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二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

校園 閱讀(1.16W)

一、選擇題

高二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

下列語段橫線處應填入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實在是_______。無論是令人厭惡的蒼蠅蚊子,還是美麗可人的鮮花綠草;無論是_______的星空,還是_______的灰塵,都是大自然_______的藝術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A、捉襟見肘 變幻莫測 不足為奇 精巧絕倫

B、相形見絀 變幻莫測 不值一提 精巧絕倫

C、相形見絀 諱莫如深 不足為奇 巧奪天工

D、捉襟見肘 諱莫如深 不值一提 巧奪天工

下列詩句中沒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項是( )

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B、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C、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D、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在文中橫線處填入下列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五七言古詩自漢魏以來已經有了悠久的傳統,至唐代又發生了新變化。不僅抒寫波瀾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動,還直接敘述事件,刻畫人物,鋪排場景,生髮議論,使詩歌表情達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發揮。

①加上篇幅短小、格律嚴整的近體詩走向定型化

②一般來說,較之漢魏六朝詩歌大多侷限於單純的抒情寫景

③唐代社會生活領域的擴充套件和人的思想感情的複雜化

④更促使這種少受時空限制的古體詩朝著發揮自己特長的道路邁進

⑤唐人的古詩則趨向筆力馳騁、氣象崢嶸、邊幅開闊、語言明暢

⑥要求詩歌作品在表現範圍上有較大的開拓

A、②①⑥④⑤③ B、②⑤③①⑥④

C、③⑥①④②⑤ D、③①⑥④②⑤

下列交際用語使用得體的一項是( )

A、我們的這項研究遇到了困難,渴望得到您父親的幫忙,不知家父能否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賜教。

B、各位書友!新版《菊與刀》業已售罄。本店正在組織貨源,一旦到貨,當函請各位光臨!

C、一位學生給老師的留言:上午第三節體育課,烈日當空,一節課下來我感覺氣息奄奄,朝不慮夕,故需要回家休養兩天。

D、老年大學舉辦的慰問演出很成功,主持人上臺總結道:“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我們要像剛才的表演者一樣,將自己的人生活出精彩。”

下列詩句中,與右圖漫畫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項是( )

A、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B、白雲飛鳥去寂寞,吳山楚岫空崔嵬。

C、獨向西山聊一笑,白雲芳草自知心。

D、白雲無事常來往,莫怪山人不送迎。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各題。

先祖妣事略

張惠言

先祖妣白孺人,年二十二,歸我先祖考政諴府君。政諴府君倜儻好學,通六藝諸子之書。父文復府君命北遊,鄉試順天。俄得疾,卒京師,年三十五。訃至,孺人慟絕。是時文復府君年七十一,呼曰:“天乎!兒與婦偕亡乎!”頃之,孺人蘇,文復府君曰:“我老矣,諸孤幼,新婦死耶?”孺人泣曰:“不敢。”明年,文復府君病,及革,顧孺人泣曰:“吾死矣,諸孤與新婦為命,新婦存一日,諸孤亦存一日也。”良久,唏噓曰:“貧甚,無可倚者。吾死,新婦存焉?”孺人泣對曰:“新婦生死與諸孤俱。”文復府君遂卒。

是時孺人三子,曰思楷、蟾賓、瑞鬥。課三子讀書,有疑義,取筆記,俟伯叔父至者就質焉。或謂孺人家至貧,令兒習他業,可以餬口;今使之讀,讀未成,餓死矣。孺人曰:“自吾翁而上,五世為文儒,吾夫繼之,至吾子而澤斬,吾不可以見吾翁。”卒命之學。文復府君有弟曰衍黃,老矣,教授於家,憐諸孫,恆誨之。嘗語孺人曰:“而子可教,吾欲嚴督之,念其枵腹,不忍也。”孺人謝曰:“翁幸督之,枵腹何病焉?”

自文復府君卒後,孺人率二女紡織以為食。十數年,日常不得再食。惟歲時及家忌日,乃具蔬食以祭。戚族中有周恤之者,一泉一粟,皆簿記之,曰:“他日不可不報。”而政諴府君之卒於都也,內閣中書許公巨集聲,為經紀其喪,文復府君之終事則衍黃辦之。孺人尤感焉,曰:“吾子孫勿忘此大德。”

孺人後政諴府君二十六年,以乾隆二十四年卒,年六十有四。考諱琪,母吳太孺人。孺人之在室也,吳太孺人病,孺人刲股肉和藥以進,病輒愈。及文復府君疾革,孺人復刲股以進焉。及其卒也,子瑞鬥亦為之刲股。孺人卒之五年,思楷及瑞鬥奉孺人之柩,合葬於加冠橋政諴府君之兆。

1、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復府君病,及革 革:危急

B、至吾子而澤斬 斬:斷絕

C、枵腹何病焉 病:弊病

D、乃具蔬食以祭 具:備辦

2、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孺人:明清時七品官的母親或妻子的封號,也通用為對婦人的尊稱。

B、鄉試:科舉時代每三年各省集士子於省城舉行的考試,鄉試考中者稱解元。

C、乾隆:清高宗的年號。從漢武帝起,帝王即位一般都有年號,後就用帝王年號來紀年。

D、刲股:割大腿之肉。割股療親,古以為孝行;割股祭祀,則表示崇敬之至。

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⑴課三子讀書,有疑義,取筆記,俟伯叔父至者就質焉。

⑵戚族中有周恤之者,一泉一粟,皆簿記之,曰:“他日不可不報。”

4、根據文章後三段,概括白孺人身上具有的美德。

三、詩歌鑑賞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後面各題。

寫意①

李商隱

燕雁迢迢隔上林②,高秋望斷正長吟。

人間路有潼江險,天外山惟玉壘深③。

日向花間留返照,雲從城上結層陰。

三年已制思鄉淚,更入新年恐不禁。

(注)①此詩寫於作者任職四川梓州幕府期間。②上林:漢武帝時名苑,此處借指長安。③潼江、玉壘:即梓潼江、玉壘山,都在梓州附近。

1、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中間兩聯蘊含的複雜的思想感情。

2、請簡要賞析尾聯的表達效果。

四、句子默寫

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________________,皎皎空中孤月輪。(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⑵細草微風岸,______________。(杜甫《旅夜書懷》)

⑶_______________,惟有飲者留其名。(李白《將進酒》)

⑷鐵衣遠戊辛勤久,________________。(高適《燕歌行》)

⑸細雨夢迴雞塞遠,________________。(李璟《浣溪沙》)

⑹______________,彩筆新題斷腸句。(賀鑄《橫塘路》)

⑺_____________,簾卷西風,人似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⑻壯志飢餐胡虜肉,________________。(岳飛《滿江紅》)

五、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後各題。

進入

朱以撒

①院子裡有一棵朴樹,明顯是從別處移植過來的,已顯出蒼老之相。為了防止倒伏,工人們在樹幹上釘了許多大釘子,以便木樁撐住,幾次下來,一個樹幹就集中了不少鋒利的釘子。早先工人來拔過一次釘子,無奈扎得太深,有一枚釘子的頭拔了出來,身子卻永遠留在裡邊。

②一棵有能力長到摩天的大樹,對於扎入體內的釘子,居然無能為力,只能逐漸地壯大,使釘子越發渺小。也許那個釘釘子的人也覺得不妥,想著日後要記著去把它拔出來,誰知時日過去,已經忘得一乾二淨。

③今日的木匠已經不是魯班的傳人了,他們荒疏了榫卯的組合功夫,而藉助於釘子。打釘機一梭子過去,木板已相擁在一起,這使工作進度迅疾起來。早先請一個木匠到家,管他吃住,把一些曲裡拐彎歪瓜裂棗般的木頭疙瘩扔給他,讓他做這個,或者做那個。木匠不吝惜汗水,卻吝惜一枚小小的釘子。他又是鋸又是刨,又是鑿孔,又是做榫頭,一個進入,一個含納,嚴絲合縫,然後像庖丁解牛後那般,輕鬆地坐下來歇會,卷一支菸,吸著。釘子是機械的產物,各種形式的釘子天數一般地生產,天數一般的房屋正在裝修,如果像舊日木匠那般,速度會慢的讓人受不了。現在參觀一些古建築,講解員說木料的組合找不出一枚釘子,參觀者也不為之感動,並不覺得因此就有美感——他們對兩種材料如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並不在意,更不以為榫卯組合是一門藝術。那麼,釘子的盛世就到來了。

④越來越多的人用釘子——一枚小小的釘子居然有如此大的力量,它的身體鑽入木牆、土牆,僅僅露出一個頭觀望世界,就可以掛一個沉沉的鏡框,或者一袋重物。我當年的房東,有一面土牆幾乎都打入大小不一的釘子,掛上農家大大小小的物件。一堵牆就是一個儲存器,靠一枚枚釘子來承擔,除了不佔地面的位置,又高高掛起遠離了地面的潮溼,使人覺得巧妙不過。那時每一家都有一把羊角錘,正面擊打釘子,反面可拔出釘子。一枚釘子可以反覆利用,有的釘子在反覆進出時失去了筆直的造型,惜物的人捨不得丟棄,會翻來覆去地敲打它,使它再次筆直。當人們舉著錘子擊打釘子時,釘子的價值就產生了。

⑤和釘子不同的是螺絲釘,它不是直接進入的,往往藉助螺絲刀,擰著,螺旋式地緩緩進入,顯示出咬合的緊密。慢在這個時候顯示出了力量,如同一個人徐緩中進展的人生。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螺絲釘被賦予革命性的含意——每個人都是渺小之至的,但釘於一處就可以產生作用。時時匆匆,把這種觀念吹老,更多的人反螺絲釘的固定而行,不斷地棄舊迎新,哪一個槽口也不能留他太久。這也使他們充滿探魅的活力,不斷探索前路,體驗新鮮,感受陌生,挑戰角色,直到一把年齡,才樂意稍稍跓足。

⑥以前我覺得樹木是大地的釘子。它的生長是天意的,也許是風把種子刮到這裡,或者飛鳥把糞便中的種子排洩到那裡。它們生長起來後,抽枝散葉越發茂盛,風雨是撼不動的。就算雷劈火燒,也是原地生原地死。後來我的想法變了——拔釘子的人來,先挖坑,接著動用吊車,即便一棵樹再蟠龍奇崛,虯幹堅實,也抵不過吊臂的偉力,有如旱地拔蔥,那些隱祕的地下根鬚,帶著泥塊,裸露在眼前。此時,任由人去擺弄了。當然,大地最大的釘子是建築,無數的水泥樁釘入地下,幾十米,幾百米,許多高層在這些樁上矗立起來,可捫星月。這些巨大的釘子展示了一個城市的繁華,人居其中感受到它的富足,還有擁擠、嘈雜,尤其是它的堅硬,使城市的柔和大為削弱,婉曲不再。人們在堅硬中生,堅硬中長、長居,已成了必然,就是見了電梯作垂直起降的堅硬氣味,也習以為常。外出,到偏僻山鄉欣賞老房子,全木質結構,氣息安和,讓人覺得和祖先近了,說好啊好啊。可是黃昏來了,回去的心就急切起來,沒有人願意住下,覺得還是城裡的堅硬更讓人快活。

⑦我少年時腳板被釘子扎過。當時沒有穿鞋,光著腳到處奔跑,有時被鏽蝕的釘子紮了。更多的時候是被到處瘋長的植物刺痛的,奔跑時一腳踩下,尖銳的刺立即進入皮囊,人頓時哭叫起來。肢體被扎入,由於太深,最精華的部分就留在體內了,有時手不經意撫過,裡邊一陣痛楚。不由得想到立足的大地,有多少堅硬之刺進入它的深處,永遠拔不出來,夜闌更深時,能否聽到它無奈的呻吟。

1、請簡要分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2、文章題為“進入”,全文主要寫了哪些“進入”的情況?請簡要概括。

3、請簡要賞析文中畫線句子的表達特色。

4、結合文章內容,請探究作者的情感意蘊。

閱讀下面作品,完成後面各題

在交流互動中顯示文化魅力

戎麗娟

①近期,一名美國高中生的畢業舞會照片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討論。有人點贊,也有一些網友指出這名女生身穿中式旗袍是一種“文化挪用”,其中一位網友說:“我的文化不是你的……畢業舞會晚裝。”該言論在網路上引發熱議。

②文化衝突向來是容易引發廣泛參與的爭議性話題。不過,這件事情卻有些讓人匪夷所思,美國女孩怎麼就不能穿旗袍了?

③一件小小的旗袍引來如此激烈的爭議,實在令人意外。一些爭議的言論里布滿了“文化挪用”“消費主義”等似是而非的“大詞”迷霧,反而模糊了事情的本來面目:一名高中生因為喜歡旗袍而選擇在畢業舞會上穿著。這本身沒什麼不可理解之處,而那些無限拔高其背景含義的詞彙,反倒有些令人不解。

④很多看似複雜的`問題,回到常識就會簡單很多。文化是一種精神產品,沒有誰可以將某一種文化“據為己有”,也沒有誰可以“禁止”他人使用。就以旗袍為例,眾所周知,旗袍盛行於20世紀前半葉,它與滿族旗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在近代逐漸成為具有標誌意義的中式衣著,同時也受到西式剪裁的影響,產生了海派旗袍等型別風格。單從旗袍本身的演變歷史來說,恐怕也離不開文化交融的背景。而我們今天所穿的衣服,主流也是以西方服飾為基礎演變過來的。如果有人大喝一聲:“不許穿我們的衣服”,是否也會有些突兀?

⑤在科技越來越發達,世界日益成為“地球村”的今天,若繼續用封閉狹隘的心態去對待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無論是拒絕理解他者還是拒絕他者接近自己,都是一種抱殘守缺。文化的生命力在於交流和互動,固執的自我封閉,帶來的往往是落後和衰敗。

⑥即使是在學術界,所謂的“文化挪用”也是一個充滿爭議的概念。所以,與其執著於這些看似新潮的概念,不如捫心自問,當我們看著這個美國姑娘穿上旗袍時,有被冒犯的感覺嗎?如果沒有,那答案就不言自明瞭。更何況,外國人穿旗袍,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在國際高階秀場,許多大牌設計師們也常常在設計的流行服飾中融入旗袍元素。中西文化元素的碰撞,往往能催生令人驚喜的作品。

⑦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廣度與深度已今非昔比,近些年不難見到外國人穿旗袍、唱中文歌和背誦漢語古詩。我們從中感受到的,想必不是冒犯或是什麼“文化挪用”,而是來自異域的友好示意。

⑧中華民族本來就是一個海納百川、胸懷寬廣的民族。幾千年來,我們一方面在不斷吸納著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另一方面也在不斷地貢獻著自己的文化成就。在交流和互動中,文化的魅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顯現。

⑨進入現代社會,抱持寬容、開放的心態,是對我們文化魅力的最好註解。自我封閉、對他人抱有拒斥甚至敵視的心態,事實上是一種弱者心態。在中國已走向世界的今天,這種心態難免有些不合時宜。文化從來不是空中樓閣,每一個人的踐行和發展,才是它真正的生命力。所以,與其非議美國女孩穿旗袍,不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學習理解自己的文化,展現仁義禮智信的中華風貌。

1、簡要概括本文的論述思路。

2、如何理解文中第⑨段劃線句子的內涵?

3、依據文字,概括文化需要交流互動的原因。

六、材料作文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人類的使命在於自強不息地追求完美。——列夫托爾斯泰

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弘一法師