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創新教育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 閱讀(2.33W)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創新教育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創新教育心得體會

創新教育心得體會1

創新意識是創造的前提和基礎,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傾向。而課堂教學是實踐素質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實踐創新教育的陣地。課堂教學環境的愉悅和諧程度是啟迪思維、開發智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前提和關鍵。那麼如何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建立愉悅和諧的課堂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我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營造創新環境為學生創造創新的機會。

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師生之間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平等相待,給學生自由發言的機會。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看法,提倡質疑。對學生的創意要充分肯定,特別要大力讚揚那些具有獨創性的見解。教師要明白:創新能力人人皆有,決不是優等生的專利,創造諸多條件的目的只有一個:創設學生敢想、敢說、敢爭論的課堂。

二、啟發學生積極思想,激發學生創新靈感。

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獨立思考,放手大膽地讓學生嘗試探求新知。學生自己能發現的知識,教師決不暗示,學生自己能通過自學課本掌握的,教師決不代替講解。讓學生在獨立思考中學會,促進其思維的發展。

如在教學“圓的周長”中測量圓的周長時,我先問學生:“在學習正方形、長方形時,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們的周長,而圓的周長是一條封閉曲線,怎樣測出它的周長呢?你們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條去測量實驗桌上的幾個圓的周長,有幾種測法?”請大家實驗一下。頃刻課堂上人人動手參與,我用這種方法,你用那種方法,氣氛十分活躍。而後,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實驗結果。我在肯定學生的思維方法後,因勢利導,說明用繩測、滾動的辦法測量圓的周長都是有一定的侷限性,我們能不能找出一條求圓的周長的普遍規律呢?接著利用媒體顯示:兩個大小不同的圓,在同一點旋轉一週後留下的痕跡。“你們看到的圓的周長的長短與誰有關係?有什麼關係?”大家再實驗,直到得出:圓的周長是直徑的л倍。這樣,通過操作、討論、觀察、思考,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索問題,既掌握了知識,又發展了思維。

三、喚起創新意識讓學生跳起來摘果子。

創新意識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取向。只有在強烈的創新意識引導下,學生才會產生強烈的創新動機,樹立創新目標,充分發揮創新潛力,聰明才智才能釋放創新激情。

1巧妙設問,激發思考。教學環境上巧妙設疑,構築懸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遇到學生髮散思維,讓學生成為探索者,通過質疑-揭疑-釋疑,在探索和研究中增長智慧和才幹,體驗成功的歡樂,發展創新能力。教師可以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多角度的思考。多問學生“還有什麼辦法?”“想想看,試試看”。教師巧妙的設問可以撥動其探新知識的心絃,產生疑而不能解又欲解之,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之目的。

2培養學生養成質疑的好習慣。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有了問題思維才有方向,有了問題思維才有動力。要鼓勵學生敢於提出問題,以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和豐富的想象能力。

四、教師適當引導努力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多角度思考和逆向思考這兩種思考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有“一題多解”的例子,比如:三年級的《乘法的認識》,計算方陣的總人數,可以用分解式或者綜合式子。教師這個時候一定要給足學生觀察和計算的時間,讓他們體會“有些問題是可以從不同角度來解決的”,訓練多角度思考的能力。又如《十幾減9》中,出示11-2=?可以讓學生說方法,方法越多越好,有的說:將2分成和1,11-1=10,10-1=9,有的說將11分成10和1,10-2=8,8+1=9,學生的思維被開啟,問題也就解決了。

五、改進教學方法,增強創新能力。

1滲透學習方法,豐富創新內容。

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中感受到交集的含義,教學時,我從森林運動會上各種動物報名參加籃球賽和足球賽的情況引入,結合學生出示了一張排列無序的表格,問:參加比賽的動物有多少種?學生答案不一,分別是17種、15種、14種,由此激發學生要重新整理表格的要求。這樣的設計激發了學生認知上的衝突,使學生產生主動參與解決問題的願望,在合理引導下,師生共同努力最終實現了教學目標。

2加強實踐活動,增強創新能力。

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通過實驗、動手操作、嘗試錯誤和成功等活動,讓學生接觸貼近其生活的事例,使學生體會到所學內容與自己身邊接觸到的問題息息相關。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掌握觀察、操作、猜測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發現意識。

創新教育心得體會2

去年年底開始,創業熱在大陸開始迅速升溫,大學生作為國家期待的創業主體,其受到的關注與關照尤其明顯,這種情況,也就將擔任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推到了勢在必行的境地。

通過本次學習,我體會到以下幾點:

首先,對從事創業教育的我們而言,危機與挑戰並存。一般高校的創業教育幾乎一片空白,但通過此次培訓,使得我們對重點高校進行創業教育的模式有了全面的瞭解,掌握了一定的主動性。

二是學習創業知識,要全身投入到學習當中去,學習創業需要的條件,學習相關政策及法律等知識避免在創業過程中走彎路,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為創業夢想插上有力的翅膀。

三是學習創業的技巧和本領。通過學習和交流,準確把握社會發展的潮流和方向,運用技巧和本領,在越來越細的社會分工和日新月異的行業中追求最合適自己的創業道路。

四是我們要做好創業教育這件事情,應該具備網際網路思維的意識,即關注使用者(大學生),吸引粉絲(大學生、企業方面、政府等各方面人士),眾籌思維(可以是課程、更可以是創業專案),無邊界的聯絡(不必受地域的限制,通過虛擬團隊,為創業團隊提供機會),社會化傳播。

在這次培訓當中我被老師的耐心細緻的敬業精神和學員的認真積極的學習態度所深深感動。教師根據每位學員的不同特點手把手的指導每一位學員學做創業的計劃書,通俗易懂的講解每一個理念和問題。學員們有的為了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當中,甚至暫時放棄了那一攤子百廢待興的工作,因為大家不想辜負培訓老師的每一滴汗水,想讓自己在學習的艱辛中收穫喜悅。通過培訓,大家掌握了系統的創業知識體系,清醒地看到自己所從事行業的市場形勢及創業環境,學會去如何組織、計劃、實施和做大做強等,更難得的學會了結合自身實際確定決策思維模式,創業綜合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

創新教育心得體會3

20xx年11月20—21日,我在線上參加了第六屆“STEM+創新教育學術交流研討會”,兩天的學習裡,認真聽取了華南師範大學柯清超教授、北京師範大學餘勝泉教授、白明教授和董豔教授等專家的報告,加深了對STEM教育理念的認識,對於STEM理念下課程的開發和創新實踐成果的提煉等有了一定的學習效果。

柯清超教授分享的“STEM課程與專案式學習”的專題報告從STEM教學的國內外實踐、專案學習對STEM的支撐、STEM專案的設計與實施三個方面展開,通過對國內外典型STEM課程案例的介紹,為我們釐清了分科教學與STEM教學、STEM與創客教育及專案式學習的區別。還有另外幾位教授的分享以及課例專場也是乾貨滿滿。

在開展STEM探究性學習使利用科學展板將研究結果條理化。白明教授的《面向機器人主題的STEM課程設計》講座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搭建科學展板,左邊闡述探究的目的、問題、假設和變數,中間展示研究的程序和材料等圖片資料,右邊展示資料結果、結論、討論過程和參考書目,整個展板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思路清晰。

通過本次的學習,讓我知道了STEM教育是通過對學科素養的綜合使用,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培養綜合性的人才。課例專場讓我學習到了實際案例,找到實操的指引。

創新教育心得體會4

今天,我非常有幸通過學校組織的線上學習,聽取了五位校長有關創新素養的理念與實踐,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

他們報告的主題分別是:中學生創新素養的培養在學科、課程與教學中的實踐;銀川市十八中學創新素養教育實施路徑探索;創新素養教育理念下的“生長課程”建設;以雙師雙線通識素養課程對接“5+2”課後延時服務;探析新時代中學教師專業發展中創新素養的有效路徑。通過認真聆聽與思考,其中銀川市第二十一國小楊寶元校長和興慶二小集團黃莉書記的報告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觸頗深。

兩位校長分別分享了各自學校的一些創新和實踐相結合的做法,帶給我們一個便捷的,靈活自由的平臺,講座、課堂實錄、網路交流、互動、思考問題、等等,新穎、豐富的形式,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學科理念、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活動視窗。楊校長學校的具體做法:

1.立足校本,做好頂層設計;

2.立足課程,厚植培育沃土;

3.立足教學,促進素養生成。

課程資料是那樣的豐富多采,又實在實用。同時也讓我有所思考,作為身處出一線的一名國小英語教師要搞好素質教育,除在教學思想觀念上有一個大的轉變外,在自身的文化素養和業務素質上也要隨之不斷更新。提高對國小英語教學目標的認識教師對素質教育提高思想認識,結合國小數學教學的培養目標、英語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對學生滲透思想品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身體心理及良好的行為習慣等方面的教育,使自己對素質教育進國小英語課堂有正確認識,並付諸己的課堂教學中。

創新教育心得體會5

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和諧發展,使學生整體素質的綜合提高;培養學生創造性的增長率是當代教育的主要目的。

我國的傳統教育,尤其是以“應試教育”為特徵的傳統的基礎教育,不僅沒有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反而壓抑了學生的創造性。我國學生聰明、勤奮、有禮貌、基本只是紮實,但是在動手能力、自主性、創造性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我們缺乏創造性型人才,實際上是與我國的教育體制、教育模式的不良密切有關。

在國小試試創造性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程。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創造性的培養和提高,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尤其是在教師有計劃、有目的、有系統的教育下,在學生積極的活動下形成、發展的。創新教育不僅需要改革舊的課程、教材、教法、教學手段、評價方法,更需要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

教師樹立創造教育的思想,明確創造性教育的目的,掌握並在教學中運用創造性的原則是成功實施創造性教育的前提。

1、將課堂單向灌輸變為師生共同參與,一起學習。

2、變以教為重心為以學為中心。

3、變以知識傳授為主要目的為以發展能力為主要教學目的。

4、變嚴肅紀律,遵守常規的課堂氣氛為生動活潑、主動探索的課堂氣氛。

5、更新教學手段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6、發展學生個性,因材施教。在課堂教學中公平對待每個學生,不斷挖掘學生在學習中的內在潛力,不斷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創新教育心得體會6

對班主任來說,班級管理是頭等任務,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必須注意方式方法。筆者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出班級管理中的幾條几何原則。

一、“正方形”原則

幾何學中的正方形,是指一組鄰邊相等且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方方正正”這個詞包含公正無私的涵義。班級管理中的“正方形”原則,簡單說就是依法治班,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社會管理需要“法制化”,班級管理也需要“制度化”。班主任的首要任務是制定合情合理的班級制度。但是有了可依靠的制度還不夠,班主任還必須遵循“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處理問題時不偏不倚,完全依法治班,才能真正發揮制度的作用。這就好比正方形,一旦一個角度有偏移,或者一條線出現一絲一毫的傾斜,就不再成為正方形。班級管理也一樣,班主任必須一碗水端平,嚴格按制度辦事,才能真正發揮班級制度作用,避免其淪為一紙空文。

所以,班級管理中的正方形原則,便是以制度為管理依據,依制度行事,不變形、不扭曲,如此才能達到建設良好班集體的目的。

二、“圓形”原則

幾何學中的“圓”,是指平面上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所有點組成的圖形。“圓”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常常與稜角分明的“方”相對,因而常常被賦予柔性、講究技巧、避免損害性摩擦等文化意義。而班級管理中的“圓形”原則正是借用了這層文化意義,即班主任在處理問題時,要在遵循班級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儘量採取柔和的、富有技巧的方式方法,將可能出現的傷害或對班級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圓形”原則提醒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必須剛柔相濟。刀再鋒利,如果一碰就斷,也就毫無作用。如,當學生逆反情緒嚴重時,必須先進行心理疏導,助其釋放不良情緒之後再進行思想教育,或者先讓其冷靜下來,再委婉地進行點撥。如果一味地硬碰硬,必然費力不討好。達不到效果不說,嚴重時還會兩敗俱傷。教育本身是一種喚醒、一種激勵,也是一種約束和規範。青春期的學生逆反心理強,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這些見解或主張也許並不成熟甚至是錯誤的,但班主任卻不能因此而全盤否定。如果強行採取高壓政策,往往會事與願違,甚至加大教育工作的難度,而“以柔克剛”卻往往能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三、“立體”原則

幾何學中的“立體”是一個與“平面”相對的概念,其特徵是通過視覺可見物體或圖形有多個層次。班級管理中的“立體”原則,是指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班級是立體的、多維的,我們面對的學生也是一個個立體的人,有著各自不同的個性特徵,情感豐富而複雜。正因為如此,我們的教育也應該以立體的方式進行。

班級如同社會,什麼樣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其複雜性對班主任的管理策略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面對層次不同的學生、性質不同的問題,班主任必須採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去處理,一定要避免平面化的“一刀切”。

我們常常把教育分為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其實這五個方面本身就是一個立體的不同側面,分割開來各自為戰,必將破壞教育的完整性,也達不到我們想要的教育效果;只有全方位、多層次地將各種教育因素融合滲透進日常教育的點點滴滴中,才能塑造立體的、完善的個體。

綜上所述,班級管理中的幾何原則,簡單說就是在依法治班時要“方”,在處理具體個案、解決棘手問題時要“圓”,在實施教育、制定教育計劃、策劃教育活動時要“立體”。

創新教育心得體會7

20xx年5月,我通過線上學習的方式,參加了《創新素養》系列課程培訓學習活動,通過學習,我深深地感受到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所肩負的神聖而偉大的責任。

通過“創新素養”培訓,使我對創新素養的內涵、意義和重要性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創新素養”是有著新思維、新能力對過去舊事物所產生出的一種改造升級的修習涵養的過程。也可以理解為是對未來社會青年提出的一種新的、更高的要求。創新是一個民族、國家不斷前進的動力源泉。

縱觀中國歷史,教育始終起著先導作用。從孔孟朱程直到近代陶行知等一大批教育大家,對提高中國人口的素質都作出了巨大貢獻,中華文化也一次又一次登上過世界文化之巔。中國的傳統教育,既強調“傳道授業解惑”的傳承,也重視“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個體差異。可惜的是,在“創造力”的培養上不夠重視,官本位思想佔據著統治地位,將“祖制不可變,祖訓不可違”奉為教條,閉關自守,夜郎自大,造成了近幾百年來我國處於落後捱打的局面。好在現在覺醒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走上了一條正確的道路。我們又趕上來了,再過幾十年,我們又望再登世界的頂峰。

從“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到現在的“核心素養的培養”,我們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斷的創新發展,並且始終走在經濟發展的前頭。當今的世界都很重視教育,提出了“21世紀素養”之說,其內容有三大類:學習與創新素養、數字化素養、職業和生活技能等。

作為一名國小教師,我深知創新素養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現代教育的核心內容則是使受教育者學會做人,學會思考,學會創新。要更新教育理念,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讓他們的知識面和能力在一條水平線上,做好國小創新能力培養的工作。創造性思維就是主動地、獨創地發現新事物,提出新見解,解決新問題的一種思維形式,也是發展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的基石。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首先要引導學生學好基礎知識,豐富的知識是發展學生一切能力的載體,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依據。知識越豐富,則思路越廣闊。其次要鼓勵學生髮現問題,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敢於提出不同見解,敢於質疑,因為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另外還要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善於思考的習慣,培養學生概括、判斷和推理的邏輯思維能力等。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多給學生一些實踐操作的機會,多一些成功的體會,驅使學生向無數次的成功前進。真正將創新素質的培養落實到實踐中。

創新教育心得體會8

班會目的:為了提高同學們的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同學們的創新創業素質和能力;同時為了加強班級同學的友誼,增進班級同學在創新創業方面的合作,提高同學們之間的團隊合作意識與班級凝聚力,特此舉辦此次“創新創業教育”主題班會。班會流程:

1、班會開始後,首先由主持人向全班同學介紹了創新創業對在校大學生的重要性,引出本次班會的主題。

2、創業小故事,你我都懂的。主持人給我們講解了現實中創業成功的小故事,故事雖小,卻蘊含著重大人生哲理,對我們今後的人生有著重大的意義。

3、由主持人為大家帶來國家關於創新創業教育的指示與注意事項。通過對國家政策的認識與瞭解,讓我們在校大學生知道了國家對創新創業的支援與鼓勵;國家對在校大學生自主創業實行的優惠政策,使得我們在校大學生在創業的時候能享受到更多的優惠,方便了我們大學生的實踐創業。

4、大家互相討論關於創新創業的心得,互相交流討論自己的創業夢想以及自己的未來的創業規劃。最終大家寫下自己的創業計劃。

5、欣賞視訊《馬雲對當代大學生創業的建議》:一,創業要找自己感興趣的去做二,要找容易做的事去做三,找最容易看到錢的去做。同時告誡大學生:不要感覺夢想很遠大,現實很渺小,這樣會很累。

6、主持人帶來班會總結。

班會心得:通過這次班會,我們瞭解了創新創業不在陌生,不在遙遠,就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體現。此次班會增強了同學們對自主創新創業的意識,對創新創業有了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並懂得如何才能讓創新創業走向成功。此次活動培養了同學們的團隊合作意識,一件事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而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要善於充分利用資源。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好合作關係,增強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大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創新教育心得體會9

10月18日,由中心領導帶隊,我和同事們一起赴教育分社參觀學習了一個下午,與教育分社創新團隊舉行了座談會。經過這次學習,我收穫良多,現總結如下。

一 創新的動力來自對事業的熱情

在與教育分社的同事座談時得知,儘管教育出版受政策等因素的影響較大,但他們對所從事的工作無不充滿信心。更重要的是,他們視工作為事業,把讀者和學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績。

何謂“事業”?古人說:“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簡單地說,就是做了自己喜歡的事情,卻又幫助了他人,這就是事業。為個人稻粱謀,斤斤計較個人利益得失,只能算我們謀個差事、職業而已,與“事業”相去甚遠。做事業,最重要的是要有使命感和責任心。使命感源於對事業的熱愛,源於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當仁不讓”的思想境界,源於內心堅守信念不畏艱險的奉獻精神。我們從事的職業首先是為讀者貢獻精神食糧,認認真真做好書,提供健康的、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產品是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外化和體現,也是對使命感最好的詮釋和踐行。有了這個使命感和責任心,我們在工作中才會有激情、有熱情、有動力,才會懷著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敬業精神,無怨無悔地去追求。

二 創新的核心是敢於突破常規

教育分社團隊在進行《藍色的家園》教材的編寫過程中,從策劃選題到提交樣張,僅僅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這顯然與我們平時按部就班的工作程式大不相同。而如果按照正常的工作程式,這個專案就拿不下來。在這樣的時刻,教育分社團隊大膽立項,突破常規,為我們探索並提出了一種新的、更加高效的工作方法。

創新首先意味著改變,所謂推陳出新、不落窠臼,無不訴說著一個“新”字。我們長時間在已有的機制下工作,已經適應了這種工作狀態和工作環境,在面臨改變時總有一些不自在,覺得還是不變的好,“以不變應萬變”。其實是安於現狀,被舊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模式束縛了手腳,不想更不願意探索新的工作方式。而教育分社創新團隊敢於突破常規,就是對新的工作模式和方法的探索。他們的創新不僅體現在制度性突破上,還體現在產品或服務方式的突破上。把專家請到現場,隨時修改文稿;彙集各家之長,讓自己的書鶴立雞群等等,無不是創新的體現。

三 創新的基礎是堅強的團隊精神

在一項需要團體協作才能完成的活動中,只有一個人有創新的想法而其他人不呼應、不貫徹的情況下,創新就只能夭折。一項創新,一項成果,很多時候已經不是一個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而是一個團隊精誠合作的結果。所以,創新離不開團隊,團隊的存在,團隊精神和意志的發力,為創新活動的完成提供了堅強的後盾。

教育分社團隊中,有入社五年多的編輯,也有去年才入社的新人。他們總能圍繞共同的目標,分工合作,有向心力、凝聚力,這樣才保證了專案組的高效率運轉。團隊並不是讓個人湮沒,也不要求團隊成員犧牲自我,相反,他們在團隊形成的合力下,才更好地揮灑個性,表現出了自己的特長,保證了大家共同完成任務目標。這一點,是我和同事們有目共睹的。團隊首先強調的是協同工作,命令和指示在其次,所以團隊的工作氣氛很重要,它直接影響團隊的工作效率。張性陽同志身為這個團隊的“隊長”,工作幹勁足,謙虛好學,不怕煩瑣,把最艱苦的工作留給自己,給了我和同事們以很大的啟發。我們中心經常會組成不同的專案小組,我也經常被委派擔任這些小組的負責人和協調人,從教育分社團隊中獲取的這些寶貴的經驗,必然會有利於我在日後順利地開展工作。

除此之外,我還關注到,創新還要注重細節的完善和流程的順暢。教育分社團隊的取得的成績和順暢的流程是分不開的。策劃思想下達—分工採集類似選題的資訊—集中討論並確立基本框架—撰寫樣張—提交選題等等,這一系列的工作環環相扣,在任務重、時間緊的情況下,更加節約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教育分社總編輯李忠東還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意見,如敬業第一、編輯要成為多面手、創新不能停留要擴大戰果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總提出了一個“政通人和”的概念,我覺得比較切中肯綮。“政通”其實就是政策發力,就是獲得部門或者集團的支援,這給同志們做事業提供了一個基礎,能讓大家放開手腳去做;“人和”就是團隊發力,這裡包括專案負責人與專案組成員的“和”,也包括專案組內成員之間的“和”,這與我在體會中提到的團隊精神不謀而合。沒有這兩個條件,創新就難以得到持續。

創新教育心得體會10

對班主任來說,班級管理是頭等任務,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必須注意方式方法。筆者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出班級管理中的幾條几何原則。

一、“正方形”原則

幾何學中的正方形,是指一組鄰邊相等且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方方正正”這個詞包含公正無私的涵義。班級管理中的“正方形”原則,簡單說就是依法治班,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社會管理需要“法制化”,班級管理也需要“制度化”。班主任的首要任務是制定合情合理的班級制度。但是有了可依靠的制度還不夠,班主任還必須遵循“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處理問題時不偏不倚,完全依法治班,才能真正發揮制度的作用。這就好比正方形,一旦一個角度有偏移,或者一條線出現一絲一毫的傾斜,就不再成為正方形。班級管理也一樣,班主任必須一碗水端平,嚴格按制度辦事,才能真正發揮班級制度作用,避免其淪為一紙空文。

所以,班級管理中的正方形原則,便是以制度為管理依據,依制度行事,不變形、不扭曲,如此才能達到建設良好班集體的目的。

二、“圓形”原則

幾何學中的“圓”,是指平面上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所有點組成的圖形。“圓”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常常與稜角分明的“方”相對,因而常常被賦予柔性、講究技巧、避免損害性摩擦等文化意義。而班級管理中的“圓形”原則正是借用了這層文化意義,即班主任在處理問題時,要在遵循班級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儘量採取柔和的、富有技巧的方式方法,將可能出現的傷害或對班級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圓形”原則提醒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必須剛柔相濟。刀再鋒利,如果一碰就斷,也就毫無作用。如,當學生逆反情緒嚴重時,必須先進行心理疏導,助其釋放不良情緒之後再進行思想教育,或者先讓其冷靜下來,再委婉地進行點撥。如果一味地硬碰硬,必然費力不討好。達不到效果不說,嚴重時還會兩敗俱傷。教育本身是一種喚醒、一種激勵,也是一種約束和規範。青春期的學生逆反心理強,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這些見解或主張也許並不成熟甚至是錯誤的,但班主任卻不能因此而全盤否定。如果強行採取高壓政策,往往會事與願違,甚至加大教育工作的難度,而“以柔克剛”卻往往能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三、“立體”原則

幾何學中的“立體”是一個與“平面”相對的概念,其特徵是通過視覺可見物體或圖形有多個層次。班級管理中的“立體”原則,是指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班級是立體的、多維的,我們面對的學生也是一個個立體的人,有著各自不同的個性特徵,情感豐富而複雜。正因為如此,我們的教育也應該以立體的方式進行。

班級如同社會,什麼樣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其複雜性對班主任的管理策略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面對層次不同的學生、性質不同的問題,班主任必須採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去處理,一定要避免平面化的“一刀切”。

我們常常把教育分為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其實這五個方面本身就是一個立體的不同側面,分割開來各自為戰,必將破壞教育的完整性,也達不到我們想要的教育效果;只有全方位、多層次地將各種教育因素融合滲透進日常教育的點點滴滴中,才能塑造立體的、完善的個體。

綜上所述,班級管理中的幾何原則,簡單說就是在依法治班時要“方”,在處理具體個案、解決棘手問題時要“圓”,在實施教育、制定教育計劃、策劃教育活動時要“立體”。

創新教育心得體會11

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必要條件,沒有創新,一個民族就要衰亡。教育不能沒有創新。

新課標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種創新是指學生在其原來知識基礎上的突破和發展,不是指科學家那種創造發明。數學教學應當成為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發展的過程。

新的數學教育理念認為,數學教學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和數學交流的機會,幫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學生的創新思維是一項自主性的活動,傳統教育中的“填鴨式”灌輸教學方法顯然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

我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特別注重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出發,利用各種學習內容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探究活動以及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獲得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的同時,逐步形成探究數學問題的興趣和創新的意識。

如在教學《統一長度單位》,新課伊始,我先用有趣的提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老師想要知道這本數學書的寬是多少,你們能幫助老師想想可以用什麼辦法?讓學生分小組選用物品去測量數學課本的寬。學生彙報測量結果。為什麼量的都是數學課本的寬,量出的結果卻不一樣呢?(因為選用的物品標準不同)

我問:要想得到相同的結果,應怎麼辦?(選用同樣的物品作標準進行測量)這時學生體會到為什麼要統一長度單位以及尺的重要作用,激發了學生進一步去了解、探究尺的興趣。

在學《認識釐米、用釐米量》的時候,我先是讓學生看米尺,說說在尺上看到了什麼;認識1釐米的時候,先是讓學生找一找尺上的1釐米,好好看看,1釐米到底有多長。再閉上眼睛想想,1釐米有多長。再聯絡生活實際,教室裡找一找,實物上看看,想一想還有大家帶來的物品中,哪些物體長1釐米。因為有了上面的表象,所以學生較容易說出,釦子、一角硬幣的直徑,指甲蓋寬度,橡皮厚度,圖釘的長……

在練習時,我讓學生由易到難嘗試估測:

(1)小紙條的長度,

(2)看一看鉛筆長几釐米

(3)量量小刀有多長

(4)蠟筆多長等。並通過交流掌握測量較短物品長度的方法。學生在活動中體驗了知識的產生、發展的過程,思維能力得到發展。

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在讓學生了解《人身上的“尺子”》時,我想方設法設計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的練習。我這樣問(生活中,我們經常要用尺子去量一些東西,假如你沒帶尺子怎麼辦?)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開啦。這時我因勢利導:找找你身上的尺子在哪裡?學生們立刻去尋找,經過合作探究,討論歸結出了:手指寬大約1釐米,一長大約是12釐米,一步長大約45釐米,一腳長大約11釐米。進而鼓勵學生用你身上的尺子量一量,你喜歡的物體的長度。這個時候的學生們興致很濃,自由合作量上啦,根本不用你去多說什麼,你只要稍加點撥即可。同學們用自己身上的尺子量出了以下東西的長度:書桌、凳子、文具盒有幾長,幾寬?鉛筆、橡皮、彩筆、轉筆刀有幾個手指寬?

“有價值”的數學應與生活密切聯絡,在實踐中應用所學的知識能使學生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我抓住學生們正在興頭上這一契機,引導他們拓展向課外延伸——小明家媽媽有一把尺子是斷的,但是人家非叫你用這把尺子去量東西,你該怎辦?我想,這下子準要把他們難住了。誰曾想,沒過幾分鐘,就有人彙報:老師,用量,量量斷尺有幾?別的同學一聽,也來啦,把斷尺放在書上比比就知道斷尺多長呀?這時,我提醒同學們,尺子上不是就有刻度嗎?你們的辦法好是好,但沒有用尺子方便。請大家統一單位都用尺子去量。

請同學們想一想怎麼使用斷尺?看誰最先能想出辦法?誰就是這節的數學大王!同時我還提醒學生可以合作。最後學生終於有說出辦法的但是不會讀是多少。我溫馨提示:如果尺子是斷的,可以把物體的最左端對準任意一個刻度,再看它的最右端對準尺子的什麼刻度,兩個刻度之間的差就是物體的長度。學生明白後即刻投入“戰鬥”,踴躍彙報。我從孩子們身上看到了成功的喜悅。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力是練出來的”通過看一看,記一記,想一想,量一量等多種實踐活動的練習,同學們就認識了長度單位釐米,初步建立了釐米表象。同時培養了學生估測意識,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為後面學習奠定基礎。學生在應用數學的過程中,掌握相應的數學能力,同時形成了創新技能。

創新教育心得體會12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在金融危機過後,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就越來越困難。雖然金融危機過去了也有一段時間了,而現在各行各業的經濟也開始復甦,可是,我們大學畢業生還是面臨著就業困難這一個問題,因此,很多大學生都會參加不同的創業大賽,以求獲得一些人士和企業的青睞,給予資金給他們進行創業。在面對這麼就業困難的一個時段,創業,不失是一個好的選擇,但並不是的一個出路。就像投資既有回報但同時它也存在著風險一樣,創業,也有它的兩面性。

很多人都知道,大學生正是處於二十來歲的階段,正是青春洋溢,勇往直前的一個青春活力的階段。大學生創業的優點:首先,他們還沒有被社會的一些不良風氣影響了,就好比勾心鬥角,阿諛奉承,表裡不一等這些不良的風氣。仍然處在了純真的時候,對人和事都有一種熱情在。

第二,大學生創業的好處在於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長經驗,以及學以致用;的誘人之處是通過成功創業,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證明自己的價值,並且在這些的鍛鍊中不斷的學習社會中的知識,吸收社會精髓,使自己不斷地提高,實現更高的價值。

第三,現代大學生有創新精神,經過了多年的學習,不僅學到了我們國家五千年文化沉澱下來的精髓,也接受了西方的新鮮事物的衝擊,而且現在網路如此的發達,大學生每天都在網上或者身邊接受著不同新鮮事物的衝擊,鍛造出大學生無限的想象,因此有對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挑戰的信心和慾望,而這種創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學生創業的動力源泉,成為成功創業的精神基礎。

第四,大學生往往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有著年輕的血液、蓬勃的朝氣,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而且懷著一種“藝高人膽大”的膽識,而這些都是一個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

第五,大學生在學校裡學到了很多理論性的東西,而且學校也有一些專業知識的學校以及實訓,因此現在的大學生不僅具備了理論的知識,而且手上的技術也不會落後,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業就是開辦高科技企業。技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學生創業從一開始有可能走向高科技、高技術含量的領域,“用智力換資本”是大學生創業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風險投資家往往就因為看中了大學生所掌握的先進技術,還有願意不斷嘗試的精神,而願意對其創業計劃進行資助。

每一樣事物都有它的有點和缺點,講完了優點,我們講一下大學生創業存在哪些缺點。

由於大學生畢業生剛涉足社會不久,他們的社會經驗不足,常常會對事物持有過於樂觀的態度,並沒有做好面對失敗的充足的心理準備。大學畢業生對於創業中的挫折和失敗,會感到十分痛苦茫然,心理不夠強大的人甚至沮喪消沉,覺得失敗了這一次以後都是失敗,有的甚至會自我否定。而且,在大學學習的時候,課上,大家看到的都是以前創業成功的例子,心態自然都是理想主義的,認為自己的創業也一定會成功的。其實,成功的背後還有更多的失敗,正所謂的失敗乃成功之母。我們在看這些成功的例子的時候,應該深一步的思考,我們既看到他的成功,也應該看到他背後的失敗,這才是真正的創業,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年輕的創業者們變得更加理智,不會盲目的向前衝。居安思危,正是大學生創業一個必須的品質。

由於大學生對市場並不是很瞭解,很多都是通過老師或者網上書上的瞭解,並沒有涉足在其中,所以很多大學生的市場觀念較為淡薄,並不明白市場的重要性,不少大學生在創業的計劃中都喜歡向投資人大談自己的技術如何與獨特,卻很少會知道這些技術或產品會有多大的市場,是否能被大眾所接受。就算談到如何把他們的產品或者公司打入市場的時候,他們的計劃上表明的也多半是隻會計劃花錢做做廣告而已,而對於市場的定位,顧客的消費心理,營銷手段這些重要方面,則全然沒有概念。其實,真正能引起投資人興趣的並不一定是那些先進得不得了的東西,相反,那些技術含量一般,但卻是市場十分渴求,有廣大的消費群體和市場渠道的產品,往往會得到投資人的青睞。因為,商家最重視的就是利益,有多大的回報收益,他們就會給你多大的投資。

大學生創業的時候過於。急於求成,因為缺乏對市場的瞭解及商業管理經驗的缺乏,因此,很容易就影響大學生成功創業是否成功。在大學的學習裡,學生們大多數都是對理論的學習,掌握了一定的書本知識,但仍然缺乏實踐和經營管理的經驗,這是影響大學生創業重要的因素。此外,由於大學生對市場營銷等缺乏足夠的認識,很難一下子就能把公司打入市場,並且有很好的收益。因此,在這段困難的時期,創業的大學生要有足夠的耐心並且永有不怕失敗的精神,耐心的等待成功的碩果。

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僅有一個美妙想法與概念上。在網上或其他的地方看到大學生提交的相當一部分創業計劃書中,許多人還試圖用一個自認為很新奇的創意來吸引投資,但在今天這已經是很普遍或者是幾乎不可能的了。現在的投資商看重的是你的創業計劃真正的技術含量有多高,並且,他們在心中已經在估量這一個計劃能帶給他多大的利益,而這一個計劃,創新的元素在中間又有了多少,能否被大眾所接受,以及市場贏利的潛力有多大。而對於這些,一個創業者必須有一整套細緻周密的可行性論證與實施計劃,就像做預算一樣,你不是憑空的就說一個計劃要多少的資金,盈利又有多可觀,這些都是需要詳細的報表以及市場的調查,並且要做最壞的打算,在最壞的情況下,會怎麼樣,還有補救的方法,最後總結出來的一個可行的詳細的計劃,決不是僅憑你的三言兩語說這一個主意很好,收益有多大就能讓人家掏錢給你創業的。

經過了一學期的創業教育課,我覺得我們大學生,趁著我們還年輕,應該每一樣事物都去試一下,出去闖一下,而創業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有投資就有風險,有風險,回報才會大,創業,給你一種不一樣的投資,給你不一樣的回報!

本學期上完了創新創業這門課,我覺得創業真的太不容易了。可以用中國的一句古語來形容創業的艱辛:一招不慎滿盤皆輸。事實情況也真是這樣的。

上週尹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個模擬創業的實驗,我更是有了深刻的體驗。老師將全班分成三個小型的加工廠,全部是生產帽子的。當然,資金都來源於同一個銀行。每個企業內部的分工也很明確,分別有總經理,出納員,會計,採購員,銷售員。我很榮幸的成為了本公司的出納員,負責本公司資金的收入和支出。總經理和會計負責計劃本公司的運轉。就在我們全神貫注的忙著生產帽子的時候,尹老師突然說收房租,這時我們才發現由於採購了過多的帽子原料,已經沒有錢來交房租了。無賴之下只好宣佈破產。總結失敗的原因,最主要是生產計劃沒做好,導致了資金運轉不暢,從而導致了最終的失敗。在運轉的過程中,由於我輕信他人,少收了一小部分資金,雖然我想挽回,可是對方卻說“離櫃不算”。我也只好認了。自我反省,生意場上萬萬不可輕信別人,否則吃虧的肯定是自己。幸好這只是一個模擬實驗,我會記住這樣的經歷的。

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我們的工廠輸給了另外兩個。但我想我們以後真正創業,走的彎路一定比他們少,所謂“吃一塹,長一智”。與此同時,一個企業的計劃實在是太重要了,可以說是企業正常運轉的靈魂。

尹老師也告訴我們,創業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事實也的確如此。如果一個人在選擇創業的時候,不能去把握天時,地利和人和,那麼所取得的成功也必將有限。我也從課外相關的書籍中查找了創業成功人士創業需具備的條件:

第一,找對專案,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這事成功的第一關鍵;

第二,找對貴人,我們沒有經驗,跟對人做對事,少走很多彎路;

第三,持續不斷的幫貴人做事,成功的第二關鍵就是堅持不斷,這樣才有成功的可能,不是因為希望才堅持,而是因為堅持了才有希望!最後,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是在別人嘴中!另外,創業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態”,其中有角色轉變的心態,歷經磨難的心態,快樂創業的心態,一定會成功的心態,這只是創業的基本前提,具備了這些心態,就是選擇什麼專案,首先你要分析下自己擅長什麼,適合做什麼,做自己感興趣的最重要,當然了還要結合目前的市場情況、當前的資金情況而定,如果說還理不清這些,說明還不完全具備創業的能力,假如資金允許可以嘗試一下品牌加盟,比如美特斯邦威、森馬這樣的店,還都不錯,如果是年輕人,還可以從事未來最熱門的行業“電子商務”,投資小回收快,也是二十一世紀國家重點倡導發展行業,很有前景。具體要怎樣創業,選擇什麼專案,還要把各方面都分析透徹了,不要盲目投資。我個人覺得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

創業還應該具備以下這些品質:

一、敢於嘗試的勇氣;這個是最為重要的,創業不僅僅需要智慧,更需要邁出第一步的勇氣。當機會來臨時,你再有智慧,再有經驗,再聰明,不過,你就是不敢邁出第一步,去嘗試他。這次機會也會離你而去的。

二、持之以恆的恆心,創業,不是今天做,明天就有回報的,他也許需要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創業與賺錢都是一個過程,你必須堅持下來,才有可能成功的。你要給你自己一個堅持下去的理由,這樣,你才有可能成功。如果中途放棄,那隻能以失敗而告終,最大的失敗就是放棄。

三、選擇一個比較有前景的專案。如果現在這個專案很火,你去做一段時間,它就沒有什麼了,那不僅浪費金錢,而且浪費了時間的。

當然,“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想成功的創業,還有很多的外在因素,其中還有不確定因素。所以說創業絕對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搞定的事情。作為在校的一名大學生,要做的是不斷積累創業知識,為日後的成功創業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創新教育心得體會13

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實踐活動。當前倡導創新教育蔚然成風。

思考一:創新教育的基石是什麼?

創新教育的基石是民主、和諧、探究的氛圍。

一、民主的氛圍

這一氛圍形成的大前提是社會的教育觀念。隨著經濟的現代化;人才需求的多元化的變化而有所改變;而小前提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觀的更新,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學生考出好成績,而應該是一切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行之於教育上應改變重知識,輕能力;重分數,輕素質;重“教”,輕“導”,改變巳習慣了的“師道尊嚴”思想,給學生自由發展度,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發展個性,營造群體創新的氛圍,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幹,在創造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歡樂,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

二、和諧的氛圍

和諧應是現代教育的至高追求,它應涵蓋教師與學生的和諧、全體與部分的和諧、基礎與提高的和諧、現在與未來的和諧、理論與實踐的和諧等諸多的內容。

三、探究的氛圍

探究,是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激發學生求知慾,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

思考二、創新教育的關鍵是什麼?

創新教育的關鍵是人,它涉及到教師、學生、師生之間等各種關係,而這些關係中最主要的是確立學生的主體性。在創新教育中確立學生的主體性,應該樹立兩大觀點:主體整體參與觀、主體活動的時空觀。

思考之三、創新教育的核心是什麼?

創新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素質,它主要體現在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上。

1、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造就是後天培養的結果。國外的研究者認為,智慧與創造性相關糸數僅為0.25至0.30左右。據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智商高的人創新能力不一定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關鍵在於後天的培養。

2、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營造良好的環境。具體地說,它包含教師教育觀念上更新,教育時空觀上的構建,以創新為重點的內容之一的目標觀的確立,以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為核心的,以綜合素質提高為指向的教育質量觀的形成;在教學觀上,改變抓部分學生的升學為抓全體學生的發展,改變重知識傳授方法為重視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改變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宰地位,確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觀念,為創新教育營造良好的環境。

3、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造就必須有自由度的時間和空間為保證,以深厚的知識為載體,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良好的方法為紐帶,在實踐活動中奠定,在成功的體驗中鞏固。

創新教育心得體會14

在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中,幹部群眾給黨建組織工作和組工幹部隊伍建設提出了許多意見,大多體現在改革步伐之後、創新意識不強、擔當精神不足、落實力度不大等方面。那麼,要解決好這些問題,首先在思想觀念上要變革,從思想層面深化認識,要有一種敢於向自我開刀、敢於犧牲個人利益的勇氣,不能讓改革停在紙上、喊在嘴上。要深刻查詢我們的執行機制、工作方法有哪些問題,與群眾的期盼有哪些距離,為什麼一些工作群眾不買賬、不滿意,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今後該咋辦。要始終堅持解放思想的勇氣,克服“前怕狼後怕虎”的心理,大膽地去闖,積極地去試,使自己的工作意識、工作方法一直與時俱進。同時,要避免全盤“否定傳統”,把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拋之腦後,只熱衷於搞一些實質內容的“標新立異”,提一些譁眾取寵的口號,做一些“大呼隆”的事情,導致思路偏航,措施“脫軌”。

善做善成,找準創新的支點。當前黨建組織工作的政策、環境、重點發生了深刻變化,靠傳統的思維、常規的措施,很難開啟新的局面成效。那麼,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立足當前工作,認真量一量組工幹部思想解放程度、創新創造勁頭與發展要求的差距,找一找不適應發展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開展調研、探討,形成尊重創新、鼓勵探索、寬容失誤的良好氛圍。同時,做好黨建組織工作既需要良好的精神狀態,又需要科學的方式方法,也就是說,要苦幹加巧幹,堅持務虛與務實相結合,把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建立在解決實際問題上,防止出現“兩張皮”現象。要找準黨建組織工作與服務發展的結合點,既吃透“上情”,深刻領會黨的各項政策的精神實質,又吃透“下情”,摸清群眾最需要什麼、最期盼什麼,然後對症下藥,使組織意圖與群眾意願得到最高的統一,讓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引領發展中得到充分發揮,讓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在引領發展中得到加強。

求真務實,找準擔當的支點。擔當,是衡量好乾部的重要標準,既體現人品,又體現能力。作為組工幹部,一方面,要根治思想上的懶病,堅決克服“只要不出事、寧願不做事,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的錯誤思想,不怕擔責,不怕風險;一方面,要根治行動上的懶病,堅決摒棄“不敢迎難而上、不敢動真碰硬,遇到問題繞著走、遇到責任往外推”的錯誤認識,激發危機意識、擔當意識,自覺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於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真正把重任扛起來,把工作幹出色。聚精會神抓好教育實踐活動各項整改任務的落實,精心調研謀劃明年各項工作目標,把推動黨建組織工作的過程轉變為解放思想、謀劃思路、完善措施、服務發展的過程,不怕困難,不懼風雨,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攻堅克難的意志品質,拼搏奉獻的幹事激情,做到“改革有成績、創新有業績、擔當有實績”!

創新教育心得體會15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魏書生老師能視教育為享受。我們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情緒、快節奏、高效率地做平平常常、實實在在的事情,讓我們享受到為國家、為人民、為集體、為他人盡到責任的快樂。人活著,是快樂的,快樂要自己找。人要高高興興地活著,育人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改變人的苦樂觀。有些無法選擇的事情就要放得下。我們無法在空間上、時間上選擇,但我們能選擇一個樂觀進取的自我。所以,不要埋怨誰,只是想著,我就這樣好好活著,我們活在哪段,就要看到哪段的明亮處,而不是陰暗處。這樣你一輩子都活在好時光。從他的話中,我們可以領悟到給自己一份好的心情,決定權在自己,要隨時給自己創造條件,給自己快樂。“人生中不是沒有快樂的事,而是缺少感受快樂的心。

不要怕吃虧,要把工作看作是一種享受。大事沒得做,我們就從小事做起,日積月累,長了才幹,練了本領,多了見識,一旦時機成熟,就會大顯身手,同時他還強調作為一個育人者要努力改變自我,做到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選擇積極角色進入生活;多互助,少互計;多學習,少批判;多搶挑重擔,少推卸責任;提高笑對人生的能力。

把平凡事業看成一個巨集大的世界,丟棄浮躁和功名利祿思想,做人,要有平常心;做事,要講求效率。對待學生:不難為,不放縱。對待同事:有善意,互幫互助。對待環境:積極適應,少發牢騷,多幹實事。對待生活:懷著感激之心,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印象最深的是:善待後進生。老師:請不要輕易發火,更不能諷刺、挖苦學生。說不定後進生將來比你眼中的優秀生有出息,更會賺錢。雖然學生屢考屢敗,但卻屢敗屢考,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自控力!雖然聽不懂課,但卻三年如一日,坐在課堂上不干擾、影響他人,這需要多強的意志!如果是老師你自己,你能做到嗎?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問題,也許師生之間會找到更多的溝通渠道,更多共同語言。班主任的工作會取得更好效果。

在魏書生的報告中,發現他從不做表面文章,並且很多事情大家都能做到,關鍵是魏老師作到了持之以恆,凡事不做則已,一做必作到底,既顯示了制度執行的一貫性,又鍛鍊了學生的意志力。最讓我佩服的是魏書生以身作則的持之以恆精神,這是成大事者必須的素質。教書育人的我們又有幾個能作到他那樣言傳身教呢?

“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情緒,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現在這句話還在我的耳邊迴盪。魏老師認為我們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情緒,快節奏、高效率地做平平常常、實實在在的事情,從小事做起,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選擇積極地角色進入生活:多搶挑重擔,少推卸責任。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許多不盡人意的事情,一味地抱怨,發牢騷,怨天尤人,又有什麼用?人生中能有幾件事情是自己改變得了的,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的心態,努力地去適應環境。聽魏書生的報告,如沐春風,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地方太多了。我要在學習的基礎上加上自己敏銳的思考,學出自己的風格,我想這樣才是有意義的,才會起到學習的目的。多看、多聽、多想,掌握科學的管理方法,像魏老師一樣做個輕鬆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