是還沒來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別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們就形成了一種惰性,上課只是坐著等結果,從不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是他們課前沒有預習。

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和抓好課前預習。使他們熟悉課堂內容,有思考的時間,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未必就讓學生喜歡預習;積極參與預習,更不等於有效的預習,為了提高他們的預習效果,必須做到:一要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二要有針對性的設計適合於不同層次學生的預習專案;三要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不然學生就會覺得課堂教學與學生預習不預習無關,從而降低了學生預習的積極主動性。

 二、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揚民主教學思想,讓學生始終擁有安全、自由、開放的心境,無拘無束,敢疑敢問,敢說敢為。在課堂上教師只有與學生真正地進行了思想和情感交流,教學才能切入學生的經驗系統,課堂生活才成為師生共存的生活,才能實現有效教學的目的。

 三、強調語言的品味與揣摩

我認為要做到有效教學,教師就不得不重視對課文文字的誦讀,增加課堂上學生誦讀的機會,給予同學品味與揣摩語言的嘗試。例如,陳梅葉老師在教學《端午的鴨蛋》時,設計讓學生速讀課文並找出重點段的環節。同時,陳老師重視引導學生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從中領悟語言文字的表達技巧,致使學生能夠深入把握教材,更好的與文字展開對話,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正確理解和把握。

從這次活動中,我深深感受到: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要有效教學、提高學生語文素養需要教師課後多下功夫,提高教師自身的語文素養。教師要下苦功鑽研教材,才能上出好課。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8

從事教學工作已經兩年多了,一直以來擔任我校試驗部的地理課。由於我本人不是地理專業的,再加上地理在有些人眼裡被冠以“副科”這一不太好聽的名字,因此學生不重視,學習上不肯下大功夫,怎樣讓學生喜歡地理課,愛上地理課。我也在工作中苦苦的思索著。

1.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地理學科由於涉及面廣,所須記憶的地點、現象、事件紛繁複雜,所以給人的感覺是教起來枯燥,學起來無味,考起來難。為避免陷入此局面,我在教學中儘量運用知識性、趣味性、現實性相結合的原則。

知識性是要求學生掌握教科書上地理知識,這也是教學的主要目的。為此我每次力爭自己吃透教材,凡要求學生讀背的知識自己事先全部掌握(包括圖)。甚至在有意無意中讓他們發現我們的老師竟然能把我們的課本背下來,讓他們在心裡敬佩老師的同時,自己也就下工夫學習了。

趣味性則是為避免課堂教學的單調枯燥,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進行的。活動作為現今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運用得體,便可激發學生思考地理問題的興趣,積極去探索,去學習。在地理課中,我始終把地理知識的學習和地理技能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活動帶動知識學習和技能培養,讓學生動起來。比如,在八年級“水資源”一節中,課文提到我國水資源嚴重匱乏,上課時,我又引導學生回顧“我國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一節中的圖文材料3.3“水資源危機”,結果學生觸動很大。因為,在學生的意識中,水龍頭一開,自來水就來。土地龜裂、河道斷流,人們飲水成為困難。對他們而言,都沒有親身經歷過這樣的生存環境。我及時利用這組圖片給學生帶來的觸動,讓學生分別表演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水片段,要求真實地反映自己的行為。同學們都很積極,在短時間的議論之後,有的表演用水龍頭衝腳的,有的表演用一盆水洗了一下手就倒掉的,還有兩位同學表演用水打鬧的,也有表演用水後不關水龍頭的,當然也有表演節約用水的。我沒有對學生表演出自己日常生活中不好的行為而批評他們。相反,表演浪費水資源的同學,他們大膽地展示出自己的真實行為,說明了他們已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作為教師,要及時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對其肯定、表揚和鼓勵。表演之後,請學生分組討論今後我們應如何合理使用水資源,然後各組推選代表發言。活動結束後,我注意觀察學生日常生活用水情況,通過觀察發現,學生在這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變,能夠做到節約用水。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基礎,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中提出的問題和現象,並自行設計或補充一些學生較熟悉和感興趣的地理問題和現象,以展示地理課內容的豐富多彩和智力價值,初步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比如在講述《陸地和海洋》一課時,正好是我國的“神州六號”宇宙飛船上天,結合時事,既有利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又有利於學生對現實的認識,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的思考能力。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內容有足夠的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探索慾望和飽滿的情緒狀態,才會自發地調動全部感觀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中去。就如孔子所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興趣才會使他們產生無窮地渴望和勇往直前的熱情。,因而在教學中要學會適時地進行興趣的激發和積極情緒的調動,促使每位學生都被你深深吸引,促使他們自始至終處於和諧融洽、興趣盎然地探究氛圍。

2.溝通師生感情,鼓勵學生髮言

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還來源於師生思想感情的溝通,師生關係的融洽。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看到成績優秀的學生,還應特別關心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他們常有自卑感和對教師的戒備心理。為此,我常以一些較簡單問題讓他們回答,即使回答錯了,也肯定他們敢於回答的精神,並儘可能找到他們回答中的合理部分加以肯定,作為教師,及時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對其肯定、表揚和鼓勵,消除他們的心理壓力,讓他們相信只要我舉手回答問題,就是一種勇氣、一份自信;漸漸地他們就變被動回答為主動舉手參與討論了。

3.發揮課代表優勢,學生管理學生

課代表作為老師的助手,不僅僅只是收發作業如此簡單了事。讓學生參與管理學生,一方面鍛鍊學生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也讓他們有一種緊迫感、壓力感。意識到如果自己不嚴格要求自己,讓就無法去要求別人。八(3)班的趙瑞傑,是一個讓老師家長都頗為頭疼的學生,但是自從擔任地理課代表一職以來,協助老師嚴格要求班內學生,認真及時收發作業,自習課佈置作業、讀背聽寫,著實成了老師的好幫手。

4.親身體驗教師角色,激發聽課興趣

上課老師講,學生聽,天長日久,相當單調、枯燥。在七年級上冊第五章《發展與合作》時,我嘗試讓學生講,我來聽,結果反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①. 學生自己或身邊同學上去講課,無論好壞,對於他們都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因此講的用心,聽的專心。②.“我”是老師,站在講臺上,面對同學,他的學習使命感、責任感無形之中就會增強。感覺要教好別人,首先要自己學好。③讓他們相信:地理的知識點,只要學生肯學,真的就能自己學會。通過當老師講課,體會老師講課的辛苦,增強學習信心,感覺地理知識不難學。④.扮演老師,站在講臺之上,當然更激發了興趣,即使個別知識點沒有處理好,沒講清楚,也覺得沒什麼。甚至有的同學自己覺得講的不滿意,要求在講一次。⑤體驗課堂,讓他們親身體驗一下上課時學生如果不認真聽講故意搗亂該怎麼辦。七(3)班的高仁在講課中,就提出“孔燕同學上課太調皮,不專心聽講”。這樣在以後的課堂上他就知道要自我約束了。

5.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由於地理不是本人專業,對於所有地理知識不能很好地融會貫通,再加上不能專心致志地鑽研教材,因此在教學時不能做到一氣呵成,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藝術。同時對於怎麼學好地理,本人也沒有一定的方法,在教學中只好要求學生多背死記,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負擔,不能很好地落實素質教育精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教育教學的園地裡,我還僅僅是一名新兵,我以我滿腔熱情,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使自己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在自己的崗位,永遠不滿足現狀,要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勇於實踐,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教學水平和科學素質,為我所熱愛的教育事業、為我所選擇的職業獻出我畢生的精力!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不知不覺中我已走過幾年的歷史教學,幾年的教學生涯,讓我深感歷史教學任重而道遠,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工程。同時也讓我深深體會到歷史教學的樂趣,總有讓我挖掘不完的東西。下面我對國中歷史教學作以下反思,與大家共勉。

首先,把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一個關鍵性問題,聯想式教學方法是更好地結合學生的特點,通過縱向聯絡及橫向聯絡,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顯著的教學效果。

新課程實施以前的教學大都是為了適應應試教育,因此教師大都是以講解、概括為主,學生則是聽眾。現在新課程實施以後的內容,更多的是結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同時要求老師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法,要求老師還學生以課堂和學習的自主權。其實教與學是交往、互動的,師生雙方相互啟發、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觀念,從而達到共識,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因此,我個人是根據教材,以點撥為主,讓學生髮揮想象,聯絡已知知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與老師共同探討,步步引申,讓學生在知識的生活海洋裡盡情暢遊。這種以老師的點撥來啟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老師共同進行探討、交流的教學方式,我把它叫做聯想式教學。

這種教學方式正好適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因為現在的學生,他們成長在改革開放以後,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頭腦中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多渠道的:電影、電視、雜誌、書刊、網路等,因此獲取知識是多樣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識可謂五花八門,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歷史知識。他們知道美國布什再次當選總統和這次“海嘯”帶來的災難,知道當今中國“韓流”“肆掠”……他們勤于思考,經常對現實的問題要問個為什麼,卻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們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慾和敏捷的記憶力,這就使他們想象力豐富,思維能力極大的廣闊性,善於獨立思考。

其實我們的歷史也是豐富多彩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學、自然科學等都有歷史的影子。歷史知識與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麼,歷史教學過程應該是多姿多彩的,其中關鍵離不開老師的正確引導。這種聯想式教學方法。就是符合青少年心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重要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力求做到將歷史貼近學生,貼近當代,使學生認識到歷史時刻在我們身邊,並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東西。這種聯想式教學法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溫故知新”。首先溫歷史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講中國的改革開放,可以先通過商鞅變法的例子來分析。商鞅變法得到多數人的支援的史實,使學生體會到商鞅變法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秦國統一大業的需要,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結合當今我國的改革開放巨集偉大業這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支援並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正是由於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措施。這樣通過溫習以前的舊知識來理解、深化當前新知識,還可以鞏固舊知識。

其次溫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聯絡各學科的知識)。歷史包羅永珍,涉及中學的所有科目。如關於商鞅變法的例子,還可以聯絡到語文中的典故:“徙木賞金”、“立木為信”。數學方面,有圓周率的計算者祖沖之等。語文的課文背景是歷史,生物、數學、物理、化學的發展的歷程,是歷史;歷史的思維方法是歷史唯物主義本身就屬政治的範疇;地理與歷史更是息息相關。再次溫課外知識之“故”而知新。這個“故”不是所有學生都瞭解,但恰恰是這一點是最能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積極性,最讓學生有自我實現的空間,而且更容易讓學生理解歷史與現實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聯絡。例如,講到英國侵佔西藏地就可以提到《紅河谷》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表現西藏民風的純樸,武器的落後,但這種武器並沒有使他們屈服於列強,而更激起他們捍衛民族,捍衛國土的高尚氣節。講到華盛頓建立美國的赫赫戰功,同時謝絕連任,就可以提到當今熱點布什再次當選總統,但美國曆史上沒有連任三任的總統的貫例。講到《文學藝術》部分,可以提到中央2套的《鑑寶》,讓他們知道中國文化遺產的價值,還可以起到保護中華文化遺產,這也是大家不可推卸的責任。

利用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可以使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提高,還可以利用學生的想象力,補充老師講述的不足,便於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迅速掌握新知識。由此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學生的有意注意,活潑課堂氣氛。還可以培養學生利用掌握的知識獨立思考獲取新知並作出判斷的能力,這樣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當代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可以幫助他們疏理已知知識,而且可以糾正他們掌握的不正確的歷史資訊。可以激勵他們多渠道的獲取新知識,可以鞏固舊知識;甚至可以給他們表現自我的機會。但利用這種教學方法,作為老師首先要充分,準備不然有時會無法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時還會控制不了局面。作為老師更要多渠道的瞭解時代資訊。不過不要過多的引用課外知識,要善於引導學生用可能短的時間回答出要點。

以上這些是我個人的一些心得。總之,歷史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每位歷史教師堅持不懈,勇於創新,在課程改革的春風吹拂下,我們每位歷史教師都要抓住時機,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傳統的高中的政治課教學方法基本上是教師滔滔不絕地講滿四十分鐘,不留給學生充分的主動學習和消化時間,這種教學方式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從而失去學習政治的興趣。其實,這種陳舊的教學方法實質上具有“重教師主導作用,輕學生主體作用;重知識灌輸,輕養成教育;重群體教育,輕個體教育;重課堂教育,輕社會實踐;重學校教育,輕社會教育”等諸多特徵。因此,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必須改革高中的政治課教學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課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就必須徹底打破封閉、單項、機械、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所以,我認為,高中的政治教師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努力做到:

第一,要結合政治教材的內容,有針對性地分析現實社會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種政治、經濟、哲學、文化現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於將當今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時政熱點與書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論知識生動、形象地結合起來。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政治課產生濃厚的興趣,真實地感受到政治理論離自己的生活並不遙遠,從而接受所學的政治理論觀點,加深對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

第二,在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特別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設法讓他們動起來。比如,在高一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堂談自己在經濟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並從課本中尋找解決的辦法。例如,在經濟生活中我們的學生會遇到人民幣與外匯的兌換問題,甚至會涉及到外匯的兌換比率的問題,這在高一政治新教材中就能幫助學生找到答案。

第三,政治教師還要結合新課程的要求,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採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比如,除常規的講授方法外,我們還可以運用圖畫圖表演示、幻燈、錄音、錄影等直觀感知的教學法,把多媒體等現代化資訊科技充分利用到政治教學中去。此外,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比如辯論、討論、社會調查等。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9

3月17日到3月19日,在安慶市石化三小舉行了為期三天的全省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觀摩研究活動。來自全省各地的有18位參賽選手上了觀摩課。這些參賽選手都是來自全省各地的教學精英,有著紮實的基本功, 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豐富的教學手段。在這次活動中,受益匪淺,老師的課精彩紛呈,高潮迭起,在教材處理上亦是驚奇不斷。從中讓我體會到:一節課的'成敗與否,不在於畫面有多麼的花哨,講解有多麼的委婉,活動有多麼的熱鬧,設計有多麼的豐富……關鍵在於只要學生掌握了知識,該發展的能力發展了,讓學生喜歡上數學課,讓學生的求知慾望不斷增強,就是一節好課。

總體印象:

1、參賽教師穿著得體,落落大方,舉手投足間透出精幹、幹練。

2、參賽教師精心設計了教學課件,使教學變得形象直觀,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參賽教師都使用視訊展示臺對學生作業和作品進行展示,方便、快捷且清晰。

4、參賽教師的課前提問、課前小遊戲拉近了師生間距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5、參賽教師在教學中都採用了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明確分工,協調配合,對學習內容進行充分的實踐和探究,讓學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規律,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6、參賽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具,通過讓學生擺、折、畫,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7、參賽教師的教學語言精煉、豐富、富有感染力,課堂評價及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

8、參賽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是鍛鍊學生的數學思維的一種方式。

細節印象:

一、對當地學生的印象

本次觀摩,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上課的學生,他們非常優秀:能回答出老師提出的各種問題,能提出老師想要的一切問題,能碰撞出老師你想要的精彩,能和老師達成想要的天然默契,而且還非常的有禮貌、守紀律。記得那些學生走上舞臺時安靜、有秩序,生怕影響了別人似的。下課時是那樣有秩序地向老師告別,還要整齊地轉過來向聽課的老師敬禮,問聲“老師,您辛苦了!”“老師,再見!”再有秩序地離開會場!學生課堂上活躍的思維更是讓我們驚歎。如第一個給我們做課的劉志強老師在《旅遊中的數學》這節課始,劉老師提到自己承諾了要在“五一”期間帶領原班學生到黃山去旅遊,現要請大家幫幫忙,談一談旅遊前要做哪些準備,旅遊過程中要解決哪些問題時,結果學生回答出了劉老師預設的各種不同的問題,諸如租車,用餐,門票,時間,安全等等。程媛媛老師教學《包裝的學問》一課進行到探究將四個長、寬、高分別是15釐米、10釐米、6釐米的茶葉盒進行包裝,怎樣包裝最節省包裝紙的原因時,有一個學生不是去計算,而是想象和比較,他走上展臺,很從容地將一個盒子的大面與兩個中面的大小進行直觀比較,讓人一目瞭然地看出將兩個中面重疊起來最節省包裝紙。吳曉秋老師在教學《平均數》一課進行到鞏固練習時,出了一道題,“小熊冷飲店又該進冰糕了,小熊翻開了商店各月前三週賣出的冰糕情況統計圖,發現第前三週依次為8箱、7箱、9箱,問本週該進多少箱呢?”學生的回答各不相同,平均數“8箱”、最多的箱數“9箱”、“比賣出最多的周還要多一些的箱數,防止還會更多”。這些學生太有才了!

學生有這樣活躍的思維,這樣良好的學習習慣,我想他們的任課老師平時肯定付出了很多的艱辛。

二、感受大師的風采。

1、感受他們的“數學專業素養”。

趙勁鬆老師執教三年級的《平移和旋轉》,由於這兩個概念教材沒有下定義,也沒有用語言描述,只要求學生有初步的認識。對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在感知平移和旋轉時設計了三個層次的動作表演,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平移和旋轉這兩種運動的方式:第一層次是模仿,觀察動畫中的物體運動情況,並用動作表演出來,在分類的基礎上,揭示兩種運動形式及課題;第二個層次是用全體學生在課堂上的運動讓學生感受不同的運動形式(向左平移兩步、向右平移兩步、原地旋轉兩圈)感受兩種運動的不同感覺,同時暗示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係;第三個層次是再現,根據靜止的畫面,想像它的運動方式,並用手勢將其表示出來。三次動作表演,既滿足了孩子們好動的天性,同時在舉手投足之間加深了對平移和旋轉的認識,可謂“一切盡在不言中”!為接下來深入研究圖形的平移作好了充分的準備,接下的一個環節則更加精彩了,由於平移有兩個要素——方向和距離,趙老師設計了一個遮眼活動,讓一個學生到電腦前遮住眼睛只看鍵盤上的方向鍵,聽下面學生的指令操作,讓全體學生用方向語言提示,眼睛看距離,大腦思考平移的兩個要素,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這樣的課怎會不精彩呢?如果說讓學生說出平移情況是一種考驗,那麼再接下來的動手畫則更具有挑戰性。也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為了突破這一難點,趙老師設計了“嘗試——演示——判斷——比較——再畫”五次活動,在嘗試中充分暴露學生思維的“結”再通過判斷和展示開啟這個“結”,接著在比較中優化方法,最後通過再畫,使學生初步掌握畫平移圖形的方法,而兩次畫圖所組成的小帆船,既體現了數學的美,又蘊含著教師美好的祝福,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學習的快樂和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2、感受他們的“激情”。

在本次活動中,丁雪潔老師應是最有激情的老師。她教學的是《體積與容積》,是本次研討活動的最後一節課,從一開始的課前談話起,就很明顯的看出這個班的學生情緒低落,丁老師以飽滿的激情貫穿課堂始終,用她特有的方式提出各種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在活動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始終在激勵學生的求知慾望。

3、他們都是“有心”的老師。

吳曉秋老師是這次做課老師中最“有心”的一位老師,課前交流時,她能記住班裡“在大路上看到老師就向老師問好”的學生的名字;“比猴還要聰明的同學”的模樣,並叫出她的名字……這位老師一下能在班上找出六、七個有一定特徵的學生名字,一下就拉近了師生的距離,這是我學不到的本領。

4、他們都是“勇於創新”的教師。

我們通常在說誰大誰小的時候,一定用到誰比較大誰比較小的完整名詞,可是程媛媛老師在教學《包裝的學問》一課的伊始,她引導學生給一個長方體的三個面取名字,分別叫做“大面”、“中面”、“小面”,這樣取名為後面說明哪兩個面重疊起來能節省包裝紙給予了很大的幫助,不僅形象易記,更順口。

三、談談這次活動對我的啟發,與各位交流。

1、不“板著面孔”上課。

在一群各行各業都有的人群中,我們能很快地看出誰是教師,因為大多數教師的臉上都寫著:“單純、苦大仇深”這幾個字。我們學校女教師比較多,大家自己比較一下,語數教師同其他學科老師的區別,語數教師明顯更具備滄桑感。這一方面跟勞動量大小和壓力有關,我想同心態及教學觀念也有很大的關係。我們要做到“爭效率、少慪氣”,在課堂上努力組織好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爭取讓絕大多數的學生能認真聽課;不要因為個別學生的表現影響到自己的教學情緒,因為我們的情緒是直接決定學生的上課情緒,教師情緒好、心情好,學生也會受到感染,上一節好課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因為有了寬鬆和諧的學習氣氛。教師生動的語言,和藹的態度,富有啟發性和創造性的問題,有探索性的活動等都可以為學生創造和諧的環境。反之,教師心情不好、發脾氣,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沒有,課堂效率自然低下。課標上說:人人學所需的數學,也就是說數學並不是人人都能學好的,有些學生學到他需要的就可以了,我們不要同這樣的學生較勁,你再怎麼逼他也沒用,大不了從60分逼到70分,沒任何意義。

2、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從直觀形象的情境中去發現新的數學知識與方法,不知不覺地進入數學學習世界。

淮北市實驗國小丁雪潔老師的《體積與容積》,“駱駝與阿拉伯人的故事”,P18;

馬鞍山師範附小雷雁老師《對策問題》,“5、7、9和6、8、10兩組撲克牌比大小”,P19。

3、學習內容生活化。

這點是老生常談,我的感觸是要儘量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於他們實際生活的素材。 比如黃山市黃山區甘棠國小方敏老師的《平均數》的新課素材就是本班學生體育課上的跳繩比賽,圍繞“如何比較兩組同學跳繩水平”進行教學。

4、提問技巧。方敏老師的《平均數》,師:如何比較哪組同學的跳繩水平高?學生計算出男生平均每人跳7下,女生每人跳8下;師問跳得最多的那個男生:你跳了10下,怎麼平均每人7下呢?你還有的3下呢?通過學生的思考滲透“移多補少”的思想,輕鬆掌握“平均數”真實含義。另一位老師也上了這一課,我感覺到他的學生掌握了求平均數的方法,但沒有真正理解它的含義。

5、學習方式活動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活動是學生所喜歡的學習形式。創設學生喜歡的活動,使其在自由、寬鬆、活躍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感知、探索、發現數學問題、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新教材在學生探究知識的過程中重視了以下活動:

(1)重視操作活動。動是兒童的天性,將學生置於"學玩"結合的活動中,既能滿足動的需求,又能達到啟智明理的效果,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如六安市裕安區徐集鎮中心學校許海峰老師的《認識分數》中也安排大量的動手操作的時間,讓學生在分一分、折一折、塗一塗、畫一畫中認識分數,體驗到分數的產生及意義。在學生的操作過程中還播放音樂。

(2)重視遊戲活動。愛做遊戲是兒童的天性。特別是國小生通過遊戲能激發學習興趣,如果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變苦學為樂學,就會產生強烈的慾望,積極主動地學習。

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擇學生具有一定數學價值的,生動有趣的,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事例,創設鮮明的問題情境作為學習素材,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策略與機智,吸引他們展開學習活動,並從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體會數學的意義。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儘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