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學生的數學心得體會15篇

心得體會 閱讀(4.47K)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的數學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生的數學心得體會15篇

學生的數學心得體會1

練習課,特別是國小數學計算練習課,是國小數學很常見的一種課。每當學完了一個新的計算方法後,教材都會有相應的練習,教師也會安排一定的課時進行練習。教材上的練習課設計新穎,大多題型設計都別出心裁。教師要善於運用教材上的習題,既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在各個年齡階段,馬虎幾乎是很多人的通病。在國小生中,看錯運算子號,看錯數字,或者計算錯誤等等毛病,幾乎每個學生都會或多或少地犯過。而練習課,正好可以糾正學生這些在學生眼中不是毛病的毛病。

下面以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練習十五為例,說說我的練習課設計思路。

教材64頁學習了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不進位加法,65頁學習了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這節練習課就安排在這兩個內容後面。

一、猜猜為什麼出錯

17+60=87 9+18=27 38+40=68 7+45=51

上課開始,首先出示這些真實錯題,讓學生猜一猜這個學生當時是怎麼想的才會這麼做。這個猜一猜激發學生的慾望,有的猜是看錯符號,有的是看錯數,有的題目是計算題目。這樣子的'猜猜環節具有一定的遊戲成分,而且是猜別人的想法,學生們參與積極性高。

二、怎麼避免不出錯

猜完後我讓學生們想一想:我們平常有沒有犯過這樣的錯誤?上次犯過類似的錯誤是什麼時候?這個環節讓學生由別人想到了自己,培養了學生的反思能力。在學生紛紛反思自己以前的錯誤時,我繼續問道:那我們怎樣才能不犯這樣的錯誤呢?生相互議論得出答案:一是要認真,不要看錯數字和符號。二是要做完後認真檢查。

三、細心大闖關

那我們能不能做到認真二字呢,細心大闖關,看誰能順利闖到底。

這次的練習題是8——16題,每次都讓學生先獨立讀題,說說題目意思,然後再開始做,做完後同桌互改,做全對的學生獎勵貼畫一張,做錯的學生得說說自己為什麼會做錯。9道闖關全對的學生,李老師會給他們蓋上李老師的專屬表揚印章。

這個大闖關活動是這堂課的關鍵,每道習題一定要讓學生先獨立審題,讀懂題意,做完後要及時反思自己的錯誤原因。

從這堂課的學生表現來看,絕大部分學生都積極參與闖關活動,整個過程學習積極性高,沒有人打呵欠,這個效果我滿意。但整個過程我也有困惑,因為學生程度不一樣,學優生要停下來等等那些計算慢的學生,怎麼讓學優生利用比別人多出來的一分鐘呢?

學生的數學心得體會2

國小數學生活化課題活動開展以來,我在教學中積極實踐,發現這種實踐對課堂教學、學生的學習都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這些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在教與學之間建起了一座很好的橋樑。由於教師的積極準備,選取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作為教學素材,這些素材又為學生所熟悉,在教學中無疑拉近了數學和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這樣一來,教師藉助生活來教學,學生藉助生活來理解和學習數學,就能很好的促進教學。

二、知識易於被學生接受和理解。由於事例的生活化,很貼近生活,對於融化在其中的數學知識,學生理解起來就很容易,接受起來也就不那麼困難,大大促進了教學效率。

三、易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課堂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嚴肅和沉悶的,讓學生感到總有點枯燥無味。數學生活化,給數學課堂帶來了生機。讓數學回歸到生活中,就如同為數學披上了各種五彩繽紛的'外衣,讓學生有了新的感受,學起來趣味橫生,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慾望和動力。

四、利於學生思維的培養。貼近生活的鮮活事例,利於國小生進行具體形象思維,既為抽象思維打下了基礎,也為向抽象思維過渡提供了便利。數學生活化,也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五、能強化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學以致用,是學習的最終目的。

數學生活化,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既讓學生感受到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學,又直接培養了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這樣一來,就讓數學不再成為一門孤立的學科,

而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就強化了學以致用的應用意識。

學生的數學心得體會3

看了錢老師的《要讓學生學會數學地思考問題》,我想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數感直接影響到學生是否學會數學地思考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效率。

那什麼是數感呢?我想通俗一點說,就是指對數的感覺、感受、感情,對日常生活中的數以及數的運算有敏銳的感受力。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刻畫客觀事物,善於捕捉事物中蘊含的數學特徵。它可以幫助學生為解決現實問題提供有效的策略。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身邊充滿各種各樣的數。學生生活在充斥著數的環境中,就經常要和數打交道。其實,學生中就經常出現這樣的話語。如:“今天作業真少,我10分鐘就做好了。”,“姚明可真高啊,有2米多吧!”,“一套房子要100多萬哪,我家沒有這麼多的錢。”……象這樣有意識地把數與現實生活聯絡起來,就體現了數感。另外,如果去參加集會,就會對人數產生敏感;走到一個房間,就會對房間的面積產生敏感等等,正是數感的體現。

而數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它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教師用較長的時間去培養、去呵護。我想,只要教師在教學中能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有意義的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髮展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那就能使學生熱愛數學,建立良好的數感,對今後遇到的各種問題能進行“數學地”思考,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可持續的發展。

學生的數學心得體會4

突然發現定州實習兩個月了,原本以為很漫長的歲月已過去了五分之一。這一個月裡,我真是充分體驗了什麼是酸甜苦辣。日子一天一天的過著,感覺自己也越越像一名正式的數學老師,每天備,講。佈置作業。一切都好似沿著正常的軌跡行駛著。

記得第一次面對一百多個調皮可愛的哈孩子時,慌了神,手無舉措,在學校學的一些方法在他們面前實施,只想逃開。鼓起勇氣站上講臺的時候,一股神聖的力量支配著我,突然自己心中的忐忑消失一空,侃侃而談。心目中的第一節是那麼的完美,在我心目中,孩子也是那麼的安靜,那麼的完美。錯錯錯,一切都是錯覺,但又那麼的真實,第一節的狀態終究只是鏡花水月。孩子們的新鮮感過去後,我終究是沒法找回第一節時的那種堂。

回頭翻看這一個月的每一天,滿滿的全是充實忙碌的`身影和沉甸甸的收穫,感悟,很幸運選擇了頂崗實習,不僅鍛鍊了自己,也使生活充滿樂趣,驚喜,有滋有味!

在頂崗期間我感覺到對待學生還是要嚴格一些,現在學生缺了一種奮進和嚴格要求自己的精神,有候你不打擊他們,他們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總以為自己很牛。但這個打擊的力度又要適度,要去顧及學生的承力,說話又不能太傷他們,不說重一點話對他們又不起作用,說重了有怕他們受不住。真的很難辦,無從下手,只能感嘆說話是一門藝術。

學生的數學心得體會5

在為期六天的假期培訓中,我收穫了許多。至少,使得自己在演算法和數學建模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差距。

每日下午劉教授所講授的數學建模,我的印象都分外深刻。一些十分新奇的知識使我沉迷其中:特別是使用數學建模的思想去解。這些高深莫測的知識使得我在學習時感到十分吃力,儘管努力鑽研,但仍然有一部分不甚瞭解。我認為,這一部分的不理解不僅激勵著我繼續鑽研,也帶表著我的數學功底較之吳桐,於劍等高手仍有不小的差距。

我在六天培訓生涯中所學習的程式設計部分(不含數學建模)主要是以下的幾個部分。

指標,並查集,線段樹,圖,排列與組合……

看看這眼花繚亂的目錄,你就知道我們到底有多麼受益匪淺了……

雖然知識十分豐富,但我並未能全部融會貫通,第六天的`測試只考了100分(滿分300)便是一個很好的見證。

雖然這次的測試成績並不理想,但我相信:溫室中的花朵不會擁有真正的美麗,即使它們開花了,也只不過是暫時的而已。而要成長為棟樑,就必須在艱苦的環境中生存。而這次測試,對我來說正是野外的暴風雨。挺住了,花兒會變得更加美麗;放棄了,花兒便必定會立即凋謝。這次測驗對我不僅是打擊,也是磨練。沒有資訊學高手沒有受過挫,而受挫之後的發奮努力,是平日裡所沒有的。

說句實話,我早就料到這次失敗。整個假期,坐在電腦前寫程式碼的時間屈指可數。長期的不練習外加他人的發奮努力,使得我與他人的差距越來越大。如果我再不覺醒,那麼被淘汰是必然的結局。我可不想讓小自己幾個月,以至一年的學弟學妹後來居上。

在經歷了這一次的失敗後,我總結了我的缺點:

1、我的基礎並不牢靠,大樓是否牢靠要取決於地基是否牢靠,像這次測試的第二題(sequence),我做錯純粹就是因為自己在基礎演算法(遞推)上掌握得並不好。

2、在一些難度較大的演算法上,我半知半解,缺少鑽研精神。

……

最後,請允許我為學校計算機教育的方式提一些建議:

在程式設計知識傳授時,講授部分似乎不多,而練習部分卻佔了很大比例。

在練習並評測後,應多加一個討論環節,每位同學都應該提出自己的見解。

學生的數學心得體會6

創新教育是基礎教育面臨的重要任務,培養創新型人才必須從基礎做起。在大力提倡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就必須把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視為己任,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材,著力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因此,發揮數學學科的思維功能,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創新興趣

俄國心理學家魯賓斯坦說:“思維通常是由問題的情境產生的,並且以解決問題的情境為目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一種“能源”,是激發學生學習的先決條件和首要問題。只有學生在學習中產生一種迫切探求新知的慾望,他們的創新能力才能得以發揮,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與教師自身思維的靈活性和豐富性密切相關。因此教師自身的思維也應具有創造性,並以創新者的身份進入設定的課堂情境,為學生提供敢想、善思的創新學習的良好情境。在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很有幫助的,教師在課前準備一些適合本課教學的情境,能把學生從書本一下子拉進實際生活中,並適當提出一些問題讓他解決,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學生自己動起來,學習的氛圍有了,知識也就很容易接受。教師要善於將所要解決的課題寓於學生實際掌握的知識基礎之中,形成心理上的懸念,把問題作為教學過程的出發點,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迫切要求下學習。

1。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出發,創設問題情境。

例如,在探究幾何體表面的最短路徑問題時,可設定下列問題:一隻螞蟻在圓筒外壁的A點,想吃到圓筒內壁的B點處殘留的蜂蜜,怎樣走路程最短?由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2。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問題情境。

例如,在學習“平方根”一節時,教師提出以下問題:小明到裝飾城購買瓷磚,老闆給了他一塊麵積為4dm2的正方形瓷磚,聰明的.你能告訴小明這塊瓷磚的邊長嗎?若面積為5dm2,則邊長應為多少呢?由此,就引出了平方根的概念。

選擇有意義的現實問題創設情境,更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應用意識。可見,問題是思維的靈魂,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是激發思維的有效方法。教師要善於把握學生的思維特點,在教學的重點、難點或關鍵處設計問題,創設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並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誘導學生探索,培養創新思維

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教育內容的革新,教育觀念的更新和教學方法的創新,“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助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弗賴登塔爾曾經說:“學一個活動最好的方法是做。”在教學中,教師既是知識的講述人,更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發現、主動研究、主動探索;要注重開拓學生視野,鼓勵學生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要鼓勵學生多提問題,闡述個人的獨到見解,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把教給學生知識的過程,變成引導學生自己探究、尋方法的過程,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很有幫助。

三、一題多解,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是從一點或一個問題出發,知識進行放射性聯想,向四面八方探索。一題多解既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全面掌握,也是培養學生髮散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讓學生比較哪種方法簡練,並對學生想出第三種證法給予高度評價,使學生擁有成功的喜悅,享受到數學思路的創新美,藉此調動學生深鑽多思的學習積極性,在某種意義上達到該節課的情感目標。另外,有意通過一題多變、一題多答等具有發散性的題型進行訓練、培養學生思維的創新性。在實際教學中,讓學生結合實際問題自編題目,也有助於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對於學生思維能力,特別是創新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很複雜而系統的領域,還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總結,再探索、再研究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運用點撥教學,培養獨創思維

創新思維獨創能力指思考問題時敢於標新立異,獨闢蹊徑,深挖出與眾不同的能力。在數學教學中,我經常注意運用激發性語言給學生及時的點撥,鼓勵他們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見解。我還想方設法給學生提供機會,讓他們進行創造性的練習,努力培養學生的思維獨創性。學生思維具不具有獨創能力,這是相對而言的,但不管怎麼說,具有思維獨創能力的學生畢竟只佔少數,教師應予以特別重視,因為獨創性思維是創新思維發展的最高表現形式,也是創新素質培養的重點目標。

五、打破思維定勢,培養逆向思維

所謂逆向思維(又稱反向思維),是善於從反面的立場、角度去進行思考,當某一思路出現障礙時,能夠迅速地運轉移到另一思路上去,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的思維過程。判斷一個學生思維能力強不強,依據之一就是考查學生逆向思維能力靈活不靈活。我在教學每一節內容時,除了向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正向思維訓練外,還不失時機地設計逆向性的問題,教會學生從一個問題的相反思路上去思考,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使學生的正向思維、逆向思維發展相互促進。例如:已知方程至多有一個負根,求實數k的取值範圍。大多數學生在解答時採用分類討論的方法,即對方程有一負一正,兩個正根,沒有實根,進行討論,非常難,又非常複雜。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逆向思維,“至多有一個負根”,反而非常簡單,有兩個負根,只需求出使方程有兩個負根的k的取值範圍,然後排除這種情況,問題就解決了。

總之,時代呼喚教育,教育必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重點,以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為突破口。因此,只有教師在教學中真正樹立創新意識,學生的創造意向才能得以培養,其創造個性才能得以弘揚,才能更好地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為國家培養更多的開拓創新的優秀人才。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2

在新的世紀裡,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能力,應堅持科學是第一生產力,把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放在第一位的指導思想,而科技的基礎是教育。教育的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還應有長遠的眼光,為培養新世紀的高素質人才打好良好的基礎。因此,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當前數學教育的當務之急。

所謂創新能力是各種能力中的最高級別,其本質就是進取。這種進取能使人在學習工作時,在相同的時間內產生出更高的價值。然而,這種能力的源泉卻來自人的思維――創新思維。創新思維就是人在思考問題時有別於傳統和與眾不同的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的一種思維方式。它具有批判性?求異性以及突破性的特徵。一個人只要具備了創新思維並把它運用到學習工作中去就能創造出常人無法想象的價值。這種思維能力只要是個正常人都能培養出來。作為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除了教會學生認識事物的本質以外,更重要的就是教會學生用創新思維的方式去認識並思考這個世界。從而培養出具有新世紀特徵的能增強我國競爭能力的新型人才。

學生的數學心得體會7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每個人從事各種活動,都是由一定的活動動機興趣所引起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徵,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那麼,在數學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現在我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匯入新課,巧妙新穎,激發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興趣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產生的。教師在匯入新課時,要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新課伊始,匯入要新穎,有吸引力,能夠使學生被一種愉快和諧的氣憤所陶冶,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時,新課伊始,教師可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喜歡機器人嗎?這時,同學們都會異口同聲地說:“喜歡”。接著。教師就用投影片出示一個由各種平面幾何圖形組成的機器人,並讓學生指出了這個機器人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說說哪些圖形在以前學過了,哪些沒有學過,師問:你們想認識這些沒有學過的圖形嗎?想與這些圖形交朋友嗎?今天老師就帶領同學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些圖形,並板書課題,這樣,一種強烈的求知慾望油然而生,由此匯入新課,學生就能以極高的興趣進行學習。

二、精心設問,層層遞進,激發興趣

俗話說:“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作為一名教師在備課時,必須認真學習教學大綱,針對所教的每一節課,都要精心設計提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設問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所設計的問題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遞進。

如:教學“學校裡養了7只黑兔,12只白圖。白圖比黑圖多幾隻?”時,結合投影片演示設計如下問題:

(1)題中講了幾種兔子?每種養了多少隻?哪種兔比哪種兔多?

(2)把黑兔和白兔一隻只地對應起來比,白兔和黑兔對應著的有幾隻?

(3)對著的白兔和黑兔的只數有什麼關係?

(4)白兔和黑兔沒有對應著的有幾隻?沒對應著的白的只數表示什麼意思?

(5)要求白兔比黑兔多幾隻,怎樣計算?為什麼?通過這樣的層層提問,學生學習興趣越來越濃,以致達到會解答為止。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無論學生回答問題是對是錯,教師都喲啊以鼓勵為主,多說些表揚的話:如“你真聰明”,“你比以前大有進步”,“你愛動腦筋”,“下次努力”等等。這些話雖然很平常,但出自於老師嘴裡,學生就感到高興,這樣既增強了學習自信心,又培養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國小生天生好動,學習興趣也是多變而不穩定的,要想使學生的學習興趣穩定,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採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靈活多變,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內容,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課堂情緒而採取的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多種教學方法。

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長方形等幾何圖形的面積公式推導時,適用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達到在實踐中獲取知識。在教學應用題時,多采用啟發式,提問要恰到好處,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在教學抽象數學概念,運算定律,計演算法則時,應以教師講解為主,也可講一些數學家的故事,如:著名的數學家祖沖之是怎樣算出圓周率的,這樣不僅時學生認識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有時要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電腦、幻燈片等,在設計教學時,可應用CAI課件,可以以靜變動,更能形象地表達算式、文字的意義。這樣不僅節約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巧設練習,增添學習興趣。

課堂練習的設計,除注重從實際出發,對練習的層次,練習的方式等做科學的按排外,利用國小生好奇、愛動、爭強好勝的心理,適當地安排一些遊戲性的練習,是增強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如在練習中,適當開展“奪紅旗”、“找朋友”|“給老虎治病”、“郵遞員送信”、誰最聰明“等多鍾遊戲性的練習,都能夠引導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得到自我評價,自我表現的機會,從而達到增添興趣,擴充套件思維,發展智商的目的。

學生的數學心得體會8

這個暑假,我們進行了幾天培訓,我也有不少收穫。

一、我學到了一種新的描述問題的方法。 劉老師給我們上了數學建模課,其中我覺得對我最有幫助的是“設定貯油點”這個問題,雖然這個問題並沒有得到完美的解決,但我卻學到了一種新的思維。之前做題目的時候,都是直接“對著題目做”,油就是油,距離就是距離。這道題目的講解讓我得到了一種新的方法,把題目的意思抽象成一個個變數和常量組成的數學式,而目標就是求這個式子的最值,這實在讓我耳目一新,這樣的做法在許多時候的確更加簡潔、方便。

二、我又鞏固了之前學到的知識。比如線段樹的內容我在合肥就聽過,然而難度確實太高,當時勉勉強強好像弄懂的題目,之後想起來又不知怎麼做了。這次的課的難度比省隊培訓要簡單些,我才完全聽懂,講的題目也能夠寫出來,以後才能學習更多的應用。類似的還有二叉查詢樹,時間太長,幾乎已經忘記,這次提起來才朦朦朧朧地想起一些來。

三、我在這次課學了新的知識,平衡樹的難度是比較大的。疊放箱子也是一道普通的.線性動態規劃題目,卻使我領悟了動態規劃一個經典的技巧:一維不行就二維,二維不行就三維。做出這道題目,給我的益處是不淺的。

另外,我還發現了許多急需我努力解決的問題。

一、分析題目的方法很有問題,往往只是對著題面做,或者是想一想能不能用什麼思維或演算法往上面套,卻沒有發現題目條件裡隱含的性質、條件等,也沒有想到怎樣轉化問題。常常是自己百思不得其解,聽到老師一步步分析都覺得很對,到了最後,問題豁然變得簡單,回憶起來,知道自己想多長時間也是想不到這個方面的。這終究還是做的題不夠多,沒有培養起“感覺”來。

二、對演算法和資料結構的運用不夠。聽課時雖然聽懂了,知道了它是怎麼一回事,但卻無法運用,無法根據實際問題對它進行修改,這是我對它的特性理解不深。

總之,這次暑假培訓讓我看到了許多問題,思維也得到了拓寬,雖然課程的速度慢了些,但也可謂是收穫頗豐。看到的問題,我會繼續努力,希望能夠更上一層樓。

學生的數學心得體會9

觀察學生數學課堂聽課狀況有下面5類

1、上課不聽也不做與課堂有關的事。這類學生如果在課堂中佔多數的話,那麼大家也知道意味著什麼了。

2、上課不聽,自己自學或做作業。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的話要考慮是否教材所涉及的內容過與簡單,學生沒有聽課的興趣。或者是老師的教學方法是否過於乏味。

3、上課偶爾放鬆。分為2類。一是放鬆了去關注自己的.私人話題(與課堂無關)這樣的話,師生都需要檢討。老師要發揮好自己組織者的作用,學生要檢討自己為何會放鬆要求。二是自己去研究所遇見的問題。這就需要讓學生明白如何在課堂中合理利用時間的問題。就如同有些學生課堂中遇見不懂的問題,就一直問同桌同學,結果是2個人把問題研究清楚了,卻把課堂中需要聽的部分給落下了。

4、上課能隨老師的安排去聽課。也分2類。一是能在老師分析後領悟所學的知識。二是能與老師的分析同步理解所學的知識。如果課堂中能有多數學生能達到第二種情況的話,那麼這個班級學生的數學素質已經很高了。

5、帶著問題來聽課,帶著思考去聽課,帶著問題結束這節課。這應該是所有老師所追求的最好結果。課堂已經不僅是傳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交給學生學數學的方法,讓學生去體驗數學的美。當然這與所上的課型有關,所涉及的教學內容有關,也與老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水平有關,也離不開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課堂中帶著思考去聽課,也就是要讓學生不惟書,不惟師,敢與說出自己的想法,求異思維。如果學生能堅持這樣的學習。那麼必然是會樂於學習,能發現問題,並能提出問題,也能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了。做為老師所需要做的就是給學生搭建好平臺,讓學生去展示自己。

學生的數學心得體會10

經過這一個暑假的學習,我感受很多。

首先,在這個暑假的學習中我學會了以前不曾掌握的許多東西,例如迪傑斯特拉演算法,讓我初步接觸了以前從未接觸過的圖論,為以後的學習打下了基礎,畢竟圖論將是以後學習中極為重要也非常有用的的知識點,但是極為難懂,所以,現在就接觸對之後的學習有許多幫助。再如並查集,正是因為我不會它,所以在一次比賽中沒有做出來一道與之相關的題目,白白丟掉了那道題的分。經過學習,如今我已能將並查集靈活應用,不再只能望“題”興嘆了。還有平衡二叉樹我也進行了瞭解,可以編出程式了。這些將在今後學習中派上大用場的知識我都有所涉獵,這個暑假,也算獲益匪淺。

其次,我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這個暑假上的數學建模課,讓我解題的思路更加廣闊,並且明白了在比賽中遇到數學問題時該如何想辦法將它解出來,也是一個極為巨大的收穫。

但是,我也發現自己身上的諸多不足。

我瞭解的演算法、資料結構還是太少,每當做題時,總會有一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常常是思索半天也只得出了一個十分複雜的解法,比用那種“正規”的'演算法不知麻煩了多少倍。

再者,我還是感覺自己做題的經驗實在是不足。有時分明已經想好了做法,但要不是糾結與一些小細節,就是某個地方的語句用的不當。這也是為何我明明覺得自己能得高分,卻總是失望的原因。

我明白,在之後的學習之中,只是在課堂上認真聽課、將課堂上的知識學會是遠遠不夠的。畢竟資訊學競賽出的題目十分的靈活,老師無論如何也無法講的面面俱到。因此,在家裡學習十分重要。如今的網路是萬能的,在網路上,又如何不能找到這樣那樣的知識呢?今後,我一定會在網上努力自學,不再只依靠於課堂上那一點點內容,這樣,我才能在競賽中取得好成績。

當然,我也要更多的實踐。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做題,才能將知識瞭解透徹,只是簡單的看書的話,永遠只是囫圇吞棗,只是呆板地將知識記下來,在比賽中根本無法運用自如,一旦題目稍稍靈活了一點,就會無從下手。

做題,也要做難題。無論做多少道簡單的題,也無法提升一絲一毫的水平。我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索之中,才能將自己的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檔次。

總而言之,我會更加努力,更加用心。

我相信,只要我付出了,一定會在下次比賽中取得成績。

學生的數學心得體會11

我學的是數學,在論壇上看了不少考研經驗分享,但是關於數學專業的經驗分享不算很多。雖然自己考得學校不在論壇中熱議之內,但還是願意拋個磚,期望以後有更多的數學專業的同志們分享自己如玉般得心得。各位,獻醜了!

關於公共課

政治和英語方面的經驗分享太多了,每個人都是每個人的時間安排,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我覺得適合自己就可以。我要說的就兩點:一是要有耐心,特別是在加強基礎階段,沒必要糾結單詞記不住,閱讀錯很多,只要緊緊的HOLD住自己的急躁,改變會在你不確定的某天降臨。二是不要貪圖資料的多少,關鍵是精,反正我周圍有不少人隨風而動,聽說什麼資料好久去買,最後都是半途而廢,每一本都看不了多少,還浪費錢,這樣不值得的。自己咬定一本我覺得就行,我個人感覺公共課的資料都差不多,沒必要糾纏與這個的。

說說數分和高代

這個我細細說道一下。

資料

我在論壇上見很多人都在問數學專業複習選擇什麼參考書比較好。我說說自己的體會吧!我兩門課都是用的錢吉林的題集,之前也知道這書裡有些許的錯誤,不過我用完之後覺得這些錯誤無傷大體,而且可能還順便鍛鍊鍛鍊自己的糾錯能力,也算鞏固自己的知識吧!樂在其中吧!當然了,書中有一些比較難的題,尤其是高代那本,我覺得不用糾纏,考研沒有那麼高的難度。

當然了,我得承認裴禮文的數分和吉米多維奇的數分要比錢吉林的好,但是考慮到我們的重點是抓基礎,所以錢吉林的足夠了。如果你是要去北大之類的話,那我覺得裴禮文的還是必須得。但是我一直以為吉米多維奇的不適合考研用,讀研後可以慢慢做做。高代嘛,楊子胥的.很多人都推薦,由於自己沒用過,就不做評價了。

其實啊,考研最好的資料還是課本。這是我在考研後期感覺到的,那時只顧著做題做題的,後來看課本才覺得有些晚了。我推薦復旦陳傳璋版的數分,自己用了覺得還不錯,不論是從內容安排還是習題上,我覺得對我幫助挺大的。當然了,不同的學校可能指定的參考書目是不一樣的,其實自己在這裡囉嗦的目的還是想讓大家多回歸課本,我覺得起碼三遍。

時間:時間的安排是很重要的。

首先吧,時間上耐得住寂寞,有物件的互相多諒解一些,沒物件的咱還是先單著好。可能不是這麼絕對,但是對我的確是這樣的,當時原以為信心滿滿的,可是到頭來如當頭一棒,最初懵了一個月,後來雖然好點了,但偶爾還是有些影響的。這期間沒怎麼學,對著電腦不是發呆就是電影電視劇什麼的,搞得沒有半點精神,要說沒影響絕對是假的。所以我才有了上邊的說法,可能這也分人吧,最起碼要是讓我再來一次,我不會那麼幹的。儘量把更多的時間放學習上吧。對我們數學專業的同仁們更是啊!數分高代不是那麼容易搞定的,拉長些戰線,多用點時間總是好的。我的經驗是一定要用好暑假這段時間,黃金時間啊!記得去年暑假自己沒有回家,跟幾個同學合租的房子,除了輔導班的課以外,大部分時間實在自習室度過的。每天早上先背會兒英語,然後上午數分下午高代。感覺特充實,效率也挺高。當時,自習室也沒幾個人,雖然熱點,但一切還算好吧。反正自己感覺幸虧是暑期打下點基礎,否則可能自己根本考不上,因為去年9、10兩個月我們實習,根本複習沒有什麼進展。現在想想還後怕。

再談談數學專業

很多人都問學數學的將來能幹什麼。這個我也不算很明白,還好,自己還算喜歡這個專業,不致於被這個問題嚇走。不過,的確也挺尷尬。

我說說自己的一點看法啊!我算一個偏向實用的人吧,搞數學研究那固然是好,但我個人還是偏於應用的,而數學的應用如果單純的侷限在數學,我覺得沒什麼前途的,必須和其他專業結合,而且我一直看好數學和計算機、和經濟的結合,我也相信這樣的結合必然是魅力無窮的。所以,數學專業的人一定需要一個比較開闊的視野,不要侷限在數學這個小框框內,走出去機會還是大大的。希望自己說的是對的吧!!

關於工作和考研

我只想說,與其考研後糾結考研和工作,不如在自己準備考研時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選擇好自己內心的一條路,堅持走下去必然會是好的結果。

學生的數學心得體會12

對於理工科的學生來講,數學和專業課的150分都是十分重要的。自己定下的目標是北京的高校,在英語和政治拉分的情況下數學就更加重要了。

市面上有很多的考研數學輔導老師,也有很多的機構。在上一屆學長學姐的推薦下聽說了,新東方薛威老師的251,然後在B站上找到了薛老師前三章的視訊。自己的數學基礎並不是很好,高數概率大概80出頭,線代剛剛飄過,大學學的.不夠踏實。

薛老師將每一個章節的脈絡都梳理出來,然後每一種題型都講的很透徹,步驟也寫得非常的完整。使用薛老師的高等數學輔導精講,把步驟詳細地寫在筆記本上。下來以後及時做題鞏固。直觀的感受是,我知道了題目給的線索,並且跟著老師梳理的知識點,能夠準確完整地寫出步驟。

薛老師另外一個要求,就是251三遍。知識總是會遺忘的,重複中去掌握理解和提高。同時在考試的時候,只有保證計算的準確和熟悉,才能拿到高分。目前正在複習到線代部分,薛老師的60句,能夠梳理線性代數比較繁雜的公式。

考研數學需要踏實。踏實的做題,踏實地總結。最後真心的感謝薛威老師。  

學生的數學心得體會13

一、選題的原因、研究價值及研究的理論支援

語文是一門最有內蘊和思想的、最有靈氣和詩意的學科。同時,語文字身就是一種特殊的生活:課本即生活的記錄,教學即生活的闡釋,閱讀即生活的體驗,作文即生活的再現。迴歸生活,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的聯絡,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但綜觀目前農村國小語文教學,這一重要理念並未得到全面真正落實。時下校園流行這樣一首打油詩:“上課記筆記,下課抄筆記,考試背筆記,考完全忘記。”脫離生活的教學方法,使本可生動活潑的語文學習變得枯燥、單調、機械;無論學生的語文學習,還是老師的教學活動,都失去了應有的創造性和生命活力。因此,如何從學生的個人生活和現實存在出發,探索一種符合學生語言與思維發展規律的教學途徑,成為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同時也給我們一線教師帶來了新的研究課題。做為一名一線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要致力於使語文教學與學生心靈相溝通,讓語文課堂與社會天地相接壤,使語文教學突破“應試語文”的束縛而成為“生活化語文”、“語文生活化”。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是指導我們研究語文生活化的基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生活即教育”的倡導者、實踐者,他的“教育生活”論,為我們的研究提供更充分的理論指導,美國的實用主義哲學家和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從做中學!”等教育觀點給我們的研究提供更廣泛的理論支援。

二、概念界定

“生活化”即將學生從抽象、虛擬的課本堆中解脫出來,給學生感受自然、社會、事實、事件、人物、過程的機會,使學生在與實在世界的撞擊、交流中產生對世界、對生活的愛,從而自發地、主動地去獲取知識。 “語文生活化教學”是指語文教學與社會生活、學生生活相結合,使課堂教學方式變成學生積極參與、樂於參與的生活過程。它包括三層意義:

(一)教學目標的生活化,即教學目標不僅是知識技能,更重要地培養學生學習的願望能力,和適應未來生活的基本素質。

(二)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即教育內容與社會生活、學生生活經驗相結合。

(三)教學活動方式生活化。即教學活動是學生樂於參與、主動參與的生活過程。教學生活化的學生主體,關注學生需要和豐富的社會生活,使學生既學到知識,而且語文素養得到主動發展。

學生的數學心得體會8

如何提高自己的數學素養,讓自己的課更有數學文化的味道,是每一個數學教師時時牽掛的問題。帶著這些問題,我閱讀了鄭毓信、王憲昌、蔡仲三位教授共同編寫的《數學文化學》一書,通過閱讀,讓我真正明確了數學教育的意義及實質,對數學教育的目標及達成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這本書從古希臘數學的起源講到當今飛速發展的數學,在我面前展示了一個數學發展的歷史長卷,曾經在國小數學教材中出現的人物一一躍然紙上,通過對西方的數學與中國的數學發展史進行對比,使我對歷代數學名家在數學方面的主要貢獻及數學發展的歷史程序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這本書又不是單純地歷史的敘述,教授以自己的視角進一步闡述了什麼數學能夠稱之為一種文化,及將數學作為文化看待的意義,讓我對數學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

全書對我啟發最大的是從教育的角度看數學文化。

這一部分的內容,筆者強調,我們應當注意糾正這樣一種傾向,不能一味地強調數學的工具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們中、國小的數學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將數學作為一種工具來進行傳授,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應當更為重視數學思維的訓練與培養。從教學的角度看,以下問題就有著特別的重要性,即應如何通過日常的數學教學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因為思維活動不是在獲得課程內容的知能後才出現的,而是成功的學習過程中整體的一個部分,因此,課程內容須能夠挑動思考的靈感,即使在最不起眼、最基本的課堂情境中,亦可啟發學生的思考的源泉。

這樣的一段話,讓我明確了數學思維的訓練和養成與具體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相比是更為重要的。由此,我深深思考著我自己的課堂……

一個沒有相當發達的數學文化的民族是註定要衰落的,一個不掌握數學作為一種文化的民族是註定要衰落的,我們應當努力建立民族或國家的清醒的數學意識。

我想,我們應當把思維方法的訓練滲透於日常數學教學活動中去,應當以思想方法的分析去帶動、促進具體數學內容的教學。

書中提到肖強先生借用了清代文學家袁枚關於學、才、識的論述來說明三項數學教育目的,他認為廣義的數學教育不是把數學僅僅視作為一件實用的工具,而是通過數學教學達至更廣闊的教育功能,包括數學思維延伸至一般思維,培養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態度、良好的學風和品德修養,也包括從數學欣賞帶來的學習愉悅以及知識的尊重我們必須理清三者之間的關係。

學生的數學心得體會14

數學知識的掌握,對於學生來說,往往會覺得枯燥,數學知識的教學,對於老師來說,往往會覺得乏味,但教師只要試著把數學問題融入生活,就會體驗出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這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都是很有利的。數學學科作為工具學科,它的教學必須理論聯絡實際,學以致用,即在數學教學中,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己有的知識背景出發,聯絡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

1、重視技能的培養

數學知識技能訓練“生活化”要求訓練著眼於學以致用,而非學以致考,訓練材料儘可能來自生活。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安排一個遊戲:請學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並仔細聽老師要求,然後做。如果有4個月餅,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請用手指個數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學生很快伸出2個手指。教師接著說現在有一塊月餅,要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請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這時,許多同學都難住了,有的同學伸出彎著的一個手指,問他表示什麼意思,回答說,因為每人分到半個月餅,教師進一步問:你能用一個數來表示“半個”嗎?學生被問住了。此時,一種新的數(分數)的學習,成了學生自身的慾望,創設了一個較好的教學情景,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激起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慾望。

2、強化思維能力訓練

數學思維能力的訓練儘量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在課堂教學中的教學內容要面對生活實踐,為學生營造一種寬鬆平等而又充滿智力活動的氛圍,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創新性思維的訓練。由於學生的思維的創造性是一種心智技能活動,是內在的隱性活動,因此,必須藉助外在的動作技能、顯性活動作基礎。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通過“再創造”來學習知識,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目的,達到能力的創新。在教學《接近整百整十數加減法的簡便演算法》時,有這樣一題“165—97=165—100+3”,學生對減100時要加上3,難以理解,讓學生聯絡買東西找零的生活實際想:媽媽帶了165元錢去醫藥商店買了一盒97元的西洋參,準備給爺爺補身體。她付給營業員一張百元鈔票(應把165元減去100元),營業員找回3元,(應加上3元)。所以,多減去的要把3應該加上。

這樣教學,抽象的運算獲得了經驗的支援,具體的經驗也經過一番梳理和提煉,上升為理論上的簡便運算,從而又總結出“多減要加上,多加要減去,少加要再加,少減要再減”的速算規律,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又如:在公開課“組合圖形的面積”教學時,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通過小組合作“猜、量、折、算”等方法,求出了隊旗的面積。

3、統計訓練生活化

統計訓練“生活化”是指把統計與生活中的問題聯絡起來,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通過活動,讓學生掌握知識點,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使他們體驗到學習知識的快樂,掌握學習技能,激發他們的自主創新意識。

4、注重知識運用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充滿著數學。教學應用題時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實際,通過社會調查,資料收集、整理,幫助學生形成數學問題,積累生活經驗。譬如為上好“歸一應用題”,教師組織學生分組調查,有的`深入到工廠,瞭解一週內全車間工人生產的產品數量;有的深入到公園,瞭解公園一週內遊客划船的次數;有的深入到商場,瞭解商品的價格。當課堂上出示由學生自己蒐集的素材編成的題目時,學生覺得十分親切。並且在教學歸一應用題解法之後,學生能根據自己調查來的資料與事例編成歸一應用題,使學生髮現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提高學生用數學觀點看待實際問題的能力。

5、尋找生活中的數學

要有意識的把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數學化,使學生在我們的引導下,逐步具備在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運用數學的“本領”,使他們認識到“數學是生活的組成部分,生活處處離不開數學”,要養成事事、時時、處處吸收運用數學知識的習慣,調動他們主動學習數學、創新性運用數學的積極性。

例如,在一、二年級的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你今年幾歲啦?多高呀?身體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誰重……這些都是國小生經常遇到的問題,而要準確地說出結果,就需要我們量一量、稱一稱、算一算,這些都離不開數學。再如,在教學長方形的特徵時,可以問學生:“在我們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的”?學生各抒己見,然後適時地問:“你認為長方形有什麼特徵”?學生通過觀察聯絡生活對它的特徵便知曉。還有,對於“土地面積單位1公頃的大小”,學生不是很清楚,只是模糊的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那10000平方米到底有多大?把學生帶到操場,讓學生領略1公頃的大小,同時讓學生知道,數學與生活緊緊相連。當然,生活中常用的各種知識像按比例分配水電費、計算儲蓄利息、日常購物問題均發生在身邊,我們買東西、做衣服、外出旅遊,都離不開數學。在教學四年級的“求平均數的問題”這一內容時,請同學們回家後到超市去進行一項社會調查,調查同一類商品的5種不同價格,看一看哪種牌子的最貴?哪種牌子的最便宜?算一算它們的平均價是多少?向這樣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不僅激發了學習興趣,而且能提高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數學走向生活。“生活數學”強調了數學教學與社會生活相接軌。在傳授數學知識和訓練數學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在參與關心學生生活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為自己生活服務。

這樣的設計,不僅貼近學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學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給學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們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絡得更緊密。讓數學教學充滿生活氣息和時代色彩,真正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積極創造條件,努力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在課堂上要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來啟發誘導,在課外要積極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讓學生親自探索、發現、解決問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生的數學心得體會15

《教育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工程數學(建工類)》包括了線性代數、概率論、數理統計的基本內容,還介紹了MATLAB和SAS,2個軟體系統,8個數學建模問題,18個數學實驗,66個建工專業的例題與習題。

這本教材是“湖南省普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立項專案的成果之一。編者以“再設計”的思想,按照高職高專工科基礎課內容“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的原則,全面審視了工程數學傳統的教學內容,以及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和前景,提出了

[基礎理論]+[數學建模]+[數學軟體]三大模組有機結合的工程專科數學教學內容的設計方案,並以此編成了這本書。它有以下3個特點:

1、充分注意了工程數學基礎理論的重要地位。全書以2/3的篇幅介紹了建工類高職高專學生所必需的.線性代數、概率與數理統計方面的基礎知識,僅刪去一些煩瑣的證明、神奇的運算技巧和少數幾個概念。

2、強調“以培養創新精神和應用能力為重點”的指導思想。介紹了MATLAB和SAS 2個軟體系統,討論了8個數學建模問題,列出了18個數學實驗,有66個例題或習題具有鮮明的建工類專業色彩,使學生能感受到工程氛圍,注意基礎知識用於工程實踐,並能在建模訓練中培養探索、創新能力。

3、內容處理新穎。本書在強調數學概念與基礎理論的基礎上,進行了6個方面的滲透:

(1)滲透數學在工程技術中應用的例項;

(2)滲透數學建模思想;

(3)滲透數學實驗方法;

(4)滲透數學軟體應用;

(5)滲透經濟效益意識;

(6)滲透科學思維方法。這樣,三大模組有機結合起來,互相滲透,融為一體,成為一個新的課程體系。這種體系以數學知識為基礎,實際問題為背景,數學建模為手段,數學軟體為工具,既有利於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的改革,更有利於學生素質的綜合提高。

本書大部分內容在湖南城建高等專科學校試講多年,編者做過大量的跟蹤調查,召開座談會、調查會,與會人數累計上百人次,問卷調查不下千人,收集“讀書報告”(或數學學習心得)600多份。這些調查充分證明,本書的內容設計與講述方法,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而且在後續課程學習中,數學知識也基本夠用。

這本書是為房屋建築工程、道路橋樑、給水排水、規劃設計、風景園林、工程造價、房地產管理等建工類專業的高職高專學生編寫的,也可供其他專業的高職高專學生和教師參考。講授本書內容約需50~70課時,目錄中打“xx”號的可作選學。

本書是湖南城建高等專科學校資訊工程系數學教研室集體研究的成果。李天然副教授擔任主編,張新宇、田羅生兩位副教授擔任副主編,參編人員分工如下:李天然編寫第三、四、十一、十二章,張新宇編寫第六、八章,田羅生編寫第一、二章,龔衛明副教授編寫第九、十章,龍韜講師編寫第五章,李俊鋒講師編寫第七章。此外,何孟義教授、金慶華副教授、彭德權副教授、肖勁鬆講師、郭冰陽講師等也參加了本書大部分內容的教學研究。 ——此文字指本書的不再付印或絕版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