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熱門】教師教學心得體會錦集九篇

心得體會 閱讀(7.91K)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教學心得體會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教師教學心得體會錦集九篇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1

我在《教師博覽》文摘版上看過一篇文章,題目就是《書房連著課堂》。這個題目深刻地觸動了我,因此成為我教育追求的常態。

上馬朝虎的《水》時,我讀他的成名作《醜娘》,文章裡,母親的博大和隱忍、兒子的自私和醜陋,像兩根纏繞在我心中的藤蔓,枝枝節節。很多時候,我是沒有作者這樣的勇氣,用手術刀一樣鋒利的文字,犀利地解剖自己的心靈,但我仰望這樣的高度。

帶著這樣的一份情感基礎,再來讀他的《水》,自然有了別一樣的感受,在我讀來,缺水之苦、有水之樂,也像兩根纏繞在一起的藤蔓,矛盾得不可分開。我們常常因為輕而易舉的得到而體會不到那份來之不易的快樂。也正因為作者身體的長期缺水,才能如此細膩地感受到水撫摸肌膚時那一種細緻入微的美妙。

我想,作者在回憶童年的這段經歷時,心情應該是平靜的,因為他還寫過另一篇文章《微笑如花》,在他的筆下:痛與愛、苦與樂,都不過是生活開出的兩種花而已,人總要微笑著面對一切……我對《水》的解讀就這般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情緒。

就這樣,教一篇課文,深度認識一位作者,努力瞭解這個作家的全貌,成為我的習慣。上王宜振的《秋天》時,我把他送給我的十多本詩集全都抱出來,一本本閱讀,感受他的幻想和跳躍;上趙麗巨集的《望月》時,我更是把自己整個兒的淹沒在有月的詩歌中了。早晨,騎在自行車上,我便開始背誦: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聲……放學歸來,騎著車子繼續背: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晚上,我靜靜地坐在書桌前,讀他的《生命草》、《詩魂》,從一篇篇文字中,感受他的清新、巨集闊與真誠。

因為閱讀,你會對文字的理解加深。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進入著名詞學家王國維說的那種“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的境界。面對任何一個文字,教師在備課時,都應該站在時空的座標線上,致力於探尋它的與外延,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源,調動可以調動的一切因素,縱深挖掘,多維勾連,比照裁汰,最終確定自己課堂教學的目標和所要採用的方法與所使用的素材。

因為讀書,讓我的課堂變得豐富、豐盈、豐厚;因為讀書,我開始嘗試寫書,《詩意語文部落格春秋》,記錄了我如水般詩意而美好的教育生活;《漫讀古詩》是我以自己擅長的方式解讀新課標推薦給國小生背誦的75首古詩的書;《接手新班》則是我對自己16年班主任工作的深情回眸與深度思考。

讀書,促進了我專業成長。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2

課改之風一遍又一遍地吹過,山西太古的課改精神慢慢地融入人心,“二十四字教育模式”逐漸在我們伊濱區紮根。在課改中我們也遇到很多困惑,這次參加了有關小組評價課改研討會後,讓我受到很大震撼。

在這次研討中有很多校長和教師都談到課改的困惑,特別是小組評價的持續性,我認為課改就像滾雪球,最主要的是發現很溼的雪和很長的坡。很溼的雪就是讓學生沉澱下來,很長的坡就是讓學生有永不竭的動力。如何讓學生沉澱下來就是搞好各種教學活動,如何讓學生有永不竭的動力那就是小組評價,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採用形式各樣的評價方式去不斷激勵學生前進,諸如制定評價手冊、製作榮譽卡片和榮譽版面等。我想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應該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們走在課改的路上有喜亦有憂,諸如:

1、小組長的組織能力太重要了,有些小組長的能力有待提高。

2、目前,部分4號學生還是有厭學情緒。

3、每天下午主課老師都會佈置讓學生回家預習第二天所講的內容,經老師檢查發現學生的課前預習泛泛而過,沒有挖掘本質,這引起我們警醒,農村家庭教育的缺失應該也是我們面臨的困惑,做好家校溝通,提高家長素質非常重要。

4、在討論過程中發現後進生的管理難度較大,組長對後進生的監控,督促力度不夠,我想對後進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應加強。

通過這次研討會交流,讓我看到了解開這些困惑的方法和希望,當然有很多需要我們通過更努力的工作去實現,就像魏局長最後講的:“以後發言不要大談意義,多講在工作中你是如何做的如何行動的”。魏局長的講話讓我們實實在在看到了伊濱區教育的希望。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3

只有不斷地改革,才能不斷地進步,因此新的課程改革不僅是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需求。為了響應課改的號召,真正地做到教書育人,營造寬鬆自由的學習氛圍,本人嘗試著從多方面來進行改革,同時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從響應課改的精神到付諸於實踐,作為一名站在課改浪尖上的語文老師,通過中心學校組織的多次課改培訓,我受益匪淺,有了較深的體會:

一、注重學習、轉變教師角色,是推動新課改順利進行的關鍵

新的課程、新的標準、新的教學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可見,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師對課改的認識是實施課程改革的關鍵。

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處於主體地位,課堂成了“教案劇”出演的“舞臺”,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眾”與“聽眾”。在課堂上,學生被當成是單獨的學習個體,而教師往往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有點唯老師獨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強調學生接受老師灌輸的現有知識,很少甚至沒有考慮過學生的真實感受。

此次課改中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認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應儘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我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考試,為了升學,因此,作為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裡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有了較自由的學習空間,有了與老師平等對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大膽,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地表現自我。

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

在課改實施以前,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我有時真的感到非常悲哀,也非常內疚。眾多的學生喜愛讀課外書籍,也喜歡談論看過的某一篇小說之類的文章,卻不喜歡語文課。究其原因,是不是自己所上的語文課不夠吸引學生呢?劃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分析中心思想…….單調老套,雖然有時也嘗試用現代的多媒體,引進一些新穎的內容,但也只是一時的。長此以往,語文課堂就變成了無聊乏味、缺乏新意的課堂了。試問你所教的學生,課堂上學到了什麼?再看一看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教給了學生什麼東西,除了用來應付考試,還能做什麼呢? 您

語文教育是母語教育,語文素養就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語文教學所承載的不僅僅是單一的工具性知識,它還負載著豐富的人文性內涵,它更關係到我們中華民族整體文化素質的水平。《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和進取精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新課程將改變教師與學生的傳統角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和主動探究的精神,教師要不斷地實現自我更新。

1、確立一個思想,即“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做準備”的思想。

學生的發展,我們主要強調應該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部分學生,應該是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而不是重智力輕其他;應該是個性發展而不是同一模式,應該是可持續發展,而不是限於當前的發展,教師的每節施教必須從這點做起,這是我們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

2、落實兩個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當一個人他要把想到的事情準備付諸行動時,他才有動力,有激情,而當他想到的事情準備付諸行動時,那就啟用他創新,所以在課改中我們創設情境讓學生們去想,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去做。

3、進行三個轉變:教師角色的轉變;學生地位的轉變;教學手段的轉變;

4、採取四種方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會學生學習、發展學生的自主性;營造創新教育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面向全體,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

隨著課改的深入,學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發展,在獲得知識、增加技能的同時,思維活躍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相應的發展。而教師也將在新課程的學習與實踐中,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為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著。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4

從教十九年來,一直在不停地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的老師越來越辛苦,我們的學生越來越來失去學習的興趣?這不能不是教育的一種悲哀。怎麼辦呢?必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

我們在思考教師教和學生學這一過程的同時,往往不會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但卻常常忽視學生的主體身份。教師總是按自己的意願、模式、目標、要求引導或塑造學生;而學生亦非靜態地等候、期待,他們有自己的理想、志趣,甚至夢幻,他們視學生為實現追求的必要途徑。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學習應該是學生的主動行為。教師教的手段,都只服務於學生學有所成這個惟一的目的。

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執教者都明顯地感到兩個誤區:一是從兒童啟蒙開始,日漸形成的一種包辦代替的教學模式,不注重教學過程的演進和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參與,而只是告訴學生按要求學習的結果是什麼;另一個是受笨鳥先飛等觀念的影響,以時間加汗水的苦學模式引導學生達到教學要求。前者是不想念學生的表現,執教者不辭辛苦,將一切知識咀嚼了多遍後再餵給學生,其結果是學生越學越笨;而後者則反映出對自己的不信任,執教者並不去探討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而是將一切接觸到的手段一股腦地塞給學生,盼望學生自己以勤補拙,結果也只能是使學生越飛越近。

對此,葉聖陶先生早就提出過批評:舊式的教育可以養成記誦很廣博的活書櫥,可以養成學舌很巧妙的人形鸚鵡,可以養成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靠教讀為生的儒學生員,可是不能養成善於運用國文這一種工具來應付行政管理的普通公民。

事實上,學生獲得學習的主動權,離不開教師的積極引導和自身的主動學習。而由正確引導所培養的主動學習的方法和習慣,則是有使學生終身受益的。那麼,該怎樣理解教師的正確引導呢?下面一個方面不容忽視:首先是瞭解學生。看菜吃飯,量體裁衣這樣的道理盡人皆知,而教書怎麼能不看物件呢!一個學生由國小而中學乃大學,他們的生理及心理特點是有很大區別的。這種區別就決定了執教者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依據學生的能力變遷情況因材施教。

其次,教師還必須優化教法,注重學法。教學並不是教師的單一行為,它是教與學的整合;那種只研究教法而不注意培養學法的教學是殘破不全的。我們不要把教法和學法人為地割裂開來。一般來說,教師採用什麼樣的教法,學生必然會習染相應的學法;教法不科學,在這種教法束縛下學生的學法就不可能科學。

因此,我們就就儘可能地使教學貼近學生的實際,真正使學生從接受啟蒙開始,漸次獲得知識而最終成為對社會有用的建設者;教師引導還應注意的一個重要方面,那就是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的影響。除環境的影響外,諸如建立學必有成的信心,培養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調動學生的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以及加強教學中情感的交流等,都有個如何引導的問題。引導得當,定然能夠使學生在一種優美、健康、蓬勃、向上的環境中愉快地學習,努力攻克學習中遇到的障礙,自覺在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5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這種教學的理念與傳統的教學觀有較大的不同,因此教學評價也發生了轉變。如何通過教學評價的改進,促使教師更好地理解和貫徹新課程,從而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就成為新課程實施之後一項緊迫而重要的任務。本文就這方面的認識和實踐闡述如下。

1、課堂教學評價儘量採用質性研討,減少主觀的定量評價。新課程標準推出時間不久,各級部門對新課程教學的目標、內容、方法研究不多,時間不長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研討。因此對新課程的課堂教學宜用“是什麼”的態度去研究,暫時不宜用“怎麼樣”的態度去評價。我們在日常的課堂教學儘量不採用量表來對教師的課堂進行打分,而採用質性研討的方式,與執教者進行教學的研究商議,鼓勵教師大膽改進教學,逐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採用先進電教手段和網路資源,運用同伴互助的形式,加大研討的深度。傳統的教研由於時空的限制,造成研討的時間不夠充分,觀點碰撞引發的思考不夠深入。而且面對面的交流,教師的意見難以充分表達,使教研的質量打了折扣。教師平常的教學是單兵作戰,同伴間缺乏相互的支援和借鑑,因此造成好的經驗無法及時得到推廣。根據現狀,我們藉助電教手段來改善。用數碼攝錄機把教師的典型課例錄下,執教者可以不斷反覆觀看,和同事研討,直觀重現的評課效果會更好。同時我們藉助網路資源,在網上開設專區,交流聽課的感受和對課堂教學的理解。網路跨時空的優勢,使教師們可以線上隨時隨地的發表意見,充分思考之後迴應意見,可以用書面語言較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讚賞,最新的教學心得和體會能與同伴分享,教學資源的及時共享成為了現實。

3、摒棄一些非本原性標準,建立科學化的測評體系。一段時間,一些老師把教學研討課看作是表演課,把新課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絕對、僵硬、機械地看成是學生在堂上自由學習,看成必須有若干時間的小組討論,必須有多媒體電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因此在一些課堂上,課室變成了“自由市場”,學生動輒七嘴八舌地圍在一起嚷嚷;教師的教學被學生牽著鼻子走,老師一味鼓勵,不敢指出學生的錯誤;用軟體演示代替教師講授,這樣的教學遠遠偏離了新課程所提倡的狀態。為此我們提出教學評價應該摒除一些非本原性的標準,如過多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小組交流等等,用課堂教學的本原性標準建立一套能使教師易於理解和操作的策略,真正促進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和新課標的施行。這套評價標準就是要讓課堂呈現動態生成的狀態,做到真正以生為本。

(1)指導自學,形成習慣。學生自學,既是主動學習的表現,也是主動學習的開始。教師要重視指導學生的自學,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養成自學的習慣。像“這篇課文有點難,看誰能自己讀懂,說出文章的內容。”、“看誰能在讀書中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和看法”、“這課的內容很有趣,課前可以查查有關的一些資料,上課時向同學們介紹。”等學習建議的提出激發起學生自學的興趣和慾望。教會學生利用字典、課文插圖、課外書、網路等工具和手段,用自學本記錄自己的收穫、疑問和感受,嘗試解決課後的一些問題和習題。學生通過自學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或獨特的感受,教師要像批改作業一樣閱讀,及時的予以表揚、鼓勵,總結並推廣這些好的學習方法。

(2)反饋學情,靈活調整。新課程的課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調整教學設計,這樣才能使教學更好地適應學生,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好的幫助。動態生成的課堂需要在課上先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自學中你有什麼問題?”“通過你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等問題了解學生的學習準備,根據學生所反應出來的情況,調整教學的重難點,而不要把教案看成是“雷打不動”的計劃,無視學生的基礎而仍然“照本宣科”。這樣的教學真正讓學生體會到自學的價值並感受成功,這樣的環節既鍛鍊了學生的自學自悟的能力,又節省了教師新授的時間,一舉兩得。

(3)總體把握,放手探究。學生課前自學的情況我們無法預知,學生在自學時提出來的問題也難以一一在堂上解答,學生的個性化感悟和見解也不可能全部彙報。這就需要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總體把握,抓準訓練點,對教學重點和學生學習的困難之處要肯花時間,放手讓學生探究,而對一些可以由學生自己解決或屬於個別學生的問題就可放手。不然,勢必造成要不就是時間不夠,無法完成教學任務,要不就是探究、討論流於形式,匆匆走過場,失去應有的價值。這裡要注意放手不是“自流”,無論是學生個體或小組的自主探究都應在教師精心設計下進行,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應時刻關注,給予必要的指引,充分發揮好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使學生的自主探究真正富有成效。

(4)創設情境,強化綜合。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就得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除了學生本身的學習興趣之外,教師在課堂上創設學習的良好情境也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裡的情境可能是語文教學的感情氛圍,可能是數學教學的問題情境,也可能是科學課的動手實驗環節。教師還可利用競賽、表演、遊戲等形式,讓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活動中。此外,設計情景性強的作業,讓學生覺得想寫、願做,並與他們的生活實踐結合,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注重課後延伸,這必然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這種教學上的策略,有助於教師理解和操作,也有助於評價者根據策略來與執教者研討,緊扣“自主、合作、探究”這條主線,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會使課堂教學中一些非本原性標準的干擾降低,突出新課程的三維目標。

4、要對教師個人教學能力的發展做出指導。

對教師不但要分析當前教學的優劣,指出教學中的優點,提出改進的意見。同時,也要分析教師的個性、氣質、優勢特長、發展的潛力,應該尊重教師的個性,針對不同教師的特點,給予個別化的指導。要幫助教師運用新經驗、新理論歸納、提升課堂教學行為,剖析課堂教學問題,引導教師完善、固化符合新理念的教學行為,改造不太符合教學新發展的教學行為,丟棄不符合教學規律的種種做法。同時對執教者的教學能力發展提出建議,幫助教師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這才真正為教師的發展服務,把教師教學的現實和未來發展的可能有機結合,從而促使教師自覺規劃自己的專業化發展。

教師教學能力的指導可以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首先是教師對教材的分析解讀能力。只有秉承一定的教育理念,才能對教材進行個性化分析與解讀,課堂教學才能呈現人文光彩,體現執教者的風格。如對《統計》一課,有位老師在課堂上,讓同學們統計全班同學以及聽課老師的生日、愛好、穿著、個人愛好、屬相等,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統計的價值,同時也很好地掌握了統計的基本方法,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就是教師對教材的獨特解讀。

其次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調控能力。它包括了課堂中有效問題的設計、課堂動態生成的把握、學生知識面拓展和學生思維發展的引導等,要引導教師不斷提高在動態生成課堂中的組織調控能力,就要培養教師的學生意識,時刻關注學生的學情,不斷積累教學機智。比如一位老師在教學長方體的長、寬、高時,讓孩子們分組量一量身邊的一些長方體的“長、寬、高”。當有一個小組異想天開說:“我們組打算量教室的長寬高。”教師不但沒有制止,還鼓勵他們說:“那就請用你們的方法試試吧。”這個組的學生用步估測出了長和寬,用教室牆角的長雞毛撣,舉起做上記號的方式量出了教室的高。教師能根據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狀況,動態生成出符合學習實際的新教案,孩子們由此綻放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創造熱情與生命智慧,教師的組織駕馭能力在此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再次是教學之後的反思總結能力。教師在教學之後,善於反思自己教學的得失,發現教學的存在問題,並積累教學案例,總結規律,提升教學理論和實踐水平。像我校的一位語文教師,學生考試中反應出想象能力較差,她沒有責怪學生,而是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發覺平常教學對此忽略了。在下個學年的教學中,她在語文教學中加強了續寫、擴寫等的想象思維訓練,使學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提高。

最後是教師的課程開發能力。新課程要求教師能有機地整合各類教學資源,能開發和設計輔助的教學材料,大膽進行教材的開掘。這也需要學校予以指導和鼓勵。比如,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的整合,校本課程的開發,社會教育資源的運用等都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教師只有不斷根據課程開發出適應學生髮展的教學資源,教學能力才真正得到發展。

課堂教學評價的改進,使課堂教學評價成為評課者與執教者平等交流的平臺,對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以我校為例,過去我們的全校教研課,是由專家評課,其餘教師沒有發言的機會。現在評課時執教者、專家與其他教師平等對話,有時甚至意見相左,大家各自發表看法。還有老師會把雙方的發言觀點進行比較,結合自己的教學談對新課程的思考。這樣的教學評價多元化了,教師們對課堂教學的研究和思考走向深層次。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6

高一的物理學習是中學物理學習的轉折點。在我高一教學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雖然學習很用功,但其學習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各次測驗考試的成績低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大受打擊。在對學生進行交流、訪談和教育調查時,很多學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學就會,一用就錯,一放就忘。許多物理教師也認為這種情況在高一新生中相當普遍。這說明學生對所學知識瞭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研究高一新生物理學習特點,以及針對物理學習上的困難提出相應的對策,不僅對高一新生渡過這一轉折點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對整個中學物理教育也有一定的啟發和促進作用。

一、高一新生學習物理的通病

1、答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①審題和分析能力差:審題不細緻,不準確,不全面,不按要求答;不會通過分析題目資訊抓出問題的關鍵。②理解能力差:對概念的理解膚淺,答題時憑著感覺答。③綜合實驗能力差:尤其是實驗設計能力有待提高。④數理結合意識差:不會用數學知識處理物理問題;簡單運算失誤太多。⑤表達能力差:作圖不嚴格,計算題解法不規範,邏輯性差。

2、作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①審題不夠仔細,粗心大意;②公式不明,亂代資料;③表達不清,思維邏輯性差,解題無計劃,書寫太混亂;④運算能力差,資料不準確,單位混亂。

二、成因分析

1、與學科特點有關:

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比較的抽象。並且要真正地弄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感性認識和生活積累。然而,高一新生在這一方面相當地欠缺。

2、與初高中知識的銜接也有關:

高一新生還未形成較好的物理思維方法和解題技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數學符號與物理專用符號的區別;圖象結合物理情境的想象與思考能力的培養;解題時畫受力分析圖和運動情況圖的習慣和規範還未養成;單位、有效數字、方向以及解題格式的規範化始終要引起重視。

3、與新生的適應能力有關:

從國中到高中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我們注意到高一新生面對著新的教育環境、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不少學生感覺很不適應,心理波動很大,存在著明顯的“過渡期”。高一新生為什麼會出現上述不適應的現象呢?我認為這種不適應可能與下列幾種因素有關。

首先是他們進了高中後受教育的環境發生了變化。高一新生大都來自不同的國中,面對嶄新而又陌生的學習環境,面對新的集體,需要有一個逐步熟悉和適應的過程。

其次是高中的課程及教學方法與國中大不相同。高中階段的課程明顯增多,主課有9門,副課有5門,不但課程增多,而且內容增多,難度加大,教學進度快,知識原理抽象,各學科的知識都有很強的系統性和一定的深度。在教學方法上老師不可能像國中時那樣仔仔細細地講,手把手地教。

另外,由於高中階段要求學生要改變國中時的學習方法,同時還要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記憶能力和自學能力,要有良好的學習自覺性、主動性和計劃性,自覺做好預習和複習。

總之,高一新生物理學習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從外因來講,教材的梯度增大,對學生的要求上了一個臺階,教師的授課方式等都會對高一新生造成影響,但由於大多數的教師採取了相應的對策,降低了對新生的要求,因而,主觀方面,學生自身學習過程中存在的障礙,才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主要因素。

三、幾點建議和思考

1、解決辦法——————給高一新生的建議

物理是中學階段的重點科目之一,它經典而抽象、雖然來源於生活和實驗卻極難理解,因此許多同學望而怯步,那麼怎樣學好物理這門課呢?

①切實學懂每個知識點

懂的標準是每個概念和規律你能回答出它們“是什麼”“怎麼樣”“為什麼”等問題;對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識,要能說出它們的聯絡和本質區別;能用學過的概念和規律分析解決一些具體的物理問題。

為了學懂,同學們必須做到以下三點:認真閱讀課本;認真聽講;理論聯絡實際。課本知識是前人經驗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準確精練,不是隨便看一遍就可弄懂的,必須反覆閱讀和揣摩,通過課前的閱讀了解知識重、難和疑點?以便上課時有目的聽講,提高學習效率。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一般會比課本更具體更詳細。認真聽講,一方面能更好的掌握知識的來龍去脈,加深理解,另一方面,還要注意學習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維能力;此外,重視實驗,理論聯絡實際也是提高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

②物理,要掌握物理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

中學的物理規律並不多,但是物理現象和過程卻千變萬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規律是不夠的,還必須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如假設法,理想化法,等效替代法,隔離法與整體法,獨立作用原理以及迭加合成原理等等。掌握了科學的思維方法,才能提高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把複雜的問題分解為簡單問題的能力,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物理問題。

③及時複習鞏固所學知識

對課堂上剛學過的.新知識,課後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結論、應用等全過程進行回顧,並與大腦裡已有的相近的舊知識進行對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否則說明還沒有真正弄懂。這時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書學習。在弄懂已學知識的基礎上,要及時完成作業,有餘力的同學還可適量地做些課外練習,以檢驗掌握知識的準確程度,鞏固所學知識。

2、幾點思考

①把新的教學理念轉變為課堂教學行為

教師要努力轉變教學行為。教師不能只注重知識的傳授或只滿足於讓學生感到新奇或吸引學生的注意,更重要的是善於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要由注重結果到注重過程,由注重知識傳授到注重素質培養,不斷地探索、實驗、總結和完善提高。

②進一步加強基礎知識的落實和基本能力的培養

物理的入門、基本物理知識的落實依然是國中物理教學的主要任務。要在學生的熟練掌握上下功夫,不僅要抓住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本質,而且要從其產生的背景,建立的過程以及具體應用上展開教學與探索,使知識點完整、立體、豐富,使學生真正理解。也只有在這種全方位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素質的培養,能力的提高才有可能得以實現。

③重視物理知識的應用

近幾年的物理會考以及這十幾年的國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一直在引導中學物理教學要走一條“生活——理論——實踐”的路子,一直在引導學生要養成一種“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良好學習習慣。一方面,新知識的教學要多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起點,應貼近學生生活,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然後進行理性歸納。這樣的一個教學過程,實質上是一個很好地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形成的過程。另一方面,要鼓勵、引導學生把理論知識放到生產、生活實際中去檢驗、鞏固,應用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這必然有利於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④注重學生基本物理習慣的養成

學習物理的一些基本習慣必須要養成。從答題情況看,這裡需要強調三個方面:一是嚴格作圖。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規範作圖,然後嚴格要求學生,使學生也養成一個規範作圖的習慣,並且善於把一個物理問題準確地圖示出來。二是努力提高數學運算能力。從答卷情況看,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普遍不好,需要加強訓練。三是規範解題過程。要能完整地表達出自己的思維過程,表述、論證要有初步的層次性和邏輯性,至少應通順。

⑤繼續加強物理實驗教學,努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

其實近幾年,我們一直在加強物理實驗教學,出現的結果是:學生基本上能夠掌握規定實驗的有關知識,並且具有一定的實際操作能力。我們不能滿足於此,應該繼續完善實驗教學體系,努力改革傳統的"按部就班"式實驗授課方法。在實驗教學中,應注意設定實驗情景,提出實驗問題,讓學生親自參與實驗的設計,進行實驗操作,分析總結得出結論。那麼,實驗的思想意識就會形成,實驗的方法就會掌握,實驗的設計和操作等綜合能力就會真正得到提高。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敢於創新的探索精神。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7

光陰如夢,一年又一年,又到一學期結束該總結的時刻,所不同的是今年年末的總結多了一項,那便是團總支工作總結。__年9月28日我欣然受高一三位年級主任邀請來做高一團總支的工作,因為我想做點事情,本著為學生服務的想法、循著創造性開展工作的思考,開始了我團總支工作之旅。現將工作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__級高中學子所在年級是一個新組建的起始年級---高一年級,他們將褪去國中的色調,迅速成長,開始他們的高中生涯,而這一新開始將在168書寫,168理所當然應該給予他們最優質的教育。有人說的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也有人這樣說,萬事開頭難。面對這樣一個全新的年級,我只能本著良心、熱情、智慧去做好為學生服務的工作,因為我並沒有經驗可循,只能摸索。在__級高中第一個學期裡在年級領導的指導下,不僅配合學校開展本年級的讀書月、體育節、科技節、文化節等活動,而且還在高一年級開展了“四講”活動、及時的教育活動、學生會建設、年級常規工作總結及正常開展、書香寢室評比、板報評比等活動。年級團總支每週有計劃並實行網上宣傳與辦公,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高一年級學子平穩、健康地度過了第一學期的緊張而又美妙的時光。

二、成績收穫

我認為沒有什麼成績可言,如果非要說成績,那我只能說做了些實實在在的事情,羅列如下:

1.第一次會議。團工作我只在大學裡做過,多年不做早已不知道怎麼做,幸得年級主任指導,知道學生會應該由我來指導,而對我來說,一個人力量是有限的,因此我打算打造一個高效能的學生會團隊。第一次會議,我召開的各班團支書會議、學生會成員會,就轉團關係、理清學生會與團總支關係、理清團支書與班長關係、做人做事的要求、佈置科技創新工作、公佈團總支部落格郵箱及qq。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希望開好這個頭。

2.開展讀書月活動。我年級在9月28日晚進行了經典誦讀比賽,由於還不熟悉業務,主要是配合施輝主任來開展,學生會參與,也是在當晚施主任宣佈由我來負責團總支;9月29日下午組織學生參加校團委舉辦的愛心義賣活動;10月10晚組織學生進行經典再現比賽,學校安排首屆讀書月活動,我們不僅開展了活動,而且進行了及時報道,圓滿完成任務,學生從中也受益匪淺。

3.書香寢室評比活動。10月12日晚,在施主任、生活老師、團總支、學生會根據通知評比要求進行書香寢室的評比,共評出書香樓層2個(男生8#4層女生3#5層);書香寢室28個。

4.學校高中部第八屆田徑運動會維護工作。10月21-22日,為了培養、鍛鍊學生會幹部,我們採用了“任務式”管理、培養,將運動會的所有任務佈置給學生會,讓學生會成員全員參與,對參賽組織、紀律、衛生、安全等做了要求,學生會在具體要求和指導下,順利完成自我管理。很好地訓練學生會和班幹部的聯動管理能力。

與10月,我們還制定本年級的體育活動規劃。

5.協助開展值周活動-值週記錄、督查。從國慶節歸來,值周活動輪到高一年級,為正常、有效開展值周活動,派出學生會綜合實踐進行值週記錄和督查,為本年級規範開展值周活動作出了貢獻。

6.整理學生會常規工作整理。為了更好為學生服務,同時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特將學生常規開展的活動,進行整理、總結,形成檔案,明確要求、明確指導,學生會的工作由摸索到成熟。

7.深入“講節能、講衛生、講紀律、講條理”活動。為響應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建設節約型社會”重大戰略決策,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養成節能降耗的良好習慣,合肥市政府於10月20日啟動全市“節能月”活動,為養成“節能減排”的好習慣,結合我校高一年級實際,團總支、學生會已經向全體學生倡議開展“講節能、講衛生、講紀律、講條理”即四講活動。高一年級團總支從10月底開始謀劃,11月1日,我們印發了“四講”倡議書,11月2日上午利用大課間的時間團總支召集各班團支書開“四講”專題會,並具體闡述了“四講”活動的目的、意義和安排,併為一直進行到現在的“四講”活動做了總體部署,使活動得以順暢進行。

11月1日所在周次,各班陸續召開“四講”主題班會,由各班班長和團支書主持召開,各班均從宣讀“倡議書”開始,並結合本班實際,由學生自發講述在日常生活和學習如何做到“四講”,通過主題班會,學生更加明確本次活動的意義。班級長亮燈、不關電器的現象大為改觀,地面也更加整潔,物品擺放更加整齊,學生遵守紀律更加自覺。

為了進一步深入開展活動,我們於11月7日晚還組織各班學生進行“四講”簽名活動,並張貼在年級宣傳欄;為了活動開展能取得實效,11月10日晚我們組織教學樓高一17個班學生(巨集志班、普通班)到高一18班(國際班)現場學習活動。11月11日上午利用大課間時間對各班進行“四講”專項檢查,並對各班的實際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11月11日,我們還檢查、評比了各班以“節能,我們在行動”專題的板報出版活動,學生的板報務實有用,至此,我們“四講”活動已經深入人心。我們計劃在期會考試後的家長會上,散發我們的節能宣傳倡議。讓家長也參與其中,給學生營造良好習慣的形成環境。

至此,我們成功開展了“四講”活動,為高一良好學習、生活習慣形成創設教育環境,直至今天我們仍然在開展四講活動,以期真正取得實效。

8.團總支工作計劃開始實施。為了使團總支工作有序正常開展,高一年級團總支從9月28日開始使用部落格宣傳和辦公,11月1日開始每週計劃,使得高一年級團總支高效開展。

9.整理宣傳板並用其進行宣傳。由於高一年級所處的教學樓層原為國中,因此使用的宣傳板都為過去使用的,未有整理,經由後勤部門整理,學生會同學設計方案、領導綜合,重新佈局了年級宣傳板,在日常事務宣傳中發揮了比較大的作用。

10.科技節活動。在前期已經佈置的基礎上,高一年級團總支在年級的領導下較為順利地完成了,在校內獲獎專案最多,報送到市科協的專案最多,與此同時我們還成立了科技創新社團來長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可以預見不久一定會出成績。

11.電視詩歌朗誦比賽。高一年級團總支12月9日晚協助語文組開展了首屆電視詩歌朗誦比賽。

12.開展文化藝術節活動。高一年級認真參與學校開展的文化藝術節活動,團總支先後組織學生參加卡拉ok比賽、書法比賽、英語演講比賽、舞蹈比賽等,同時高一年級團總支帶領學生會在年級領導的支援和指導下在12月20-30日在不到十天的時間內成功高一年級__年元旦晚會。

13.總結整理階段。進入__年團總支工作進入整理、總結階段,正在打算編寫一個書冊,名為《光陰如夢》。

如果說收穫,只要認真去做了,總會有所得,處處留心皆學問。我相信我不成熟想法,在學校、年級的支援下,會更加務實可行,我的一些收穫如下:

1.工作有計劃,條理清晰,易於操作;2.網路無知辦公,節能減碳,也利於自我約束;3.生本主義,一心一意為學生做事情,事情沒有辦不好的。

三、缺點與存在的問題

1.為人耿直:我覺得關係處理還不夠好,雖然年級同事評講尚可,但本人不夠圓滑。

2.經驗不足:我做的很多工作,都是第一次,因此經驗很不足,比如元旦晚會我忘了組織評獎。

3.與校團委配合不夠:很多時候不知道校團委的活動安排,被動開展校團委安排的工作,校團委在qq群釋出資訊,我因為上班不太上qq,也未能及時接到。還有校團委佈置的任務,我也有拖拉現象;因為學生遞交的入團志願書不知道交到哪、交給誰,還和團委書記簡訊鬥過氣,希望新的一學期,能得到校團委的多多指導,以期將工作做的更好。

4.教學受影響:因為在團總支花時間多,所以教學受到一定影響,至10月以來,我在教學上寫的文章越來越少。

5.團總支沒有總體考慮,誠如校長所說,沒有及早謀劃,每週寫計劃,但我總體思路還是沒有的,比如這一學期團總支到底要開展哪些活動,要得到什麼樣的教育目的,我還沒有成熟的思考。

總之,問題多多,只能不斷改進,也懇請領導們多多點撥,如果事情做的不好,那都是我的錯,我相信,我找出自己的原因,定能不斷進步。

四、體會與展望

1.加強學習:團的工作,對我來說是陌生的,甚至我不知道團是做什麼用的,意義在哪裡,所以我要學習,提高思想覺悟,更好為學生服務,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加強計劃:對一學期開展的工作進行系統深入思考,在此基礎上,深入細緻開展團總支工作,為學生謀福祉。

3.把握教育機會:在新的一年,一如既往,把握教育機會,從團總支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實實在在教育。

4.其他。繼續加強無紙化辦公;加強學生會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學生自主管理;加強對本年級社團的有效、合理指導與引導,讓學生在社團中更好獲得收穫。

彙報到這裡,還請領導批評指正,不勝感激!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8

通過上學期的工作與學習,本人深深體會到新時代的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要用全新的思想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工作。觀念是行動的靈魂,人的觀念決定人的行為,教育觀念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率的作用。在傳統的教學思想、教育理念中走過來的教師,若不更新觀念、轉變思想是很難適應新課程的。所以,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教育觀念不改變,教學改革無從談起。只有教育觀念的轉變才會真正煥發出教育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傳統的語文教學注重知識的傳授,長期以來,學生的學習方法機械,呆板,靠死記硬背完成作業。學生的個性受到壓抑,整個教學過程都在教師的嚴格控制之下,學生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猶如林黛玉進賈府,不敢多說一句,不敢多行一步。在這種觀念下培養的學生,其個性的張揚,人格的健全,素養的提高,將是一句空話。更談不上人才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民族的振興。因此,新課程要求教師樹立新的教學觀念。

語文教學不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是“教師-學生-教材”對話的過程。新課標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傳統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基本特徵是:自主性學習,也就是學生積極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主動學習,不讓老師牽著鼻子走,能自己閱讀的教材一定自己去讀,能自己動手做的實驗就要親手去做,能自己說的一定想法自己說……;合作性學習,即通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間的討論、互助等形式的互動合作學習,互相取長補短,共同發展進步;探究性學習,就是在教師組織、指導和引導下,學生從自身發現問題出發,從好奇心及興趣出發,通過實驗、實踐,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驗證原理或嘗試相關知識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為學習方式的轉變將會牽引出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轉變。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因此得到真正的張揚、發展和提升。學生不僅成為學習和教育的主人,而且還成為生活的主人,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所以,必須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要變“灌輸”為“對話”,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利。

1、創設一個寬鬆、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消除心理障礙。教師要把微笑帶進課堂,把希望留給學生,把尊重、理解和寬容留給學生,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

2、精心設計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教師從備課到上課應該關注的是學生會有那些問題,喜歡那種教學方法,對那些問題更感興趣,不同需求的學生應怎樣對待等等,樹立以學定教的思想。

3、教學過程是一個極具變化、發展的動態過程,教師必須提高課堂應變能力,時刻關注並及時捕捉課堂上師生互動中產生的有探究價值的新資訊,新問題,重新調整教學結構,重組資訊傳遞方式,使之產生的新的思維碰撞與思想交鋒,從而給學生以充分的探究機會。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獲得一種積極的學習體驗,給學生感受自然、社會過程的機會,在探究過程中產生對知識對智慧的愛。

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旨在引導學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所以:

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充足的自主活動時間。如:在講授每部分知識前有意識增加自讀、自思、自圈、自寫、自查等環節,讓學生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自我感悟,自求所得,這樣就為教師、小組討論做好充分準備。

2、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在教學過程中,允許學生根據需要或獨立學習,或小組合作,或自找學習夥伴,讀、畫、議、寫、演學生自主採用。

3、在合作學習中,先讓學生帶著問題,給學生充分獨立思考的時間。然後到小組中合作交流,彼此溝通,展示個性思維方法,在交流互動中反思,豐富充實自己的見解,達成共識。再到全班交流,再次達到共識,最終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的積極性。同時也使學生學會傾聽,學會稱讚,學會欣賞,學會補充,學會評價,學會思考,學會探究,學會提問,學會求同,學會學習,同時也學會做人。

自主性學習方式的型別主要有超前式學習、遷移式學習、實驗室式學習;合作性學習方式的型別主要有小組式學習、交往式學習、討論式學習;探究性學習方式的型別主要有問題式學習、發現式學習、體驗式學習。其實,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這些學習方式並不是截然分離的,而是相互交叉和貫通的。

21世紀是合作的世紀,以前那種孤立、封閉的教學方式顯然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展和新課標的要求。因此,營造一種開放的、雙向互動的、可持續發展的、動態的教學情境,建立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已成為新時期中學語文教學的必然選擇。

作為教師更應該具有終身學習的觀念。當今社會、科技飛速發展,只有不斷學習,方能與時俱進,以全新的眼光觀察和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時代對教師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教師要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多元化,多學科的知識都要涉及,無論是哪方面的知識都要懂一點方能勝任新時期的教學。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9

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即什麼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還是無效?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

鑑於此,在新課程背景下實施有效教學,教師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

1.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理念是靈魂。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學行為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對於教師來說,具有明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應該是基本的素質要求。先進的教學理念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前提。

2.豐富個人知識儲備。豐富個人知識儲備是實施有效教學的保證。課堂上,如果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廣度,那麼教學就會膚淺,學生學習就無法深入。可見,作為新課程直接實施者的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和探索,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內涵。知識的厚度增加了,課堂就能深入淺出,左右逢源。

3.做一個有反思力的教師。葉瀾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教師應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實現專業成長。

其次,要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可以從課前的準備、課堂的組織、課後的練習等幾個環節來提高實效性,這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必然途徑。

(一)課前的有效準備

大凡成功的課必定是充分準備的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有效的備課必須體現出:

目標的有效:清晰、簡明。目標是方向,方向正確才能保證有的放矢,教學目標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學任務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完成。備課時制定明確、具體、科學的教學目標,圍繞目標確立重點,優化教法,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內容的有效:適量、適度。一節課教師講多少內容,並沒有明確的規定,講多了學生嚼不爛,講少了學生又不夠吃。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學原則,科學地安排與搭配教材內容,合理地組織各部分的練習,不能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圖便。

教法的有效:靈活、恰當。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會不同,教必須致力於導,服務於學。優化教學方法要從實際的教學內容、教材特點、學生情況出發,揚長避短選用教法。教法貼切,教學方有效。

(二)課堂的有效組織 這一環節,教師要做到:

語言組織準確、簡練。縱觀那些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課,無一例外都是教師的喋喋不休、囉裡囉嗦擠佔了學生的學習時間。一個教師,課堂上一定要組織教學語言,增強語言表達的科學性、針對性、準確性,做到清晰精煉、重點突出、邏輯性強。

時間組織恰到好處。教學各部分的時間分配,教者在備課時應預計,講課時要調控。但有時候,因為課堂上不變的因素較多,也許不是重點內容的教學卻佔用了一些時間,這時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課的角度來安排時間。不言而喻,課堂教學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任務越好,浪費的時間越少,課的密度越大,教學質量就越高。

教學組織面向全體學生。一位好的教師應該得到全體學生的尊敬與愛戴,一位好的教師應該使所有學生都受益。在課堂教學中,各環節的安排要儘可能以全體學生的參與為基礎,以個別提問、小組交流、課堂檢測等多種形式來了解大多數學生學習的情況。

(三)課後的有效練習

課後練習不在多,貴在精。現在有的教師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大搞題海戰,使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反覆的抄寫上,思維與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練習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學情,因課設計練習,讓學生在訓練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有效教學給當代的教育注入了活力。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關注學生,力求課堂實現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